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伊斯兰教教派现状与思考

甘肃伊斯兰教教派现状与思考

一、甘肃伊斯兰教教派现状及思考(论文文献综述)

哈嘉玮,马晓旭[1](2020)在《立足中国努力做好伊斯兰教研究——马通先生访谈》文中研究说明学者档案马通Ma Tong马通先生是我国宗教学、民族学和历史学研究领域的着名学者,被誉为我国当代伊斯兰教派门宦研究的奠基人和开拓者。20世纪四五十年代,他对西北地区特别是甘肃临夏的民族宗教问题做了大量的田野调查,走访并结识了一些教派门宦的主要负责人,整理成《教派门宦调查材料》,成为研究西北伊斯兰教教派门宦的珍贵历史资料。

姜馥蓉[2](2020)在《藏传佛教在河西走廊汉族乡村社会融入研究 ——以武威市金塔寺为例》文中研究说明宗教的生存和发展,取决于是否适应所处的社会,这种适应一般会涉及其在底层社会的身份建构、被认同和信任等。藏传佛教在河西走廊不同的地区的传播各有特色。在这种情况下,研究藏传佛教在河西走廊的传承个案是必要的。本研究以武威市金塔寺为例,拟沿着民族志书写和解释人类学的范式,对一个在河西走廊有数百年盛名的乡村藏传佛教寺院与地方汉族社会的互融与共生情景进行描述并赋予一定的说明性,力求为更有效地对类似文化现象的解读提供案例参考。文章首先纵向梳理了历史时期藏传佛教进入河西走廊的宏观社会历史背景及武威地区藏传佛教的传播、传承概况;观察地方外部社会力量如何影响藏传佛教金塔寺的重建及其在地方社会的面貌;藏传佛教金塔寺在进入汉族村落以后如何对群体和个人产生影响,是否以及何种程度上参与并形塑信众的世俗生活和宗教信仰;以及藏传佛教金塔寺进入地方汉族文化环境后与地方传统宗教信仰之间的互动状况,以及这种互动如何引起各自微妙的变化,并影响藏传佛教金塔寺在地方社会的融入。其次,在对田野调查整体情况的把握基础上,提出结论和思考。文章的研究结论认为:对宗教信仰的阶序建构,乃是个案中藏传佛教融入地方社会的模式。并通过观察村民个体、村落整体以及村落社会中的一些宗教行为这三个方面,探讨藏传佛教金塔寺与地方汉族村落的互融对后者产生的一些具体影响。提出考察藏传佛教在河西走廊这样多元文化环境中融入案例的价值即在于,更好理解多民族、多文化共生互动的特点,从而为理解中国文化多元一体格局等宏大理论提供具象的认知。此外,通过对田野调查整体情况的把握,文章思考了两个问题:一是反思“民间佛教”的概念,提醒相关研究者在运用此类概念时,不能忽略佛教信仰者的内部视角;二是以案例为基础,讨论如何在基层社会践行“宗教中国化”,以及在基层社会践行“宗教中国化”的必要性。

马金虎[3](2019)在《百余年来中国伊赫瓦尼研究的回顾与展望》文中研究表明作为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伊斯兰教最大的维新运动——伊赫瓦尼,不仅教义简明易行,而且以对主命与圣行以及副功奉行的主次分明等,受到国内众多教民的追随,从而流布于很多地区。学术界主要从历史学、宗教学、社会学和人类学等学科视角,对其起源、背景、创建人、思想、主张、使用经典、与政治的关系、教派斗争、社会影响等多带有挖掘资料和考证性质的研究,研究视野和范围仍比较有限,特别是缺乏深入田野调查的现状研究,以及在不同民族与不同地域中的本土化问题关照不够。为了今后比较全面、深入地研究伊赫瓦尼,并且尽可能多的出现一批有份量、多学科的研究成果,笔者就目前所能见到的研究成果加以分析并提出今后研究的重点,以期起到抛砖引玉之作用。

马志强[4](2019)在《变迁中的民间权威与乡土秩序 ——以吴村回族寺坊为个案》文中认为中国社会有其固有的乡土本色,作为一个多民族国家,各民族社会又有其个性化的特点。民族地区乡村社会具有多元复杂的民族文化特征和地方社会秩序,“寺坊”这一民族民间生活组织形式在西北乡村社会的回族历史发展中扮演着较为重要的角色。本研究通过对西北乡村社会一个回汉共居的民族村落的田野调查,以回族寺坊场域内的民间权威人物为主要研究对象,在地方社会历史变迁的宏观背景下,从微观上洞察寺坊内各类权威人物的行为实践和行动策略是如何影响寺坊的运行秩序及村落的发展。从而描绘自吴村回族寺坊建立以来,尤其在近些年“村转居”的进程中寺坊进行整合与重构的过程特征,并挖掘这一变迁轨迹背后的权威结构、乡土秩序及整合机制。笔者主要运用民族学田野调查方法,对吴村寺坊权威与秩序的变迁进行了民族志书写,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论述。第一,对吴村及其寺坊的时空坐落进行素描。了解吴村及其寺坊的基本历史与地理、居住格局与生计方式等内容;对吴村的村庄权力与文化的演变进行梳理;扼要介绍寺坊的历史与现状。第二,通过对寺坊坊民的口述史访谈,总结和梳理寺坊在第一阶段(1929—1959)中的传统权威结构与寺坊秩序。第三,继续通过口述史的访谈和实地调研,描述寺坊在第二阶段(1980—2010)的恢复重建及其在发展中的变革特点。围绕寺坊中的权威人物,寺坊在教育等方面进行了变革,寺坊秩序发生了变化,寺坊传统权威发生了转换。第四,在第三阶段(2010—2015),城市化和“村转居”的到来,为村落和寺坊均带来了重大的机遇和挑战。坊民出现了“分家”与“离坊”现象,而寺坊权威则在清真寺的拆迁重建过程中发生了权力博弈,“寺管会”发生了重组。第五,在寺坊发展的第四阶段(2015—2018),主要通过参与观察和访谈,描述了坊民在“上楼”以后,寺坊从短暂“聚合”到坊民“离散”的过程。在社会快速变迁的背景下,人们的“个体化倾向”正在逐渐加强,寺坊权威的权威性逐渐弱化。在“国家在场”的作用力下,人们更多地参与到了社区的社会生活之中,社区认同意识和国家认同仪式逐渐增强。笔者认为,通过对寺坊历史发展过程中民间权威的实践与秩序变迁的总结与讨论,社会变迁中地方社会与社区的发展,首先是以国家力量作为主导和制度支撑的,同时民间力量在乡土秩序的发展演变中也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随着传统乡村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型,传统的民间权威呈现出了逐渐衰落的趋势,民间权威在地方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正逐渐减弱,地方社会秩序的稳定存续越来越依赖正式的制度权威,这种正式的官方力量,体现在“国家在场”或“国家隐形在场”之中。对多民族村落社区中的回族寺坊进行微观阐释,考察其历史变迁过程中民间权威的行为实践与基本样貌,有助于我们全面深入地了解回族乡村社会的关系网络、权力结构及运行秩序,从而为民族地区乡村振兴及社会和谐、稳定有序的发展提供可资借鉴的现实材料,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

张志强[5](2019)在《西北少数民族青年树立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研究》文中认为人们的思想认识来源于实践,又反作用于实践,正确的思想认识从来不是与生俱来、一蹴而就的,它的形成离不开科学理论与实践探索相结合的引导。宗教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既是一种人的社会意识、观念形态,也在社会发展的各个阶段以不同的形态存在着,因而不同的人们对于它的认识也就参差不齐。分布于我国西北民族地区的部分少数民族,历史上由于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原因,其内部多数人受到伊斯兰教或藏传佛教的影响,但从历史脉络及现实生活角度来看,两者之间既存在一定联系又具有显着区别。西北少数民族青年生机勃勃、思维活跃,正处在成长成才的关键阶段,同时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尚未成熟,由于成长环境所具有的特殊性,例如较易受到宗教文化因素等多元影响,因此需要通过引导培养他们树立马克思主义宗教观。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道路在中国的成功开辟,使得科学社会主义在21世纪焕发出新的蓬勃生机,也证成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之于中国实践的正确指导意义。按照这一“伟大的认识工具”的宗教观,宗教作为人类精神生活的一部分,作为社会的思想上层建筑的一部分,是人类社会生活过程在人们头脑中的曲折反映,归根到底依赖于人类的物质生活过程,为人类的社会生活即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所决定。正是这一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科学理论体系,比以往任何一种宗教观都更为正确地把握了宗教,从而实现了宗教观历史上的深刻变革。马克思主义宗教观集中反映在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宗教的思想之中,也反映在同时代和之后赞同并用以研究宗教问题的人们的思想之中,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宗教观就是这一科学理论结合中国实践的赓续发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宗教观,是21世纪的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是马克思主义宗教观中国化的新飞跃,是教育引导西北少数民族青年树立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根本遵循。“要加强对青少年的科学世界观宣传教育,引导他们相信科学、学习科学、传播科学,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习近平在2016年全国宗教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把培养青少年树立科学宗教观作为宗教工作重点之一,作为“主要矛盾”和必须要解决的“突出问题”看待。通过科学理论引领树立马克思主义宗教观,关涉西北少数民族青年的健康成长成才,关涉平等团结互助和谐新型民族关系的构建和巩固,关涉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建设进程,关涉“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最终实现,是必须要重视和落实的一项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实践证明,树立马克思主义的正确宗教观重在引导。那么,如何引导西北少数民族青年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去正确认识宗教文化与传统习俗、国家的政策法规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之间的关系呢?这是一个不容忽视、必须予以密切关注和及时解答的重要时代命题。概而言之,西北少数民族青年对宗教问题的总体看法与时代进步相契合,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要求相适应,但也由于各种现实因素的影响而存在一定的不平衡性。因此,为了促进他们的健康成长成才,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研究如何以科学理论与实践创新相结合引导树立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等问题,就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针对性与学术研究意义。除了导论,本研究全文共分为五章。第一章是对树立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理论依据的系统阐释,通过探寻马克思主义宗教观中国化的理论进路,深切领悟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宗教观的科学内涵;第二章回溯了中国共产党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引导实践,总结了引导实践的辉煌成就与有益经验;第三章是对西北少数民族青年宗教观念现状的调查分析;第四章在整理归纳调查数据的基础之上,论证了西北少数民族青年树立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基于上述实证调研与学理分析,本文第五章提出了引导西北少数民族青年树立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时代要求与对策建议。本研究全文贯穿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不断发展的马克思主义宗教观中国化理论与实践为基础,紧密结合我们党在不同历史时期的理论创新与实践探索,针对西北少数民族青年对宗教等问题的观念现状及特点,通过问卷调查、个别访谈、组织座谈、数据分析、文献研究等方式,既有对实践引导成就与经验的总结凝炼,也有对西北少数民族青年思想认识现状及引导不足的调研分析,为进一步探索如何引导树立正确的马克思主义宗教观奠定了坚实基础。本文从思想认识方面的主要问题、影响树立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不利因素和引导树立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不足之处等三个方面,深入剖析了西北少数民族青年树立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所面临的考验与挑战,建议通过正确、科学、合理的协同创新与完善,以引导他们树立马克思主义宗教观,促进他们健康成长成才,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樊静[6](2018)在《民国时期来华传教士对中国内地穆斯林的认识及传教活动研究 ——以英文季刊《穆斯林世界》为中心(1911—1947)》文中研究说明自19世纪末以来,中国伊斯兰教和回族穆斯林社会逐渐引起西方学界的关注和研究兴趣,尤其是20世纪上半叶大量来华传教士对回族穆斯林的书写,成为西学有关中国穆斯林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也与同时期汉语文献中的相关历史写作遥相呼应。本研究以字味默为主编的《穆斯林世界》英文季刊中有关中国伊斯兰教和回族穆斯林社会文章为主要研究对象,探究20世纪上半叶来华传教士及西方学者对中国伊斯兰教和回族穆斯林社会的认识及其影响。全文共分五章。绪论部分主要介绍研究缘起、国内外相关研究、本研究的主要内容、研究方法及理论与现实意义等。从中可以得知,以《穆斯林世界》为中心的研究,能够较为全面和丰富地呈现出20世纪上半叶来华传教士及西方学者对中国伊斯兰教和回族穆斯林社会的认识和传教活动,具有一定的学术创新、理论建构及现实观照等意义。第一章主要介绍《穆斯林世界》主编字味默的生平、传教活动及神学思想特征,以及《穆斯林世界》创刊背景、缘由、宗旨及其对中国伊斯兰教和回族穆斯林社会的关注,旨在论述字味默对阿拉伯世界的传教热情,以及他本人在一战后神学思想的转变和二次的访华活动,有效地促使既具学术性又服务于基督教海外传教事业的《穆斯林世界》,成为来华传教士对中国伊斯兰教和回族穆斯林社会认识及传教活动的交流平台。《穆斯林世界》所收录的文章内容也为本研究提供了充分的史料论据。第二至第四章为本研究的主体部分。第二章通过梳理长期活跃于回族穆斯林中的传教士对不同区域穆斯林人口数量、祖先来源、相貌特征、服饰特征、生计方式、教职人员、婚姻家庭、宗教实践、伊斯兰教育、宗教派别、宗教出版物、清真寺建筑、回汉关系,以及传教士与穆斯林之间的“文化冲突”等描述与讨论,分析传教士对回族穆斯林社会文化的认识。第三章涉及毕敬士、梅益盛、海瓦德和濮马克等对中国伊斯兰教汉文译着、回族历史人物、伊斯兰教入华时间及回族新文化运动等方面的研究,探讨传教士对中国伊斯兰教历史与现状的认识。第四章透过传教士对宗教交流、直接布道、医疗事工、教育事工和文字事工五种主要传教方式的反思活动,评述了传教活动的失败经验对回回民族共同体形成与发展研究的意义。最后一章是本研究的结论与反思部分。本研究认为,传教士在特殊历史境遇下以传教活动为目的,形成了对中国伊斯兰教和回族穆斯林社会独特的研究旨趣,通过大量详实的田野考察资料和独特的研究视角,为中国伊斯兰教史、回族社会史、西北少数民族地方志、中西方文化交流史等方面研究,以及全球处境下中国伊斯兰教的发展,尤其为我国少数民族地区宗教多元并存与和谐发展等,提供可资参考的历史研究借鉴与宗教交流经验;同时认为,传教士受其宗教信仰的价值取向、二元对立的思维模式和“东方主义”视域局限的影响,对中国伊斯兰教史和回族社会文化的理解产生一定的误读,导致有失公允的分析与诠释,需要研究者批判性地借鉴其研究内容。

张金国[7](2018)在《习仲勋民族工作思想研究》文中指出民族工作是民族国家社会结构中国家——民族二元互动关系的载体,体现国家民族问题治理的道路选择、制度设计和国家意识,是国家民族问题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方面。在多民族国家制度重建的变动时期,民族工作事关民族社会内部关系的重构、政治秩序的稳定和国家权力的整合。习仲勋民族工作思想的实践处于转型为基础的国家重建的关键时期,即建国初期与改革开放初期,这两个时期党和国家面临的任务有所不同,但需要突破的具体困境则有惊人的相似之处,即均需完成政治秩序的重建。习仲勋作为党和国家第一代领导集体成员之一,他不仅仅是新中国缔造者之一,更是新中国在民族地区进行社会改造与国家政权建设的执行者、重大政策制定者、重大事件的参与者。他本人在民族宗教工作方面的独特观点、理论,他所倡导的民族宗教工作方法,他在民族工作方面的成功实践,尤其是在建国初期的西北民族地区克服各种艰难险阻、层层障碍,在国家初创之际积极推进西北民族地区的政权建设与社会改造,理顺了民族与民族、民族与国家之间的关系,有效地实现了中国共产党在西北地区的社会治理。可以说,正因为习仲勋开创性的民族工作思想才使得西北区域社会没有成为初生国家的包袱与负担,避免了历史上西北民族宗教问题阻碍国家建设的悲剧重演,其意义不仅仅在建国初期西北民族地区的一隅一地,更给整个国家建设中的民族问题的治理提供了具有全局性的指导意义。理论上的任何一种解读、研究乃至重新建构都是由现实的实践所激发的,研究习仲勋建国初期与改革开放初期民族工作的思想,尤其是建国初期民族工作思想,一方面在于追求真实的中国共产党在民族问题治理上走过的艰难历程,另一方面在于通过历史的镜鉴寻求对当下国家民族问题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借鉴意义,因为习仲勋所处的时代,其实离我们并不那么遥远,他基于民族问题、宗教问题以及在此基础上所形成的理论、观点、思想,实际上对我们今天极力解决的民族问题,依旧极具针对性、指导性。论文分为七个部分:绪论部分主要是按照既定的行文规则概述选题的缘由与选题理论与现实意义,整理和评述既有的文献资料与学术研究成果等。对于习仲勋民族工作思想的研究,不能单纯地聚焦于他本人在特定时期、特定阶段的特定行为与思想,而必须放眼他的时代与时代所赋予他的时代文化与社会背景,这样才能了解他的思想何以产生、为什么会产生。纵观世界人物思想研究,就个人思想而言,不可能单纯地就理论而理论地认识、了解一个人,必须把个人放在社会与时代的关系之中,为此,论文的第一章主要是结合大的时代与社会背景,对习仲勋民族工作思想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与思想渊源结合习仲勋的生平,做一个全面的纵向梳理,以期揭示习仲勋民族工作思想形成、发展的内在逻辑,深化对习仲勋民族工作思想的认知。一种思想的萌芽、产生、发展都是一个辩证的社会化过程,如果简单地从历史发展的过程中剥离出来,那么离开历史发展过程的理论就是抽象的,就必然是僵死的。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论文第二部分着重分析了习仲勋民族工作思想的发展历程即萌芽期、发展期、成熟期的三阶段,展示其民族工作思想是在中国革命这一大的社会场域中不断发展、不断升华的过程。任何一种思想理论的形成都有其理论架构的视角或向度,作为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重要内容的习仲勋民族工作思想也不例外。习仲勋从社会人到政治人的转变,尤其是早期家庭的熏陶与后期革命实践的深刻影响构成了习仲勋民族工作思想的基本向度。论文的第三部分对习仲勋民族工作思想的基本向度进行了剖析,即以民为本的群众观是习仲勋民族工作思想的根基、实事求是是习仲勋民族工作思想的基本路径、团结发展是习仲勋民族工作思想的终极目标,三个基本向度构成了习仲勋民族工作思想的理论根基、根本底色、价值追求(出发点、实现什么、怎么实现)。恩格斯指出,研究这些思想动机“是能够引导我们去探索那些在整个历史中以及个别时期和个别国家的历史中起支配作用的规律的唯一途径。”(1)可以说习仲勋民族工作思想研究的动机正是要体现作为一种理论在国家构建与社会治理中的重要作用,因此论文第四部分围绕习仲勋在民族区域自治、民族统战、民族社会改造、宗教工作等方面的若干重要观点、思想展开研究,也正是这些理论与观点建构了习仲勋民族工作思想的体系内容。方法论之所以在一定语境中被上升为“原则”或“根据”,是因为它们能以某种方式规定研究的方向,从而排除显然会使所说明的问题陷入“困境”的方向。基于此,论文第五部分以习仲勋在民族宗教工作方法论上的若干重要提法展开研究。一种理论与思想的强大力量,不在于理论与思想的深邃莫测,而在于它对实践的指导,习仲勋民族工作思想虽然具有某种历史性和阶段性特点,但由于他是一个开放的体系,因为它赖以成长的社会土壤、社会发展阶段、民族发展阶段并没有发生根本性的改变,因此它必须面对自己所处的时代,而不是面对自己既有的结论。习仲勋民族工作思想同样需要与时俱进,同样要指导实践,它要根据新时期民族的新问题,总结新的经验,得出新的结论,因此,文章结语部分主要内容是结合习仲勋民族工作思想研究,深刻挖掘其对现实的指导意义和启示作用。

马振华[8](2018)在《历史记忆、社会组织和日常生活 ——东乡族社会文化民族志》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以东乡族的社会文化生活为研究对象,将主要着眼点放在其历史记忆、社会组织和日常生活等几个重要方面。本文通过文献资料和田野调查的方式完成资料搜集。东乡族社会文化在适应当地生态环境的条件下,形成一套独特、合理的单元,从当地人的历史记忆、地域性的社会组织,再到其日常生活,共同构成了东乡族社会文化的特点。弄清东乡族社会文化的发展脉络,既为甘肃民族地区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提供经验,也为“一带一路”建设和西北地区扶贫工作提供借鉴。本文力图以研究者的视角,全方位地阐释东乡族人的社会结构和文化特征,为学术界对这一甘肃特有少数民族进行全面研究提供参考资料,同时,也希望通过这一研究,为当地政府制定相关扶贫政策提供参考。全文共分七个部分,即绪论、正文六章、结语。第一部分为绪论,就选作本研究的缘由、相关学术史、理论基础和研究内容、思路、方法、目的等作一概要叙述。正文第一章,系统考察了有“水落城”之称的东乡族自治县的自然地理与人文生态。对东乡县四面环水而以干旱着称的特殊自然地理环境,在丝绸之路东端的历史地位,以及文化环境、族群分布、东乡语与小儿经,生活在特殊环境中的东乡族的生计方式的特点等问题提出自己的认识。对田野工作点妥家沟小流域作了细化描述。第二章,专论东乡族社会文化中的历史记忆。对学术界关于东乡族族源的各种观点及其支撑材料进行了批判性的讨论与质疑,将口述历史、小儿经记载、手抄本古兰经等非官方记载引入研究依据中,结合已有的研究成果,提出了东乡族历史记忆多元化和进一步推进东乡族族源研究的看法。第三章,根据东乡族社会基层组织的实际情况,将其划分为基层社会行政组织、宗教单元-者玛提、家族单元-家伍三类,并就其各自的功能与作用进行了考察,提出了自己的认识。第四章,考察东乡族社会文化生活。在社会调查等田野工作的基础上,重点讨论了东乡族群众的宗教活动场所清真寺与拱北、东乡族的传统节日、东乡族人生礼仪、葬礼等几个方面,提出东乡族的传统文化是多元文化共存共生与涵化的结果,是东乡族人对本民族文化自我调适的实践,是东乡族文化本土化、中国化的结果。第五章,讨论东乡族社会文化中独特的医者与医疗行为。对杜瓦池从业者妥十二布、妥麦藏、马万良三位医者及其医疗行为进行了个案考察,指出杜瓦池吹杜瓦行为的出现和盛行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中国本土文化与伊斯兰教外来文化二者之间相互调适的结果。这种民间治疗行为对人的精神、心灵进行舒缓、引导和释放,在缺少医疗条件时为群众解决切实的痛苦,为地方公共服务建设起着某种补充作用。结语部分,提出了对全面认识东乡族社会文化的几点思考,以回应东乡族社会文化的相关问题,也对未来东乡族社会文化的可持续发展进行了展望。

魏寒梅[9](2018)在《近代中国伊赫瓦尼“遵经革俗”思潮研究》文中提出近代中国伊赫瓦尼“遵经革俗”思潮是在特定历史背景下,通过“凭经”、“遵经”来革除和纠正伊斯兰教中不符合《古兰经》和圣训的礼仪、习俗,使之回归到《古兰经》和圣训的正确教义中,以达到纯洁和净化伊斯兰教的一种宗教改革思潮。宗教改革和宗教复兴是近代中国伊斯兰教发展的主流,改革者倡导的伊赫瓦尼“遵经革俗”思潮,由关注穆斯林社会内部的宗教改革逐渐转向爱国爱教的道路,是近代中国伊斯兰教成功转型的缩影。以史为鉴,通过对近代该思潮的研究,为客观评估和引导当代中国伊斯兰教思潮提供参考。另外,全面梳理和研究伊赫瓦尼“遵经革俗”思潮,是对当前该领域学术研究的总结与反思。在中国,外来宗教在中华文明的影响下,融合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宗教。伊斯兰教自唐宋移植到中国,也逐渐经历了中国化过程,走上了中国化道路。同时,中国伊斯兰教的发展与演变离不开世界伊斯兰教思潮的影响。梳理近代伊赫瓦尼“遵经革俗”思潮的兴起、传播与发展,有利于更好地把握中国伊斯兰教与世界伊斯兰教的互动关系和近代中国伊斯兰教思想发展脉络,对当代中国伊斯兰教本土化建设及其走向有着重要的借鉴和启发意义。当前学术界对近代中国伊斯兰教改革思潮研究薄弱,通过对伊赫瓦尼“遵经革俗”思潮的研究,为研究近代中国伊斯兰教思想史做些基础工作。本文研究主要采用宗教学和思想史的研究方法,系统地梳理与分析近代中国伊赫瓦尼“遵经革俗”思潮产生的时代背景、思想渊源、主要人物思想和思潮兴起、传播与发展。总结中国伊赫瓦尼“遵经革俗”思潮的主要特征和影响,对近代伊赫瓦尼“遵经革俗”思潮进行定性分析与思考。近代伊赫瓦尼“遵经革俗”思潮在改革内容上主要围绕宗教礼俗而展开,重点体现在念经、礼拜、寻月、丧葬等方面。新老教之间并无实质性的分歧,他们仍沿袭传统的逊尼派和遵循哈乃斐教法学派。伊赫瓦尼“遵经革俗”思潮的改革者通过着书立说和翻译经书典籍,表达其思想。他们注重对教义、教法的研究,解答现实问题。他们也重视经堂教育,对经堂教育实施改革,融入现代教育元素,培养了许多从事宗教活动的阿訇和研究伊斯兰教文化的人才。从伊赫瓦尼“遵经革俗”思潮传播与发展轨迹看,改革者的思想并不拘泥于某种思潮的影响,而是在借鉴外来新思潮的同时,结合中国伊斯兰教的实际从事改革,在不同阶段和地区改革的侧重点和主张亦不同。在传播方式上以传统的讲学为主,通过报刊、举行辩经活动和张贴宣传单等方式传播思想。纵观伊赫瓦尼“遵经革俗”的改革者,他们的思想历程是随着时代发展而发生变化,从起初主要关心教务改革转变到“保国保教”、“以教救国”的思想。后期的宗教改革者,大多以全局视野关注本民族的信仰问题,他们把国家、民族命运与宗教联系起来,提出“有国而后有教”,“保国始能保教”的口号。呼吁穆斯林消除民族隔阂,积极投入到保家卫国中,使得他们倡导的“遵经革俗”主张达到了一个很高的思想境界。客观上改变了伊赫瓦尼“遵经革俗”思潮的风向标,也改变了普通穆斯林原有不关心国家政治事务,爱国与爱教相分离,唤醒了穆斯林对国家、民族的认同,凸显了改革的时代性与进步性。改革者的思想有其共性的一面,也有根据不同地域提出具体主张,显示出改革的地域性特点。近代中国伊赫瓦尼“遵经革俗”思潮的影响是积极的,也体现在多方面。尽管它在传播与发展过程中出现教派纷争以及分裂,但在后期国家危亡时刻,对唤醒普通穆斯林的爱国意识和促进回族伊斯兰教文化发展方面起到了积极的、重要的作用。同时也促使当代中国伊斯兰教形成新的教派格局。总之,近代中国伊赫瓦尼“遵经革俗”思潮受伊斯兰世界思潮的影响,但它具有中国社会时代烙印,彰显出中国伊斯兰教的特征。随着社会的转型,改革思潮也发生了巨大变化,从宗教教务改革逐渐转向爱国爱教,充分体现了“遵经革俗”思潮的时代进步性,表现出中国伊斯兰教在近代中国社会转型时期所起到的积极作用。

苏慕瑜[10](2018)在《调适与归属:兰州外来穆斯林女性的社会适应研究》文中指出中国现代化与城市化的进程,促使少数民族的社会结构与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也无可避免地冲击到少数民族的传统风俗习惯及其价值观。其中,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城乡二元体制壁垒的打破,资讯与交通网络的改善,这一系列变化激发了西部地区大规模的社会流动。善于经商的穆斯林群体频繁流动于城市与乡镇之间,成为全国流动人口中比率最高的少数民族群体。与此同时,西北地区农村社会转型与现代化生活,为年轻一代穆斯林女性营造了体现自我和独立发展的社会文化空间,点燃了她们对城市自主生活的向往。许多年轻穆斯林女性随着家人到城市谋生或定居,更有不少女性通过婚姻和接受高等教育等途径而留居城市。然而,穆斯林女性在城市追求现代化生活及独立发展时,受到民族习俗、价值观念、性别文化等因素的影响,经常要面对传统与现代化互动中所产生的取舍及调适。她们的生活方式和家庭文化发生了自觉或不自觉的变化,使她们反思传统的性别角色和性别差异,从而激发了她们对身份归属的重构。本文的研究问题主要围绕两个主题展开。第一,在西北穆斯林传统文化影响下的穆斯林女性进入现代化城市后,在传统与现代的交织碰撞中,她们如何调整自己的社会定位,重新建构社会归属。新的归属与观念的重构过程,又对她们的性别与婚姻观念、社会与家庭角色带来怎样的改变,而这些改变对西北穆斯林的整体文化,特别是家庭文化、性别等级关系等方面又发生了怎样的影响。第二,西北地区农村的社会转型如何塑造了城市外来穆斯林女性的调适能力及主体意识,如何理解个体女性的社会适应与社会结构之间的辩证关系。本文最终要探究始于上世纪末的经济发展及城市化进程,给西北地区城市外来穆斯林女性发展空间的拓展及自我意识的提升带来了什么实质效果。本研究采用民族志的调研方法,以都市人类学、女性人类学、文化适应研究为主要理论工具,通过结合女性个人与社会因素的综合分析发现外来穆斯林女性在城市中的适应行为与各种社会结构性因素之间的关系。首先,在充分整理国家发展政策、全球化、城市现代化、穆斯林民族传统等西北地区穆斯林社会转型的整体因素基础上,对外来穆斯林女性在适应历程中的各种选择、策略、主观愿望及自我表述等进行深描,对她们言行背后的意义与逻辑进行挖掘分析。其次,在田野资料的分析过程中,我发现“调适”与“归属”两个概念频繁出现在报道人的叙述中,突出反映了穆斯林女性的意识变化。外来穆斯林女性需要根据城市的文化规则去调整自己的价值观、社会关系以及自身的行为模式,而调整的最终目的是要建立一种新的归属感,使她们在现代与传统、城市与农村之间找到平衡,并且与城市居民建立和谐的互动关系。调查结果显示,西北地区外来穆斯林女性为融入城市生活的调适实践富有强烈的地域及民族色彩,她们的调适行为除了受到女性迁移者个人的文化资本及能力的影响外,更多来自于整体社会的变迁和城市社会文化的形塑。城市就业环境中的性别差异、城市社会对农村女性的刻板印象以及穆斯林社会根深蒂固的性别权利差异等,使得穆斯林女性在城市寻求自主立足的过程显得异常艰辛。一些外来穆斯林女性,只能将城市作为享受青春自由的驿站,最终还是顺应传统返回家乡成为全职家庭主妇。本研究还发现,调适是一个持续的能动过程,女性个体需要不断自我提升并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努力在新环境中建立新的归属与秩序。本文显示婚姻策略是城市外来穆斯林女性最主要的调适手段,她们透过婚姻进入城市生活,改变传统的婚姻策略来经营理想的家庭生活,以此提升自己的家庭生活和社会地位。而教育的功用并不足以让外来穆斯林女性得到一份自给自足的工作,但可以增加和提高她们的个人文化资本与在城市生活的自信心,有助于她们建立新的社会网络和得到城市社会的认可。城市里民族文化传统的多样性与动态性,有利于她们提高对自身民族文化的认识及利用能力。在整个调适过程中,外来穆斯林女性展示了她们为融入城市社会的诸多努力,如乖巧顺从、灵活变通、协商等比较温和的能动策略,循序渐进地获取周围群体的信任以实现自己融入的目标。她们把握分寸,不会因为要达到自己的理想而破坏与家人的良好关系,她们知道安全感与归属的基础均源自于亲属纽带。研究结果显。示,个别女性确实成功提高了自己的家庭地位,并最终实现了现代女性的独立生活。然而,这些个人的改善并没导致整体穆斯林社会里性别惯习及性别等级关系的重构。出于女性安全感及认同感的需求,她们大多自愿选择牺牲一部分个人自由,并在可能被边缘化的情况下,成为民族文化的再生产者,从而在城市里得到家庭和社会整体的认可。再者,我通过考察发现,城市流动穆斯林女性对整体穆斯林的迁移带来了一定的影响与贡献。首先,女性为家庭所提供的各种抚养功能满足了家庭所有成员的需要,有利于穆斯林群体在城市定居。同时,她们的迁移也改变了流动穆斯林的家庭文化:妻子开始有更多的决策权和社会活动自由、子女培养观念的转变等。此外,从女性发展的角度来看,国家对西北地区少数民族女性有各种关注与照顾政策,女性接受教育的机会明显增多,农村及城市外来女性生活也得以显着改善,因而她们可以相对自由地追求现代化生活。但是,处于从属地位及缺乏经济独立能力的穆斯林女性,需要借助外在力量来拓展她们自身的发展空间和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从而形成有利她们发展的环境。这些改变包括穆斯林社会对女性在家庭中付出的认可与尊重,男尊女卑等传统观念的弱化。而且,政府对西北地区民间组织的引导与监督对外来女性融入城市社会也相当重要。通过倡导一种赋权自立的女性发展模式,提高穆斯林女性的发展与自主意识,从而使她们能够与各民族女性共同参与社会建设,推动西北城乡社会发展。最后,本研究综合利用了社会学、女性研究、社会变迁研究等相关学科的理论及研究结果,但整体而言,本研究的学术基础是民族学人类学的民族志理论方法。利用民族志研究所提供的理论方法,我得以深入实践进行田野调查,收集研究所需资料,进行有效的整理分析。我的研究说明,民族志的理论方法在城市人群的研究中相当有效,它在帮助我们发现研究问题并进行深层次的解释的同时,还能引发研究者深刻的自我反思。民族志的理论方法使我能够较为精确具体地呈现外来穆斯林妇女的都市生活面貌及其调适历程,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城市外来穆斯林女性群体的民族特性和发展需要,同时还能为政府相关管理工作提供对策层面的有效咨询。期盼本研究能为丰富国内有关少数民族妇女发展的研究,贡献一份有启发意义的个案,并且激励少数民族女性在发展的崎岖之路上砥砺前行。

二、甘肃伊斯兰教教派现状及思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甘肃伊斯兰教教派现状及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1)立足中国努力做好伊斯兰教研究——马通先生访谈(论文提纲范文)

一、求学与学术历程
二、中国伊斯兰教研究
三、与国际学术界深入交流
四、深入推进中国伊斯兰教研究

(2)藏传佛教在河西走廊汉族乡村社会融入研究 ——以武威市金塔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背景和研究问题
        (一)选题背景
        (二)田野点选取
        (三)研究问题:藏传佛教在河西走廊乡村社会的融入
    二、相关概念阐释
        (一)河西走廊
        (二)金塔寺与“金塔寺”
        (三)文化涵化
        (四)“文化边缘”与“文化边‘源’”
        (五)阶序理论
        (六)民间信仰
        (七)社会融入
    三、研究综述
        (一)国内外关于宗教对话与宗教身份认同的研究
        (二)以往对藏传佛教寺院的研究概况
        (三)藏传佛教在藏区以外传播的研究概况
        (四)河西走廊藏传佛教的研究概况
    四、理论范式、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
        (一)理论范式
        (二)研究方法
        (三)研究思路与论文框架
    五、金塔寺:文化汇聚地带的藏传佛教
        (一)田野点的自然地理概况
        (二)田野点的人文概况:“金塔寺”与金塔寺
第一章 藏传佛教在河西走廊的传播
    第一节 河西走廊藏传佛教传播的历史概况
        一、河西走廊的藏族部落和人口
        二、河西走廊藏传佛教的传播概况
        三、20世纪中期以前河西走廊藏传佛教传播的特点
    第二节 武威地区藏传佛教的传播
        一、20世纪中期以前武威的藏传佛教传播概况
        二、20世纪中期以后武威的藏传佛教传承状况
    小结
第二章 国家、地方社会与寺院重建
    第一节 国家在场与金塔寺重建
        一、国家政权在制度、政策层面对寺院的管理
        二、国家政权在符号象征层面对寺院的影响
    第二节 民间力量与金塔寺的重建
        一、民间文化组织的公共号召力
        二、藏传佛教信仰群体对寺院重建的影响力
        三、民间社会力量之于寺院重建的意义
    第三节 既有社会文化和经济环境与金塔寺的重建
        一、汉族传统民俗观念对寺院文化的接纳和承受
        二、现代经济发展对寺院的影响
    小结
第三章 藏传佛教的信徒身份表述
    第一节 居士群体中的城乡身份差异
        一、疏离寺院的村里人
        二、主动亲近寺院的城里人
    第二节 信徒身份的获得与维护
        一、基于情境性社会关系的信徒身份获得
        二、信徒身份的辨识、强化和维护
    第三节 民众宗教信仰实践中的文化调适
        一、日常生活中的宗教信仰互动与调试
        二、节日中的宗教信仰互动与融合
        三、生命历程中的宗教信仰表述与互动
    小结
第四章 藏传佛教与地方宗教文化的互动
    第一节 金塔寺与地方“神灵”的互动
        一、“神”之来路——地方多元信仰中的“神灵”
        二、藏传佛教对地方“神灵”因素的采借
        三、“众神和谐”——地方宗教信仰惯习
    第二节 金塔寺僧俗与地方宗教神职人员的互动
        一、地方社会中的宗教神职人员
        二、地方宗教神职人员眼中的彼此
        三、金塔寺僧俗与地方宗教神职人员的互动
    第三节 藏传佛教与地方宗教信仰在仪式层面的互动
        一、挂“红”——从红色被面向红色哈达的转变
        二、“被互动”的藏传佛教——记一位“神人”对金塔寺的特殊情感
        三、佛还是道:丧礼引出的困惑与确信
        四、众望所归——记一次供龙王法会
    小结
结论与思考
    一、阶序:藏传佛教融入地方社会的模式
        (一)宗教信仰的阶序建构:藏传佛教与地方多元宗教互动与共生的事实与结果
        (二)阶序:藏传佛教融入地方社会的模式
        (三)藏传佛教融入地方社会的影响
    二、对“民间佛教”概念的思考——基于内部视角
        (一)关于现行“民间佛教”等概念的回顾
        (二)对现行概念之暗示意味的反思
    三、对“宗教在地化”的思考——基于外部视角
        (一)田野案例体现的乡土社会宗教信仰实践逻辑
        (二)制度化宗教在基层社会践行“中国化”的必要性
参考文献
附录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3)百余年来中国伊赫瓦尼研究的回顾与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一、何谓“伊赫瓦尼”
二、中国伊赫瓦尼研究回顾
    (一)阿拉伯瓦哈比派与中国伊赫瓦尼派之关系
    (二)伊赫瓦尼在中国层面的关注
    (三)伊赫瓦尼发起人马万福及其思想
    (四)各地伊赫瓦尼的研究
        1. 甘肃伊赫瓦尼
        2. 宁夏伊赫瓦尼
        3. 青海伊赫瓦尼
        4. 陕西、新疆及其它地区伊赫瓦尼
三、中国伊赫瓦尼研究不足及展望

(4)变迁中的民间权威与乡土秩序 ——以吴村回族寺坊为个案(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与问题提出
    二、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三、研究回顾及概念界定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
    五、研究内容、创新点及难点
第一章 吴村及寺坊概况
    第一节 吴村的时空坐落
        一、历史与地理
        二、居住与生计
    第二节 村庄权力与文化的演变
        一、家族与村政
        二、从生产大队到村委会
        三、祠堂、村庙、清真寺
    第三节 村落中的寺坊:历史与现状
        一、清真寺简史
        二、寺坊现状及其与村落社区的关系
第二章 传统民间权威与寺坊秩序(1929—1959)
    第一节 家族:权威的成长空间
        一、“五大家族”
        二、家族权威与家族关系
    第二节 清真寺:寺坊权威的生成场域
        一、“选址盖寺”
        二、“搬请阿訇”
        三、学董乡老会
        四、“夏爷”办学
    第三节 寺坊结构与秩序的形成
        一、实体性结构
        二、文化—观念结构
        三、寺坊秩序
    第四节 小结与讨论
第三章 寺坊重建与民间权威的再生产(1980—2010)
    第一节 寺坊重建:传统权威与秩序的延续
        一、重建清真寺:寺坊权威的复出
        二、“老学董”聘请“老阿訇”
        三、“没有前途的经堂”
        四、“老学董”培养“接班人”
    第二节 传统秩序的变革:寺坊权威的转换
        一、“富学董”上任
        二、看脸色行事的“年轻阿訇”
        三、从“经堂”到“学校”
        四、“阿訇校长”与坊民的疏离
    第三节 小结与讨论
第四章 “村转居”进程中的寺坊权威与秩序(2010—2015)
    第一节 坊民的遭遇:“征地拆迁风波”
        一、“土地丈量不公”引发的抗议
        二、“村支书下台”
    第二节 家庭权威的终结:“分家”与“离坊”
        一、“分家”
        二、“离坊”
    第三节 寺坊权威的更迭
        一、“学董”之争
        二、“听话”的寺管会成员
    第四节 小结与讨论
第五章 “国家在场”下的寺坊重构(2015—2018)
    第一节 坊民“上楼”:“新”的社区生活
        一、邻里关系的重组
        二、新的生计
    第二节 “扩大的寺坊”:寺坊权威的衰落
        一、“三村一坊的大寺”
        二、两位学董的“夸富宴”
        三、“新”“老”之争
    第三节 坊民的“离散”:寺坊权威与秩序的分化
        一、起因:“不听学董的话”
        二、事件发展:跟着“老实人”离开
    第四节 “国家在场”:寺坊秩序的整合
        一、“四进”清真寺
        二、寺坊秩序的内外整合
    第五节 小结与讨论
结语与讨论
    一、变迁中的民间权威与秩序:吴村寺坊的经验
    二、民间权威与乡土秩序的关系:回顾与思考
    三、当代社区与社会秩序构建中“国家在场”与“民间力量”的意义
参考文献
附录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5)西北少数民族青年树立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研究意义和现状
        (一)研究缘起
        (二)研究意义
        (三)研究现状综述
    二、研究设计和方法
        (一)研究目标
        (二)研究思路
        (三)研究方法
    三、研究创新与不足
        (一)本文的主要创新点
        (二)研究的不足之处
第一章 西北少数民族青年树立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理论依据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宗教观
        一、马克思恩格斯论宗教问题
        二、列宁对宗教问题的论述
        三、对树立科学宗教观的启示
    第二节 毛泽东思想的宗教观
        一、主张“引而不发,跃如也。”
        二、正确看待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
        三、倡导马克思主义者也要研究宗教
    第三节 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宗教观
        一、支持宗教信仰自由但反对搞宗教狂热
        二、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三、发挥宗教对构建和谐社会的积极作用
    第四节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宗教观
        一、我国宗教坚持中国化方向
        二、构建积极健康的宗教关系
        三、全面加强党的宗教统战工作
        四、特别强调了“导”的思维和功夫
第二章 西北少数民族青年树立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实践依据
    第一节 中国共产党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引导实践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
        三、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第二节 重要的实践成就
        一、为革命胜利和建设新中国凝聚了共识
        二、为民族区域自治成功实践统一了思想
        三、为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铸就了合力
    第三节 宝贵的实践经验
        一、始终坚持党的全面领导
        二、不断推动引导的法治化
        三、注重合乎实际合乎规律
第三章 西北少数民族青年的宗教观念现状调研分析
    第一节 调研对象的总体概况
        一、藏传佛教文化特色的藏、蒙等族青年
        二、伊斯兰教文化特色的回族等族青年
        三、伊斯兰教文化特色的维吾尔等族青年
    第二节 宗教观念的基本状况
        一、理想信念与价值遵循方面
        二、文化习俗与传统观念方面
        三、法治意识与交往观念方面
    第三节 宗教观念的影响因素
        一、成长环境方面
        二、传统观念方面
        三、聚居条件方面
第四章 西北少数民族青年树立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分析
    第一节 认识方面的主要问题
        一、对我国宗教中国化方向理解不深
        二、个别人存在对宗教的非理性观念
        三、对党的政策不熟与法治意识不强
    第二节 外部环境的不利影响
        一、现实生活中某些非宗教因素对宗教的利用
        二、境外敌对势力利用宗教名义实施渗透破坏
        三、信息时代互联网建设监管方面的短板效应
    第三节 引导方面的不足之处
        一、党的全面领导有待进一步加强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尚需深化
        三、引导过程不连贯不系统不协同
第五章 引导西北少数民族青年树立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时代要求与针对性举措
    第一节 引导的目标和方向
        一、夯实各族青年对党的领导的坚定拥护
        二、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三、深刻认识我国宗教中国化方向必然性
    第二节 全方位引导的实现路径
        一、思想引导:推动马克思主义宗教观中国化当代新发展
        二、政治引导:立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历史新方位
        三、法治引导:发挥我国宗教工作法治化建设的规范作用
        四、实践引导:着力西北民族地区各族人民群众民生改善
    第三节 加强和改善引导的对策建议
        一、加强多元一体文化认同,广培厚植各族青年共有精神家园
        二、强化理想信念引领,发挥少数民族青年干部积极引导作用
        三、完善科学法治教育,提升西北少数民族青年思想政治素质
        四、坚持问题导向,加强涉及宗教因素的舆情疏导和网络监管
        五、协同创新优化,增强引导树立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总体效应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6)民国时期来华传教士对中国内地穆斯林的认识及传教活动研究 ——以英文季刊《穆斯林世界》为中心(1911—1947)(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
    二、文献综述
    三、研究内容及意义
    四、研究方法
    五、关键词界定
第一章 塞缪尔·字味默与《穆斯林世界》
    第一节 塞缪尔.字味默:派往阿拉伯世界的使徒
        一、塞缪尔·字味默的生平及背景
        二、字味默的神学思想及转变
        三、字味默的两次访华之行及意义
    第二节 《穆斯林世界》:第一部“肩负双重使命”的英文季刊
        一、《穆斯林世界》创刊的时代背景
        二、《穆斯林世界》的创刊缘由与宗旨
        三、《穆斯林世界》对中国伊斯兰教与穆斯林社会的关注
第二章 来华传教士对回族穆斯林社会的考察与认识
    第一节 综合性考察与认识
        一、字味默对回族穆斯林社会的考察与认识
        二、冯尚德对回族穆斯林社会的考察和认识
    第二节 区域性考察与认识
        一、海春深对青藏边界处穆斯林的考察与认识
        二、格里布诺对甘南藏区穆斯林的考察与认识
        三、汉纳等对云南穆斯林社会的考察与认识
        四、海瓦德等对甘肃穆斯林社会的考察与认识
        五、欧格菲对北京穆斯林社会的考察与认识
第三章 来华传教士对中国伊斯兰教历史与现状的认识
    第一节 历史问题考证
        一、梅益盛及其认识
        二、毕敬士及其认识
    第二节 现状问题研究
        一、濮马克及其研究
        二、海瓦德及其认识
        三、来华传教士对中国伊斯兰教汉语文献的译介
第四章 来华传教士对其传教活动及结果的省思
    第一节 传教方式
        一、宗教交流
        二、巡回布道
        三、医疗事工
        四、教育事工
    第二节 回族穆斯林改教者的“声音”
        一、在教会医院中得“救赎”
        二、在教会学校中得“救赎”
第五章 结论与反思
    一、特殊历史境遇下的产物
    二、“他者”视角下的实与虚
    三、不同视域互构下的回族社会史
    四、传教失败中的意外收获
参考文献
附录
    附表一: 20世纪向中国穆斯林传教的来华传教士一览表
    附表二: 来华传教士在《穆斯林世界》发表文章分类辑录(1911-1947)
    附表三: 梅益盛有关中国伊斯兰教文献目录辑录
    附表四: 字味默在《穆斯林世界》发表文章辑录(1911-1947)
    附件一: 回族近代报刊回应有关基督教的文章列举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7)习仲勋民族工作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与选题意义
    二、研究现状
    三、研究思路
    四、研究不足
第一章 习仲勋民族工作思想的渊源和社会历史条件
    第一节 习仲勋民族工作思想形成的渊源
        一、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
        二、中国共产党民族理论与实践
    第二节 习仲勋民族工作思想形成的社会历史条件
        一、西北少了一个工业,多了一个民族问题
        二、宗教是生活的盐
        三、中国共产党西北民族工作的实践
第二章 习仲勋民族工作思想的形成与发展
    第一节 习仲勋民族工作思想的萌芽阶段(1922-1936年)
        一、进入立诚中学:初步接触马克思主义
        二、参加学运,狱中入党:接受马克思主义
        三、投笔从戎,创建根据地:实践马克思主义
    第二节 习仲勋民族工作思想形成阶段(1936-1945年)
        一、学习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
        二、实践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
    第三节 习仲勋民族工作思想成熟阶段(1945-1952年)
        一、习仲勋民族工作的西北重要实践
        二、总结了西北民族工作的出发点
        三、规范西北民族工作的原则、方法
        四、提出了西北民族工作的干部政策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习仲勋民族工作思想的理论内涵
    第一节 以民为本的群众观:习仲勋民族工作思想的理论根基
        一、“人民就是江山”
        二、“江山就是人民”的群众立场
        三、“群众路线要在群众中实践”
    第二节 实事求是:习仲勋民族工作思想的基本路径
        一、“实事求是就是最大的党性”
        二、“真理必须到群众中去找”
    第三节 团结发展:习仲勋民族工作思想的价值取向
        一、“民族团结是西北的政治问题”
        二、“民族团结是西北工作的原则”
        三、“谁离开民族团结问题,谁就不是从西北工作出发”
第四章 习仲勋民族工作上的若干重要提法
    第一节 关于民族区域自治的若干重要提法
        一、提出“民族的民主联合政府”是民族区域自治的必要准备阶段
        二、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必须采取“有准备、有步骤”的方针
        三、实行民族区域自治要反对两种“偏向”
        四、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主要原则、条件、目的
    第二节 关于民族统战工作的若干重要提法
        一、“站在民族纠纷之外解决民族纠纷”
        二、“西北的统战工作就是在民族与宗教问题上与敌人竞争”
        三、民族统战要突出党性,“麻烦就是革命工作”
    第三节 关于民族社会改造的若干重要提法
        一、“西北工作要照顾民族和地区特点”
        二、“群众要土地粮食,我们要农民群众”
        三、民族干部必须是土改的执行主体
        四、“联合一部分封建反对另一部分封建”
        五、民族地区土改的“八不动”原则
        六、民族地区土改中的“两个不能变”原则
        七、“两个不完全”思想,建立最广泛的宗教统一战线
    第四节 关于宗教工作的若干重要提法
        一、“克服‘左'的思想防止‘右'的倾向”
        二、“该松绑的松绑,该捆死的捆死”
        三、“宗教工作必须服从于国家政治任务”
        四、“要以理服人,不要以力服人”
        五、“宗教工作三分书本知识,七分实践知识”
        六、“宗教信仰自由,但走不走社会主义道路是政治问题”
        七、“群众路线是宗教工作的基础”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习仲勋民族工作方法论上的若干重要提法
    第一节 慎重论:民族工作不要急
        一、“慎重论”的提出
        二、慎重论的理论内涵
        三、“不怕慢,只要搞对”
    第二节 求同存异论:“大同”“小异”的民族统战方法
        一、求同存异、和谐共生
        二、“小异”“大同”就是统一战线
        三、尊重差异,但不强调差异
    第三节 规律论:少数民族地区工作须根据民族特点办事
        一、民族工作需掌握民族特点
        二、民族工作需尊重民族特点
        三、依据民族特点做好民族工作
    第四节 和平论:“民族问题不是武力充足不充足的问题”
        一、和平论的提出
        二、和平也是斗争的方式
        三、“和平论”对现实的指导性
    第五节 “团结论”:团结上层,争取下层
        一、团结论的提出
        二、求团结不是“给上层撑了腰”
        三、坚持团结但不强调趋同
结语
    一、习仲勋民族工作思想的理论内涵、突出贡献
    二、习仲勋民族工作思想的当代价值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致谢

(8)历史记忆、社会组织和日常生活 ——东乡族社会文化民族志(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和问题的提出
    二、研究综述
    三、理论基础与研究内容
        (一)理论基础
        (二)核心概念与研究内容
    四、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第一章 东乡族的自然地理与人文生态
    第一节 水落城:东乡县的自然地理
        一、东乡县与“水落城”
        二、沟、山、旱:东乡地貌地形
    第二节 丝路辐辏:历史上的东乡
        一、丝路辐辏:东乡县的地理位置
        二、积石、枹罕与东乡:东乡县地理沿革
    第三节 河州之东:民族及分布
        一、河州之东:东乡与东乡族
        二、东乡语与东乡族小经
    第四节 东乡族生计方式
        一、东乡物产资源
        二、东乡族生计方式
    第五节 妥家沟流域:田野点的细化
第二章 东乡族社会文化中的历史记忆
    第一节 追溯东乡族族源:方法的批评
        一、对学术界相关研究成果的讨论
        二、对上述研究的几点质疑
    第二节 东乡族社会中的历史记忆
        一、历史记忆:拱北中的赛义德们
        二、随下的:多元的历史记忆
    小结:东乡族社会历史记忆的分析
第三章 东乡族社会的社会组织
    第一节 基层正式社会组织:村委会
    第二节 非正式社会组织:者玛提
    第三节 非正式社会组织:家伍
    小结:国家与社会间的和谐有序相处
第四章 东乡族社会的传统节日与人生礼仪
    第一节 东乡族社会的传统节日
        一、圣纪
        二、拱北祭日
        三、火者会
        四、阿舒拉节——东乡族人的“妇女节”
        五、法图麦太太节——东乡族的“母亲节”
        六、史尼皇节——东乡族春节
    第二节 东乡族社会的人生礼仪
        一、命名礼
        二、割礼
        三、婚礼
        四、葬礼
    小结:礼俗化的东乡族传统节日和人生礼仪
第五章 东乡族社会文化中的医者和医疗行为
    第一节 杜瓦池相关研究与界说
    第二节 三个杜瓦池与他们的法历本本
        一、妥十二布和他的法历本本
        二、妥麦藏
        三、马万良和他的法历本本
    小结:本土化的民间医学文化体系
结论 对全面认识东乡族社会文化的思考
    一、“中国化与地方化”的东乡族社会文化
    二、“地理”中的东乡族社会文化
    三、理解文化、发展社会
参考文献
    一、着作
    二、论文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致谢

(9)近代中国伊赫瓦尼“遵经革俗”思潮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一) 国内研究现状
        (二) 国外研究现状
    二、选题缘由
    三、选题意义
    四、研究主要内容、基本思路、研究方法、重点难点、基本观点和创新之处
        (一) 主要内容
        (二) 基本思路
        (三) 研究方法
        (四) 重点难点
        (五) 基本观点
        (六) 创新之处
    五、研究范围和相关概念、术语的阐释
        (一) 研究范围的界定
        (二) 相关概念、术语阐释
第一章 清代伊斯兰教的改革思潮
    第一节 清代伊斯兰教发展特点
        一、经堂教育的发展与完善
        二、教派和门宦的形成
        三、汉文译着的发展
    第二节 清代“遵经革俗”思潮的开端
        一、常志美的教义思想
        二、常志美的宗教改革
        三、舍蕴善的宗教礼俗改革
    第三节 清代伊斯兰教宗教改革发展趋向
        一、山东其他寺坊宗教礼俗改革
        二、北京伊斯兰教礼俗改革
        三、河北新旧之争
        四、河南“连班”与“独班”以及礼俗之争
        五、云南风俗改革
        六、礼俗纷争在其他地区
第二章 近代伊赫瓦尼“遵经革俗”思潮的兴起
    第一节 伊赫瓦尼“遵经革俗”思潮兴起的时代背景
        一、近代伊斯兰世界思潮运动
        二、社会变革与穆斯林内部衰落
    第二节 马万福改革思想的形成
        一、青年时代的教育
        二、开学讲授
        三、朝觐求学
        四、尝试改革
        五、马万福“遵经革俗”思想理论来源
    第三节 马万福“遵经革俗”主张
        一、教义思想
        二、教法思想
        三、“果园十条”主张
        四、其他礼仪习俗改革
第三章 伊赫瓦尼“遵经革俗”思潮在西北的传播与发展
    第一节 伊赫瓦尼“遵经革俗”思潮传播的社会因素
        一、社会启蒙思想
        二、报刊业的普及
        三、朝觐、游学与留学
        四、《古兰经》和圣训的翻译
    第二节 伊赫瓦尼“遵经革俗”思潮在青海的传播与发展
        一、确立西宁东关清真大寺的“海乙寺”地位
        二、改革经堂教育
        三、重视理论学习
        四、各地讲学
        五、其他人物改革主张
    第三节 伊赫瓦尼“遵经革俗”思潮在甘肃和新疆的传播与发展
        一、“遵经革俗”在河州
        二、“遵经革俗”在甘肃其他地区
        三、“遵经革俗”在新疆
    第四节 伊赫瓦尼“遵经革俗”思潮在宁夏的传播与发展
        一、初传阶段
        二、虎嵩山宗教改革
        三、力促传播与发展
    第五节 伊赫瓦尼“遵经革俗”思潮在陕西的传播与发展
        一、“遵经革俗”在安康的传播
        二、“遵经革俗”在西安初传阶段
        三、萧德珍的宗教改革
第四章 伊赫瓦尼“遵经革俗”思潮在华北及其它地区的发展
    第一节 王静斋宗教改革主张
        一、改革思想形成
        二、宗教改革主张
        三、阐扬回教文化
    第二节 伊赫瓦尼“遵经革俗”思潮在华北的传播与发展
        一、天津教改
        二、河北新行与古行之分
        三、北平新行改革
        四、新行改革在山东的发展
    第三节 伊赫瓦尼“遵经革俗”思潮在其他区域
        一、新行改革在华东地区
        二、华中地区的新行与古行之争
        三、西南、华南等地区的宗教改革
第五章 伊赫瓦尼“遵经革俗”思潮的特点与影响
    第一节 伊赫瓦尼“遵经革俗”思潮特点
        一、宗教改革的继承性
        二、传播方式多样性
        三、注重教育
        四、重视研究
        五、宗教思想的多重层次性
        六、彰显时代性
        七、具有地域性
    第二节 伊赫瓦尼“遵经革俗”思潮的影响
        一、伊赫瓦尼派的分离
        二、唤醒爱国意识
        三、促进回族伊斯兰教文化发展
        四、奠定中国伊斯兰教教派格局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10)调适与归属:兰州外来穆斯林女性的社会适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与研究问题
    二、研究综述
    三、研究框架及主要概念界定
    四、研究地点及研究对象
    五、研究方法
    六、现实价值与学术价值
第一章 西北社会转型下的穆斯林女性迁移
    第一节 西北农村变迁与人口迁移
        一、城镇化进程
        二、户籍制度改革
        三、农业改革及劳务输出
    第二节 兰州:穆斯林女性寻找理想及归属之地
        一、多民族杂居交融的古都
        二、充满活力机遇的省会城市
        三、有限的选择与家长的顾虑
    第三节 多样的迁移途径
        一、随迁型:与家人共同奋斗
        二、自主发展型:在城市学习的单身女性
        三、上进奋斗型:在城市工作的母亲
    小结
第二章 进城后的调适策略与归属建构
    第一节 不自觉的疏离
        一、陌生城市里的熟悉家园
        二、不变的社会关系网络及归属
        三、无形的界线与过客心态
    第二节 被边缘化的女性群体
        一、城市里的失学少女
        二、社会分层及群体内部差异
        三、公益机构及其对边缘群体的帮扶
    第三节 融入城市化生活
        一、品味的追求及对城市的归属
        二、女性权益的重视
        三、民族归属感的弱化
    第四节 传统与城市文化的整合
        一、民族传统与城市文化的交融
        二、新的生活秩序
        三、灵活互谅的人际交往
    小结
第三章 女性教育与社会调适能力
    第一节 20世纪90年代西北穆斯林地区的基础教育
        一、女童教育落后的综合因素
        二、家庭为主的传统女性规范
        三、荣誉观念与性别区隔
    第二节 21世纪初西北农村的女童教育改善
        一、作为地方发展指标的女性教育
        二、女童培养观念的转变
        三、民族文化教育的现代化
    第三节 女性教育与城市适应
        一、就业市场的性别差异
        二、语言、信息技术与适应能力
        三、能动性的增强
    小结
第四章 城市生活中婚姻策略的转变
    第一节 穆斯林的传统婚姻策略
        一、成人礼
        二、家族及群体的事务
        三、早婚习俗及其实践逻辑
        四、女性成功及价值的象征
    第二节 待嫁姑娘的婚姻策略
        一、为逃避早婚命运而学习
        二、自主与归属之间的张力
        三、跳出传统婚姻束缚的尝试
    第三节 已婚女性的家庭生活策略
        一、“嫁得好”也要“干的好”
        二、家庭分工的改革
        三、少生精养的育儿策略
    小结
第五章 文化传统变迁下的女性归属重构
    第一节 城市穆斯林的宗教习俗及其文化特点
        一、和而不同的多元形态
        二、宗教文化的理性实践
        三、宗教对社会作用的再认识
    第二节 文化自觉与性别文化重构
        一、走出“厨房”的文化传承者
        二、现代“贤妻良母”的新典范
        三、全球化下的性别文化认同
    第三节 服饰象征与归属重构
        一、多重的象征意义
        二、西北地区的实践及含义
        三、传统与现代的糅合
    小结
结论
    一、个人调适与社会结构的关系
    二、女性能动性的探讨
    三、女性发展与管理对策
    四、迁移穆斯林女性的影响与贡献
    五、都市迁移人口研究理论的思考
附录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四、甘肃伊斯兰教教派现状及思考(论文参考文献)

  • [1]立足中国努力做好伊斯兰教研究——马通先生访谈[J]. 哈嘉玮,马晓旭. 中国穆斯林, 2020(06)
  • [2]藏传佛教在河西走廊汉族乡村社会融入研究 ——以武威市金塔寺为例[D]. 姜馥蓉. 兰州大学, 2020(12)
  • [3]百余年来中国伊赫瓦尼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 马金虎. 青藏高原论坛, 2019(04)
  • [4]变迁中的民间权威与乡土秩序 ——以吴村回族寺坊为个案[D]. 马志强. 兰州大学, 2019(02)
  • [5]西北少数民族青年树立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研究[D]. 张志强. 兰州大学, 2019(08)
  • [6]民国时期来华传教士对中国内地穆斯林的认识及传教活动研究 ——以英文季刊《穆斯林世界》为中心(1911—1947)[D]. 樊静. 陕西师范大学, 2018(11)
  • [7]习仲勋民族工作思想研究[D]. 张金国. 兰州大学, 2018(03)
  • [8]历史记忆、社会组织和日常生活 ——东乡族社会文化民族志[D]. 马振华. 兰州大学, 2018(06)
  • [9]近代中国伊赫瓦尼“遵经革俗”思潮研究[D]. 魏寒梅. 陕西师范大学, 2018(12)
  • [10]调适与归属:兰州外来穆斯林女性的社会适应研究[D]. 苏慕瑜. 兰州大学, 2018(10)

标签:;  ;  ;  ;  ;  

甘肃伊斯兰教教派现状与思考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