儿科急诊治疗三试

儿科急诊治疗三试

一、儿科急症治验三则(论文文献综述)

窦豆[1](2021)在《基于“下气祛湿,解痹消痈”的仲景薏苡仁运用理论研究》文中指出研究目的:上篇:以《金匮要略》仲景薏苡四方(即麻黄杏仁薏苡甘草汤、薏苡附子散、薏苡附子败酱散和《千金》苇茎汤)为出发点,考证澄清四方条文的原文原貌和仲景原意,梳理后世注家流变和传承脉络,从古今相关医案报道中总结薏苡四方的临床应用情况。下篇:以上篇为基础,分析薏苡四方所体现的治则治法、配伍选药及剂量制法等规律,结合仲景对湿邪及痈、痹的“病脉证治”认识,总结提炼仲景之薏苡仁运用经验,并分析其对后世的影响。附篇:对薏苡仁“下气祛湿,解痹消痈”之功效进行初步的现代诠释。研究方法:上篇:对薏苡四方进行原意考证及后世流变研究,具体方法包括:1.版本校勘:将邓珍本、吴迁本等进行对照,对于差异较大者,考证其正误,以期最大限度接近原貌。2.字义考证:借助上古汉语文献对仲景薏苡四方条文进行逐字训义,从训诂学角度考证回归仲景原意。3.疑难问题辨析:分析后世注家对仲景原文诠释的流变,以求溯流澄源,结合字义考证结果,对条文和方药相关问题进行析疑。4.医案整理分析:借助中华医典和中国知网等数字工具,系统收集薏苡四方相关古今医案,进行定量数据分析整理,体现循证医学思想。下篇:从继承、发展和后世应用论述仲景运用薏苡仁的方法和规律,具体方法包括:1.文献研究:通过查阅文献,搜集、整理仲景之前先民对薏苡的认识;整理后世本草及医案医话等着作中对仲景运用薏苡经验的传承发展。2.理论探讨:结合《黄帝内经》中对于湿邪、痹、痈的有关论述,分析仲景对水、湿、痰、饮、雾等邪气致病的认识以及痹、痈之“病脉证治”,总结提炼仲景对薏苡仁功效的发展及其运用薏苡仁之经验。附篇:主要研究方法为蛋白组学检测及生物信息学分析。研究成果:上篇主要研究成果包括:1.麻杏苡甘汤剂量应以吴迁本为是,并非“轻剂”;本方证以湿邪致病为主,存在久聚寒凉的因素,而非“痹久化热”;全方散寒除湿,薏苡在方中起到祛湿除痹的关键作用,这蕴含着为仲景所独有、而后世却未能充分挖掘继承的治湿法,即“动以治静,下气祛湿”。2.薏苡附子散之“胸痹缓急”应理解为“(胸痹疼痛症状的)舒缓安适和紧切拘急”,即基于“缓”、“急(褊)”的本义“宽绰、窄紧”而直译。本病以湿邪痹阻心胸为核心,薏苡在其中具有下气祛湿除痹之功。本方为平素服用所设,而非急救之剂。3.薏苡附子败酱散所论之痈脓,属病久本湿标热之证,全方功效为清热除湿消痈,方中薏苡起到化湿消痈之用,附子为扶真阳以祛湿而非祛寒。方后“小便当下”并非误写,而是本方确能通利小便而消痈。薏苡附子败酱散在后世的解读中,逐渐被认为与大黄牡丹汤一祛寒湿、一治湿热,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本方的应用。4.《千金》苇茎汤确属仲景原方,而非首创于《千金》;条文中之“烦满”指热郁而成的胸胁胀满,非情志症状;“胸中甲错”所述可能为心胸脏腑纹理之变化;“瓜”字在仲景时期专指果瓜中的甜瓜,故仲景之“瓜瓣”应为甜瓜子而非冬瓜子。注家对本方治疗湿热还是津亏存在争议,实际上湿热内壅即可形成津液疏布障碍,因而正适合使用既能利湿、又不温燥伤津的薏苡仁进行治疗。本方之变方、类方亦说明薏苡仁在方中发挥着祛湿、消痈、排脓的重要作用。5.由医案整理可知,仲景薏苡四方在后世得到了较好的传承和运用,适应症不断扩大,同时在传承中也出现了诸多发展变化,如以麻杏苡甘汤配伍大量清热利湿之品治疗湿热证、以薏苡附子败酱散加大附子用量治疗寒湿阳虚证等。下篇主要研究成果包括:1.截至仲景之前,人们对薏苡功效的认识已经包括:治疗筋急拘挛,不可屈伸,风湿痹;下气;久服轻身益气/轻身省欲;胜瘴气;令人宜子。2.仲景对于湿邪为患的认识具有内在统一性:湿邪重浊、滞着不行,静而不动,寒湿闭阻而成痹、湿热壅滞则为痈。薏苡四方所治疗的风湿痹、胸痹、肠痈、肺痈之根本病机均不离湿邪为害。3.仲景将《神农本草经》中记载的薏苡仁“下气”功效用于祛湿,将薏苡仁功效发挥为“下气祛湿,解痹消痈”,是其独有的发展和贡献,与后世之燥湿法有较大区别。仲景薏苡运用经验主要可概括为:通过“下气祛湿、动以治静”,治疗湿邪闭阻壅滞之痹与痈脓,在配伍上突显了薏苡“凉体而温用”的特点,在治法上达到了“治实以补虚”的目的。4.仲景的薏苡仁运用经验在后世得到传承。一方面是本草着作中的体现:薏苡四方主治之肺痈、风湿、胸痹等疾病在后世本草着作中作为薏苡主治范围得到了传承保留。另一方面是在临床运用中的体现:既有经方派的继承发扬,如运用薏苡诸方治疗痈、痹等证;亦有温病学派的拓展运用,如创立三仁汤等,从理论和临床上丰富了对薏苡的功效认识及运用经验。附篇主要研究成果包括:1.薏苡仁用药组与对照组相比,血清蛋白组学检测显示共有66种蛋白表达显着升高或降低。2.部分差异蛋白可能通过控制炎症反应和M2型巨噬细胞极化,在类风湿关节炎、冠心病、溃疡性结肠炎以及脓毒症、肝脓疡、急性阑尾炎等感染性疾病中发挥作用,即体现薏苡仁“解痹消痈”的功能。3.部分差异蛋白可发挥调节血脂、改善阿尔茨海默病等作用,同时,本研究发现薏苡仁能够下调10种促癌基因和上调1种抑癌基因的表达。这三类疾病均与中医之水湿痰浊关系密切,对这些蛋白的调节可能为薏苡仁“下气祛湿”化浊功效之体现。结论:1.本研究基于薏苡四方的原文原意澄清及流变梳理,得出了部分与现有认识不完全相同的理解。这些理解来源于较为可靠的考据方法和翔实的文献证据,因此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回归仲景之原意。2.仲景基于薏苡仁“下气祛湿,解痹消痈”之功,通过下气祛湿、动以治静、凉体温用、治实补虚等方法,运用薏苡仁治疗痹、痈等,属湿邪为患、闭阻壅滞之病证。这些仲景运用薏苡仁经验的提炼总结,使得《金匮要略》中部分隐性知识得以显性化,有利于其更好地为临床所用。3.蛋白组学研究初步对薏苡仁“下气祛湿,解痹消痈”之功进行了现代诠释,但本研究样本量小,仅为初步探索,后续还需更多研究进行验证。本研究的创新性体现在三个方面:1.纵横结合:上篇为纵向研究,即按照从上古汉语文献、历代注家到现代医案的脉络,从源至流,澄清仲景原意。下篇为横向研究,即探讨薏苡四方及其主治疾病之共性,挖掘其内在联系。纵向研究为横向研究之基础,而后者是前者的深入和延申。2.理论贯通:在《黄帝内经》关于湿邪、痹和痈的病理生理之经典理论指导下,探讨仲景对于痹和痈的“病脉证治”诊疗思路,使二者之理论相互贯通,深度阐发薏苡四方主治疾病规律和仲景运用薏苡仁经验。3.古今融合:对于薏苡仁影响蛋白组学变化的分析,以结合中医理论为主,阐发其与“下气祛湿,解痹消痈”的关系,将中医理论与现代诠释有机融合,以期指导进一步的探索。

蔡铁如,刘珍,徐琦,杨届,邓天好[2](2018)在《湖南省农村名中医学术思想及临床经验概况(二)》文中研究表明(续上期)5常德、岳阳地区5.1常德周汉清古方新用,收到奇效。其以完带汤加减治疗各种疾患,如慢性肾炎、慢性痢疾、皮肤瘙痒、鼻衄[198-199];乌贝四君子汤治疗慢性糜烂性胃炎、理中汤加味治疗腋汗、麻黄汤加味治久嚏不止、白虎加桂枝汤应用于外感病表里同病之证、麻黄附子细辛汤加味治疗皮肤奇痒症、苓桂术甘汤治耳聋、贝母散治疗慢性咽喉炎、大承气汤加麦

刘洋[3](2017)在《近代中医体制化历程(1919-1937) ——以中医改进研究会为中心》文中提出近代以来,随着封建社会的瓦解和科学主义在中国的勃兴,中医的生存空间被急剧压缩。建立在中国传统哲学思想基础上的中医,其科研、教育、医疗、管理、交流、传播、评价等方法体系,都与建立在现代科学思想基础上的西医大为迥异,也与基于西方的近代中国社会建制格格不入。为了谋求发展,近代中医不断改良、汇通、论战、抗争,直至尝试“科学化中医”,希望改造中医,使其融入近代科学的体系。伴随着抗争与羁绊中的前行,中医自觉不自觉吸收和借鉴了西医的思想和制度,开始了中医体制化的探索。科学体制化是科学体制的形成过程,是科学发展的组织条件和制度保证,是科学社会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从科学社会学的角度,医学体制化的重要标志是医院、医学院、医生组织以及政府主导的公共卫生和医疗保障制度的形成。其显着的特征是医学知识与政治的结合,以及对医疗空间的制度性分割。由于近代社会政治制度源于西制,中医天然地被社会体制排除在外,晚清和民国政府没有主动启动中医体制化进程。中医体制化基本上萌生于中医民间,由中医界自下而上努力探索,其层次、范围、效果上与西医的近代体制化相比,距离很大。与民国政府的“抑中扬西”的卫生政策相左,近代山西地方政府对中医采取扶持政策,中医体制化在近代山西得以率先发轫。山西模仿西方科学和西医体制,成立中医社团、开展中医学校教育、创办医院、出版发行中医期刊和书籍,以及制订和完善中医学术、研究制度等努力,在中医体制化中作出独到的努力。本文以具有独特历史价值的近代山西中医改进研究会及其活动为视角,放眼整个近代中医的发展历程、中医与社会的关系、中医与西医的矛盾和媾和。通过历时共时的分析,探讨体制化对中医发展的促进和制约作用,为时下政府在中医药管理中的角色定位、职责界定、市场划分,提供有益参照。本文主体包括绪论、正文(共七章)、结束语三个部分。绪论部分主要阐述本文的研究目的和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创新与不足、概念释名。正文分为七章,第一章介绍了近代中医体制化的背景;其后五章是关于山西中医体制化的探索实践内容;最后一章总结山西中医体制化的贡献与启示。第一章是关于近代中医体制化的背景。近代中医体制化以中医思想文化变革为基础,“西学东渐”的近代化思潮是中医的近代化转型的根本原因。正是在这种近代化思潮的影响下,面对薄弱的医疗卫生基础,山西从统治和现实需要出发,积极推动开展中医改进。中医体制化在地方政府的主导下在近代山西发端。第二章是关于山西中医改进研究会的创建及发展内容。山西中医改进研究会是近代中国第一个官办的中医社团。山西行政长官阎锡山在学会的创办、发展、运行中都发挥主导作用,给予经费、政策、发展环境的支持。由于组织稳定,经费充裕,中医改进研究会发展迅速。研究会在管理制度、科研方法、学术奖励等各个方面吸收西学,建立了一套系统完整的规范,保障了中医研究的有序开展。研究会发展中期,由于政治、社会局面发生巨大转变,及“中医科学化”思潮出现,研究会进行了改组,从人员、机构、组织多方面发生较大调整。研究会宗旨也从最初的“中医改进”向“中医科学化”演变。第三章是关于中医教育探索的部分。近代山西山西医学教育历经波折,先后创办了“山西医学专门学堂”、“山西医学传习所”和“山西医学专门学校”等医学教育机构。后者几易其名,学制、课程、教育方向也随之不断变化。特别是其办学方针的“由中转西”,反映了中西医教育难以实现良好契合的矛盾。近代中医教育界在探索建立学制,统一课程设置,编辑中医教材,兴办中医学校,培养中医人才过程中的努力,也是不断寻求合理医学教育建制的过程。最终,在中医向西医的参习和妥协中,近代中医教育建制得以建立。第四章是关于中医临床与防疫实践的内容。作为中医研究和中医教育的实践场所,中医改进研究会的附设中医医院设立后,引入了西医医院的理念,设立养病室(病房)、加强院感管理、完善诊疗制度,不断提高中医的临床诊治能力。为了弥补中医在卫生防疫中显露出的不足,研究会建立了疫情报告和研判制度,积极探索中医在卫生防疫中的作用。由于西医对传染病的病原学、传播途径方面具有证据确凿、逻辑合理的实践优势,使得基于西制的近代政府,有充分理由选择西医理论和制度作为卫生防疫的立法和行政依据,西医在国家卫生防疫体系中的地位得以通过政治制度确立,成为卫生防疫的主角,中医逐渐退出了卫生防疫体系。第五章介绍了中医改进研究会在历次中医抗争社会活动中的参与情况。中医界面对政府、西医的不公正政策和歧视,从维护自身权益以及中医地位出发,积极投入到抗争和中西医论战中。在纳入教育体系、创设中央国医馆、建立中医社会体制等方面,中医改进研究会与全国中医药界,互通声气,积极运用请愿抗争和参政提案等手段,奔走呼号,终获一定成效。《中医条例》、《医师法》等法律法规的颁布使中医在法律地位上与西医平等;中央国医馆、卫生署中医委员会的成立,成为中医行政管理建制化的标志;中医纳入学制的章程获得通过,中医执业考核得到实施等一系列突破,使得中西医并存的二元医疗卫生体制渐见雏形。第六章是关于中医学术传播与交流方面的内容。医学交流机制与系统的形成,是医学体制化的重要标志之一。传统中医“秘而不宣”的习惯,随着近代报纸、期刊在中国的出现,发生了巨大改变。山西中医改进研究会创办的《医学杂志》,作为中医学术交流的载体,业界沟通的桥梁,中西医论战的平台,发挥了积极的作用。随着研究会的改组,《医学杂志》的办刊思想也由“中医改进”向“中医科学化”发生转换。同时,研究会还开展了声势浩大的征集审查民间验方活动,出版了蕴含巨大学术价值的《审查征集验方》。研究会采取出版代销名家医书、与其他中医团体交换期刊、在杂志刊登医药信息等的形式,广泛进行业界交流,在近代中医的学术传播交流体制化中取得积极成效。第七章总结了山西在中医体制化中的贡献与启示。由于地方行政力量的鼎力支持,甚至将发展中医作为省政发展的重要内容,近代山西强化中医管理,从机构、组织、制度、机制方面,在神州一隅开辟了中医体制化的试验田。中医改进研究会的实践表明,整体论和还原论的融贯是未来中医发展的基础。辩证认识中西医,以包容胸怀接受在一定时期内中西医二元化格局的局面,有助于未来产生真正的新的生命科学。中医体制化是中医科学化概念的重要延伸,是中医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结束语包括三个方面内容:一是对全文的概括总结;二是指出了本文仍需努力的方向;三是下一步需要关注的研究方向。附录共有9个部分,汇总了近代山西中医体制化相关制度和近代山西医学发展沿革等等,为研究提供详实的参证。纵观中医在中国悠久的发展历史,中医发展的各个兴盛阶段多得益于体制的促进。新中国成立后,“中西医结合”、“中医药现代化”、“中医药国际化”等概念和思路,都是基于振兴中医发展的目的提出的。同时,也反映出中医自身的特性与历次被强加之上体制的不适应。直到170年后的今天,依然没有寻求出适合中医的发展之路;如何处理中西医二者的关系,也是众说纷纭。根本的原因在于中医和西医的“范式”不可通约,源于西医的近代医疗体制无法适应中医发展的自身属性。有着五千年深厚文化和历史底蕴的传统中医,面对互联网时代带来的又一次科学和意识形态的革命,需要再次审视其发展规律,完善中医体制化建设。

曾子芸[4](2014)在《基于数据挖掘的三承气汤证研究》文中认为研究目的本论文主要包含三部分内容,上篇为文献综述、中篇三承气汤的应用轨迹研究、下篇为循证医学与系统评价。上篇主要是通过探讨中医下法的理论形成依据、张仲景对下法的运用、下法的禁忌、后世医家对三承气汤的运用与发展、笔者对三承气汤之见,在探讨中医八法中的“下法”。中篇是经由全面检索、收集、阅读、统计调胃承气汤、小承气汤、大承气汤的临床研究文献与个案(个人经验)文献,整理挖掘出三承气汤的运用轨迹。下篇则是对大承气汤、小承气汤、针灸疗法、西医基础疗法等中西医结合治疗肠梗阻的随机对照试验文献,在具有相同研究内容及目的基础进行分类,依据文献资料共分为11组。在使用Review Manager基础Meta-analysis(合并统计量)研究11组对肠梗阻的治疗疗效对比。最后,基于循证医学为每个疾病寻找出最佳治疗方案的精神与目的,就此统计研究结果对肠梗阻设计出一套建议治疗方案。研究对象1发表于1949-2014年之间的调胃承气汤、小承气汤、大承气汤的期刊文献,以及以针灸疗法治疗肠梗阻的期刊文献。2大承气汤、小承气汤、针灸疗法、西医基础疗法等中西医结合治疗肠梗阻的随机对照试验期刊文献。研究方法1文献检索:于CNKI、VIP、CBM等三大数据库中,分别设定检索词为:大承气汤、复方大承气汤、大承气汤加减;小承气汤、复方小承气汤、小承气汤加减;调胃承气汤、复方调胃承气汤、调胃承气汤加减;针灸疗法治疗肠梗阻。2文献整理:基于本论文研究内容,三承气汤的应用轨迹研究、治疗肠梗阻随机对照试验之RevMan Meta分析评价,文献整理方法与步骤如下:2.1全面阅读整理所有检索获得的调胃承气汤、小承气汤、大承气汤的期刊文献,再分别归纳分类出三承气汤的临床研究文献与个案文献。2.2全面阅读整理出调胃承气汤、小承气汤、大承气汤、针灸疗法用于治疗肠梗阻的随机对照试验临床研究文献。3文献录入:三承气汤的应用轨迹研究,依照疾病系统的分类逐篇统计其治疗疾病病名;将符合每篇文献按Cochrane文献质量评价系统中7项检测逐一做记录后,删除偏倚风险过高文献,最终获得较高质量的文献资料。最后,将分类好的11组对肠梗阻的治疗方案研究,分别在Review Manager Meta-analysis中设定研究题目及录入建档。4数据处理:三承气汤的应用轨迹研究,运用EXCEL表格及基本统计学方法处理相关数据;使用Review Manager基础Meta-analysis研究11组对肠梗阻的治疗疗效对比,包含OR、RR、RD、SMD等四方面。研究内容1将调胃承气汤、小承气汤、大承气汤期刊文献逐篇统计其治疗疾病病名,从中整理挖掘出三承气汤的运用轨迹。2使用Review Manager基础Meta-analysis研究下列11组对肠梗阻的治疗方案中的疗效对比:2.1大承气汤+西医基础疗法VS单纯西医基础疗法;2.2大承气汤+西医基础疗法VS西医基础疗法+生长抑素;2.3大承气汤+西医基础疗法VS西医基础疗法+二联法;2.4大承气汤+西医基础疗法VS西医基础疗法+三联法;2.5大承气汤+西医基础疗法VS西医基础疗法+盐水灌肠;2.6大承气汤+西医基础疗法VS西医基础疗法+肥皂水灌肠;2.7大承气汤+西医基础疗法VS西医基础疗法+石蜡油灌胃;2.8大承气汤+西医基础疗法VS西医基础疗法+阿托品;2.9小承气汤+西医基础疗法VS单纯西医基础疗法;2.10针灸+西医基础疗法VS西医基础疗法;2.11大承气汤+针灸+西医基础疗法VS西医基础疗法。研究结果1由统计结果发现,小承气汤、大承气汤两方大量用于治疗消化系统疾病。其中,无论是在临床经验或个人经验记载,小承气汤、大承气汤分别均以运用于治疗肠梗阻比例最高。2遵循循证医学及使用Review Manager基础Meta-analysis(合并统计量)研究大承气汤、小承气汤、针灸疗法、西医基础疗法等中西医结合治疗肠梗阻,统计研究结果发现其疗效:1大承气汤+西医基础疗法>单纯西医基础疗法;2大承气汤+西医基础疗法>西医基础疗法+生长抑素;3大承气汤+西医基础疗法>西医基础疗法+二联法;4大承气汤+西医基础疗法>西医基础疗法+三联法;5大承气汤+西医基础疗法>西医基础疗法+盐水灌肠;6大承气汤+西医基础疗法>西医基础疗法+肥皂水灌肠;7大承气汤+西医基础疗法>西医基础疗法+石蜡油灌胃;8大承气汤+西医基础疗法>西医基础疗法+阿托品;9小承气汤+西医基础疗法>单纯西医基础疗法;10针灸+西医基础疗法>西医基础疗法;11大承气汤+针灸+西医基础疗法>西医基础疗法。由以上11组统计研究结果来看,中医学加上西医学治疗肠梗阻的治疗疗效优于单纯西医学的个种治疗方案。研究成果与肠梗阻建议治疗方案结论基于循证医学为每个疾病寻找出最佳治疗方案的精神与目的,笔者与导师陈明教授就此统计研究结果对肠梗阻设计出一套建议治疗方案,方案如下:1中药处方:大承气汤(大黄、芒硝、枳实、厚朴);2主要加减配伍:桃仁、炒莱菔子、赤芍;3兼证3.1兼瘀血重者加:桃仁、赤芍、丹参,以活血化瘀;3.2兼食积重者加:炒莱菔子、陈皮,以和胃消积;3.3兼腹胀痛重者加:木香、延胡索,以行气止痛;3.4兼气血虚重者加:黄芪、党参、当归,以益气补血;3.5兼湿热重者加:黄芩、金银花,以清热燥湿解毒。4针灸取穴:足三里、天枢、上巨墟、中脘、关元、下巨墟;5西医基础疗法:胃肠减压,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失衡,抗感染,其他治疗。

李园白[5](2010)在《中医医案文献特殊性评价方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以往利用信息学方法研究中医药数据时主要是发现共性规律,但中医医案文献的主要贡献却恰恰在其所具有的特殊性方面,因而需要建立一套不同于以往的信息学方法来评价中医数据。医案传千载而不衰,古今文献中关于医案的分析方法和分析角度纷繁多样,然而当研究者需要获取医案中某些特殊的辨证及处方情况时,还存在一定困难。故本研究以哮喘医案为范例,利用现有的信息相似度比较技术,提出了一套较为完整的中医医案特殊性评价方法,为测度医案的辨证和处方的特殊性提供参考依据。本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包括七个部分:第一部分需求调查:通过发放调查问卷(《医案阅读参考价值调查表》)进行小规模调查。调查对象为三级甲等医院初、中、高级临床医师,共收回86份有效问卷,经统计分析后认为:医案特殊性评价研究受到临床医师的肯定,并认为“辨证”和“处方”这两点较适于作为医案特殊性的评价点。第二部分确定研究对象:在本研究中,研究对象分为被评价对象和参照对象,被评价对象是被评价的主体,而参照对象是凸显被评价对象特殊性的参照物。通过调查425种中医疾病文献发表量,分析不同疾病诊治复杂程度等因素后,最终确定哮喘作为被评价病种;同时比较分析了期刊医案、专着医案等不同载体的医案特点,发现期刊医案最具有特殊性这一特色,故最终确定以发表于期刊的中草药治疗哮喘有效医案为被评价对象,并制定了筛选细则,共筛选文献1347篇,时间限定为20年(1988年至2007年)。参照对象需要具有“普遍性”特征,故选择公认度较高、研究病例数较大、流传较久的哮喘诊疗文献信息作为参照对象。经调研确定参照对象信息来源为:中国方剂数据库(涉及书籍240种)、10例以上哮喘临床研究文献(涉及文献1293篇)、书籍中记载哮喘的相关知识(涉及书籍44种)。第三部分确定评价具体目标:遵循评价目标有意义及有可比性的原则,并根据调查结果,最终确定“中药处方的特殊性”及“辨证特殊性”作为评价具体目标。第四部分遴选评价指标:本研究以筛选有效信息为目标,故中药处方特殊性评价指标确定为:中药名称、中药剂量、中药功效、证候的特殊性评价指标确定为证素及基本证候。第五部分评价指标的预处理:由于评价指标之间的(量纲)度量单位及变化幅度不同,需要进行标准化处理,例如:中药的常用剂量不同。故本研究对中药名称、中药剂量、处方功效、证候名称四个方面的指标信息进行了预处理,即规范化处理:①中药名称规范处理:采用词典排序、正异名顺序标注建立标准表的方法处理中药名称,原文的中药名称被规范修动的比例为20%左右,处理后的规范数据占总数据的95%左右。②中药剂量规范处理:在以往指标标准化基础上,提出了适合本研究的中药剂量规范化公式,对中药剂量进行处理,消除了中药之间不同常用剂量范围所造成的计算误差。③中药功效预处理:根据中药功效、剂量信息,提出了功效信息处理方式,形成处方的功效信息集合。④证候指标预处理:运用从简单到复杂多层次提取有效信息的方法,对证候指标进行预处理,共提取“病位”、“病性”、“病位-病性”等证候单元565个。第六部分评价模型的确定:本研究的评价模型使用相似度模型来计算特殊性。根据两个主要评价目标即“中药处方特殊性评价”和“证候特殊性评价”的不同特性,分别使用了不同的相似度模型进行计算。其中中药处方的特殊性评价模型采用了三层分析法:一层为处方药物组成相似度、二层为处方组成剂量相似度、三层处方功效相似度。其中一层处方药物组成相似度:通过比较Jaccard算法和Dice算法两种集合相似度计算方法,认为对于被比较双方的相似部分与非相似部分应设置相同权重,故最终选择Jaccard相似系数作为计算处方药物组成相似度方法。二层处方组成剂量相似度:通过比较“相关系数比较法”和“夹角余弦比较法”这两种矢量相似度计算方法,认为“夹角余弦比较法”的计算结果取值范围、取值趋向等方面特点比较适合组成剂量相似度比较,故最终选择“夹角余弦比较法”进行处方组成剂量的比较。三层处方功效相似度:处方功效被评价信息与处方组成剂量信息类似,故同样选择“夹角余弦比较法”计算处方功效相似度。而证候相似度的计算模型,与处方信息不同,是文本信息比较,故选择欧式距离相异度计算模型、空间向量模型、本体中概念相似度计算模型三种方法进行比较研究,认为欧式距离相异度方法敏感度较好、操作性较强,故选择欧式距离相异度方法计算进行证候相似度计算。第七部分评价结果计算:本研究按照评价指标采集、指标预处理、评价模型计算一系列步骤,进行哮喘医案被评价对象及参照对象的相似度比较,并制订出结果划分规则,筛选出有特殊性意义的被评价对象。被评价的中药处方信息共2779个,通过计算得出结论:①“全特殊处方信息”为0个,即被评价对象中没有处方组成、剂量、功效三方面信息均为特殊的处方信息。②“部分特殊处方信息”中:“特殊处方药物组成信息”557个、“特殊处方组成剂量信息”16个,“特殊处方功效信息”0个。此类信息是从组成、剂量、功效三个角度分别独立分析,其中特殊处方药物组成及特殊处方组成剂量,均有部分阳性结果,而特殊处方功效信息方面并没有阳性结果。③“一般处方信息”为375个,即有375个处方信息基本没有新意,与普通成熟的处方信息基本雷同。另外除了上述三类处方结果外,还存在一些其他处方信息,本研究认为无意义故未予分类。证候信息共1506个,其中特殊证候为0,部分特殊证候为258个,常见证候为1248个。第八部分辅助软件开发:本研究开发了三个软件以辅助课题的评价工作,主要用于处理本研究中计算量大、手工难以处理、易出错的几个环节,提高计算的效率和准确率。其中“中药规范系统”辅助中药名称、剂量、功效标准表的建立,“正异名修正系统”可以辅助中药名称等规范工作,“方剂相似识别系统”可以进行相关方剂相似度的计算。小结:本研究的创新性贡献在于利用信息学分析方法从特殊性角度分析医案,包括从处方药物组成、处方组成剂量、处方功效、证候四方面进行医案特殊性研究,以期帮助临床医师探求医案中特殊辨证和用药的信息。从研究结果分析,医案在辨证方面特殊性不高,大多数医案的辨证信息都在以往成熟文献中提及过;而在方剂特殊性方面具有阳性结果,其组成和剂量都筛选出一些较特异的处方,这些特异性用药信息可以为临床治疗方案开拓思路,为临床遣方用药提供新视角。本研究在特殊性评价方法学上进行了探索研究,创造性地提出了特定的评价指标处理方法、处方多层次相似计算方式及证候单元相似度的计算思路,最终确定了较为合理的相似度度量方法,并提出了特殊性计算结果的分类规则,在中医药处方和辨证信息相似性研究方面,提供了有意义的方法学上的探索和实践应用范例。

马力群[6](2009)在《艾灸疗法医案研究》文中提出艾灸疗法是我国传统针灸医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医案则是古今中医临床家们灵活地将中医理论应用于临床的一种智慧的结晶,历代的艾灸疗法医案是艾灸疗法发展过程中凝结的精华,能够集中体现各个时期艾灸疗法理论及临床发展水平,能够体现艾灸疗法在各科疾病中的诊治规律。在艾灸疗法医案的收集上,对清代及清代以前艾灸疗法医案的收集本着全面的原则,以彭建中主编的《中国古今医案精粹选评》所附录的《历代医案书目提要》为基础进行收集;而对于现代艾灸疗法医案,则本着精选的原则,在现代着作的选择方面,只选取新中国成立以后较有代表性的灸疗专着两本,一本为医家周楣生所着的《灸绳》,一本为医家谢锡亮所着的《谢锡亮灸法》作为重点研究对象,此外还选取发表于学术期刊中较有代表性的文章作为研究材料,以弥补研究中的不足。在收集整理基础上总结艾灸疗法医案中所体现的历代艾灸疗法在不同时期的发展特色;总结艾灸疗法医案中所体现的中医常见疾病灸疗规律;总结医案所涉及的一些艾灸疗法中较有争议性问题。其目的在于:对典型艾灸疗法医案进行系统的整理;归纳艾灸疗法的发展历程,为艾灸疗法的发展提供参考;从分散的材料中找出其中共性,提炼临床思维方法,为提高临床水平及开拓科研思路提供宝贵的材料;吸取理论应用于临床的经验,促进艾灸疗法理论水平的提高。对历代典型艾灸疗法进行整理、归纳和研究,得出了下面结果:一、从艾灸疗法医案在各个历史时期所出现的数量和学术价值等方面得出艾灸疗法的发展规律:(1)晋唐时期没有艾灸疗法的医案流传,可以说,晋唐时期是艾灸疗法理论的探索、发展和完善期。这一时期所作的积累,对后来宋代艾灸疗法的发展做出了很好的铺垫。(2)宋代是艾灸疗法高度发展的时期。出现了一批以王执中、窦材等为代表的艾灸疗法专家。宋代的艾灸疗法医案显示,当时的医家运用艾灸疗法治证相当广泛,医案内容涉及内、外、妇、儿各科。(3)金元时期是理论与实践进一步融合的时期,这一时期,医家开始对艾灸疗法进行反思。(4)明代的内科灸法更加重视脉诊、辩证和与其它如针、药、熨等治疗方法相结合,各取所长,治疗更加灵活。而在外科灸法方面,更加重视得气,并发展隔物灸法。(5)清代中期以后,统治者阻碍针灸医学的发展,使得清代艾灸疗法医案在数量上较明代有较为明显的减少,但在辨证思路及创新性上都显示了其成就。(6)民国时期,一方面,民国政府阻碍针灸医学发展,而另一方面,热爱中医事业的有志之士,为保存和发展针灸医学而积极奔走。(7)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在党中央的深切关怀和人民政府的大力支持下,针灸医学得到了普及和提高,艾灸疗法医案在数量上和质量上都有了突飞猛进的进展。二、通过对内、外、妇、儿、五官各科艾灸疗法医案的整理,得出如下艾灸疗法在各科常见疾病中的应用规律:(1)内科疾病主要整理及研究艾灸疗法在水肿、哮喘、虚劳、肺痨、汗症、痞满、中风、腰痛、泄泻、疟疾、流行性出血热、乙型肝炎等疾病当中的应用。从内科艾灸疗法医案来看:水肿的治疗常选择水分穴及使用温补脾肾法以化气行水;哮喘的治疗依虚实的不同分别采用温补脾肾和理气化痰之法;虚劳的治疗,常用穴位为关元、气海、膏肓、足三里等;膏肓穴是艾灸疗法治疗肺痨的常用有效穴,血愁穴为治疗肺结核的经验穴,癸亥日亥时灸腰眼治疗肺痨有效;汗证的艾灸治疗,根据症状和起病原因,主要从心、脾、肾论治,依法选择不同经络上的穴位进行治疗;痞满的艾灸治疗从脾胃入手,需分清虚实,分别采用补虚和泻实的方法;腰痛的治疗以温肾强腰为出发点,常选择肾俞、督脉穴位及神阙及脐周穴位治疗;泄泻的艾灸治疗以分利小便、升阳举陷为主要原则;通过补虚、健脾来治疗疟疾是艾灸疗法在疟疾治疗上的优势;流行性出血热:主要总结现代艾灸家周楣声在艾灸治疗流行性出血热方面的贡献;乙型肝炎:主要总结现代艾灸家谢锡亮在艾灸治疗乙型肝炎方面的贡献。(2)外科疾病主要整理及研究艾灸疗法在疮疡(包括疔疮、痈、发背、瘰疬)、脱疽、痔疾、虫兽伤等疾病当中的应用。主要采用局部取穴,直接或隔蒜、豆豉等材料艾灸疮口,以达到温通气血、拔毒外出的效果,促进伤口的愈合。(3)妇科疾病主要整理及研究艾灸疗法在女性产后血晕、胎位不正、崩漏、痛经、妇女乳房病症等疾病上的应用。从艾灸疗法医案来看:产后血晕的实证以行血逐瘀为主,虚症以益气摄血为主;艾灸至阴穴可纠正胎位,也可治疗胎位不正所引起的难产;崩漏的艾灸治疗以温补脾肾为主,隐白穴、断红穴为艾灸治疗崩漏的有效穴;艾灸疗法对寒凝胞宫所致的痛经效果最好;对于乳房疾病,乳痈的治疗以清热散邪为主;乳癖的治疗以疏肝健脾、软坚散结为主;乳痨的治疗以调理肝肾、理气化痰为主;乳岩的治疗以扶正祛邪为主。(4)儿科疾病主要整理及研究艾灸疗法在小儿遗尿、惊风、水痘等疾病上的应用。小儿遗尿的艾灸治疗以补肾固摄、补肺健脾为主;小儿急惊风多从心论治,慢惊风多用温补法;艾灸疗法多针对小儿水痘恶候,于患处作隔蒜灸,起到拔毒外出的作用。(5)五官科疾病主要整理及研究艾灸疗法在牙痛、鼻衄等疾病上的应用。牙痛的艾灸治疗常选择手阳明大肠经的穴位,吕细穴是艾灸治疗龋齿的经验穴;鼻衄的艾灸治疗常选择头部督脉或足太阳膀胱经的穴位,也可选择手阳明大肠经的穴位。三、通过相关医案的整理,从医家实践经验的角度出发,对艾灸疗法较有争议的几点问题进行研究:(1)误灸:对脉象不平者、火气盛者、阴虚挟热者、年少气弱者,不宜使用艾灸疗法。当出现灸误引起变症时,可用养阴清热药进行补救。(2)热证是否可灸:艾灸疗法医案用事实证明热证可灸,但这是建立在辩证准确、治疗方法得当基础上的。如有必要,可与其他中医治疗方法同用。(3)艾灸壮数及艾炷大小:大补元气者艾炷宜大,壮数宜多;病位较深者宜多灸,较浅者不宜多灸;急症施灸不计壮数;头不宜多灸。(4)补泻:清代及清代以前医案中没有涉及艾灸补泻手法。现代艾灸家周楣声将《黄帝内经》中所描述的补泻手法应用于临床,取得理想效果。(5)灸疮:化脓灸为古代常用的艾灸方法,古代医家认为化脓灸可达到一定的治疗量。但由于会引起剧痛及留下疤痕,现代临床治疗不常用。灸疮的愈合情况可作为疾病预后的参考。医案中还涉及灸疮的调护方法。综上所述,艾灸疗法医案作为灸疗文献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不同时代流传下来的艾灸疗法医案会带有较为明显的时代烙印,能够体现当时艾灸疗法理论和临床发展水平。不同医家的医案能够体现医家的临床思路,在这些医案中,还出现了许多医家使用灸法治病的独特方法和经验,另外,从古今各科艾灸疗法医案中可以总结出对同一疾病,不同医案在辩证施治上的相通之处,体现了艾灸治疗的规律性,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值得在临床和科研方面作进一步的探索和研究。艾灸疗法医案是艾灸疗法应用于临床的实践证明,通过这些实践,可以进一步论证艾灸疗法理论,并且帮助解决艾灸疗法长期存在的一些有争议性的问题。

蒋姗,李云,郭杰,刘晓谦,王悦,樊佳,闫利华,王智民[7](2022)在《基于现代临床文献的经典名方吴茱萸汤主治病症及用药规律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吴茱萸汤出自东汉张仲景所着《伤寒论》,收录于《古代经典名方目录(第一批)》,全方由吴茱萸、人参、生姜、大枣4味药组成,具有温中补虚、散寒降逆之功。该文通过数据挖掘,分析归纳吴茱萸汤现代临床研究文献,为明确吴茱萸汤的"病-症-方-药"内在关系及其现代临床适应症、临床参考用量提供依据。全文以"吴茱萸汤"为关键词,搜集了2000~2020年中国知网、维普、万方数据库中出现的253例完整病例,涉及中药处方292首。利用Microsoft Excel 2019建立病案数据库,对其现代临床应用主证范围进行了统计分析,并对其辨证特点、发病规律、用药规律等进行总结。结果发现,吴茱萸汤现代临床应用范围广泛,主要治疗头痛、眩晕、呕吐、泄泻、痛经、恶阻等病证;症状以"虚、寒、逆"为主,主要表现为恶心呕吐、头痛、神疲乏力、手足厥冷、纳差、面色晦暗、眩晕、恶风寒、腹痛、大便溏泄、腹胀、寐差及舌淡苔白、脉沉弦细等;发病主要集中在女性及中年人群;用药大多随症加减,原方药物剂量以吴茱萸6~15 g,生姜10~15 g,党参10~15 g或人参9~12 g,大枣4~6枚为常见,加味按频次高低依次为半夏、白术、茯苓、甘草、川芎等。

郑秀芬(TEH SIEW HOON)[8](2018)在《小柴胡汤方证与应用规律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小柴胡汤是张仲景《伤寒论》中的经典方药,为六经辨证中少阳病的代表方,也是治疗少阳病的基础方。小柴胡汤的临床范围极广,方证复杂多样,后世医家注家们对其论述很多,各有其独特见解而缺乏统一性。此外,《伤寒论》中记载小柴胡汤的加减变化也较多样,由其变化的类方记载也较多。而近代,随着科技的进步,各界对小柴胡汤的研究及新用探讨也有突破性的研究,对其应用多有扩展。因此,本文旨在通过分析中医文献中所报导的治疗验案,总结小柴胡汤的适应症与加减用药,通过系统整理,从中寻找出组方用药与随症加减变化规律,以发掘临证新思路,进一步扩大临床治疗范围,并促进加减规范指南的形成。方法:本研究设计,制定了统一性的纳入标准,包括发病日期、发病病程、用药疗程,小柴胡汤方药、加减药物及药物剂量等。搜集互联网上近11年来中国不同地区,不同医家对小柴胡汤临床运用的验案符合纳入标准者,运用统计学计算机软件,分析各验案中所记录小柴胡汤方证的症状、用药、剂量等。使用频数统计分析、关联规则等分析方法,结合黄金分割定律,探讨小柴胡汤方证的病因病机、发病规律及总结其临床用药、加减规律以及常用量的统计分析。结果:通过统计得出,咳嗽和感冒病例最多,而按内科分系,则肺系疾病的频次最高,脾胃、妇科、肝系排名在后,男科病历最少。汤证的主要症状为口苦和不欲饮食,主要舌质为舌红,而白苔和黄苔皆列为主要苔色。弦脉(包括含脉弦的复合脉)为主要脉象。505例病例中有100例少阳七大主症中只见其中一症者,目眩最少,不欲饮食最多。病程上,本次统计结果,小柴胡汤证的病程以2周以内和一年以上为两个高峰,而疗程主要为2周,用药15剂以内。方剂组成小柴胡汤的核心药物为柴胡、黄芩、半夏、甘草、参,而生姜、大枣为主要药物。加味药物以清热药最多,补虚药次之,而解表、利水和理气药排名三、四和五。攻毒、涌吐和驱虫类的药物加味最少。而原方减味主要为原方去参枣姜的组合。在性别的统计上,小柴胡汤证多发生在女性。小柴胡汤证发病年龄以30-50岁为高峰,发病季节主要在春季。关联分析结果发现症状之间相互置信度者超过38.2者有口苦-咽干、口苦-胸胁苦满、口苦-苔黄、口苦-舌淡,不欲饮食-苔黄、不欲饮食-口苦、不欲饮食-咽干、不欲饮食-胸胁苦满、咽干-胸胁苦满、咽干-苔黄、咽干-舌淡、心烦-夜寐欠安、胸胁苦满-苔白胸胁苦满-舌淡,而其中口苦和咽干是关联度最大者。药味之间相互置信度者超过38.2者有及黄芩-半夏、黄芩-甘草、黄芩-参、黄芩-大枣、黄尊-生姜、半夏-甘草、半夏-参、半夏-大枣、半夏-生姜、甘草-参、甘草-大枣、甘草-生姜、参-大枣、参-生姜、大枣-生姜、茯茶-白术、当归-川芎、连翘-金银花及赤芍-丹皮。症与药之间相互置信度者超过38.2者有黄芩-口苦、半夏-不欲饮食、半夏-口苦、甘草-不欲饮食、甘草-口苦、参-不欲饮食、参-口苦、生姜-不欲饮食、生姜-口苦、生姜-胸胁苦满、大枣-不欲饮食、大枣-口苦、大枣-胸胁苦满及杏仁-咳嗽。各加味药与原方有许多不同的加减组合,其中茯苓、白芍、白术、陈皮、当归、川芎、枳壳、桂枝、厚朴、防风、泽泻、丹参、香附及石膏在应用时多与原方全方配伍,而桔梗、杏仁、大黄、赤芍、山栀、丹皮、金银花及苡仁则以原方去参枣姜为主。不同的药物组合主要关联症状不同,原方或原方加减,主要关联症状有口苦、不欲饮食、咽干及喜呕。原方去参枣姜主要关联症状有咽干及胸胁苦满。原方加茯苓主要关联症状为喜呕、胸胁苦满、心烦、咽干、夜寐欠安、不欲饮食及口苦。原方加白芍主要关联症状有心烦、胸胁苦满、口苦及不欲饮食。原方加白术主要关联症状有口苦、头晕、咽干、夜寐欠安、喜呕、不欲饮食及胸胁苦满。原方加当归主要关联症状见心烦、腹满痛及胸胁苦满。原方去参枣姜加桔梗主要关联症状有咽干、咳嗽、胸胁苦满及不欲饮食。原方去参枣姜加苡仁主要关联症状见疼痛及发热。原方加茯苓白术主要关联症状见喜呕、咽干、头晕、口苦、夜寐欠安,不欲饮食及胸胁苦满。原方加川芎当归主要关联症状见腹满痛、夜寐欠安、胸胁苦满、心烦及疼痛。结论:通过搜集各地区各医家应用小柴胡汤的报导,研究统计其组方用药,可以有效发现小柴胡汤方证的特点及其用药规律。本次统计结论:1.小柴胡汤证出现以女性为多,春季多见,30-50岁为高峰。2.小柴胡汤的疗程以2周以内和一年以上为两个高峰,但疗程则在2周,服用15剂以内者为多。3.其治疗病症主要是咳嗽,以肺系疾病为高发,且肺系疾病男性发病多于女性。4.小柴胡汤证主要见症有口苦、不欲饮食、舌红、苔薄黄或白和脉弦(包括含脉弦的复合脉)。5.“但见一症”者,经统计可见少阳七大主症皆有应用的例子,以但见不欲饮食为最高频次,目眩为最小频次。6.加味药以清热类药最多而少配伍攻毒、涌吐和驱虫类药等驱邪类药。7.各主症之间存在一定关联,但支持度不大,提升值不高,提示各症之间存在一定联系,但也有一定程度的独立性。各主药之间存在关联,但提升值不高,提示各药之间加减配伍有一定灵活性。8.个别药物与主症关联支持度和置信度高,值得深入研究其关系。9.原方与加味药之间的不同加减组合,其所对应的关联症状不同,体现小柴胡汤加减的应用范围广泛,用药灵活。

陈明,马召田,张水馨[9](2013)在《麻黄细辛附子汤应用近况》文中指出文章通过总结麻黄附子细辛汤的临床应用近况,总结其在内、外、妇、儿、五官科等的应用,揭示麻黄细辛附子汤临床主治范围及运用规律,进一步指导该方的临床应用。

邓伟[10](2008)在《古代针灸医案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通过对先秦诸子之书的考证,在肯定先秦时期为中医医案形成的萌芽阶段的同时,认为《史记·扁鹊仓公列传》中扁鹊治虢太子尸厥的案例,由于要素齐备,且谈及了具体的针灸施治方法,故视其为现存最早的针灸医案记载。并结合医史文化背景从以下四个时期具体分析了针灸医案的发展演变情况及医案中所体现的某些医家的针灸诊治思路。秦汉时期针灸医案的数量较少,均收录于正史的医家列传中。其中以仓公“诊籍”为代表的针灸医案在写作时注意了以某些固定的词语表达,使得医案行文流畅的同时,格式也趋于固定。习惯于病因病机后置的写法,为案后附论的写作形式奠定了基础。内容上对于选穴(刺灸部位)及刺灸量的描述较为清晰,但对于病机的分析尚显不足。而仓公治济北王阿母热厥案为纯用针灸治疗的最早案例记载。南北朝至唐代的针灸医案数量仍然不多,主要散在于文史着作及方书之中。治方丰繁,治病尚实的时代特征使得方(法)后附案或方中寓案成为这一时期针灸医案的主要的形式。重在述法载方,次以案证效体现了编纂者注重实效的收集思路。这一时期小说传奇的兴起为医事的记载提供了又一个广阔的空间,针灸医案开始出现在唐代传奇中以志人轶事为主的篇目中,由于文史着作的记述者或资料的提供者并非精于医术,加之征求异事的编纂理念,故这些针灸医案能够提供的医学信息相当有限,但我们仍能从中体会到一些诊疗思路。这一时期针灸医案主要以顺叙记录,内容上对于脉症描述较少(无脉象记载)而对病因病机几乎不载,涉及的疾病范围也比较局限。宋金元时期针灸医案进入了蓬勃发展阶段,载案数量明显增多,并已涉及内外妇儿五官诸科疾病的治疗,其中以内科病症居多。方、法附案在延续着晋唐时期实效、实用的搜集原则的同时,也使灸法案独出于针法案而载于方书当中。由于这一时期医案撰写逐渐受到医家的重视,故方书以外的医籍附案开始增多,出现了集中附载针灸医案的综合性医书及腧穴专书,编纂形式多样,不拘一格,这些医案可为医家亲自撰写,亦或为门人弟子整理而成,体现了医家在针灸方面的某些诊治思路。当然有些医家(如李杲、朱丹溪等)的针灸医案并不能在其现存的着作中全部找到,而是散在于明清时期的医着当中。就具体医案的写作形式而言,除了单纯叙述外,叙议结合式的案例亦占有一定的比重,以先叙后议,夹叙夹议为多。议论主要是针对病因病机,立法处治,药物配伍或穴性进行分析,而“引经为证”亦体现了某些医家理有所自,法有所出。这时针灸医案中的其它要素记录更为详尽具体,刺灸治疗时基本上能言及准确的穴名、施灸的壮数。某些针法案例还能将针刺的方向、深度,留针的时间,针后正常的针感等信息全部或部分记录下来。而篇幅较长的复诊病案的出现,除了与医家本身的经历有关外,亦可以说是案中要素不断丰富的结果。此外,宋金元时期的笔记杂谈本着志异与审实兼顾的方针亦保存了不少有价值的医学史料,其中不乏针灸医案的记载。这些资料主要来源于撰者听闻见闻及直接抄录他人作品,同样起到广传临证效验,增长学识见闻的目的。明代针灸医案已日臻成熟,不仅书案形式多样,且载案数量位列历代之首,涉及的诸科症治中尤以外科灸疗见长。到了清代针灸医案的发展相对滞后。虽然载案数量尚可与宋金元时期相比,但医案记录较为分散,涉及病种也颇为局限,大部分是针对痧症、霍乱等传染病的治疗,而外科痈疽,五官科的喉舌疾患及厥、脱等内科急症亦占有一定比例。病种的局限导致了大部分针灸案例在治法上的单一,不过少数关于灯火焠法,太乙神针,金针拨障术的医案记载也同样能反映出这时期针灸疗法的特色之处。在书案格式上虽然基本保持了宋明时期的风格,但远不如同时代的方药案那样千姿百态。针灸误治案虽然不多,但在历代案例中亦能觅其踪迹,除针刺造成的有形损伤外,灸法引起的无形之损亦不可忽视。这类医案多为他医或患者误施,经案主以别法治疗而痊,亦或回天乏术,有些虽非案主刻意识之,但从另一侧面也告诫医者勿犯“虚虚实实”之戒。

二、儿科急症治验三则(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儿科急症治验三则(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下气祛湿,解痹消痈”的仲景薏苡仁运用理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文献综述 《金匮要略》薏苡四方研究述评
    参考文献
前言
第一章 上篇:《金匮要略》薏苡四方仲景原文原意考证及后世流变梳理
    第一节 考证仲景原文原意及梳理后世流变的方法
        1 版本校勘,明确仲景原文
        2 字义考证,回归仲景原意
        3 针对疑难问题,梳理注家观点
        4 整理医案,分析后世应用传承与流变
    第二节 考证仲景原文原意及梳理后世流变的意义
    第三节 麻杏苡甘汤之仲景原文原意考证及后世流变梳理
        1 版本校勘
        2 字义考证
        3 主要疑难问题及相关注解整理与辨析
        4 医案分析
        5 小结
    第四节 薏苡附子散之仲景原文原意考证及后世流变梳理
        1 版本校勘
        2 字义考证
        3 主要疑难问题及相关注解整理与辨析
        4 医案分析
        5 小结
    第五节 薏苡附子败酱散之仲景原文原意考证及后世流变梳理
        1 版本校勘
        2 字义考证
        3 主要疑难问题及相关注解整理与辨析
        4 医案分析
        5 小结
    第六节 《千金》苇茎汤之仲景原文原意考证及后世流变梳理
        1 版本校勘
        2 字义考证
        3 主要疑难问题及相关注解整理与辨析
        4 医案分析
        5 小结
    第七节 上篇总结
        1 薏苡四方文献考证结果汇总
        2 薏苡四方传承流变的综合分析
第二章 下篇:仲景薏苡仁运用理论研究
    第一节 东汉时期之前的先民对薏苡的认识
        1 薏苡的生物学特性及其种植情况
        2 夏商时期薏苡崇拜及其遗留影响
        3 截至东汉时期对薏苡药用价值的认识
        4 小结
    第二节 仲景运用薏苡仁临床经验及其对薏苡仁药用功能的发展
        1 仲景对《金匮要略》薏苡四方所治疾病的认识
        2 仲景对薏苡仁药用功能认识的发展
        3 仲景运用薏苡仁的具体经验
    第三节 后世对于仲景运用薏苡仁经验的传承与发展
        1 后世本草着作中体现的对仲景运用薏苡仁经验的传承与发展
        2 后世医案中体现的对仲景运用薏苡仁经验的传承与发展
    第四节 下篇总结
第三章 附篇:基于蛋白组学的薏苡仁功效现代诠释初探
    第一节 研究背景
        1 蛋白组学研究介绍
        2 蛋白组学与中医药
        3 技术方法的选择
    第二节 材料与方法
        1 材料
        2 方法
    第三节 结果
        1 定量蛋白质组学分析
        2 生物信息分析
    第四节 讨论和结论
        1 对差异蛋白功能的解读及其与薏苡仁功效的关系分析
        2 薏苡仁调节上述蛋白的成分基础分析
        3 本研究的不足和未来工作展望
        4 本研究的结论
    第五节 附篇总结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M现代医案来源目录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2)湖南省农村名中医学术思想及临床经验概况(二)(论文提纲范文)

5 常德、岳阳地区
    5.1 常德
    5.2 岳阳
6 小结与展望

(3)近代中医体制化历程(1919-1937) ——以中医改进研究会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0.1 选题意义
    0.2 国内外研究现状
    0.3 研究思路
    0.4 方法与创新
    0.5 概念释名
第一章 近代中医体制化的背景
    1.1 近代化思潮对中医的影响
        1.1.1 海防思潮下的中西医参合
        1.1.2“中体西用”思潮下的中西医汇通
        1.1.3 维新变法后的中医改良
        1.1.4 新文化运动后的中医科学化
    1.2 近代中医体制化的发轫
        1.2.1 社会制度与中医的关系
        1.2.2 近代中医社团的建立
        1.2.3 近代中医教育的开展
        1.2.4 近代中医医疗机构的创设
        1.2.5 近代中医期刊的发行
    1.3 近代山西的医疗卫生状况
        1.3.1 山西悠久的中医药历史
        1.3.2 近代山西的医疗体系
        1.3.3 近代山西的卫生防疫
    1.4 近代山西中医改进的背景
        1.4.1 独特的地方历史文化传统
        1.4.2 阎锡山对中医的思想认同
        1.4.3 重要幕僚和在晋中医的影响
        1.4.4 卫生经济的现实需要
    1.5 近代山西中医改进的特点
        1.5.1 远大的目标
        1.5.2 合理的原则
        1.5.3 体制化的方向
    1.6 本章小结
第二章 研究团体:从创建到改组
    2.1 兼容并蓄中逆袭创设(1919-1929)
        2.1.1 官办社团的特征
        2.1.2 中医改进研究会的创设经过
        2.1.3 理事为中心的中医学共同体
    2.2 历经坎坷后改弦更张(1930-1937)
        2.2.1 改组原因及过程
        2.2.2 会员和分会制度的完善
        2.2.3 中医师职业团体的雏形
    2.3 宗旨:从“改进”到“科学化”的嬗变
        2.3.1 成立初期:弘扬与改进
        2.3.2“中西医论战”中:衷中参西
        2.3.3“废止中医案”后:科学化的提出
    2.4 系统全面的研究规范
        2.4.1 不断完善的制度规程
        2.4.2 持之以恒的研究例会
        2.4.3 行之有效的学术奖励
    2.5 源于西学的研究思路
        2.5.1 引进还原论思维:分级与分科
        2.5.2 实证主义方法
        2.5.3 开放包容的研究态度:中西医兼容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医学教育:实践与机制
    3.1 中西医兼业:山西医学专门学堂和晋城医学馆
        3.1.1 山西医学专门学堂
        3.1.2 晋城医学馆
    3.2 分层培养:山西医学传习所与山西医学专门学校
        3.2.1 山西医学传习所
        3.2.2 山西医学专门学校
    3.3 改弦易辙:山西医学专科学校到私立山西川至医学专科学校
        3.3.1 山西医学专科学校
        3.3.2 私立山西川至医学专科学校
    3.4 建立中医学制的探索
        3.4.1 编订课程和教材
        3.4.2 加入近代学制
    3.5 借鉴西医的中医教育模式
        3.5.1 中西医并行教授
        3.5.2 初试中医护理教育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医疗与卫生:从医院到社会
    4.1 引进西医理念的中医院
    4.2 养病室在中医医院的设立
    4.3 院感管理制度的雏形
    4.4 中医防疫的体制化实践
        4.4.1 中医参与防疫的背景
        4.4.2 疫情报告制度的建立
    4.5 中医退出传染病防控的原因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体制化的社会行动:联合与抗争
    5.1 面对“管理医士规则”秉持
    5.2 在加入教育体系中凸显
    5.3 在“存废之争”中联合
    5.4 为设立中央国医馆呼号
    5.5 中医体制化构想的提出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学术传播交流:期刊与书籍
    6.1 编辑出版期刊
        6.1.1 《医学杂志》的出版
        6.1.2 《医学杂志》的发行
        6.1.3 《医学杂志》的编者
        6.1.4 《医学杂志》的作者
    6.2 从“改进”向“科学化”的调适
        6.2.1 办刊宗旨
        6.2.2 栏目设置
        6.2.3 文章主题
        6.2.4 作者倾向
    6.3 征集审查民间验方
        6.3.1 民间验方的征集活动
        6.3.2 严谨合理的审查程序
        6.3.3“贱便验”为纲的收录标准
        6.3.4 《审查征集验方》的社会影响
    6.4 出版发行名家论着
        6.4.1 彭承祖的《圆运动的古中医学》
        6.4.2 赵缉庵与《针灸传真》
        6.4.3 杨百城及《灵素生理新论》
        6.4.4 时逸人和《中国时令病学》
    6.5 革新中医学术交流
        6.5.1 转变交流思想
        6.5.2 初建引文规范
        6.5.3 丰富交流途径
    6.6 本章小结
第七章 近代中医体制化的启示
    7.1 官办背景成就了中医体制化的独特样本
    7.2 整体论和还原论的融贯助力中医体制化发展
    7.3 中医体制化的思想在抗争过程中凸显
    7.4 制度变迁导致产生近代中西医二元格局
    7.5 中医体制化建设要规避中医科学化的悖论
    7.6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1 中医改进研究会重要管理制度规章
附录2 中医改进研究会教育活动相关资料
附录3 中医改进研究会医疗卫生相关资料
附录4 中医改进研究会社会行动相关资料
附录5 中医改进研究会学术传播相关资料
附录6 《医学杂志》全期目录
附录7 近代山西医学人物小传及名录
附录8 近代山西医学发展沿革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4)基于数据挖掘的三承气汤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上篇 三承气汤理论研究
    第一章 中医学下法的形成与发展
        1 下法理论形成依据
        2 探讨张仲景对下法的应用
        2.1 《伤寒论》中的下法
        2.1.1 攻逐瘀血法
        2.1.1.1 桃核承气汤证
        2.1.1.2 抵当汤证
        2.1.1.3 抵当丸证
        2.1.2 泻热逐水法
        2.1.2.1 大陷胸丸证
        2.1.2.2 大陷胸汤证
        2.1.3 三物白散证
        2.1.4 十枣汤证
        2.1.5 苦寒泻下法
        2.1.5.1 调胃承气汤证
        2.1.5.2 小承气汤证
        2.1.5.3 大承气汤证
        2.1.6 麻子仁丸证
        2.1.7 蜜煎导证
        2.1.8 变治法
        2.1.8.1 大柴胡汤证
        2.1.8.2 柴胡加芒硝汤证
        2.1.8.3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证
        2.1.8.4 桂枝加大黄汤证
        2.1.9 急下存阴法
        2.1.9.1 阳明三急下证
        2.1.9.2 少阴三急下证
        2.2 《金匮要略》中的下法
        2.2.1 攻下泻热法
        2.2.1.1 阳明实热痉病证治
        2.2.1.2 实积下利证治
        2.2.1.3 支饮证面热证证治
        2.2.1.4 谷疸证证治
        2.2.1.5 酒疸证证治
        2.2.1.6 热盛里实黄疸证证治
        2.2.1.7 热盛吐衄证证治
        2.2.2 攻下行气法
        2.2.2.1 表寒里实腹满证证治
        2.2.2.2 里实胀重证证治
        2.2.2.3 里实少阳心下满痛证证治
        2.2.2.4 里实积胀俱重证证治
        2.2.2.5 支饮腹满证证治
        2.2.3 峻下去积法
        2.2.4 攻下逐饮法
        2.2.4.1 留饮欲去证证治
        2.2.4.2 悬饮证证治
        2.2.4.3 肠间饮聚成实证证治
        2.2.4.4 水血并结血室证证治
        2.2.5 攻下逐瘀法
        2.2.5.1 虚劳干血证证治
        2.2.5.2 急性肠痈未成脓证证治
        2.2.5.3 瘀血内结证证治
        2.2.5.4 瘀结成实证证治
        2.2.6 泻热通便止呕法
        2.2.7 缓下润燥法
        2.2.8 温里攻下法
    第二章 三承气汤论述
        1 调胃承气汤论述
        1.1 原文
        1.2 主证
        1.3 药物组成
        1.4 煎服法
        1.5 调胃承气汤证之见
        1.5.1 不大便,心烦,躁动不安
        1.5.2 蒸蒸发热
        1.5.3 吐下腹胀满不痛
        1.5.4 脉调和或阴脉微
        1.6 调胃承气汤方之见
        2 小承气汤论述
        2.1 条文
        2.2 主证
        2.3 药物组成
        2.4 煎服法
        2.5 小承气汤证之见
        2.5.1 脉滑而疾
        2.5.2 腹大满不通
        2.5.3 大便燥结、小便频数
        2.6 小承气汤方之见
        3 大承气汤论述
        3.1 原文
        3.2 主证
        3.3 药物组成
        3.4 煎服法
        3.5 大承气汤证之见
        3.5.1 当下而尚未攻下之大承气汤证
        3.5.1.1 局部证候特点
        3.5.1.1.1 腹胀满、大便不通、绕脐痛
        3.5.1.1.2 热结旁流兼喘证
        3.5.1.1.3 不能食
        3.5.1.2 全身证候特点:潮热、手足濈然汗出
        3.5.1.3 神志证候特点:心烦、心中懊憹、谵语
        3.5.1.4 脉迟而实有力
        3.5.2 急下存阴的阳明大承气汤证
        3.5.2.1 目中不了了,睛不和
        3.5.2.2 发热汗多
        3.5.2.3 腹胀满疼痛、减不足言
        3.6 大承气汤方之见
        4 三承气汤总结
        4.1 配伍为主治证候疗效的关键
        4.2 煎服法为处方理法方药的特点
    第三章 阳明病下法禁忌
        1 阳明腑证未实不可下
        2 阳明表未解不可下
        3 阳明病兼少阳证不可下
        4 阳明病兼太阳少阳证不可下
        5 阳明经证不可下
        6 阳明虚寒证不可下
        7 阳明热在上不可下
    第四章 承气类方的形成与发展
        1 新加黄龙汤证
        2 宣白承气汤证
        3 导赤承气汤证
        4 牛黄承气汤证
        5 增液承气汤证
        6 护胃承气汤证
        7 承气合小陷胸汤证
        8 桃仁承气汤证
中篇 三承气汤的应用轨迹研究
    前言
    1 大承气汤应用轨迹研究
        1.1 大承气汤文献总篇数、临床应用篇数、个案篇数统计表
        1.2 大承气汤临床应用研究现况
        1.3 大承气汤个案应用现况
    2 小承气汤应用轨迹研究
        2.1 小承气汤文献总篇数、临床应用篇数、个案篇数统计表
        2.2 小承气汤临床应用研究现况
        2.3 小承气汤个案应用现况
    3 调胃承气汤应用轨迹研究
        3.1 调胃承气汤文献总篇数、临床应用篇数、个案篇数表
        3.2 调胃承气汤临床应用研究现况
        3.3 调胃承气汤个案应用现况
    4 结论
下篇 循证医学与系统评价
    第一章 医学文献的系统评价与Meta分析
        1 系统评价概述
        1.1 系统评价基本概念
        1.2 Cochrane系统评价基本概念
        1.3 Meta分析
        1.4 文献综述
        2 系统评价的方法与步骤概述
        2.1 系统评价方法
        2.2 系统评价步骤简易流程图
        2.2.1 系统评价程序流程图
        2.2.2 检索与课题研究相关文献资料流程图
        2.2.3 纳入文献资料可能的偏倚风险来源简易图
        2.2.4 Cochrane偏倚风险评价规则
        3 Meta分析概述
        3.1 Meta分析基本概念
        3.2 Meta分析的目的
        3.2.1 增加统计学检验效能
        3.2.2 定量估计研究效应
        3.2.3 发现既往研究缺乏之处
        4 Meta分析的方法与步骤
        4.1 确立研究课题
        4.2 相关课题研究文献检索
        4.2.1 文献检索方法
        4.2.1.1 检索词
        4.2.1.2 文献检索方法
        4.2.1.3 检索范围
        4.2.2 文献检索步骤
        4.3 相关课题研究文献资料的纳入与排除
        4.3.1 课题研究设计的类型
        4.3.2 文献发表年限、所使用语言
        4.3.3 样本量和随访期限
        4.3.4 结果测量指标
        4.3.5 重复发表文献
        4.3.6 信息完整性
        4.4 相关课题研究文献质量评价
        4.4.1 随机对照研究
        4.4.1.1 CONSORT(Consolidated Standards Of Reporting Trials)
        4.4.1.2 CONSORT扩展版(ectensions of the CONSORT statment)
        4.4.1.3 STARD(Standards for the Reporting of Diagnostic accuracy studies)
        4.4.2 观察性研究
        4.4.2.1 STROBE(Strengthening The Reporting of Observational studies inEpidemiology)
        4.4.2.2 TREND(Transparent Reporting of Evaluations with NonrandomizedDesigns)
        4.4.3 系统评价(Meta分析)
        4.4.3.1 QUOROM(Quality of Reporting of Meta-analysis)
        4.4.3.2 RISMA(Preferred Reporting Items for Systematic Reviews andMeta-analysis)
        4.4.3.3 MOOSE(Meta-analysis of Observational StudiesEpidemiology)
        4.5 数据及相关信息提取
    第二章 大承气汤治疗肠梗阻随机对照试验之RevMan Meta分析评价
        1 前言
        2 研究目的
        3 研究方法
        3.1 确立题目
        3.2 检索文献资料方法
        3.2.1 检索词
        3.2.2 检索数据库
        3.2.3 手工检索
        3.3. 文献资料纳入和排除标准
        3.3.1 排除标准
        3.3.2 纳入标准
        3.3.2.1 随机分组
        3.3.2.2 隐蔽分组
        3.3.2.3 对患者和医生实施盲法
        3.3.2.4 测量数据的完整性
        3.3.2.5 结果数据的完整性
        3.3.2.6 选择性的研究结果报告
        3.3.2.7 其他偏倚
        3.4 文献资料统计分析
        3.4.1 统计软体采用
        3.4.2 计数资料采用
        3.4.2.1 二分类变量
        3.4.2.2 连续性变量
        3.4.3 可信赖区间设定
        3.4.3.1 亚组合并效应量
        3.4.3.2 总合并效应量
        3.4.3.3 统计学意义
        3.4.4 统计分析
        研究一 大承气汤+西医基础疗法VS西医基础疗法
        1 文献质量评价
        2 比值比OR
        3 相对危险度RR
        4 率差RD
        5 Review Manager中连续性资料的Meta分析
        5.1 肛门排气时间标准均数差SMD
        5.2 肛门排便时间SMD(标准均数差)
        5.3 腹胀腹痛消失时间SMD(标准均数差)
        5.4 住院时间SMD(标准均数差)
        6 典型医案
        研究二 大承气汤+西医基本治疗VS西医基本治疗+生长抑素
        1 文献质量评价
        2 比值比OR
        3 相对危险度RR
        4 率差RD
        研究三 大承气汤+西医基本治疗VS西医基本治疗+二联法
        1 文献质量评价
        2 比值比OR
        3 相对危险度RR
        4 率差RD
        5 Review Manager中连续性资料的Meta分析
        5.1 肛门排气时间SMD(标准均数差)
        5.2 肛门排便时间SMD(标准均数差)
        5.3 腹胀缓解/消失时间SMD(标准均数差)
        5.4 肠鸣音恢复时间SMD(标准均数差)
        5.5 恶心、呕吐消失时间SMD(标准均数差)
        5.6 治疗/住院时间SMD(标准均数差)
        研究四 大承气汤+西医基本治疗Vs西医基本治疗+三联法
        1 文献质量评价
        2 比值比OR
        3 相对危险度RR
        4 率差RD
        研究五 大承气汤+西医基本治疗VS西医基本治疗+盐水灌肠
        1 文献质量评价
        2 比值比OR
        3 相对危险度RR
        4 率差RD
        研究六 大承气汤+西医基本治疗VS西医基本治疗+肥皂水灌肠
        1 文献质量评价
        2 比值比OR
        3 相对危险度RR
        4 率差RD
        研究七 大承气汤+西医基本治疗VS西医基本治疗+石蜡油灌胃
        1 文献质量评价
        2 比值比OR
        3 相对危险度RR
        4 率差RD
        研究八 大承气汤+西医基本治疗VS西医基本治疗+阿托品
        1 文献质量评价
        2 比值比OR
        3 相对危险度RR
        4 率差RD
    第三章 小承气汤治疗肠梗阻随机对照试验之RevMan Meta分析评价
        1 前言
        2 研究目的
        3 研究方法
        3.1 确立题目
        3.2 检索文献资料方法
        3.2.1 检索词
        3.2.2 检索数据库
        3.2.3 手工检索
        3.3 文献资料纳入和排除标准
        3.3.1 排除标准
        3.3.2 纳入标准
        3.3.2.1 随机分组
        3.3.2.2 隐蔽分组
        3.3.2.3 对患者和医生实施盲法
        3.3.2.4 测量数据的完整性
        3.3.2.5 结果数据的完整性
        3.3.2.6 选择性的研究结果报告
        3.3.2.7 其他偏倚
        3.4 文献资料统计分析
        3.4.1 统计软体采用
        3.4.2 计数资料采用
        3.4.2.1 二分类变量
        3.4.2.2 连续性变量
        3.4.3 可信赖区间设定
        3.4.3.1 亚组合并效应量
        3.4.3.2 总合并效应量
        3.4.3.3 统计学意义
        3.4.4 统计分析
        研究 小承气汤+西医基本治疗VS西医基本治疗
        1 文献质量评价
        2 比值比OR
        3 相对危险度RR
        4 率差RD
    第四章 针灸治疗肠梗阻随机对照试验之RevMan Meta分析评价
        1 前言
        2 研究目的
        3 研究方法
        3.1 确立题目
        3.2 检索文献资料方法
        3.2.1 检索词
        3.2.2 检索数据库
        3.2.3 手工检索
        3.3 文献资料纳入和排除标准
        3.3.1 排除标准
        3.3.2 纳入标准
        3.3.2.1 随机分组
        3.3.2.2 隐蔽分组
        3.3.2.3 对患者和医生实施盲法
        3.3.2.4 测量数据的完整性
        3.3.2.5 结果数据的完整性
        3.3.2.6 选择性的研究结果报告
        3.3.2.7 其他偏倚
        3.4 文献资料统计分析
        3.4.1 统计软体采用
        3.4.2 计数资料采用
        3.4.2.1 二分类变量
        3.4.2.2 连续性变量
        3.4.3 可信赖区间设定
        3.4.3.1 亚组合并效应量
        3.4.3.2 总合并效应量
        3.4.3.3 统计学意义
        3.4.4 统计分析
        研究一 针灸治疗与西医临床治疗肠梗阻的Review Manager Meta系统评价分析
        1 文献质量评价
        2 比值比OR
        3 相对危险度RR
        4 率差RD
        5 典型医案
        研究二 大承气汤+针灸+西医基础疗法治疗肠梗阻的Review Manager Meta系统评价分析
        1 文献质量评价
        2 比值比OR
        3 相对危险度RR
        4 率差RD
    第五章 肠梗阻疗法研究成果与建议治疗方案
        1 基于RevMan Meta-analysi s中的方药组方规律与经验分析
        2 基于RevMan meta-analysis下针刺治疗肠梗阻取穴组方规律与经验分析
        3 研究总结-肠梗阻建议治疗方案
        4 结语
参考文献
参考书目
附篇
致谢
个人简介

(5)中医医案文献特殊性评价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文献综述
前言
正文
    1 评价目的和意义
        1.1 探索医案特殊性评价方法
        1.2 筛选出辨证治疗独特的哮喘医案
    2 技术路线
    3 需求调查
        3.1 调查目的
        3.2 被调查对象
        3.3 调查方式
        3.4 调查结果
        3.5 调查结论
    4 研究对象
        4.1 病种及文献来源的确定
        4.1.1 病种确定
        4.1.2 被评价对象文献类型
        4.1.3 参照对象文献来源
        4.2 被评价对象
        4.2.1 入选及排除条件
        4.2.2 被评价对象概况
        4.3 参照对象
        4.3.1 入选条件
        4.3.2 参照对象概况
        4.4 检索来源及方式
        4.4.1 公开信息检索来源
        4.4.2 评价对象检索方式
    5 评价目标
    6 评价指标
        6.1 特殊性指标选择
        6.1.1 中药处方的特殊性指标
        6.1.2 证候的特殊性指标
        6.2 指标预处理
        6.2.1 中药指标预处理
        6.2.1.1 中药名称的预处理
        6.2.1.1.1 中药名称标准表的建立
        6.2.1.1.2 其他不规范现象处理
        6.2.1.1.3 规范处理概况
        6.2.1.2 中药剂量的预处理
        6.2.1.3 处方功效的预处理
        6.2.2 证候指标预处理
    7 评价模型
        7.1 中药处方相似度评价模型
        7.1.1 处方药物组成相似度
        7.1.2 处方组成剂量相似度
        7.1.3 处方功效相似度
        7.2 证候相似度评价模型
        7.2.1 三种评价模型比较
        7.2.1.1 空间向量模型计算
        7.2.1.2 本体概念相似度计算
        7.3 证候相似度评价模型
        7.3.1 三种评价模型比较
        7.3.1.1 空间向量模型计算
        7.3.1.2 本体概念相似度计算
        7.3.1.3 欧式距离计算
        7.3.2 证候评价模型选择
    8 评价结果
        8.1 评价结果处理
        8.1.1 中药处方相似度
        8.1.2 证候相似度
        8.2 评价结果概况
        8.2.1 中药处方评价结果
        8.2.2 证候评价结果
    9 辅助软件
        9.1 中药规范系统
        9.2 正异名修正系统
        9.3 方剂的相似识别系统
结论
    1 从特殊性角度分析医案
    2 评价方法学上进行探索
    3 数据规范上进行探索
展望
    1 方剂的查新工作可以开展
    2 中药、证侯信息的标准化工作待大力开展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A 医案阅读参考价值调查表
    附录B 《医案阅读参考价值调查表》统计报告
    附录C 被评价对象文献名称详表
    附录D 参照对象书籍详表
    附录E 中医疾病临床研究数据库来源文献详表
    附录F 中国方剂数据库方剂来源详表
    附录G 证候单元详表
    附录H 处方特殊度结果(部分)
        表H-1 处方组成特殊度前50名
        表H-2 处方组成剂量特殊度前50名
        表H-3 处方功效特殊度前50名
    附录Ⅰ 证候特殊性前50名
致谢
个人简介

(6)艾灸疗法医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ENGUSH ABSTRACT
目录
引言
第一章 医案研究在艾灸疗法研究中的重要性
    1.1 医案从实践上进一步论证了艾灸疗法的价值
    1.2 医案深化了艾灸疗法的理论
    1.3 医案体现了历代艾灸疗法的发展过程
    1.4 艾灸疗法医案为针灸临床和科研提供更多思路
第二章 艾灸疗法医案的收集与整理
    2.1 艾灸疗法医案的收集
    2.2 资料库的建立
第三章 从医案看艾灸疗法的发展历程
    3.1 艾灸疗法的起源
    3.2 宋代及宋代以前艾灸疗法医案研究
        3.2.1 《针灸资生经》艾灸疗法医案研究
        3.2.2 《扁鹊心书》的艾灸疗法医案特色
        小结
    3.3 金元时期艾灸疗法医案研究
        3.3.1 金元四大家艾灸疗法医案的特色
        3.3.2 《卫生宝鉴》艾灸疗法医案研究
        小结
    3.4 明代艾灸疗法医案研究
        3.4.1 《针灸大成》艾灸疗法医案研究
        3.4.2 明代外科艾灸疗法医案研究
        小结
    3.5 清代艾灸疗法医案研究
        小结
    3.6 近现代艾灸疗法医案研究
        3.6.1 承澹安、谢锡亮师徒艾灸疗法医案特色
        3.6.2 周楣声先生艾灸疗法医案研究
        小结
第四章 从医案看艾灸疗法在各科中的应用
    4.1 艾灸疗法在内科中的应用
        4.1.1 水肿
        4.1.2 哮喘
        4.1.3 虚劳
        4.1.4 肺痨
        4.1.5 汗证
        4.1.6 痞满
        4.1.7 中风
        4.1.8 腰痛
        4.1.9 泄泻
        4.1.10 疟疾
        4.1.11 流行性出血热
        4.1.12 乙型肝炎
    4.2 艾灸疗法在外科中的应用
        4.2.1 疮疡
        4.2.2 脱疽
        4.2.3 痔疾
        4.2.4 虫兽伤
    4.3 艾灸疗法在妇科中的应用
        4.3.1 产后血晕
        4.3.2 胎位不正
        4.3.3 崩漏
        4.3.4 痛经
        4.3.5 妇人乳房疾病
    4.4 艾灸疗法在儿科中的应用
        4.4.1 遗尿
        4.4.2 惊风
        4.4.3 水痘
    4.5 艾灸疗法在五官科的应用
        4.5.1 牙痛
        4.5.2 鼻衄
第五章 关于艾灸疗法的几个问题
    5.1 灸误
        5.1.1 形弊者艾灸治疗可能引起病情恶化
        5.1.2 火盛者艾灸治疗会加重体内的火毒
        5.1.3 阴虚挟热者经艾灸治疗可能会导致阴液枯竭
        5.1.4 年少气弱者应当慎灸
        5.1.5 灸误的补救方法
    5.2 热症是否可灸
        5.2.1 热证用灸治验用事实说明热症可灸
        5.2.2 热证施灸需要注意的问题
    5.3 艾灸的壮数及艾炷大小
        5.3.1 艾灸大补元气壮数宜多
        5.3.2 病位较深的需多灸
        5.3.3 病位较浅的无需多灸
        5.3.4 急症施灸不计壮数
        5.3.5 头不宜多灸
        5.3.6 艾灸的壮数及艾炷大小当根据病情灵活选择
    5.4 补泻
    5.5 灸疮
        5.5.1 化脓灸的应用
        5.5.2 灸疮可判断疾病的转归
        5.5.3 灸疮的调治
结语
参考文献
研究生在学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致谢
附录医案

(7)基于现代临床文献的经典名方吴茱萸汤主治病症及用药规律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文献收集
    1.2 医案纳入标准
    1.3 医案排除标准
    1.4 分析方法
2 结果
    2.1 病证分布规律
    2.2 症状分布规律
    2.3 舌、脉分布规律
    2.4 吴茱萸汤证一般发病规律
        2.4.1 依据不同人群的发病规律
        2.4.2 依据主证的发病规律
    2.5 吴茱萸汤一般用药规律
        2.5.1 吴茱萸汤原方药物用药规律
        2.5.1. 1 吴茱萸
        2.5.1. 2 姜
        2.5.1. 3 参
        2.5.1. 4 大枣
        2.5.2 吴茱萸汤加减治疗配伍规律
        2.5.3 吴茱萸汤服法规律
3 总结

(8)小柴胡汤方证与应用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部分 概述
    1. 小柴胡汤方证研究的必要性
    2. 小柴胡汤方证的研究方法
第二部分 文献综述
    1. 小柴胡汤临床运用
        1.1 呼吸系统临床观察报导
        1.2 消化系统临床观察报导
        1.3 泌尿系统临床观察报导
        1.4 心脑循环系统临床观察报导
        1.5 妇科疾病临床观察报导
        1.6 儿科疾病临床观察报导
        1.7 皮肤外科疾病临床观察报导
        1.8 五官科疾病临床观察报导
        1.9 免疫疾病临床观察报导
        1.10 精神疾病临床观察报导
        1.11 肿瘤疾病临床观察报导
        1.12 内分泌系统疾病
    2. 小柴胡汤证的方证研究
第三部分 研究方法
    1. 统计研究
        1.1 频次频率统计
        1.2 黄金分割法
        1.3 统计关联分析
    2. 资料采集
        2.1 纳入标准
        2.2 排除病例
        2.3 资料来源
        2.4 资料统计
    资料检索与分析流程图
第四部分 研究结果与分析
    1. 诊断
    2. 症状与体征分析
        2.1 症状与体征的分类统计
        2.2 症状与体征的统计分析
    3. 病程疗程分析
        3.1 病程
        3.2 疗程
    4. 药物统计
        4.1 药物加减统计分析
        4.2 药量统计分析
    5. 性别
    6. 年龄
    7. 发病季节
    8. 关联分析
        8.1 症与症之间的关联分析
        8.2 药味之间的关联分析
        8.3 药物与症状之间的关联统计
        8.4 加味药物与原方七味药的关系统计
第五部分 讨论
    5.1 少阳生理的探讨
    5.2 少阳病理的探讨
    5.3 小柴胡汤在临床各科中的应用探讨
        5.3.1 小柴胡汤在肺系疾病中的应用探讨
        5.3.2 小柴胡汤在脾系疾病中的应用探讨
        5.3.3 小柴胡汤在杂病中的应用探讨
        5.3.4 小柴胡汤在肝系疾病中的应用探讨
        5.3.5 小柴胡汤在妇科疾病中的应用探讨
        5.3.6 小柴胡汤在心系疾病中的应用探讨
        5.3.7 小柴胡汤在其他疾病中的应用探讨
    5.4 小柴胡汤证的症状探讨
        5.4.1 小柴胡汤证的症状统计分析
        5.4.2 小柴胡汤“但见一症”的统计分析
    5.5 小柴胡汤证的病程与疗程探讨
    5.6 小柴胡汤用药规律与药症关系的探讨
        5.6.1 小柴胡汤原方药物加减的统计分析
        5.6.2 小柴胡汤原方药物加减与症状的关联统计分析
    5.7 本次统计分析与过去类似研究的对比探讨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9)麻黄细辛附子汤应用近况(论文提纲范文)

1 内科
    1.1 心系疾病—心动过缓
    1.2 肺系疾病
        1.2.1 过敏性鼻炎
        1.2.2 哮喘
        1.2.3 咳嗽
        1.2.4 外感发热
        1.2.5 湿疹
    1.3 肾系疾病
    1.4 肢体经络病
        1.4.1 头痛
        1.4.2 面神经麻痹
        1.4.3 痹症
        1.4.4 痿证
2 五官科疾病
    2.1 喉痹
    2.2 耳聋
3 妇科
4 儿科
5 其他

(10)古代针灸医案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部分 秦汉时期的针灸医案研究
    1 医学发展概况
        1.1 “医案”雏形始于先秦
        1.2 针灸医案首见于《史记》
    2 针灸医案特点
        2.1 概述
        2.2 辑案目的明确
        2.3 基本要素齐备,内容完整
        2.3.1 扁鹊案的记载
        2.3.2 仓公案的记载
        2.4 医案释析
        2.4.1 仓公案的记载
        2.4.2 华佗案的记载
    3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南北朝至唐代的针灸医案研究
    1 时代背景
    2 医学发展概况
        2.1 方书大量涌现
        2.2 灸法盛行
    3 针灸医案特点
        3.1 概述
        3.2 医书中的针灸医案—方后附案与法后附案的出现
        3.3 正史中的针灸医案
        3.3.1 概述
        3.3.2 《南史》徐文伯传
        3.3.3 两唐书之甄权传
        3.3.4 侍医秦鸣鹤案
        3.4 其它子部文献中的针灸医案
        3.4.1 小说传奇中的记载
        3.4.2 道家书籍中的记载
    4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三部分 宋金元时期的针灸医案研究
    1 宋金元时期医学发展概况
        1.1 理学的兴起及影响
        1.2 官方对于医案撰写的重视
    2 针灸医案的蓬勃发展
        2.1 方、法附案的延续
        2.2 个案专着中的针灸案例
        2.3 集中附案的医籍
        2.3.1 《扁鹊心书》
        2.3.2 《针灸资生经》
        2.3.3 《儒门事亲》
        2.3.4 《卫生宝鉴》
        2.4 医书中散在的针灸医案
        2.4.1 概述
        2.4.2 李东垣的针灸医案
        2.4.3 朱丹溪的针灸医案
        2.5 笔记中的针灸医案
        2.5.1 宋代笔记的发展
        2.5.2 针灸医案举隅
        2.6 误治案的记载
        2.6.1 灸误
        2.6.2 滞针、折针案
    3 小结
    参考文献
第四部分 明清时期的针灸医案研究
    1 明代医案及针灸学发展
    2 清代的针灸医案
        2.1 清代医案及针灸学发展
        2.2 清代针灸医案概述
        2.3 写作格式
        2.3.1 先书脉症,次述诊断辨证,再记立法处治预后
        2.3.2 先述病因病机,次述脉症,再记立法治疗
        2.3.3 叙议结合
        2.3.4 多次连续的诊疗病案
        2.4 《痧胀玉衡》
        2.4.1 概述
        2.4.2 脉症不合与辨识痧筋
        2.4.3 三法兼顾,长于放痧
        2.5 《幼科铁镜》
        2.5.1 概述
        2.5.2 针灸医案的格式体例
        2.5.3 案例分析
        2.6 有关太乙神针案例的记载
        2.6.1 《太乙神针》
        2.6.2 《续名医类案》
        2.6.3 《疡医大全》
        2.7 关于金针拨障案的记载
        2.7.1 《张氏医通》
        2.7.2 《目经大成》
    3 小结
    参考文献
结论
致谢
个人简历

四、儿科急症治验三则(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下气祛湿,解痹消痈”的仲景薏苡仁运用理论研究[D]. 窦豆.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1
  • [2]湖南省农村名中医学术思想及临床经验概况(二)[J]. 蔡铁如,刘珍,徐琦,杨届,邓天好. 湖南中医杂志, 2018(09)
  • [3]近代中医体制化历程(1919-1937) ——以中医改进研究会为中心[D]. 刘洋. 山西大学, 2017(02)
  • [4]基于数据挖掘的三承气汤证研究[D]. 曾子芸.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4(09)
  • [5]中医医案文献特殊性评价方法研究[D]. 李园白. 中国中医科学院, 2010(08)
  • [6]艾灸疗法医案研究[D]. 马力群.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09(10)
  • [7]基于现代临床文献的经典名方吴茱萸汤主治病症及用药规律分析[J]. 蒋姗,李云,郭杰,刘晓谦,王悦,樊佳,闫利华,王智民.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2022
  • [8]小柴胡汤方证与应用规律研究[D]. 郑秀芬(TEH SIEW HOON).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18(12)
  • [9]麻黄细辛附子汤应用近况[J]. 陈明,马召田,张水馨.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3(02)
  • [10]古代针灸医案的研究[D]. 邓伟.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08(12)

标签:;  ;  ;  ;  ;  

儿科急诊治疗三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