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丙沙星静脉滴注致过敏1例

环丙沙星静脉滴注致过敏1例

一、环丙沙星静滴致过敏1例(论文文献综述)

安敏美[1](2017)在《常见抗菌药物的不良反应及影响因素分析》文中研究说明目的:通过调查国内已发表文献中抗菌药物致药品不良反应(ADR)病例报道,分析其所属类型、发生特点和影响因素,增强医护人员对抗菌药物不良反应的认识,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安全保障。方法:从《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检索2006年1月至2015年12月抗菌药物致ADR相关文献,以抗菌药物的名称和不良反应为检索词进行标题或主题检索,药物常用商品名为检索词补充检索。纳入详细记录抗菌药物使用过程和不良反应发生过程的文献,排除综述、重复发表及无法追溯病例具体情况的文献,并选择不良反应文献报告数量多于16份的药物为研究对象。运用Excel软件以每一个抗菌药物为统计单元,对原发病、患者信息、过敏史、给药方案以及不良反应症状等多方面信息进行统计。分析给药方案中的不合理用药因素,统计其数量并计算比例。归纳不良反应的发生时间、类型及临床表现并计算各部分的比例。分析患者信息、过敏史、给药方案对不良反应的影响,总结发生不良反应的影响因素。结果:符合要求的文献报告745篇,ADR 868例。抗菌药物所致ADR,男女比例为1.06:1,无显着性差异。发生ADR的年龄主要集中在60岁以上(29.72%),其次是25岁至44岁(27.65%)。引起不良反应的抗菌药物24种,在报道的发生ADR的抗菌药物中,头孢地嗪钠的ADR例数最少,莫西沙星的ADR例数最多。抗菌药物所致ADR中,引起变态反应占52.76%,其次为神经系统毒性(18.66%)和肾脏毒性(7.37%)。β内酰胺类的变态反应发生率高于喹诺酮类和硝基咪唑类,(P<0.05)。亚胺培南西司他丁神经系统毒性的发生率高于莫西沙星(P<0.05)。发生神经系统毒性的数量随用药时间的增长而增多。抗菌药物严重ADR主要临床表现为过敏性休克(69.38%)。青霉素类过敏性休克的发生率最高(42.5%)。不良反应累及的系统或器官主要是呼吸系统434例,占50%。给药途径以静脉滴注最多,占80.76%,其次是口服给药(14.75%)。给药时间方面,用药1h以内时ADR发生率最高(43.66%),之后发生率急剧减少,用药3d以上发生率又急剧上升。另外,有过敏史的患者再次使用药物时,发生变态反应的概率为64.58%。曾有用药史,但没有不良反应史的患者为25例(2.88%)。皮试方面,口服制剂过敏反应发生较多而皮试数量过少,头孢菌素类皮试率低(31.53%)且皮试结果假阴性率(84.38%)较高。使用拟用药物皮试结果假阴性率为81.19%,使用替代药物皮试结果假阴性率为88.57%。青霉素类口服给药只有1例进行皮试。不合理用药方面,头孢替安不合理用药的比例最高,占85%。剂量偏大是最常见的不合理用药现象,其次是日剂量正常但给药次数偏少,导致的单次剂量过大。结论:抗菌药物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为变态反应,最严重的不良反应为过敏性休克。研究发现患者的年龄、给药剂量、给药时间、给药次数、给药途径、过敏史、皮试结果判定和联合用药不当等因素,都能影响抗菌药物ADR的发生。因此,应加强抗菌药物的分级管理,适应症,合理给药,减少或者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

张建民,雷招宝[2](2014)在《头孢哌酮致病亡27例文献分析》文中研究表明目的:分析头孢哌酮致患者病亡的原因,为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利用中国知网与万方医学网数据库,以“头孢哌酮”、“死亡”或“病亡、“致死”、“休克”、“严重”和“过敏反应”等为关键词进行检索,下载并分析这些病亡病例报告。结果:共检索到头孢哌酮致病亡文献26篇,病亡患者病例27例,其年龄段为3160岁者13例,其他年龄段患者14例;静脉滴注给药者为25例,其他给药者2例;另外存在联合用药者6例和饮酒者5例;私人诊所用药者6例;其病亡的主要原因为过敏性休克者21例,双硫仑样反应者为5例,其他为1例。结论:谨慎选择用药人群、禁止不合理的联合用药和饮酒,加强医疗机构执业准入,以及加强应对突发事件能力处置培训等,是防止病亡事件发生的根本措施。

杨月琴,韩志云[3](2012)在《环丙沙星致不良反应46例文献分析》文中指出目的:探讨环丙沙星致不良反应(ADR)发生的规律及特点,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通过中国知网数据库(CNKI)检索有关环丙沙星ADR的文献,并进行统计、分析及评价。结果:环丙沙星可引起多种类型ADR,以全身性损害为主(27例,占58.70%),亦可引起心脏骤停等罕见ADR;其ADR发生率男性较女性稍高;静脉滴注和口服给药均可能发生ADR,静脉滴注给药多在用药1~20min内发生,而口服给药多在用药1~6h内发生;ADR预后均较好。结论:环丙沙星可引起多种ADR,临床应用须高度重视其安全性。

徐世英[4](2012)在《头孢菌素类药物致死亡案例的分析》文中提出目的:探讨头孢菌素类药物致死原因。方法:检索国内医药期刊有关头孢菌素类药物致死案例文献,并对致死案例分类、分析。结果:头孢菌素类药物致死原因有过敏反应/变态反应、不合理配伍、肾功能衰竭、溶血性贫血等。结论:关注头孢菌素类药物不良反应,保证安全用药,杜绝致死案例发生。

谢廷良[5](2009)在《氟喹诺酮类药物的罕见不良反应》文中研究指明随着氟喹诺酮类药物临床应用的不断广大,其罕见及特殊不良反应的报道也日趋增多。应重视氟喹诺酮类药物的不良反应,安全合理用药。

朱淑英[6](2008)在《环丙沙星不良反应浅析》文中提出

陈元成[7](2005)在《氟喹诺酮类药物的不良反应》文中研究说明喹诺酮类药物是一类人工合成的含4-喹诺酮类结构,对细菌的DNA螺旋酶具有选择性抑制作用的抗菌药物。其中较早开发的萘丁酸啶酸(第一代)和吡哌酸(第二代)仅用于泌尿道和肠道感染,因疗效差,耐药性发展迅速,应用日趋减少。80年代以后合成了第三代氟喹诺酮类药物如环丙沙星、氧氟沙星等等及随后的新的第三代、第四代药物的出现,由千该娄药物的抗菌谱广、高效。尤其对绿脓杆菌、厌氧菌,

邝志坚[8](2001)在《环丙沙星的不良反应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综述了环丙沙星引起胃肠反应、中枢神经系统反应、血液系统的反应、肝肾功能损害、变态反应、内分泌系统反应、药物热、光敏反应、关节肌肉组织反应及其它等。

徐本玉[9](2000)在《环丙沙星不良反应43例》文中认为 环丙沙星(ciprofloxacin,悉复欣,环丙氟哌酸是喹诺酮类第三代抗菌素,具有起效迅速,抗菌谱广、杀菌力强、血浓度高、细菌不易耐药等优点,广泛应用于临床。但其不良反应常见报道,现摘要43例。

王勇,李东飞[10](1998)在《环丙沙星的不良反应》文中研究表明环丙沙星(Ciprofloxacin,CPFX)系第三代喹诺酮类药物,具有抗菌谱广,杀菌力强,副作用少的特点.随着临床应用的日益广泛,其不良反应也不断出现.为了对环丙沙星的不良反应有一较为全面的认识、以指导临床更合理地用药,本文就近年来临床所见加以综述.1 对免疫系统的影响CPFX引起的免疫系统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4.6%—12%,在各类不良反应中,占31.8%.主要表现为

二、环丙沙星静滴致过敏1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环丙沙星静滴致过敏1例(论文提纲范文)

(1)常见抗菌药物的不良反应及影响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符号说明
第一章 前言
    1 抗菌药物的研究进展
    2 抗菌药物常见的不良反应类型
        2.1 毒性反应
        2.2 变态反应
        2.3 二重感染
    3 我国抗菌药物不良反应的现状
    4 本研究的切入点
第二章 研究内容
    1 抗菌药物不良反应的临床表现调查分析
    2 总结不良反应的影响因素
        2.1 年龄和性别对不良反应的影响
        2.2 原发病对不良反应的影响
        2.3 过敏史对不良反应的影响
        2.4 给药方案对不良反应的影响
    3 用药合理性分析
第三章 资料与方法
    1 资料来源
    2 研究方法
第四章 研究结果与分析
    1 青霉素类
        1.1 阿莫西林不良反应
        1.2 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不良反应
        1.3 青霉素不良反应
        1.4 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不良反应
        1.5 哌拉西林钠舒巴坦钠不良反应
    2 头孢菌素类
        2.1 头孢曲松钠不良反应
        2.2 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不良反应
        2.3 头孢吡肟不良反应
        2.4 头孢拉定不良反应
        2.5 头孢他啶不良反应
        2.6 头孢地嗪钠不良反应
        2.7 头孢呋辛钠不良反应
        2.8 头孢替安不良反应
    3 喹诺酮类
        3.1 左氧氟沙星不良反应
        3.2 环丙沙星不良反应
        3.3 莫西沙星不良反应
    4 硝基咪唑类
        4.1 奥硝唑不良反应
        4.2 甲硝唑不良反应
        4.3 替硝唑不良反应
    5 大环内酯类
        5.1 阿奇霉素不良反应
    6 碳青酶烯类
        6.1 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不良反应
    7 糖肽类
        7.1 万古霉素不良反应
    8 氨基糖苷类
        8.1 庆大霉素不良反应
    9 单环β —内酰胺类
        9.1 氨曲南不良反应
第五章 讨论
    1 常见抗菌药物不良反应的类型
        1.1 变态反应
        1.2 神经系统毒性
        1.3 双硫仑样反应
    2 抗菌药物不良反应的影响因素
        2.1 年龄、性别对不良反应的影响
        2.2 原发病及过敏史对不良反应的影响
        2.3 给药方案对不良反应的影响
第六章 结论
附录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成果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3)环丙沙星致不良反应46例文献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2 结果
    2.1 性别与年龄分布
    2.2 用药原因
    2.3 用法用量
    2.4 ADR发生时间
    2.5 ADR表现及预后
        2.5.1 ADR累及器官/系统和临床表现
        2.5.2 ADR预后
3 讨论

(4)头孢菌素类药物致死亡案例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头孢菌素类药物过敏反应/变态反应致死亡分析
    1.1 不同给药途径引起死亡
        1.1.1 非胃肠道给药
        1.1.2 胃肠道给药
        1.1.3 皮试
    1.2 皮试 (-) 致过敏/迟发型过敏反应死亡
    1.3 过敏/变态反应致特殊病症死亡
        1.3.1 大疱表皮松懈症
        1.3.2 急性过敏性心肌炎致死亡
2 头孢菌素类药物不合理配伍用药致死亡分析
    2.1 与西药配伍致死
        2.1.1 头孢唑啉与阿米卡星
        2.1.2 头孢哌酮与环丙沙星
        2.1.3 头孢曲松钠与葡萄糖酸钙
    2.2 与中药制剂液配伍致死亡
        2.2.1 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与穿琥宁
        2.2.2 头孢唑林与莪术油、利巴韦林
    2.3 应用后与饮酒致死亡
3 头孢菌素类药物致肾功能衰竭死亡分析
4 头孢菌素类药物致急性溶血性贫血死亡分析
5 小结

(5)氟喹诺酮类药物的罕见不良反应(论文提纲范文)

1 严重过敏反应
    1.1 过敏性紫癜
    1.2 过敏性斑丘疹
    1.3 过敏性休克并DIC
    1.4 光化性药疹
    1.5 剥脱性皮炎
2 血液系统反应
    2.1 急性溶血性贫血
    2.2 阴道出血
    2.3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
3 泌尿系统反应
    3.1 血尿
    3.2 急性肾功能衰竭
    3.3 水肿
    3.4 面部水肿
4 精神神经系统反应
    4.1 精神失常
    4.3 神经系统毒性
    4.4 癫痫大发作
5 运动系统
    5.1 多发性皮肌炎
    5.2 跟腱炎
    5.3 膝关节肿痛
    5.4 拇囊炎
6 其他
    6.1 药物性肝炎
    6.2 瘀胆性肝炎
    6.3 支气管哮喘
    6.4高渗综合征
    6.5 低血糖
    6.6 低血压
    6.7 典型重症口腔大片糜烂
    6.8 婴儿颅内压升高
7 小结

(6)环丙沙星不良反应浅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过敏性休克
2 严重肝肾功能损害
3 药物性黄疸
4 锥体外系反应
5 白细胞减少或全血细胞减少症
6 膈肌痉挛

(8)环丙沙星的不良反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胃肠道反应
    1.1 致出血性肠炎[1]
    1.2 致小肠不全梗阻[2]
2 神经系统反应
    2.1 致头痛、耳鸣[4]
    2.2致颤抖[5]
    2.3 致精神症状[3]
    2.4 致癫痫大发作[6]
    2.5 致大汗淋漓及中枢兴奋[7]
    2.6 致幻视[8]
    2.7 致运动性失语[9]
    2.8 致欣快感[10]
3 血液系统的反应
    3.1 致粒细胞减少[11]
    3.2 致获得性短暂性假性血友病[12]
4 对肝、肾功能的影响
    4.1 对肝功能的影响
    4.2 致急性肝肾功能损害[14]
    4.3 致急性肝肾功能损害[15]
5 变态反应
    5.1 致过敏休克[16]
    5.2 致紫癜[17]
    5.3 致静脉炎[18]
    5.4 致药物性黄疸[19]
    5.5 致口唇面颊部发麻、肿胀[20]
    5.6 致急性葡萄膜炎[21]
    5.7 致关节红肿[22]
    5.8 致全身大疱性表皮松懈型药疹[23]
    5.9 致局部瘙痒[24]
6 内分泌系统
7 致药物热[26]
8 致光敏反应[27]
9 关节肌肉组织反应
10 其 它

四、环丙沙星静滴致过敏1例(论文参考文献)

  • [1]常见抗菌药物的不良反应及影响因素分析[D]. 安敏美. 山东大学, 2017(09)
  • [2]头孢哌酮致病亡27例文献分析[J]. 张建民,雷招宝. 抗感染药学, 2014(05)
  • [3]环丙沙星致不良反应46例文献分析[J]. 杨月琴,韩志云. 中国药房, 2012(28)
  • [4]头孢菌素类药物致死亡案例的分析[J]. 徐世英. 抗感染药学, 2012(02)
  • [5]氟喹诺酮类药物的罕见不良反应[J]. 谢廷良. 海峡药学, 2009(01)
  • [6]环丙沙星不良反应浅析[J]. 朱淑英.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08(14)
  • [7]氟喹诺酮类药物的不良反应[J]. 陈元成. 中国现代应用药学, 2005(S2)
  • [8]环丙沙星的不良反应研究[J]. 邝志坚. 广东微量元素科学, 2001(02)
  • [9]环丙沙星不良反应43例[J]. 徐本玉. 安徽医药, 2000(01)
  • [10]环丙沙星的不良反应[J]. 王勇,李东飞.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1998(04)

标签:;  ;  ;  ;  ;  

环丙沙星静脉滴注致过敏1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