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水景旅游资源开发研究

黑龙江省水景旅游资源开发研究

一、黑龙江省水景旅游资源的开发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杨晓燕[1](2020)在《环境行为视域下微气候对景区游客量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伴随旅游业高质量发展时代的到来,旅游产品与服务高端化、品质化、多样化、精准化的需求趋势凸显。游客对气候的偏好和需求不断增强,气候逐渐成为影响旅游需求和供给的重要因素。针对不同尺度的气候旅游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创新性开发,将会助推旅游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创新,也将有助于防范气候影响下的系统性公共卫生和健康安全隐患对旅游业的冲击。当前针对气候对游客影响的宏观和中观研究居多,从微观视角出发剖析微气候对游客的影响较少且缺乏系统性。存在一系列问题有待分析和解决,如微气候对景区游客量影响的机理是什么?微气候和微气氛的时空性联动如何影响景区游客量?景区微气候是否存在时空性变化的规律?日、节气、月微气候对景区游客量影响是否存在?影响方向和影响程度是否存在差异?应该如何进行微气候资源的开发等?因此,本研究立足于景区空间尺度的微气候分析,重点聚焦微气候和微气氛时空性联动对景区游客量影响的相关问题,对其进行全面系统分析。本研究按照“理论探索-模型建构-实证检验”的研究思路开展相关研究。理论探索——主要分析微气候对景区游客量影响的基础性理论支撑是什么?模型建构——展开系统的微气候对景区游客量影响的理论分析,探索微气候和微气氛时空性联动对景区游客量影响,建构日、节气、月微气候和微气氛联动对景区游客量影响的知觉-行为模型,构筑微气候对景区游客量影响的分析框架。实证检验——景区微气候时空性变化的实证检验分析,验证区域内景区和5A级景区微气候时空性变化的规律特征。针对日、节气、月不同时序景区景区微气候和微气氛时空性联动对景区游客量的影响进行系统的实证分析,为深化微气候在旅游场域中的研究与创新性发展进行积极探索。研究过程可概括为:第一,系统的理论梳理与理论分析:界定基本概念,梳理本研究所需的基础理论,回顾国内外相关研究,提出研究方向与研究问题;第二,探索微气候和微气氛时空性联动对景区游客量的影响机理,建构微气候-微气氛联动的知觉-行为模型,日、节气、月微气候和微气氛时空性联动对景区游客量的影响机理,建构日、节气、月微气候-微气氛联动的知觉-行为模型,形成系统的分析框架;第三,运用ArcGIS地图分析法,进行景区微气候时空性变化的实证分析,以福建省各区域内A级景区为例,通过微气候适游指数分析区域内景区以及5A级景区的微气候适游度,剖析景区微气候时空性变化的共性特征与演化规律;第四,基于日、节气、月微气候时空变化的共性与差异性规律,运用自回归分布滞后模型(ADRL)分析方法,分别检验日、节气、月微气候和微气氛时空性联动对景区游客量的影响方向、影响程度,进一步剖析当期和滞后期日、节气、月微气候和微气氛对当期景区游客量的动态影响规律。第五,系统分析景区微气候的时空变化规律,探索日、节气、月微气候和微气氛时空性联动对景区游客量影响的共性与差异性,提出相应的管理启示与建议。本研究的结论阐述如下:(1)景区微气候时空性变化分析:福建省区域内景区和5A级景区日、节气、月微气候时空性变化和差异显着,时空性动态变化凸显各个区域内景区的共性特征,区域间亦存在微气候时序性渐变与空间性过渡现象。(2)气温、相对湿度、降水量、风速、微气候适游度对景区游客量的影响存在影响方向和影响程度的时空性差异,微气候驱动微气氛对景区游客量的影响存在显着的类型和时空差异,微气候和微气氛时空性联动对景区游客量的影响呈多时空和多景区差异化的互动影响关系,当期影响均为正向,滞后期多为负向。(3)气温、相对湿度、风速对较低纬度景区游客量的影响比较高纬度景区的影响大。降水量对较高纬度景区日影响较大,对较低纬度景区节气和月影响较大,日和节气多为正向影响,月多为负向影响。微气候适游度对较高纬度景区的节气影响较大,对较低纬度景区的日和月影响较大。景区微气候驱动微气氛对较低纬度景区的影响在日和节气比较高纬度景区游客量的影响大,月影响则相反,滞后期效应显着。景区微气候和微气氛时空性联动对较高纬度景区日影响较大,对较低纬度景区节气和月影响较大。(4)景区日、节气起始日和月气温对较高海拔景区游客量的影响比较低海拔景区的影响大。降水量对较低海拔景区游客量的影响比较高海拔景区游客量大,节气影响多呈正向,日和月影响多呈负向。风速对较高海拔景区的影响比较低海拔景区的影响大,对较高海拔景区的影响多呈正向影响,对较低海拔景区的影响多呈负向。微气候适游度对较高海拔景区的节气起始日和月影响比较低海拔景区大,多呈正向影响,对较低海拔景区的日和节气累积影响比较高海拔景区的影响大。微气候驱动微气氛对较高海拔景区游的日和月影响大于较低海拔景区,节气对较低海拔景区游客量的影响比较高海拔景区的影响程度大。微气候和微气氛时空性联动对较低海拔景区游客量的影响比较高海拔景区游客量大。本研究在重点探究微气候对景区游客量影响的“理论探索-模型建构-实证检验”3个相关问题的系统分析基础上,提出相应的建议:(1)针对政府行政主管部门,提出强化县域和省域内景区微气候旅游资源的监测与分析;强化县域内景区日、节气、月微气候旅游产品和服务的时序性联动与空间性互动管理;推进微气候旅游形象的共同塑造与时空性营销体系的构建;强化跨景区和跨区域微气候旅游合作政策引导;强化中央和地方各层级“文化旅游+气象”基础上的多部门和跨部门互动、协同、创新机制的形成。(2)针对景区经营管理者,提出将微气候作为重要因素纳入景区旅游产品与服务供给;助推大数据与智慧化发展基础上的微气候旅游发展格局形成、服务提质增效、互补和创新;优化景区人力资源结构,强化人力资源培训,支撑景区微气候旅游深度发展与服务创新;强化景区微气候和微气氛时空联动的营销模式创新。(3)针对景区行业协会,提出助推景区微气候旅游资源标准的制定;助推景区微气候旅游产品与服务的创新性供给;驱动景区微气候和微气氛时空性联动的旅游供需互动研究的建议。(4)针对旅游运营商,提出强化景区微气候驱动的旅游产品开发;强化景区微气候和微气氛联动下的旅游产品跨时空组合性开发与策划;强化线上线下景区微气候旅游产品与服务的创新性整合、互动性开发;强化线上日、节气、月景区微气候和微气氛信息的发布、更新,引导游客日、节气、月当期或者潜在旅游需求。本研究重点探究微气候对景区游客量影响的“理论探索-模型建构-实证检验”3个相关议题,具有一定的创新与贡献:(1)本研究建构微气候和微气氛时空性联动对景区游客量影响的机理,突破传统环境行为理论静态与单空间分析的局限,拓展了环境行为的时序性、空间性以及时空结合的互动机理,这是本研究的理论创新。借助ADRL模型,系统分析日、节气、月微气候和微气氛时空性联动对景区游客量的当期和滞后期影响,这是本研究的方法应用创新。(2)本研究在微气候对景区游客量的影响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应用都取得一定的贡献。理论层面,探索微气候-游客-微气氛互动机理,拓展日、节气、月微气候对景区游客量影响共性与差异性分析,从跨学科和多学科视角出发拓展了微气候对景区游客量影响的跨学科研究的深度和广度,推进微气候对景区游客量影响的理论研究。实践层面,建构微气候适游指数,在传统气候舒适度指数基础上,构建雨量舒适指数,提出综合反映景区微气候适游程度的景区微气候适游指数,形成反映微气候动态变化规律的25等级评价方法,系统分析福建省景区微气候时空变化规律,为微气候资源的时空性优化配置提供重要支撑。

褚英敏[2](2020)在《白洋淀景区旅游足迹测算与环境承载力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被誉为“地球之肾”的湿地,是地球上三大生态系统之一,不仅具有重要的生态调节功能,对当地社会经济发展也起到重要作用。近年来,伴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湿地旅游受到了人们的青睐,但由于人类对湿地资源的过度开发,过分注重景区经济效益而忽略了生态效益,许多湿地景区遭到了严重干扰与破坏,湿地旅游发展前景堪忧。湿地景区资源保护与旅游开发已成为旅游领域研究的热点之一,如何平衡湿地景区生态保护与旅游经济创收的关系?景区旅游接待规模是否合理?值得深入研究。作为华北最大的淡水湿地,近年来,白洋淀景区旅游开发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但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湿地的生态环境,加上水源不足,水位不稳、干淀现象频繁、水体污染严重,白洋淀的生态功能正在衰退。目前,雄安新区的开发建设为白洋淀景区旅游业带来了新的历史发展机遇。因此,本文以白洋淀为研究区,基于生态足迹、水足迹、碳足迹等模型与方法,分析了白洋淀景区的旅游生态足迹、旅游碳足迹和旅游水足迹,综合评价了景区旅游发展的可持续性,探讨了白洋淀湿地景区旅游合理接待量,为制定合理的景区旅游规划提供决策依据,也为其它湿地景区的旅游管理提供参考。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基于问卷与实地调查资料与白洋淀旅游统计数据,估算了白洋淀景区旅游各环节的旅游碳足迹、旅游水足迹与旅游生态足迹。结果表明,白洋淀景区2016年旅游碳足迹总量约为1.73×104 hm2,其中旅游交通碳足迹和旅游住宿碳足迹所占比重最大,游客人均碳足迹远高于世界平均水平。白洋淀景区2016年的旅游水足迹总量达0.40×104 hm2,其中旅游餐饮水足迹所占旅游水足迹总量比重最大,旅游水足迹强度低于河北省水足迹强度。白洋淀景区旅游生态足迹达4.76×104 hm2,其中旅游交通生态足迹、旅游淡水资源生态足迹与旅游住宿生态足迹所占总旅游生态足迹比重较大。(2)白洋淀景区的旅游生态足迹超过了其旅游生态承载力,出现了生态赤字。但景区的碳承载力大于旅游碳足迹,景区的水资源承载力也略大于旅游水足迹,因此,旅游生态足迹是制约白洋淀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运用Dematel方法进一步分析表明,影响白洋淀旅游可持续发展最重要的因素是游客人数、景区宾馆规模、游客逗留时间以及游客出行方式。由此开展情景分析发现,当游客人数约减少15%时,白洋淀景区旅游生态足迹与旅游生态承载力持平;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当白洋淀景区宾馆规模缩小10%,白洋淀景区旅游生态足迹约减少2.5%,旅游碳足迹约减少3.6%,旅游水足迹约减少0.9%;当游客在白洋淀景区逗留时间减少1/3时,景区旅游生态足迹将减少约15%、旅游碳足迹将减少约21%、旅游水足迹将减少约32%;如90%的游客乘坐大巴车前往白洋淀,景区旅游生态足迹将减少约25%,总旅游碳足迹减少约27%;如90%的游客乘坐私家车出行,则白洋淀景区旅游生态足迹将增加约24%,旅游碳足迹增加约27%。(3)探讨了白洋淀景区旅游适宜接待规模,找到了白洋淀旅游合理接待量阈值,即旅游全年接待人数约200~210万,平均逗留时间在36小时以内,45%~60%的游客大巴出行,这种情况下,白洋淀景区的旅游生态足迹与生态承载力持平,从而保障白洋淀旅游可持续发展。在以上研究基础上,最后提出促进白洋淀景区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几点对策建议:(1)加强景区管理,适当控制旅游开发规模;(2)低碳出行,减少旅游过程中的碳排放;(3)节约用水,提高旅游水资源利用效率;(4)提倡游客健康饮食与适当住宿;(5)通过一系列修复保护工作,提高旅游环境承载力;(6)多举措促进白洋淀旅游业健康发展。

杨文[3](2019)在《基于SWOT分析的体育特色小镇旅游资源开发研究 ——以北京妙峰山骑行小镇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研究目的:本文旨在运用SWOT分析法来探究北京妙峰山骑行小镇(以下简称妙峰山小镇)旅游资源开发的优势、劣势、机遇和挑战,为妙峰山小镇的建设提供策略,进而促进我国体育特色小镇的发展。研究方法: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法、实地考察法、专家访谈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和案例分析法来分析妙峰山小镇的发展现状,通过旅游者问卷中S/W/O/T四个因素的排序得分、专家矩阵中IFE/EFE的总加权得分、战略定位来剖析妙峰山小镇旅游资源开发的优势、劣势、机遇和挑战;进而以TOWS分析法为策略模型,将国内外骑行公园案例分析、旅游者问卷中策略的排序得分、专家QSPM矩阵的总吸引力得分相结合,制定妙峰山小镇旅游资源开发的适宜策略。结果与分析:旅游者问卷和专家IFE/EFE/QSPM矩阵的数据显示,妙峰山小镇优势的综合得分为优越的地理位置(3.58)、丰富的体育旅游资源(3.32)、优质的自然资源(3.22);劣势为宣传渠道单一(2.72)、道路设置不够合理(2.52)、资源开发和整合不足(2.48);体育+旅游+文化的发展前景(3.82)、国家的政策扶持(3.72)、首都的辐射作用(2.14)为小镇发展提供了机遇;前期设计与后期运营脱节(2.10)、市场竞争激烈(1.70)、传统观念制约(1.29)是小镇面临的挑战;战略定位显示妙峰山小镇战略四边形的重心为P(0.35,0.42),优势和机遇是妙峰山小镇旅游资源开发的重点,未来发展呈积极的趋势;预防策略(10.98)和传播策略(13.93)的综合得分是提升策略(8.44)和防卫策略(6.15)的1.7倍,是妙峰山小镇旅游资源开发的优先策略。结论与建议:妙峰山地区优质资源多且密集,休闲娱乐功能突出,多数旅游者对妙峰山小镇旅游资源的开发现状持满意态度。本文建议开发者和社会各方创新骑行旅游形象、延长小镇产业链条、挖掘和整合特色资源、打造国内外知名赛事、制定全面的营销策略;同时推进我国体育特色小镇智慧化和信息化建设,维护生物多样性,实现可持续发展。

李函洋[4](2019)在《青城后山风景名胜资源评价与规划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风景区是自然景源与人文景源相交融,具有优质生态环境的特色地域。伴随着我国风景区的逐渐发展,人们对风景区的关注度愈来愈高,对风景区的各类要求也愈多愈严格,因此对风景区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设计就显得迫不及待了。青城后山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且地貌景观丰富,奇峰、峡谷、河溪交错,素有“青城天下幽”之美誉。风景区内景源类型多样,生态环境优良,是我国的自然和文化双遗产,综合价值极高,迄今为止,对青城后山风景名胜资源进行评价与规划的研究还未见报道,因此,对青城后山风景名胜资源进行评价,并在此基础上对风景区生态环境、历史文化资源进行保护,对景观进行合理的提升改造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本文通过制定严谨有效、客观科学的评价体系,采用专家评分法对风景区55个景点进行赋值,并通过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青城后山风景名胜资源进行评价,并以评价结果为基础,对风景区景点的问题指标与优势指标进行分析,有针对性的对景区进行规划设计,对可改造的景观节点进行提升性改造,打造出具有青城特色的景观,为我国山岳型风景区保护性开发提供科学依据,通过相关研究,论文主要结论与成果如下:(1)本文从风景资源评价的角度出发,通过分析可知青城后山风景名胜资源极为丰富,是集河溪潭瀑、山峰峡谷、道教文化以及生态山林等资源为一体的优良的风景区,对各项分析结果进行研究统计可知,青城后山内的风景名胜资源总共可分为两大类,分别是自然景源与人文景源,其中自然景源可细分为3项中类,11项小类,共计27处,占总体风景资源的47%;人文景源可细分为3项中类,9项小类,共计30处,占总体风景资源的53%。(2)通过对大量相关文献与标准进行解读,结合青城后山风景区的各项现状指标进行综合分析,制定出包含4项综合评价层、17项项目评价层和43项因子评价层的评价体系,并对风景区内的55个景点进行客观赋值,可分风景区内景点总共为四个等级,其中飞泉沟涧、虎啸岩地震遗迹、幽谷飞泉等9个景点为一级景点,占总数的16%;百丈长桥、观音岩瀑布、滴珠海棠等8个景点为二级景点,占总数的15%;三龙水晶溶洞、又一村、神仙洞等22处景点为三级景点,总数的40%;味江索桥、古壑亭、白云古寨等16个景点为四级景点,占总数的29%。(3)通过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评价方法,可知青城后山风景区内的景源以水景、地景、建筑类为主,以幽谷飞泉等瀑布泉井为主要特色,风景区内的生物多样性高,动植物资源极为丰富,为动植物的栖息与繁衍提供了优质条件,生态环境极佳,且各类景源相互融合,观光价值高,综合各项分析得出青城后山风景区是具有较高游憩价值,是集山石水林为一体的优质山岳型风景区。(4)以青城后山风景名胜资源评价结果为依据,可将景点分为保护类和改造提升类,其中保护类景点23个,改造提升类景点32个,在后期对风景区进行规划过程中,应注重保护优先原则,保护和改造相结合。同时结合各项评价指标,明确各个景点的问题指标与优势指标所在,结合现状问题,更有针对性的对风景区进行后续的规划设计以及在可改造范围内对相关景点进行提升改造。(5)在风景区总体布局的基础上,对风景区进行功能分区规划、道路交通规划、景点规划、保护培育规划等,可知风景区一级保护区内有48个景点,其中一级景点9个,二级景点6个,三级景点18个,四级景点15个;二级保护区内的景点较少,只有鲤鱼背一个三级景点;三级保护区内有6个景点,其中二级景点2个,三级景点3个,四级景点1个。以保护培养规划结论为基础,对风景区32个可改造类景点进行进一步分析,筛选出6个既可改造又处在三级保护区内的景点,结合现状问题与风景资源评价结论,对所涉及区域进行针对性的提升改造设计,旨在改善现状问题与问题指标的同时,创造出具有良好生态环境,具有特色景观风貌的优质景区,同时在景区植物景观营造上,大量运用乡土植物,创造风景区独特的地域性特征。通过对风景区物种资源进行保护,在保护的基础上挖掘地方特色,对景区整体大环境进行协调统一,从而将风景区生态环境保护推向更高的层面,为游客提供优质的景区生态大环境及更高层次的视觉享受。

李发明[5](2019)在《地质遗迹景观的价值评价及保护研究 ——以蓟县国家地质公园为例》文中研究说明地质遗迹景观作为地球上独特的自然资源,有着与其他资源与众不同的特点,科学量化的评价方法是其得到合理保护和利用的重要前提。国际上地质遗迹景观评价已经向着精细化、数字化和数据化方向发展,像ENVI、SPSS等多学科技术与GIS结合的地图评价法、景观保存性评价法等等。国内地质遗迹景观评价主要从单学科角度出发,以定性或问卷打分式的定量评价为主,存在一定的主观性。在数据获取渠道多元化和新技术方法不断涌现的智能化时代,地质遗迹景观更应以科学合理的评价方法来提升资源在保护和利用方面的现实意义。本文以网络点评等文本信息大数据和遥感影像为主要数据基础,借助地理学、统计学等多学科技术与GIS平台耦合模型的构建,从以下三个方面做出创新性研究:1、以大数据的爬取为基础,构建我国省市级别以上地质遗迹景观的地理空间数据库;2、结合多元对应量化分析方法对数据库中案例进行价值类型划分;3、在价值分类的引导下,分别从科研价值、生态价值、自然审美价值和旅游使用价值等四个方面对蓟县国家地质公园展开量化评价,并建立“价值解释变量”评价体系。论文研究主要有五部分内容:第一部分基础研究。利用Citespace的文献计量可视化分析,总结国内外地质遗迹景观在评价与保护领域的研究热点、主题词频、研究趋势等,并对相关理论和评价方法进行概述。第二部分价值分类。利用多元对应量化分析方法,对大数据爬取的我国省市级别以上地质景观资源进行综合价值类型划分,并得出地质遗迹景观价值评价的四个主要分支,即在资源保护方面的科研价值和生态价值,在资源利用方面的自然审美价值和旅游使用价值。第三部分价值评价。以多学科技术与GIS平台共建耦合模型为基础,对蓟县国家地质公园中地质遗迹景观的科研价值、生态价值、自然审美价值和旅游使用价值等四个方面进行量化评价,并建立“价值解释变量”评价体系。第四部分保护和利用研究。以价值评价结果为导向,对研究区地质遗迹景观从资源保护和利用两方面提出优化策略,并结合世界地质公园评定标准提出资源调整策略。第五部分结论与展望。总结了本文在地质遗迹价值分类、评价和保护等方面的结论,并对研究不足及发展方向进行展望。

崔潇[6](2017)在《山岳型革命老区风景资源利用对策研究》文中认为革命老区为中国成立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它拥有独特的红色文化,对加强革命历史和爱国主义教育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然而由于历史原因,革命老区多位于交通不畅、经济欠发达的偏远山区,如今的发展水平也较为滞后。因此,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背景下,国家希望通过景区的建设来带动革命老区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并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山岳型革命老区有着丰富的风景资源,兼具自然和人文的双重属性。然而,受自然、地理、历史等多重因素影响,在景区的建设中,对风景资源的利用仍存在着诸多问题。因此,研究山岳型革命老区风景资源利用对策,对于促进景区的品质提升,以及开发建设同类型新的景区,带动老区经济发展奔小康,有着较大的现实与借鉴意义。本文首先阐述了本研究的基础,包括研究背景、研究的目的与意义、以及山岳型革命老区、风景资源、红色文化风景资源、景区等相关概念的界定,然后对国内外相关的理论研究成果和实际案例等进行了梳理。接下来,在以上研究的基础上,对山岳型革命老区拥有的风景资源进行了系统分析,对风景资源的类型、特点和价值进行了归纳总结。之后选取井冈山、沂蒙山和五指山三个景区的风景资源概况及利用现状进行了研究与评述,并总结其经验与不足。接下来,通过对上述案例的研究和比较,总结了目前我国山岳型革命老区风景资源利用主要存在着四个方面的问题,并分析了产生这些问题的成因。最后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要在坚持风景资源利用原则的基础上,对风景资源的利用要做到以下几方面:加大风景资源的保护力度、整合利用各类风景资源、构建风景游赏规划体系、完善景区基础设施建设,形成了较为完整的山岳型革命老区风景资源利用的理论与实践体系。

李露[7](2016)在《基于环城游憩带视角的都市休闲农业景观营建研究 ——以成都市为例》文中研究指明中国正经历着快速城镇化的过程。城市的扩张和蔓延摧毁了其周边的乡村,乡村景观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城市生活的巨大压力让越来越多的城市居民渴望回归田园,在城市外围的乡村中进行游憩活动。休闲农业将农业和旅游业相融合,为传统农业赋予了休闲功能和文化价值。休闲农业景观的营建,对维护农村生态环境、改善农民生活质量、增进城乡居民交流、提供市民休闲活动场所、控制城市无序扩张等方面都有着积极的影响作用。近年来,“遍地开花”式的发展态势引发了许多休闲农业景观问题。然而,对休闲农业景观的研究却缺少系统的规划和宏观的思考,没有从城市发展、城郊资分布源特征、地域分异规律、城市居民出游规律等方面进行综合性分析。本文认为,作为环城游憩活动的重要一支,休闲农业的开展应该符合市民环城游憩活动的规律和特征,而休闲农业景观的营建则应充分考虑城市对其的影响程度以及自然资源和农业资源在城市外围的分布规律,从城乡规划和发展的整体角度去思考和研究。本文从风景园林学科背景出发,结合旅游学科、城市规划学科、经济学科等学科的相关理论和知识,运用田野调查法、深度访谈法、问卷调查法、归纳演绎法和定性定量结合等研究方法,深入研究了环城游憩带与休闲农业的关系,发现并指出环城游憩带与休闲农业(景观)因“发展上互为动力”、“空间上区位重合”、“活动上异曲同工”的互通关系而具备相结合的可能性,并认为环城游憩带理论的研究重点、研究思路,以及研究成果对休闲农业景观的合理营建和健康发展都有着良好的启示作用,二者有结合的必要性。因此,本文尝试从环城游憩带(ReBAM)的视角去探讨休闲农业景观的营建问题,并创新地提出二者有机融合所形成的综合体概念——环城休闲农业景观(ATL-ReBAM),即基于环城游憩带视角的都市休闲农业景观,英文译为Agri-Tourism Landscape from ReBAM perspective。本文认为环城休闲农业景观是 一个复合景观体系,与自然环境、人的游憩活动、产业(农业)都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本文对环城休闲农业景观的要素、空间结构、分类、特征、影响因素、动力机制进行了研究,构建了环城休闲农业景观的理论体系,进而构建了营建方法体系。以成都作为研究案例地,对其环城休闲农业景观的要素、空间结构和几个休闲农业示范点的景观现状特征进行了分析和总结,并针对景观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建议。最后,论文对环城休闲农业景观的营建策略进行了概括,提倡营造人性化和体验性的休闲农业景观,并注重景观与城市的动态发展相结合。本研究的主要结论是:1、环城休闲农业景观要素、空间结构和演化过程的概括和总结。环城休闲农业景观要素可以分为3大类、9中类、67小类,空间结构为“三带”模式,由城市核心建成区向外依次是近郊生活农乐带、中郊生产采摘带、远郊生态度假带。其空间结构的演化经历单核模式、核轴模式、核网模式、带状模式四个阶段。环城休闲农业景观空间结构嬗变机理的解释模型分别为增长极模型、点轴模型、网络模型和圈层模型。2、环城休闲农业景观动力机制和景观效应的研究。维系环城休闲农业景观的动力系统由三个主要的子系统组成,分别是需求系统、供给系统和支持系统。环城休闲农业景观在生态层面、文化层面、社会层面、审美层面、发展层面和控制层面均有良好的景观效应,有助于实现区域生态平衡、延续地域文脉、增加居民的存在感和依附感、引导审美取向、统筹城乡发展并控制城市无序蔓延。3、环城休闲农业景观依托模式的概括及营建方法体系的构建。环城休闲农业景观所依托的经营模式包括农家乐、市民农园、观光农园、教育农园、银发农园、休闲农场、农业科技示范园、生态农业度假村、农业主题公园和历史古镇;其所依托的组织模式分为农户分散型、政府主导型和企业主导型三种。环城休闲农业景观营建的方法体系在内容上包括前期策划、目标定位与项目决策、项目规划和成果产出四大部分。4、成都环城休闲农业景观特征、现存问题、提升策略的研究。成都环城休闲农业景观基本符合“三带”模式,现状景观存在资源分布不均、产品缺乏创新、乡土意识欠缺、带状联系薄弱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本文提出三带模式、圈层发展,带中有线、片区发展,配套建设、重点发展,传承文化、乡土发展四项景观提升对策。5、环城休闲农业景观营建策略的提出。环城休闲农业景观是一个复合体系,对其的营建是一个系统工程,应该坚持生态保护、参与体验、适地适建、城乡互动原则,通过完善法规政策、加强资源保护、遵循带状发展、突出风土特色、强化动力机制等策略,对景观的营建过程进行把控。

刘晓静[8](2016)在《河南省科普旅游资源分类、评价及开发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科学普及工作是一种面向全社会的科学教育,是实现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性工作。伴随着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旅游已经成为人们追求的高尚生活方式。借助科技知识的普及,提高旅游的品位档次,借助旅游产业的平台,拓展科普工作的影响,由此产生了一种新兴的旅游产品——科普旅游。科普旅游在国外最早起源于西方发达国家的汽车工业厂区,上世纪30年代,法国雷诺、标志、雪铁龙汽车公司组织公众参观汽车生产流水线,既让公众了解了汽车生产知识,又对企业进行了宣传,既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收益,又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科普旅游应运而生。从上世纪末、本世纪初,我国科普旅游已经起步并且得到了初步的发展,经过近几年的发展,我国开展科普旅游的城市和场所也越来越多。目前开展科普旅游的场所主要是各种科技场馆,如科技馆、科技博物馆、气象馆等,北京的科普旅游网络已经形成,包括30多个景点,一些从未开展过旅游活动的场所,比如中关村、北大、清华、航天中心等均被包括在内;上海的地震博物馆、超级计算机中心、浦东气象馆等也均被列为科普旅游基地;武汉推出"光谷科普游"、武汉大学生物馆科普游;"两弹"研制基地——四川绵阳早已经于上世纪末对游客开放,到目前为止,已接待了几十万游客。我国大部分科技馆、科技博物馆目前免费对游客开放,极大的推动了科普旅游的开展。地质公园、自然保护区、动植物园等自然景区也开始开展科普旅游。本研究运用经济学理论中的产业融合理论、比较优势理论、要素禀赋理论,结合旅游资源系统论以及地域分异与分工理论,广泛采用社会调查法,对河南省科普旅游资源及游客认知情况调查。运用层次分析法、模糊数学、多元线性回归法等对河南省科普旅游进行综合评价。主要研究内容包括:科普旅游资源的分类;区域科普旅游资源富集度评价;科普旅游资源单体评价;区域科普旅游发展潜力评价;科普旅游产业竞争力评价;科普旅游资源区划;最后归纳出了科普旅游的开展模式及快速发展科普旅游的对策建议,研究结论如下:(1)科普旅游资源的详细界定及富集度计算。科普旅游资源主要分为自然科普旅游资源和人文科普旅游资源,根据资源包含的科普价值的不同。自然科普旅游资源包括地文、水文、生物科普旅游资源;人文科普旅游资源包括历史遗产遗迹类、科技园区类、科技场馆类、科学教育设施类科普旅游资源。通过对各类科普旅游资源开展景区(场所)的明确界定,构建了区域科普旅游资源富集度评价指标体系。富集度计算结果表明科普旅游资源也存在区域分布不平衡。导致区域科普旅游资源不平衡的原因主要有自然、地理原因,经济、文化、历史原因。其中,自然科普旅游资源的区域富集程度与普通自然旅游资源分布差异不大,富集程度高的区域主要为山地分布广的区域,比如河南的洛阳、南阳、三门峡、信阳等地自然科普旅游资源富集。人文科普旅游资源区域富集程度与普通人文旅游资源有差异。导致人文科普旅游资源主要集中在经济、科学、文化较为发达的区域,比如河南的郑州,各类人文科普旅游资源在省内均排名第一。从科普旅产业游资源富集度计算结果来看,各市要根据客观情况和资源特色,开发有比较优势的科普旅游资源,开展具有地方特色的科普旅游活动。(2)科普旅游综合评价从科普旅游资源、科普旅游产业角度,基于旅游资源评价理论、经济学中的产业融合理论、要素禀赋理论,通过相关定量模型,对河南省科普旅游进行三大综合评价。结论如下:第一,河南省科普旅游资源评价表明:科普旅游资源质量和等级存在明显差别。自然科普旅游资源等级明显偏高,大部分人文科普旅游资源等级较低。这主要是因为自然旅游资源蕴含的科学价值、科研价值和科考价值相对于人文旅游资源更高一点。人文科普旅游资源中除了科技场馆类等级稍高之外,其他人文科普旅游资源等级偏低。出现这样的结果主要是由于人文科普旅游资源目前开发程度尚低,并且受到人们的传统观念和习惯影响,这些资源的开发条件相对来说比较差。第二,基于产业融合理论的科普旅游开展潜力评价表明:虽然中部六省在地理位置、经济、科技、文化等方面有一定的相似性,但是科普旅游开展潜力存在差别。在中部六省中,河南省综合潜力排名第三,其中,科普旅游资源支持潜力和科普公益及科普产业支持潜力均排名第三,旅游经济支持潜力排名第四,与排名第一的湖北相比,存在一定差距。从具体指标来看,河南省处于优势水平的指标有自然科普旅游资源和科普人员。第三,基于要素禀赋理论的科普旅游产业竞争力评价表明:在中部六省中,河南省科普旅游产业竞争力排名第二,高于全省平均水平,湖北省的科普旅游产业竞争力排名第一,领先于其他五省。河南和湖南分别排名第二、第三,且两者的科普旅游产业竞争实力相当,湖南、安徽、江西、山西排名后四位。从具体要素来看,河南省生产要素排名第一,其他要素排名分布在第二、第四、第二。(3)科普旅游资源空间分析及布局通过计算各类科普旅游资源的区域综合密度及基尼系数,分析河南省五大区的科普旅游资源分布状况。结果表明,自然科普旅游资源的空间分布主要受自然、地理因素影响,人文科普旅游资源空间分布主要受经济、政治、文化等因素影响。例如,豫西、豫南地区自然科普旅游资源密度高,豫中地区人文科普旅游资源密度高。豫东地区自然、人文科普旅游资源密度均低,属于资源匮乏区。根据河南省科普旅游资源的空间分布情况,结合科普旅游资源空间布局原则,根据科普旅游资源要素空间集聚特点和发展极核的辐射带动能力,参考各级目的地的区位条件、现状规模、区域经济联系、可持续发展潜力等。以科普旅游资源类型、数量和品质为指标,将河南省划分为西部山地科普旅游资源密集区、北部科普旅游资源差异区、中部人文-自然科普旅游资源复合区、南部山水科普旅游资源富集区、东部平原科普旅游资源贫乏区五个大区和10个亚区。(4)科普旅游开发科普旅游开展模式可以从两个视角进行探索,第一个视角是从科普与旅游的关系来划分,按照"科普"和"旅游"的结合方式,针对不同的资源和场所的原属性,主要有两种模式:"科普+旅游"模式、"旅游+科普"模式。第二个视角是从科普旅游参与主体来看,主要有四种模式:"旅游企业+科普场所(景区)+游客"模式、"政府+旅游企业" + "科普场所(景区)+游客"模式、"各级科协+科普场所(景区)+游客"模式、"政府+教育机构+科普场所(景区)+旅游企业"模式。科普旅游资源开发时,要运用比较优势理论,确定科普旅游资源的相对比较优势和独特性优势,其中相对比较优势表现为三个方面,即资源类型与丰度、景区级别或知名度、可进入性替代优势;独特性优势分为区域独特、省内独特、国内独特。根据比较优势理论,针对不同优势的科普旅游资源,制定相应的开发对策。具体包括初期开发阶段、中期开发阶段、后期开发阶段。要从资源开发、设施建设、人才队伍多方面入手,加强科普旅游开发。

郝宪庆[9](2016)在《黑龙江省讷河市雨亭湿地公园规划设计研究》文中认为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城市环境日益成为人们最关注的问题之一,可持续性城市发展模式是建设者与市民的共同愿望。所以,城市湿地公园的出现逐步提高着城市整体景观面貌,同时其内在的生态作用更成为城市生态建设的标志。城市湿地公园是一个“身兼数职”的载体,保护湿地功能是其首要的任务,同时将湿地公园的生态效用纳入城市绿地系统,成为城市的“绿色”命脉,是其长远的目标。在对城市居民生活方式带来潜移默化改变的同时,可以说是突破了传统的生活方式,是一种创新,是生活水平的提高。城市湿地公园的建设缩短了人们与自然接触的距离,更减少了体验优质生态环境的成本,其发展的影响力带动着城市精神层面的进步。本文以讷河市为例,通过实地考察以及对项目的亲身参与,深入研究城市湿地公园的建设需要综合考虑生态、人文、管理、技术等多方面内容,在建设过程中,公众的参与和关注程度需要不断强化,最终形成持续性生态循环系统,从而渗透到城市建设的每一个环节。首先,对雨亭湿地公园的现状进行了细致的了解和分析,从中获得了大量有价值的真实资料,并归纳为有利条件与限制条件,在接下来的规划设计过程中积极发挥有利条件的推动作用。以规划设计的视角总结出雨亭湿地公园规划设计的可行性。其次,在生态学与多学科合作理论、行为科学与环境关系理论、节约型景观与可持续发展理论支撑下,挖掘湿地公园在城市建设和长远发展中能够发挥的积极作用,对现状资源进行多视角的评价,从中获得最有利于雨亭公园建设的经验。最后,通过明确的规划理念,对园内进行合理的分区规划以及旅游和专项设计层面的规划,详实地呈现了雨亭湿地公园的规划内容。更重要的是,提出关于公众参与和加强公众教育的重要意义,对公园的持续性保障措施和未来发展做出了客观积极的展望。希望以此为契机,引发更多关于城市生态环境的思考,为北方城市湿地公园的规划建设提供有价值的借鉴和经验。

陈安泽[10](2016)在《论旅游地学与地质公园的创立及发展,兼论中国地质遗迹资源——为庆祝中国地质科学院建院60周年而作》文中研究指明笔者从中国地质科学院建立之始,就随着地质部陈列馆(即现中国地质博物馆)划归中国地质科学院领导,而成为其创始研究人员,60年来从没离开过,因此见证了其全部历史。在中国地质科学院工作过程中,以笔者为主,利用中国地质科学院的学科优势和挂靠单位中国地质学会学术团体这个全国性学术交流平台的有利条件,将地球科学运用到为中国旅游业发展服务中去,从而创立了一门地学与旅游相结合的新学科——旅游地学(Tourism Earth-science);在旅游地学理论指导下,提出了建立地质公园的建议和一整套实施方案,经过艰辛努力,终于促使地质公园得以建立;地质遗迹是建立地质公园和发展旅游业的重要地质资源,是旅游地学的主要研究对象。旅游地学与地质公园都是中国地质工作者的首创,是中国地质科学院的重大科学研究成果之一,其在中国地质工作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本文将旅游地学和地质公园产生的历史背景、研究内容、发展过程、建设现状与国内外发展趋势,以及地质遗迹资源的类型划分、评价准则、形成与分布规律、应用保护现状综述如下,以作为献给中国地质科学院建院60周年的礼物。

二、黑龙江省水景旅游资源的开发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黑龙江省水景旅游资源的开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环境行为视域下微气候对景区游客量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问题提出
        1.1.1 研究背景
        1.1.2 问题提出
    1.2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思路
        1.4.2 技术路线
第2章 理论基础与文献回顾
    2.1 概念界定
        2.1.1 微气候
        2.1.2 微气氛
        2.1.3 微气候适游指数
    2.2 理论基础
        2.2.1 环境-行为相互渗透理论
        2.2.2 环境知觉-行为理论
        2.2.3 行为场景理论
        2.2.4 微气候对景区游客量影响分析的相关理论借鉴
    2.3 文献综述
        2.3.1 微气候影响旅游供给环境的研究
        2.3.2 微气候影响游客环境行为应激反应的研究
        2.3.3 微气候对旅游过程中微气氛的影响研究
        2.3.4 微气候要素和微气候综合状态对景区游客量的影响研究
        2.3.5 微气候和微气氛联动对景区游客量的影响研究
        2.3.6 微气候和微气氛时空性联动对景区游客量的影响研究
        2.3.7 研究述评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微气候对景区游客量影响的理论框架
    3.1 微气候对景区游客量影响的理论分析
        3.1.1 微气候知觉-行为模型
        3.1.2 微气候和微气氛联动的理论分析
        3.1.3 微气候和微气氛联动的知觉-行为模型
    3.2 微气候和微气氛联动对景区游客量的影响机理
        3.2.1 气温对景区游客量的影响的机理
        3.2.2 相对湿度对景区游客量的影响的机理
        3.2.3 降水量对景区游客量的影响的机理
        3.2.4 风速对景区游客量的影响的机理
        3.2.5 太阳辐射对景区游客量的影响的机理
        3.2.6 微气候适游度对景区游客量的影响机理
    3.3 微气候和微气氛时空性联动对景区游客量影响的理论分析
        3.3.1 微气候和微气氛时空性联动对景区游客量的影响
        3.3.2 日微气候和微气氛时空性联动对景区游客量的影响
        3.3.3 节气微气候和微气氛时空性联动对景区游客量的影响
        3.3.4 月微气候和微气氛时空性联动对景区游客量的影响
    3.4 微气候对景区游客量影响的分析框架
        3.4.1 日微气候和微气氛时空性联动对景区游客量影响的分析框架
        3.4.2 节气微气候和微气氛时空性联动对景区游客量影响的分析框架
        3.4.3 月微气候和微气氛时空性联动对景区游客量影响的分析框架
    3.5 微气候对景区游客量影响的研究假设与概念模型
        3.5.1 微气候对景区游客量影响的因素分析
        3.5.2 日、节气和月微气候对景区游客量影响的因素分析
        3.5.3 微气候适游指数建构
        3.5.4 日微气候对景区游客量影响的研究假与概念模型
        3.5.5 节气微气候对景区游客量影响的研究假与概念模型
        3.5.6 月微气候对景区游客量影响的研究假与概念模型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景区微气候时空性变化分析
    4.1 区域内景区微气候时空性变化分析
        4.1.1 案例地选取与说明
        4.1.2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4.1.3 区域内景区日微气候时空性变化
        4.1.4 区域内景区节气微气侯时空性变化
        4.1.5 区域内景区月微气候时空性变化
    4.2 5A级景区微气候时空性变化分析
        4.2.1 案例选取与说明
        4.2.2 研究方法和数据来源
        4.2.3 5A级景区日微气候时空性变化
        4.2.4 5A级景区节气微气候时空性变化
        4.2.5 5A级景区月微气候时空性变化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日微气候对景区日游客量影响实证分析
    5.1 指标选择与数据收集
        5.1.1 研究方法
        5.1.2 指标选取
        5.1.3 数据来源
    5.2 数据描述性统计分析
        5.2.1 景区日微气候数据描述性统计
        5.2.2 景区日游客量数据描述性统计
    5.3 单位根检验和边界检验
        5.3.1 景区日微气候数据单位根检验
        5.3.2 景区日游客量数据单位根检验
        5.3.3 日微气候影响景区日游客量的边界检验
        5.3.4 日微气氛影响景区日游客量的边界检验
    5.4 日微气候对景区日游客量的影响分析
        5.4.1 日气温对景区日游客量的影响
        5.4.2 日相对湿度对景区日游客量的影响
        5.4.3 日降水量对景区日游客量的影响
        5.4.4 日风速对景区日游客量的影响
        5.4.5 日微气候适游度对景区日游客量的影响
    5.5 日微气候驱动微气氛对景区日游客量的影响分析
    5.6 日微气候和微气氛时空性联动对景区日游客量的影响分析
    5.7 本章小结
第6章 节气微气候对景区节气游客量影响实证分析
    6.1 指标选择与数据收集
        6.1.1 研究方法
        6.1.2 指标选取
        6.1.3 数据来源
    6.2 数据描述性统计分析
        6.2.1 景区节气起始日数据描述性统计
        6.2.2 景区节气累积数据描述性统计
    6.3 单位根检验和边界检验
        6.3.1 景区节气数据的单位根检验
        6.3.2 节气微气候影响景区节气游客量的边界检验
        6.3.3 节气微气氛影响景区节气游客量的边界检验
    6.4 节气微气候对景区节气游客量的影响分析
        6.4.1 节气气温对景区节气游客量的影响
        6.4.2 节气相对湿度对景区节气游客量的影响
        6.4.3 节气降水量对景区节气游客量的影响
        6.4.4 节气风速对景区节气游客量的影响
        6.4.5 节气微气候适游度对景区节气游客量的影响
        6.4.6 节气微气候对景区节气游客量的综合影响
    6.5 节气微气候驱动微气氛对景区节气游客量的影响分析
        6.5.1 微气候驱动微气氛对景区节气起始日游客量的影响
        6.5.2 微气候驱动微气氛对景区节气累积游客量的影响
    6.6 节气微气候和微气氛时空性联动对景区节气游客量的影响分析
        6.6.1 微气候和微气氛时空性联动对景区节气起始日游客量的影响
        6.6.2 微气候和微气氛时空性联动对景区节气累积游客量的影响
    6.7 本章小结
第7章 月微气候对景区月游客量影响实证分析
    7.1 指标选择与数据收集
        7.1.1 研究方法
        7.1.2 指标选取
        7.1.3 数据来源
    7.2 数据描述性统计分析
        7.2.1 景区月微气候数据描述性统计
        7.2.2 景区月游客量数据描述性统计
    7.3 单位根检验和边界检验
        7.3.1 景区月数据的单位根检验
        7.3.2 月微气候影响景区月游客量的边界检验
        7.3.3 月微气氛影响景区月游客量的边界检验
    7.4 月微气候对景区月游客量的影响分析
        7.4.1 月气温对景区月游客量的影响
        7.4.2 月相对湿度对景区月游客量的影响
        7.4.3 月降水量对景区月游客量的影响
        7.4.4 月风速对景区月游客量的影响
        7.4.5 月微气候适游度对景区月游客量的影响
        7.4.6 月微气候对景区月游客量的综合影响
    7.5 月微气候驱动微气氛对景区月游客量的影响分析
    7.6 月微气候和微气氛时空性联动对景区月游客量的影响分析
    7.7 本章小结
第8章 结论、启示与展望
    8.1 研究结论与讨论
        8.1.1 景区微气候时空性变化和分布格局显着
        8.1.2 微气候对景区日、节气和月游客量影响存在时空差异
        8.1.3 气温对不同类型景区游客量影响存在时空差异
        8.1.4 相对湿度对不同类型景区游客量影响存在时空差异
        8.1.5 降水量对不同类型景区游客量影响存在时空差异
        8.1.6 风速对不同类型景区游客量影响存在时空差异
        8.1.7 微气候适游度对景区游客量影响存在类型和时空差异
        8.1.8 微气候驱动微气氛对景区游客量的影响存在类型和时空差异
        8.1.9 微气候和微气氛时空性联动对景区游客量的影响效应显着
    8.2 管理启示与建议
        8.2.1 针对政府行政主管部门的启示与建议
        8.2.2 针对景区经营管理者的启示与建议
        8.2.3 针对景区行业协会的启示与建议
        8.2.4 针对旅游运营商的启示与建议
    8.3 研究贡献与创新
        8.3.1 研究贡献
        8.3.2 本研究创新之处
    8.4 研究局限与展望
        8.4.1 研究局限
        8.4.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附录A 第4章区域内景区案例地选取说明
    附录B 第4章区域内景区微气候适游度日数据
    附录C 第4章区域内景区微气候适游度节气数据
        附录C1 第4章区域内景区微气候适游度节气起始日数据
        附录C2 第4章区域内景区微气候适游度节气累积数据
    附录D 第4章区域内景区微气候适游度月数据
    附录E 第5章日微气候与景区游客量数据
    附录F 第6章节气微气候与景区游客量数据
        附录F1 第6章节气起始日微气候与景区游客量数据
        附录F2 第6章节气累积微气候与景区游客量数据
    附录G 第7章月微气候与景区游客量数据
    附录H 第 5、6、7 章微气候对景区游客量影响的分析结果汇总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2)白洋淀景区旅游足迹测算与环境承载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变量注释表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内容
    1.4 技术路线
    1.5 研究方法
2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2.1 相关概念
    2.2 相关理论
    2.3 文献综述
    2.4 研究评述
    2.5 本章小结
3 白洋淀景区旅游发展概况
    3.1 研究区概况
    3.2 白洋淀旅游资源环境情况
    3.3 白洋淀旅游开发状况
    3.4 白洋淀景区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
    3.5 本章小结
4 白洋淀景区旅游足迹计算
    4.1 旅游足迹计算方法介绍
    4.2 问卷调查与分析
    4.3 白洋淀景区旅游足迹计算
    4.4 本章小结
5 白洋淀景区旅游环境承载力评价
    5.1 旅游环境承载力的计算方法
    5.2 白洋淀旅游环境承载力计算
    5.3 白洋淀旅游足迹赤字分析
    5.4 本章小结
6 白洋淀旅游合理接待规模分析
    6.1 白洋淀景区旅游可持续发展主要影响因素分析
    6.2 白洋淀旅游开发情景分析
    6.3 白洋淀旅游合理接待规模分析
    6.4 本章小结
7 白洋淀旅游可持续发展策略
    7.1 适当控制旅游开发规模
    7.2 减少旅游过程中的碳排放
    7.3 提高旅游水资源利用效率
    7.4 提倡游客健康饮食与适当住宿
    7.5 提高旅游环境承载力
    7.6 多举措促进白洋淀旅游业健康发展
    7.7 本章小结
8 结论、创新点与展望
    8.1 主要结论
    8.2 主要创新点
    8.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附录2
附录3
附录4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3)基于SWOT分析的体育特色小镇旅游资源开发研究 ——以北京妙峰山骑行小镇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问题的提出
    1.2 选题的目的意义
2 文献综述
    2.1 SWOT分析法
    2.2 骑行小镇
    2.3 旅游资源开发
3 研究设计
    3.1 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3.1.1 研究对象
        3.1.2 研究方法
        3.1.3 技术路线
        3.1.4 研究的相关界定
    3.2 研究重点和难点
        3.2.1 研究重点
        3.2.2 研究难点
4 研究过程与分析
    4.1 北京妙峰山旅游概况
        4.1.1 北京妙峰山的旅游资源简介
        4.1.2 北京妙峰山的旅游者骑行信息反馈
    4.2 北京妙峰山骑行小镇旅游资源开发的SWOT分析
        4.2.1 北京妙峰山骑行小镇旅游资源开发的优势
        4.2.2 北京妙峰山骑行小镇旅游资源开发的劣势
        4.2.3 北京妙峰山骑行小镇旅游资源开发的机遇
        4.2.4 北京妙峰山骑行小镇旅游资源开发的挑战
        4.2.5 北京妙峰山骑行小镇旅游资源开发的战略定位
    4.3 国内外骑行公园案例分析
        4.3.1 国内骑行公园
        4.3.2 国外骑行公园
        4.3.3 国内外骑行公园的旅游资源开发分析
    4.4 北京妙峰山骑行小镇旅游资源开发的策略分析
        4.4.1 预防策略分析
        4.4.2 传播策略分析
        4.4.3 提升策略分析
        4.4.4 防卫策略分析
5 研究结论与建议
    5.1 研究结论
    5.2 研究建议
附录
    附录A 北京妙峰山骑行小镇旅游资源开发的专家访谈提纲
    附录B 北京妙峰山骑行小镇旅游资源开发的旅游者调查问卷
    附录C 北京妙峰山骑行小镇旅游资源开发的专家矩阵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4)青城后山风景名胜资源评价与规划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相关概念及理论
        1.2.1 风景区
        1.2.2 山岳型风景区
        1.2.3 风景资源
        1.2.4 风景资源构成
        1.2.5 风景资源评价
        1.2.6 风景区规划设计
    1.3 国内外研究动态
        1.3.1 国外风景资源评价
        1.3.2 国内风景资源评价
        1.3.3 国外风景区规划设计
        1.3.4 国内风景区规划设计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
        1.4.1 研究目的
        1.4.2 研究意义
    1.5 研究内容与方法
        1.5.1 研究内容
        1.5.2 技术路线
        1.5.3 研究方法
第2章 研究区概况
    2.1 风景区概况
        2.1.1 青城后山风景区概况
        2.1.3 风景区的设立和列为世界遗产
    2.2 自然环境
        2.2.1 地质地貌
        2.2.2 气候
        2.2.3 水文
    2.3 历史沿革
    2.4 文物古迹
    2.5 社会经济发展概况
第3章 青城后山风景名胜资源评价
    3.1 风景资源现状
        3.1.1 自然景源
        3.1.2 人文景源
    3.2 风景资源分类
    3.3 评价方法与结果分析
        3.3.1 构成要素
        3.3.2 评价方法
        3.3.3 指标选取
        3.3.4 评价结果
第4章 青城后山风景区规划研究
    4.1 风景区综合现状分析
        4.1.1 风景区土地利用现状分析
        4.1.2 风景区坡度坡向分析
        4.1.3 风景区道路交通分析
    4.2 风景区现存问题
        4.2.1 景区基础设施有待完善
        4.2.2 游览路线及形式单一,存在交通瓶颈
        4.2.3 生态环境修复进展慢
    4.3 风景区规划设计
        4.3.1 规划原则
        4.3.2 风景区总体布局
        4.3.3 风景区功能分区
        4.3.4 风景区道路交通规划
        4.3.5 风景区景点规划
        4.3.6 风景区保护培育规划
        4.3.7 典型景观节点提升改造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5)地质遗迹景观的价值评价及保护研究 ——以蓟县国家地质公园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
        1.1.3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基于Citespace的国内文献可视化分析
        1.2.2 基于Citespace的国外文献可视化分析
        1.2.3 国内外研究趋势分析
    1.3 研究内容、方法及框架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研究框架
    1.4 概念解读和界定
        1.4.1 地质遗迹景观
        1.4.2 价值解释变量
        1.4.3 地质遗迹景观量化评价
        1.4.4 地理信息系统(GIS)
    1.5 本章小结
第2章 地质遗迹景观评价的相关理论和方法
    2.1 研究涉及的相关理论
        2.1.1 景观美学理论
        2.1.2 景观生态学理论
        2.1.3 旅游行为心理学理论
    2.2 地质遗迹景观评价方法
        2.2.1 地质遗迹景观评价相关理论背景
        2.2.2 地质遗迹景观评价的类型
        2.2.3 地质遗迹景观定性评价方法
        2.2.4 地质遗迹景观定量评价方法
    2.3 地质遗迹景观量化评价中的技术应用
        2.3.1 数据获取阶段应用的跨学科技术
        2.3.2 数据分析阶段应用的跨学科技术
        2.3.3 主要跨学科技术间的关系和路线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多元对应分析下的地质景观价值分类与研究案例概述
    3.1 地质学视野下国内外地质遗迹景观分类体系
        3.1.1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美国的分类体系
        3.1.2 我国国家颁布的分类体系
        3.1.3 不同专业背景下学者们的分类体系
    3.2 我国地质景观资源数据爬取及类型分析
        3.2.1 基于大数据爬取技术的地质遗迹景观数据库构建
        3.2.2 我国地质遗迹景观类型基础划分
    3.3 多元对应分析下的地质遗迹景观综合价值分类体系
        3.3.1 网络点评数据的爬取和价值等级划分
        3.3.2 地质遗迹景观二维质心坐标统计分析
        3.3.3 我国地质遗迹景观多元对应分类图解
    3.4 价值分类引导下的研究案例选取和区域概述
        3.4.1价值分类结果导向的研究案例的选取
        3.4.2 研究区综合概况
        3.4.3 研究区地质遗迹景观概况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基于古地学的地质景观科研价值评价
    4.1 地质遗迹景观地学成因及特征
        4.1.1 中上元古界剖面地学成因
        4.1.2 中上元古界剖面地质构造特征
    4.2 地质遗迹景观古地学科研价值解析
        4.2.1 沉积演变的连续性
        4.2.2 顶底界限的明显性
        4.2.3 古海沉积的完整性
        4.2.4 化石存储的丰富性
    4.3 地质遗迹景观古地学科研价值评价
        4.3.1 古地理方面的科研价值
        4.3.2 古构造方面的科研价值
        4.3.3 古地磁方面的科研价值
        4.3.4 古地学视角下的地质遗迹景观科研贡献等级评价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基于SBE-GIS耦合模型的地质景观自然审美价值评价
    5.1 地质遗迹景观视觉评价吸引要素与指标体系
        5.1.1 地质遗迹景观视觉吸引要素的选取
        5.1.2 视觉要素与评价者间的关系方差
        5.1.3 地质遗迹景观视觉评价指标及权重的确定
    5.2 地质遗迹景观视觉质量评价
        5.2.1 地质遗迹“节点”形态美感度评价
        5.2.2 地质遗迹“空间”环境美景度评价
        5.2.3 地质遗迹“区域”环境丰富度评价
    5.3 地质遗迹景观视觉感知评价
        5.3.1 相对坡度视觉感知评价
        5.3.2 相对距离视觉感知评价
        5.3.3 出现概率视觉感知评价
        5.3.4 重要程度视觉感知评价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基于ENVI-GIS耦合模型的地质景观生态价值评价
    6.1 景观格局的演变与模拟预测
        6.1.1 土地利用演变特征评估
        6.1.2 景观格局评价体系和耦合模型的建立
        6.1.3 景观格局动态变化与模拟预测评价
    6.2 植被覆盖度演变与等级划分
        6.2.1 植被覆盖度评价方法
        6.2.2 基于NDVI值的植被覆盖度综合评价
        6.2.3 以NDVI为基础的植被覆盖度等级划分
    6.3 地质遗迹敏感性与生态安全
        6.3.1 地质遗迹敏感性评价
        6.3.2 地质遗迹生态风险性评价
        6.3.3 地质遗迹生态安全性评价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基于大数据的地质景观旅游使用价值评价
    7.1 数据处理与模型构建
        7.1.1 大数据的选取和类型说明
        7.1.2 以游人使用角度的数据计算
        7.1.3 大数据支撑下GIS模型的构建
    7.2 使用后评价POE指标体系的构建
        7.2.1 以大数据为基础的评价可行性分析
        7.2.2 地质遗迹景观旅游价值评价指标和体系
    7.3 地质遗迹景观旅游使用价值量化评价
        7.3.1 游人满意度评价
        7.3.2 游人聚集度评价
        7.3.3 旅游吸引力评价
    7.4 本章小结
第8章 地质遗迹景观“价值解释变量”评价体系
    8.1 价值分类引导下的地质景观量化评价因子及权重的确定
        8.1.1 评价因子的整合和权重确定原则
        8.1.2 基于AHP法的层次树状模型的建立
        8.1.3 “价值解释变量”体系中因子权重的确定
        8.1.4 因子灵敏性分析下的权重指数演化
    8.2 地质遗迹景观价值评价体系的主要分支
        8.2.1 资源保护下的地质景观科研价值评价体系
        8.2.2 资源保护下的地质景观生态价值评价体系
        8.2.3 资源利用下的地质景观自然审美价值评价体系
        8.2.4 资源利用下的地质景观旅游使用价值评价体系
    8.3 本章小结
第9章 价值评价导向的资源保护和利用策略
    9.1 科研和生态价值评价引导下的资源保护策略
        9.1.1 科研贡献和敏感性评价导向的遗迹保护分区优化
        9.1.2 土地利用模拟预测评价导向的生态格局优化
        9.1.3 生态敏感性评价导向的游线基础设施优化
        9.1.4 植被覆盖度评价导向的植被群落优化
        9.1.5 生态安全和风险性评价导向的遗迹保护监测
    9.2 自然审美和旅游使用价值评价引导下的资源利用策略
        9.2.1 资源视觉质量评价导向的景点优化
        9.2.2 视觉质量和感知度评价导向的游线优化
        9.2.3 植被丰富度和覆盖度评价导向的植被景观优化
        9.2.4 旅游吸引力评价导向的旅游影响度提升策略
        9.2.5 游客时空分布评价导向的容量控制策略
        9.2.6 游客满意度评价导向的资源管理优化策略
    9.3 遗迹保护视角下的科普旅游规划策略
        9.3.1 科普旅游发展的趋势
        9.3.2 科普旅游规划发展模式的建立
        9.3.3 智能化科普旅游系统的构建
    9.4 遗迹保护视角下的资源管理策略
        9.4.1 开发促保护理念下的资源管理步骤
        9.4.2 开发促保护理念下的资产化管理模式
        9.4.3 开发促保护理念下的资产化管理实施策略
    9.5 基于世界地质公园评定的资源整改策略
        9.5.1 保护边界与区域的明确性
        9.5.2 遗迹景观与文化的连接性
        9.5.3 规划体系与纲要的完整性
    9.6 本章小结
第10章 结论与展望
    10.1 主要结论
    10.2 主要创新点
    10.3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A
附录 B
附录 C
论文发表和参与科研情况
致谢

(6)山岳型革命老区风景资源利用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相关概念界定及内涵
        1.3.1 山岳型革命老区
        1.3.2 风景资源
        1.3.3 红色文化风景资源
        1.3.4 景区(旅游景区)
    1.4 研究内容
    1.5 研究方法
    1.6 研究框架
2. 国内外实践与研究动态
    2.1 国内实践与研究动态
    2.2 国外实践与研究动态
3. 山岳型革命老区风景资源概述
    3.1 山岳型革命老区风景资源的类型
        3.1.1 山岳型革命老区的自然风景资源
        3.1.2 山岳型革命老区的人文风景资源
    3.2 山岳型革命老区风景资源的特点
        3.2.1 红色文化风景资源地位突出
        3.2.2 红色文化风景资源呈群体聚集
        3.2.3 风景资源种类多样、数量丰富
        3.2.4 风景资源地处偏远、分布分散
    3.3 山岳型革命老区风景资源的价值
        3.3.1 教育价值: 进行革命历史和爱国主义教育
        3.3.2 游赏价值: 满足景区开发与建设的需求
        3.3.3 经济价值: 促进革命老区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4. 山岳型革命老区风景资源利用现状的案例调研与研究
    4.1 案例的选取原则及依据
        4.1.1 选取原则
        4.1.2 选取依据
    4.2 井冈山景区
        4.2.1 井冈山景区风景资源概况
        4.2.2 井冈山景区风景资源利用现状评述
        4.2.2.1 重视红色文化风景资源及其周边环境的保护与改善
        4.2.2.2 依托红色文化风景资源打造体验式活动
        4.2.2.4 通过游线和游程设计发挥风景资源最大价值
        4.2.2.5 客家、庐陵文化风景资源尚未有效整合利用
        4.2.2.6 景区基础设施建设和配套服务投入力度大
    4.3 沂蒙山景区
        4.3.1 沂蒙山景区风景资源概况
        4.3.2 沂蒙山景区风景资源利用现状评述
        4.3.2.1 以保护红色文化风景资源原风貌为前提拓展景区功能
        4.3.2.2 注重红色文化风景资源与其他资源的整合利用
        4.3.2.3 注重非物质红色文化风景资源的物化
        4.3.2.4 行政区划造成风景资源的多头管理
    4.4 五指山景区
        4.4.1 五指山风景资源概况
        4.4.2 五指山景区风景资源利用现状评述
        4.4.2.1 通过新建纪念场地保护红色文化风景资源
        4.4.2.2 以优势资源带动红色文化风景资源的利用
        4.4.2.3 利用风景资源优势规划丰富的游赏项目
5. 山岳型革命老区风景资源利用的问题及成因
    5.1 山岳型革命老区风景资源利用的问题
        5.1.1 风景资源的保护、挖掘与整合力度不够
        5.1.1.1 风景资源的原真性与完整性保护不够
        5.1.1.2 风景资源的文化内涵挖掘不够
        5.1.1.3 风景资源的整合力度不够
        5.1.2 游赏形式以静态参观为主,缺少体验式活动
        5.1.3 风景资源分散,景区的开发与建设不同步
        5.1.4 基础设施建设和旅游服务水平滞后
    5.2 山岳型革命老区风景资源利用问题的成因分析
        5.2.1 在“保护与开发”的平衡上,开发往往抢占先机
        5.2.2 在经济与文化价值的挖掘利用上,文化价值往往退居其次
        5.2.3 在风景资源特色的呈现上,“游人为本”的理念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
6. 山岳型革命老区风景资源利用基本原则与对策
    6.1 山岳型革命老区风景资源利用基本原则
    6.2 山岳型革命老区风景资源利用对策
        6.2.1 加大风景资源保护力度
        6.2.1.1 遵循原真性、完整性的保护原则
        6.2.1.2 坚持分层级、有侧重的保护方法
        6.2.1.3 坚持物质、非物质的同步保护
        6.2.2 整合利用各类风景资源
        6.2.2.1 主题资源: “红-红”结合
        6.2.2.2 伴生资源: “红-绿”结合
        6.2.2.3 支持资源: “红-彩”、“红-古”结合
        6.2.2.4 融合资源: 整合区域各类风景资源,收获“金色”
        6.2.3 构建风景游赏规划体系
        6.2.3.1 挖掘风景资源内涵,注重景观特征分析和景象展示构思
        6.2.3.2 发挥风景资源特色,进行游赏项目组织规划
        6.2.3.3 合理布局风景资源,优化景区结构单元组织
        6.2.3.4 关注差异化需求,进行游线组织和游程安排
        6.2.3.5 完备景区解说功能,构建游赏解说系统
        6.2.4 完善景区基础设施建设
        6.2.4.1 提升基础设施条件
        6.2.4.2 完善配套服务功能
7. 结语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获得成果目录
致谢

(7)基于环城游憩带视角的都市休闲农业景观营建研究 ——以成都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依据
        1.1.1. 城市之张: 快速城镇化进程对乡村景观的冲击
        1.1.2. 时代之需: 城市与乡村对环城游憩和休闲农业的需求
        1.1.3. 政策之倡: 国家政策提倡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
        1.1.4. 农业之殇: 休闲农业遍地开花、景观堪忧
        1.1.5. 课题之基: 国家科技支撑课题成为本研究重要基础
    1.2. 国内外休闲农业发展现状与经验总结
        1.2.1. 国外与我国台湾地区休闲农业发展现状
        1.2.2. 我国大陆地区休闲农业发展现状
        1.2.3. 经验总结
    1.3. 休闲农业和休闲农业景观研究进展
        1.3.1. 国内外对休闲农业的研究进展
        1.3.2. 国内外对休闲农业景观的研究进展
        1.3.3. 评述及趋势
    1.4. 环城游憩带研究进展
        1.4.1. 环城游憩带概念的相关研究
        1.4.2. 环城游憩带特征的相关研究
        1.4.3. 我国几个城市的环城游憩带横向比较
    1.5. 释题:基于环城游憩带视角提出环城休闲农业景观(ATL-ReBAM)
    1.6. 本研究的意义、内容体系、技术路线和方法
        1.6.1. 研究意义
        1.6.2. 内容体系
        1.6.3. 研究方法
        1.6.4. 研究框架
2. 环城休闲农业景观(基于环城游憩带视角的休闲农业景观,ATL-ReBAM)的提出与内涵
    2.1. 环城休闲农业景观提出的可能性
        2.1.1. 环城游憩带与休闲农业的互通关系
        2.1.2. 游憩与景观的互通关系
    2.2. 环城休闲农业景观提出的必要性
        2.2.1. 城乡层级空间影响休闲农业景观的空间结构
        2.2.2. 休闲农业景观需要尊重风土的决定性作用
    2.3. 环城休闲农业景观的内涵
    2.4. 本章小结
3. 环城休闲农业景观(ATL-ReBAM)要素、结构及影响因素
    3.1. 景观要素
        3.1.1. 选取原则
        3.1.2. 选取方法
        3.1.3. 选取过程及结果
    3.2. 景观空间结构
        3.2.1. 景观空间要素识别
        3.2.2. 景观空间结构
    3.3. 景观分类
    3.4. 景观特征
        3.4.1. 整体性与层次性
        3.4.2. 全域性与地方性
        3.4.3. 多样性与单一性
        3.4.4. 动态性与稳定性
    3.5. 影响因素
        3.5.1. 旅游城镇化
        3.5.2. 市场需求
        3.5.3. 农业资源
        3.5.4. 交通设施
        3.5.5. 政策保障
    3.6. 本章小结
4. 环城休闲农业景观(ATL-ReBAM)动力机制和效应分析
    4.1. 动力机制
        4.1.1. 要素与结构
        4.1.2. 动力机制
    4.2 景观效应分析
        4.2.1. 生态层面:有助于实现区域生态平衡
        4.2.2. 文化层面:有助于地域文脉的延续
        4.2.3. 社会层面:有助于增加存在感、依附感
        4.2.4. 审美层面:有助于审美引导
        4.2.5. 发展层面:有助于城乡统筹,共同发展
        4.2.6. 控制层面:有助于控制城市无序扩张
    4.3. 本章小结
5. 环城休闲农业景观(ATL-ReBAM)依托模式和营建方法体系
    5.1. 依托模式
        5.1.1. 依托的经营模式
        5.1.2. 依托的组织模式
    5.2. 方法体系
        5.2.1. 当前休闲农业景观的营建方式
        5.2.2. 环城休闲农业景观营建方法体系
    5.3. 本章小结
6. 成都环城休闲农业景观实证研究
    6.1. 数据资料来源
    6.2. 成都概况
        6.2.1. 研究区域概况
        6.2.2. 成都休闲农业发展概况
        6.2.3. 研究范围
    6.3. 成都环城休闲农业景观的要素
    6.4. 成都环城休闲农业景观的空间结构
        6.4.1. 数量及类型
        6.4.2. 景观空间结构特征
    6.5. 几个休闲农业示范点(县)的景观特征
        6.5.1. 休闲农业发展概况
        6.5.2. 休闲农业景观现状特征
    6.6. 成都环城休闲农业景观评价
        6.6.1. 调查问卷设计
        6.6.2. 调查问卷发放情况及人口统计学特征
        6.6.3. 出游特征分析
        6.6.4. 总体景观评价
        6.6.5. 具体景观评价
        6.6.6. 出游经历分析
    6.7. 成都环城休闲农业景观提升建议
        6.7.1. 成都环城休闲农业景观现状特征总结
        6.7.2. 景观现存问题
        6.7.3. 景观提升的对策建议
    6.8. 本章小结
7. 环城休闲农业景观(ATL-ReBAM)营建策略
    7.1. 营建目标
    7.2. 营建原则
        7.2.1. 生态保护原则
        7.2.2. 参与体验原则
        7.2.3. 适地适建原则
        7.2.4. 城乡互动原则
    7.3. 营建策略
        7.3.1. 完善法规政策策略
        7.3.2. 加强资源保护策略
        7.3.3. 遵循带状发展策略
        7.3.4. 突出风土特色策略
        7.3.5. 强化动力机制策略
    7.4. 本章小结
8. 结论与展望
    8.1. 主要研究结论
    8.2. 本文可能的创新点
    8.3. 研究局限与未来研究方向
        8.3.1. 研究局限
        8.3.2. 未来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图表目录
附录A
附录B
附录C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获得成果目录
致谢

(8)河南省科普旅游资源分类、评价及开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方法与论文框架
        1.2.1 研究方法
        1.2.2 论文框架
    1.3 研究思路与内容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内容
2 文献述评
    2.1 国外科普旅游研究综述
        2.1.1 科技场馆旅游研究
        2.1.2 自然现象景观旅游研究
        2.1.3 古建筑文物遗迹旅游研究
        2.1.4 工业旅游研究
    2.2 国内科普旅游发展及研究综述
        2.2.1 科普旅游资源研究
        2.2.2 区域科普旅游研究
        2.2.3 科普旅游的内容和特征研究
        2.2.4 专项科普旅游研究
        2.2.5 其他学科理论在科普旅游中的运用
    2.3 国内科普旅游研究存在的问题
        2.3.1 已有文献数量较少,级别较低
        2.3.2 理论研究较少,不能支撑实践发展
        2.3.3 研究方法简单,定量研究较少
    2.4 国内外研究述评
3 科普旅游研究的理论基础
    3.1 相关概念
        3.1.1 科普产业
        3.1.2 科普旅游
        3.1.3 科普旅游资源
    3.2 科普旅游研究的相关理论
        3.2.1 经济学理论
        3.2.2 旅游资源系统论
        3.2.3 地域分异与分工理论
4 河南省科普旅游资源分类及富集度计算
    4.1 科普旅游资源分类体系
        4.1.1 科普旅游资源分类原则
        4.1.2 科普旅游资源分类体系
    4.2 河南省科普旅游资源类型
        4.2.1 地文科普旅游资源
        4.2.2 水文科普旅游资源
        4.2.3 生物科普旅游资源
        4.2.4 历史遗产遗迹类科普旅游资源
        4.2.5 科技园区科普旅游资源
        4.2.6 科技场馆类科普旅游资源
        4.2.7 科学教育设施类科普旅游资源
    4.3 河南省综合科普资源基地建设情况
        4.3.1 中国科协全国科普教育基地
        4.3.2 国土资源科普教育基地
        4.3.3 省级科普教育基地
    4.4 科普旅游资源认知情况调查
        4.4.1 问卷设计与发放
        4.4.2 数据分析方法
        4.4.3 数据分析结果
    4.5 河南省各市科普旅游资源富集度计算
        4.5.1 科普旅游资源富集程度评价指标及权重
        4.5.2 河南省各市科普旅游资源富集程度评价结果
        4.5.3 科普旅游资源富集度等级划分
        4.5.4 河南省各类科普旅游资源等级划分
    4.6 小结
5 河南省科普旅游综合评价
    5.1 科普旅游资源评价
        5.1.1 科普旅游资源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5.1.2 评价方法及计算过程
        5.1.3 评价体系计算结果说明
        5.1.4 河南省科普旅游资源等级评价
    5.2 基于产业融合理论的河南省科普旅游开展潜力评价
        5.2.1 指标体系构建
        5.2.2 评价方法
        5.2.3 数据来源
        5.2.4 河南省科普旅游开展潜力综合评价结果
        5.2.5 河南省科普旅游开展潜力分析
    5.3 基于要素禀赋理论的河南省科普旅游产业竞争力评价
        5.3.1 科普旅游产业竞争力评价模型构建
        5.3.2 评价方法及数据来源
        5.3.3 基于要素禀赋的河南省科普旅游产业竞争力评价结果及分析
    5.4 小结
6 河南省科普旅游资源空间分析及布局研究
    6.1 河南省科普旅游资源空间结构分析
        6.1.1 区域划分及测算方法
        6.1.2 河南省各类科普旅游资源空间分析
    6.2 河南省科普旅游空间布局方案
        6.2.1 西部山地科普旅游资源富集区
        6.2.2 北部科普旅游资源差异区
        6.2.3 中部人文-自然科普旅游资源复合区
        6.2.4 南部山水科普旅游资源富集区
        6.2.5 东部平原科普旅游资源贫乏区
    6.3 小结
7 河南省科普旅游实证研究——云台山世界地质公园科普旅游
    7.1 云台山世界地质公园概况
        7.1.1 区位与交通
        7.1.2 地貌概况
    7.2 云台山世界地质公园地质资源概况
        7.2.1 地质演化历史漫长,构造背景复杂
        7.2.2 地质遗存丰富,地质景观类型多样
        7.2.3 地质科学内容蕴含量巨大,科学研究和科普教育功能突出
    7.3 云台山世界地质公园科普旅游开展现状
        7.3.1 科普设施建设现状
        7.3.2 科普旅游线路规划
        7.3.3 科普宣传及科普培训
    7.4 科普教育基地建设现状
        7.4.1 科普条件
        7.4.2 科普活动
    7.5 云台山世界地质公园游客感知情况调查
        7.5.1 游客感知测评指标体系构建
        7.5.2 问卷设计与调查
        7.5.3 被调查游客样本信息汇总
        7.5.4 游客总体感知分析
        7.5.5 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7.5.6 单因素方差分析
    7.6 小结
8 河南省科普旅游开发模式与对策
    8.1 科普旅游开发模式
        8.1.1 从科普与旅游的关系来划分
        8.1.2 从科普旅游参与主体来划分
    8.2 基于比较优势理论的河南省科普旅游资源开发
        8.2.1 区域科普旅游资源比较优势的构成
        8.2.2 河南省科普旅游资源开发策略
    8.3 河南省加快开展科普旅游对策建议
        8.3.1 政府和相关组织方面,继续加强支持力度
        8.3.2 资源开发方面,继续挖掘旅游资源的科普特色
        8.3.3 设施方面,继续完善科普旅游相关设施建设
        8.3.4 人才方面,继续培养和培训科普旅游人才
9 结语
    9.1 研究结论
        9.1.1 科普旅游资源界定及分类
        9.1.2 区域科普旅游资源富集度
        9.1.3 科普旅游综合评价
        9.1.4 科普旅游资源空间分析及布局
        9.1.5 科普旅游开发
    9.2 创新点
        9.2.1 研究内容方面
        9.2.2 研究方法运用方面
    9.3 不足和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9)黑龙江省讷河市雨亭湿地公园规划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来源及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1.1.1 课题的来源
        1.1.2 课题研究的背景
        1.1.3 课题研究的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2.3 国内外文献综述的简析
    1.3 研究的内容、方法及技术路线
        1.3.1 主要研究内容
        1.3.2 研究的方法
        1.3.3 研究的技术路线
第2章 城市湿地公园的相关概念及理论
    2.1 湿地的相关概念
        2.1.1 湿地的成因
        2.1.2 湿地的定义
        2.1.3 城市湿地的概念
    2.2 城市湿地公园的相关概念
        2.2.1 城市湿地公园的定义
        2.2.2 城市湿地公园的类型
        2.2.3 城市湿地公园与一般水景公园的区别
    2.3 城市湿地公园规划设计要素
        2.3.1 湿地植物
        2.3.2 水体与驳岸
        2.3.3 亲水设施
        2.3.4 交通步道
        2.3.5 建筑物及小品
        2.3.6 背景文化
    2.4 城市湿地公园的作用分析
        2.4.1 生态环境的完善作用
        2.4.2 文化科普的宣传作用
        2.4.3 休闲旅游的开发作用
        2.4.4 “海绵城市”的推动作用
    2.5 城市湿地公园规划设计的相关理论
        2.5.1 生态学与多学科合作理论
        2.5.2 行为科学与环境关系理论
        2.5.3 节约型景观与可持续发展理论
    2.6 其他城市湿地公园案例分析及经验总结
        2.6.1 双溪布洛湿地保护区
        2.6.2 东鄱阳湖国家湿地公园
        2.6.3 西溪国家湿地公园
        2.6.4 北湖国家湿地公园
        2.6.5 案例经验总结
    2.7 本章小结
第3章 讷河市雨亭湿地公园概况综述
    3.1 讷河市雨亭湿地公园的基本概况
        3.1.1 讷河市概况
        3.1.2 雨亭湿地公园概况
    3.2 讷河市雨亭湿地公园现状
        3.2.1 区位边界
        3.2.2 气象气候
        3.2.3 场地状况
        3.2.4 水文条件
        3.2.5 动植物资源
    3.3 现状资源评价
        3.3.1 有利条件
        3.3.2 限制条件
    3.4 讷河市雨亭湿地公园规划设计的可行性分析
        3.4.1 地块基底优良
        3.4.2 市民利用率较高
        3.4.3 交通组织完善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讷河市雨亭湿地公园规划设计策略
    4.1 讷河市雨亭湿地公园规划设计目标
    4.2 讷河市雨亭湿地公园规划设计理念
        4.2.1 生态区域的融入性
        4.2.2 功能布局的合理性
        4.2.3 历史文化的完整性
        4.2.4 “海绵城市”的预期性
    4.3 讷河市雨亭湿地公园规划总体设计
        4.3.1 总平面布置
        4.3.2 竖向设计
        4.3.3 交通规划
        4.3.4 动物生境规划
        4.3.5 生物廊道营造
    4.4 讷河市雨亭湿地公园功能分区
        4.4.1 生态恢复保育区
        4.4.2 科普宣教区
        4.4.3 开放交流区
        4.4.4 管理服务区
        4.4.5 过渡区
    4.5 讷河市雨亭湿地公园旅游规划
        4.5.1 项目与区域
        4.5.2 服务设施
        4.5.3 解说指示系统
        4.5.4 环境容量预测
    4.6 讷河市雨亭湿地公园专项设计
        4.6.1 植被设计
        4.6.2 水体设计
        4.6.3 驳岸设计
        4.6.4 夜景亮化设计
    4.7 讷河市雨亭湿地公园保障措施与未来发展
        4.7.1 建立完善的政策法制体系
        4.7.2 加大湿地的科学研究
        4.7.3 平衡生态的保护与利用
        4.7.4 提升公众的生态教育与认识
    4.8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10)论旅游地学与地质公园的创立及发展,兼论中国地质遗迹资源——为庆祝中国地质科学院建院60周年而作(论文提纲范文)

1 旅游地学学科的创立与发展
    1.1 旅游地学的定义
    1.2 旅游地学的研究内容
    1.3 旅游地学产生的历史背景
    1.4 旅游地学学科发展阶段划分
        1)旅游地学孕育阶段(1978—1985年)
        2)旅游地学初创阶段(1986—1991年)
        3)旅游地学成长阶段(1992—1999年)
        4)旅游地学新的开拓阶段(2000年至今)
    1.5 旅游地学研究会学术活动
    1.6 旅游地学发展趋势
2 地质公园的创立与发展
    2.1 地质公园创立的历史
    2.2 中国国家地质公园的定义
    2.3 中国国家地质公园的任务
    2.4 国家地质公园申报条件
    2.5 国家地质公园审批程序
    2.6 国家地质公园建设验收标准
    2.7 中国国家地质公园徽志
    2.8 中国国家地质公园发展现状
    2.9 中国的世界地质公园
    2.1 0 世界地质公园动向
    2.1 1 地质公园建立的重要意义
    2.1 2 中国地质公园发展前景
    2.1 3 中国地质公园建设前景预测
3 中国地质遗迹景观资源
    3.1 地质遗迹
    3.2 地质景观
    3.3 地质景观类型划分
    3.4 地质遗迹景观资源评价方法
    3.5 中国地质遗迹形成与分布规律
        3.5.1 地质剖面大类
        3.5.2 地质构造大类
        3.5.3 古生物大类
        3.5.4 岩石、矿物、矿床大类
        3.5.5 地貌景观大类
        1)岩石地貌
        (1)花岗岩地貌。
        (2)碎屑岩(砂、砾岩)地貌景观
        (3)可溶岩地貌景观(喀斯特地质景观、岩溶景观)
        (4)黄土地貌景观
        (5)风蚀与沙积地貌景观
        2)火山地貌景观
        3)冰川地貌景观
        3.5.6 水体景观大类
        3.5.7 环境地质遗迹大类
        1)地震遗迹景观
        2)陨石冲击遗迹景观
        3)滑坡、泥石流遗迹景观
    3.6 中国地质遗迹应用与保护

四、黑龙江省水景旅游资源的开发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环境行为视域下微气候对景区游客量的影响研究[D]. 杨晓燕. 华侨大学, 2020(12)
  • [2]白洋淀景区旅游足迹测算与环境承载力研究[D]. 褚英敏. 中国矿业大学, 2020(03)
  • [3]基于SWOT分析的体育特色小镇旅游资源开发研究 ——以北京妙峰山骑行小镇为例[D]. 杨文. 北京体育大学, 2019(02)
  • [4]青城后山风景名胜资源评价与规划研究[D]. 李函洋. 成都理工大学, 2019(02)
  • [5]地质遗迹景观的价值评价及保护研究 ——以蓟县国家地质公园为例[D]. 李发明. 天津大学, 2019(06)
  • [6]山岳型革命老区风景资源利用对策研究[D]. 崔潇. 北京林业大学, 2017(04)
  • [7]基于环城游憩带视角的都市休闲农业景观营建研究 ——以成都市为例[D]. 李露. 北京林业大学, 2016(04)
  • [8]河南省科普旅游资源分类、评价及开发研究[D]. 刘晓静. 河南大学, 2016(06)
  • [9]黑龙江省讷河市雨亭湿地公园规划设计研究[D]. 郝宪庆.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6(02)
  • [10]论旅游地学与地质公园的创立及发展,兼论中国地质遗迹资源——为庆祝中国地质科学院建院60周年而作[J]. 陈安泽. 地球学报, 2016(05)

标签:;  ;  ;  ;  ;  

黑龙江省水景旅游资源开发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