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体育课的一点准备

中学体育课的一点准备

一、中学体育课备课点滴(论文文献综述)

李莉[1](2021)在《代际理论视域下乡村中学教师身份认同研究 ——基于对T镇中学的田野调查》文中研究指明从2015年《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5-2020)》颁布以来,党和国家不断在为打造一支“下得去、留得住、教得好”的乡村教师队伍而努力。但实际上,物质资源的倾斜并没有让乡村教师扎根乡村场域,向往进城的逃离倾向成为当下大部分乡村教师的真实写照。密切关注乡村教师群体内部的生存状况俨然已经成为研究乡村教师身份认同的重要抓手。然而,处于同一学校场域内的不同年龄阶段、不同职称的乡村教师展现出的生活态度与工作诉求难免会存在差异从而形成不同的身份认同现状。鉴于此,应采取针对性措施,提升不同年龄阶段乡村教师的身份认同,让乡村教师安心从教、幸福生活。这将对提升乡村教育质量、实现乡村振兴产生重大的现实意义。本研究在代际理论视域下,以家乡T镇中学的教师群体为研究对象,对其工作生活世界展开深入细致的田野调查,之后按照“年代世代”的划分方法,将乡村教师划分为“60后”“70后”“80后”“90后”四个微群体。通过剖析四代乡村教师的生命历程及思想流变,挖掘其背后隐藏的“身份认知”“身份情感”“身份职责”和“身份关系”,以此展示四代乡村教师多元复杂的身份认知与情感价值体验,打破了对乡村教师的泛化性与刻板性概述。对本研究而言,首先,厘清代际理论的内涵及发展是研究的重要前提,是剖析不同代际乡村教师观念迥殊和代际差异的理论依据。其次,田野调查的性质决定了本研究需要对T镇中学教师们的工作生活场域,包括当地的自然地理、人文历史和社会经济变迁以及T镇中学的发展面貌等会对身份认同产生影响的地域因素做出介绍。研究通过记叙和分析教师们的成长经历、职业态度、同事关系及其流露出的情感表达全方位呈现了四代教师的身份认同状况。总体来看,在网络时代中成长起来的“90后”乡村教师开始进入了职业早期,他们工作认真但又对未来的职业发展充满迷茫;经历了改革开放新观念冲洗的“80后”乡村教师开始重新审自我身份,他们希望被公平对待,力争取得更多的成就;处于教学攻坚期的“70后”乡村教师身份认同程度较低,他们一部分处于热情消散求稳定的状态,一部分力图抓住机遇评上高级职称。以上三代教师均表示只要有机会,一定会选择考进县城。迈过艰苦岁月,如今面临退休的“60后”乡村教师对于自己的身份认同及职业评价则给出了“满意”、“还不错”的答案。此外,访谈中还暴露出了职称评选不公、乡村教师人际关系冷淡,同事相处出现代内倾向性与代际间隔阂性等问题。来自社会外部变迁造成的代际差异、学校场域的人文环境及教师个人的性格特征无不影响着四代乡村教师对自我身份的认知。研究指出,社会应注重价值引领与相关政策的导向作用;乡村学校应聚焦人文环境建设,关心不同代际教师的诉求;乡村教师个人应探寻提高自我身份认同的内生力,以此增强乡村教师群体的身份认同进而促进乡村教育的发展。

张克歌[2](2020)在《青岛市中小学体育名师成长模型的构建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教师是决定教育质量的核心力量。为促进青岛市高素质教师队伍的建设,致力于培养更多的青岛市优秀体育名师,探索青岛市中小学体育名师的成长历程,本研究运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调查法以及统计法,参考科学发展逻辑型规律,在分析青岛市中小学体育名师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对比青岛市中小学体育教师的整体发展现状,得出青岛市中小学体育名师的显着特征,梳理青岛市中小学体育名师的成长历程,论述了青岛市中小学体育名师成长过程中的影响因素,提出青岛市中小学体育名师的成长具有阶段性规律,构建了青岛市中小学体育名师“层级阶段式”成长模型,为落实青岛市教师队伍建设,促进青岛市中小学体育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推动青岛市中小学体育教育的改革,改善青岛市中小学学生体质问题培养优秀的体育教师。1.前言部分:研究的背景、目的和意义,对研究内容的提出和研究的价值进行说明,结合相关政策指向和青岛市教育发展现状,简述了体育名师对区域内教师发展、教育改革、学生成长的重要意义。2.文献综述:对国内有关“名师”的研究进行梳理归纳,简要综述国外教师发展的相关研究,总结前人已有的研究成果,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发现区域性体育名师的培养研究相对较少,结合已有研究成果对关键词汇进行概念界定。3.研究对象与方法:说明本研究的研究内容、研究对象,对所运用的研究方法简要阐述,明确本研究的调查对象,简要概述研究思路。4.青岛市中小学体育名师的现状与显着特征:随机调查青岛市中小学体育教师的发展现状,与体育名师的现状进行对比,得出有利于青岛市中小学体育名师发展的显着特征。5.青岛市中小学体育名师的成长历程及成因:探析青岛市中小学体育名师的成长路径,发现存在共性,且有规律可循,结合名师的成长特征及名师对自我成长历程的划分,参考科学发展逻辑型规律,将青岛市中小学体育名师的成长历程划分为:缓慢发展期、加速发展期、快速发展期、平稳发展期4个阶段,对应名师成长历程中的阶段性特征:适应工作阶段、教学的突破、科研的突破、荣誉的突破。影响青岛市中小学体育名师的成长因素主要分为内在和外在,社会、学校和家庭环境属于外在因素;体育教育教学水平、科研能力、教学信念、自我价值追求与人生定位、教学理念、个人性格、人生态度等属于内在影响因素,内在因素对名师的成长起主要作用。6.青岛市中小学体育名师层级阶段式成长模型的构建:基于对12位青岛市中小学体育名师发展现状、共有特征、成长历程和成因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名师的成长建议,构建适应于青岛市中小学体育教师向体育名师或优秀体育教师发展的5层级4阶段的层级阶段式成长模型,模型主体呈金字塔结构,从低到高依次是:(1)体育教师基本教学素养是基础(奠基层);(2)职业意识的觉醒和行动的积累是根本;(3)凝练反思是名师成长的必由之路;(4)总结经验,开拓进取,促进持续发展;(5)提炼升华、勇于创新、追求卓越。

闫纪红[3](2020)在《初中体育综合课程的开发与应用研究 ——以“纸飞机”体育综合课为例》文中认为在我国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中,中小学课程综合化趋势已成为当今新课程改革所关注的热点问题,综合课程的出现可以有效弥补当前分科过细,知识缺乏整合的弊端,越来越多的受到许多一线教师和教育研究者的广泛关注。研究根据当前体育课程与教学的现状,采用文献研究、问卷调查、专家访谈、教学实验、数理统计等方法,从初中投掷运动项目的学习出发,结合加德纳多元智能理论、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和建构主义理论,遵循主体性、综合性、兴趣性原则,以“纸飞机”体育综合课为例开发初中体育综合课程。该课程是对初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贯彻实施,通过在正常的运动技术教学中增设体育学习兴趣小组,合理安排“折纸飞机”、“掷纸飞机”、以及“悬浮纸飞机比赛”等一系列教学活动,使学生在发展运动技能的同时,培养和提升多方面的能力,促进智育和体育的均衡发展。研究选取大连市开发区第五中学开展课程调研和教学实验,在课程开发前对教师和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和访谈,并以此为基础,进行课程的总体设计规划。从八年级体育教材《投掷》内容出发,对初中体育综合课程进行系统开发,并从该课程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组织过程和教学评价等方面进行了具体的论述。最后,以大连市开发区第五中学八年级三班、四班为实验班,五班、六班为对照班,开展了为期8周16课时的教学实验,探究体育综合课程的实施效果。研究结论如下:1、实验后,实验班学生的运动技术(掷垒球)、身体素质(台阶实验、50米跑、立定跳远)等部分指标优于对照班,这说明该课程与传统的体育课程相比在身体素质和运动技术等层面有积极的促进作用。2、通过分析实验后两组被试的体育学习兴趣量表可知,实验组学生量表的各个维度得分提高幅度大于对照组,说明纸飞机综合课程对于提高学生体育兴趣的效果优于传统体育课程。3、体育综合课程的开展提升了学生对体育课的学习兴趣,通过本阶段课程的学习,学生除掌握投掷运动的相关知识技能外,还初步学习了物理、数学、几何等其他学科知识,对其视野拓展、以及多角度的理解问题和分析问题有一定的帮助。4、研究结合“纸飞机”体育综合课程开发和实施中的遇到的一些问题,从教师、学生、家长、学校等层面给出相应的发展策略,为未来体育综合课程在学校的发展应用提供一系列理论和实践经验。

吴浩[4](2020)在《新中国初期湖南中等学校“劳卫制”的实施与启示》文中研究指明新中国初期,在毛主席“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的号召和“身体好,学习好,工作好”的指示下,广大青年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同时在中等教育会议之后,学校行政领导开始重视健康教育,树立全面发展的教育思想,改变由体文组独立地搞体育工作的状况,加强有关部门的相互配合,积极推行“劳动与卫国体制”(以下简称“劳卫制”)一系列工作。“劳卫制”是新中国实行的第一个体育制度,是中国学校体育、群众体育的基础。它是一种科学的、具有爱国主义思想的体育制度,可以帮助国家培养健康、勇敢、能够担当劳动生产和保卫祖国的爱国青年。从1951年由北京开始试行的“体育锻炼标准”开始,到1952年推广至上海、天津、武汉等地区,再到1953年全国各地开始盛行“劳卫制”预备级,1954年中央正式颁布《准备劳动与卫国体育制度暂行条例》,有力地推动了“劳卫制”预备级工作的开展,1958年国务院正式批准了《劳动卫国体育制度条例和项目标准》,至此全国各地掀起了“劳卫制”体育锻炼的热潮。湖南省在1953年就开始在长沙、湘潭、常德、衡阳四市的七所学校试行《体育锻炼标准》。后来,由于中苏关系的恶化以及新中国的三年自然灾害,粮食和副产品短缺,群众体育、学校体育大多减少甚至停止,“劳卫制”工作也逐渐没有着落。1964年,国务院正式废除“劳卫制”,将其改名为“国家体育锻炼标准”,湖南省的“劳卫制”工作也相应停止。虽然“劳卫制”因为各种因素被停止实施,但对我国当时的体育发展有着深刻的影响,影响着那一代人的体育观念、身体素质和体质健康。而在物质水平和生活质量提高的如今,却由于青少年体育意识的不足和体育活动的减少导致其身体素质下降,这些都值得我们探讨和研究的现实问题。所以本文将对新中国初期湖南省中等学校“劳卫制”的发展情况进行分析与阐述,主要对其采取的措施、特征、存在的问题以及带来的效果进行整理和述评,并结合目前实行的《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制度,为其提供良好的启示意义。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历史研究法、逻辑分析与归纳法等方法对新中国初期湖南中等学校实行的“劳卫制”进行研究分析,从而总结经验为我国现行的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制度提供启示与借鉴。1、理念先行,烘托积极社会参与氛围;2、深化和丰富体质健康标准的项目内容;3、不断提升学生对体测的重视程度,优化测试时间;4、规范体测过程,确保数据的真实可靠。

李智,张锦龙,曾国科,许汉杰,胡国旭[5](2020)在《初中体育课堂安全隐患及应对策略探讨》文中指出结题报告编号:JYXH1023303007时间:2019年7月——2020年10月一、课题提出背景及研究意义当前我国政府开始加强对体育教学的关注力度,从中学时期开始,体育课程就有所增加,为了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就必须要加强初中体育教师的教学水平,对学生定期开展安全教育,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同时也要健全体育教学体制,从源头上消除安全隐患,确保中学体育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一)课题核心概念的界定

郭冠群[6](2019)在《中小学学校体育发展中“焦点问题”的质性研究 ——基于体育教师视角》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学校体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整个教育过程中有着不容忽视的作用与地位,对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改善和提高中小学生的体质,建设体育强国都有着重要的意义。《“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指出要“实施青少年体育活动促进计划,培育青少年体育爱好,基本实现青少年熟练掌握一项以上体育运动技能”。《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体育工作的若干意见》指出:“确保学生体育课程和课余活动时间,完善学校、家庭与社会密切结合的学校体育网络”。《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强化学校体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意见》指出“坚持培养兴趣与提高技能相促进,以兴趣为引导,注重因材施教和快乐参与,重视运动技能培养,逐步提高运动水平,为学生养成终身体育锻炼习惯奠定基础”。本研究前期通过对一线中小学体育教师进行问卷调查,筛选出目前学校体育发展中存在的“焦点问题”。针对筛选出的“焦点问题”对15名一线中小学体育教师进行了半结构式访谈,将录音资料转录为文字后,使用Nvivo11.0质性分析软件对访谈材料进行深入分析,从而归纳出体育教师视角下“焦点问题”产生的根源,及其优化策略。研究结论如下:一、目前中小学学校体育发展中的焦点问题为:(1)中小学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持续下降;(2)学校体育教学内容问题;(3)学校体育公平待遇问题;(4)学校体育课程考核问题。二、中小学学校体育发展中各焦点问题产生的根源。(1)学生体质健康水平下降的根源:(1)体育活动存在安全隐患(2)学校重视文化课学习(3)家长过度保护(4)学生体育意识薄弱(5)师资不足(6)电子产品占用体育锻炼时间(7)学生饮食不健康。(2)学校体育教学内容问题包括教学内容随意和教学内容脱离课程标准两方面,其中教学内容随意问题的根源为:(1)场地器材不足(2)校领导不关注(3)教师教学态度不端正;教学内容脱离课程标准问题的根源为:(1)学校无相应考核标准(2)教师专业能力欠缺(3)场地不足。(3)学校体育公平待遇问题包括学科不公平和教师不公平两方面,其中学科不公平问题的根源为:(1)应试教育的大背景(2)校领导不重视体育(3)班主任不重视体育;教师不公平问题的根源为:(1)应试教育的大背景(2)校领导不重视体育。(4)学校体育课程考核问题包括体育课程学而无考和体育课程考核分数所占权重较低两方面问题,其中体育课程学而无考的根源为:(1)校领导不重视体育成绩考核(2)家长不关心孩子体育成绩(3)体育教师安于懒散现状(4)师资不足;体育课程考核分数所占权重较低的根源为:(1)学校缺乏完善的体育课程考核制度(2)校领导不重视体育成绩考核(3)班主任体育重视力不足。三、中小学学校体育发展中焦点问题根源整合。通过对访谈文本进行编码,将焦点问题根源整合为以下五方面:(1)安全至上的限制;(2)传统观念及教育环境的约束;(3)师资与场地的硬缺口;(4)不公现象的使然;(5)教学内容与课程考核的形式化。四、针对中小学学校体育发展中焦点问题的优化策略:(1)加强体育风险管理,确保体育教学安全高效;(2)加强学校体育工作监督机制,推动学校体育发展;(3)加大体育教师继续教育力度,保障教师合法权益;(4)充分利用班主任引导作用,把控体育教学质量;(5)革新学校体育考核制度,彰显体育新价值。

肖尔盾[7](2018)在《基于满族文化传承的体育课程校本化实施研究 ——以W满族中学为个案》文中研究指明满族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重要成员,作为中国历史上曾入主中原建立政权的少数民族之一,满族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不容忽视。满族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历经肃慎、女真、再至满洲的历史沉淀,创造出了绚丽多彩、富具浓郁民族特色的满族文化,也创造了其他民族不曾有过也无法替代的文化繁荣。但随着时代的发展,曾经辉煌灿烂的满族文化正在与我们渐行渐远。传承渠道受阻是造成满族文化流失的关键所在,在家庭、社会作为满族文化传承场的作用日趋减弱之下,学校传承具有了特殊的作用和意义。满族传统体育是满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一种以身体为表征的文化符号,满族传统体育以其独特的表达方式负载着满族文化的内涵与特征,并以外显文化的形式成为满族最重要的民族标记。特别是在满族文化外显性符号日趋淡化的今天,满族传统体育内隐的满族文化特色和外显文化的特性,让它成为了当下满族文化中最具代表性的民族文化符号,也成为了学校传承满族文化最重要的载体。基于以上背景,本论文以一所满族中学为研究个案,以满族传统体育为载体,以校本化课程实施的视角,对学校内满族传统体育的“课程化”及藉此实现满族文化传承的理论与实践进行了探讨。本研究采用质的研究作为基本研究范式,以个案研究、行动研究作为研究策略,具体使用了观察、访谈、实物收集等研究方法展开综合研究。通过对个案学校近三年的“实地介入式”研究,本论文以研究者及其团队的两轮校本化课程实施行动研究为主线,呈现了W满族学校“满族特色体育课程”从开发设计到实践再到改进完善的全过程,探索出一条民族特色体育课程开发和实施的基本路径。本论文的研究发现包括:1.满族学校开展满族特色体育课程是可行的且势在必行可行性表现在,作为民族学校拥有得天独厚的地域优势和人文环境,前者为学校开展满族传统体育提供了必要的外部条件,后者则提供了必要的群众基础和民族文化氛围。此外,满族传统体育同样能够满足学校体育教学的需要。无论是体育学科特性,还是《课程标准》没有做以具体规定,都说明体育课上不存在非学不可的项目,也说明学校对体育课程内容有较大选择性。必要性表现在,满族文化在当代家庭、社会传承中的断裂,使满族学校成为传承满族文化最重要的阵地。而满族文化的整体衰落,让满族传统体育也步入衰微,除少数经由整理得以完整保存的经典项目外,很多已处于半遗失乃至遗失的状态。所以,满族学校需要开展满族特色体育课程,这既是传承满族文化的需要,也是保护满族优秀文化遗产的需要。2.科学设计课程内容是满族特色体育课程顺利实施的前提满族特色体育课程的“特色”即满族传统体育内容,因此满族传统体育“课程化”及被学校接受是重要的前提,这其中主要涉及两方面关系。首先要正确处理继承传统与现代化改造之间的张力平衡。前者是满族传统体育民族特征的重要体现,否则满族传统体育与现代体育无异,既无法实现传承满族文化,也失去开设此课的意义。后者则关乎“特色内容”能否实施,否则满族传统体育中与学校教育原则相悖的内容无法剔除,也无法实现由无序的民间自发性活动向有序的学校教育内容的转换。其次,应合理安排满族特色内容与国家推荐内容的比例。特色内容是构成满族特色体育课程的核心,但并非说其他体育项目都要排除在特色课程之外。无论是满族传统体育自身的局限性,还是学校体育教学的特殊性要求,都决定了不仅不能排斥国家推荐内容,而且因其在某些方面的特殊作用必须给予重视。3.实施满族特色体育课程离不开必要的相关支持任何一种形式上的教学改革都不是一个孤立的事件,虽然在形式上满族特色体育课程只是改变了课程内容,但实则却涉及课程政策、课程管理、课程设置等多方面问题。在纵向关系上,作为对国家课程的校本化改造,它需要处理好国家、地方、学校在三级课程管理体制中的协调关系。在横向关系上,作为民族特色体育课程,它必然要涉及学校教育、体育教育、民族教育三者相融合的问题。所以,满族特色体育课程的实施离不开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的支持,外部环境包括国家政策支持、地方各级政府部门扶持、校外专家的指导,而内部环境则包括学校领导的重视、教师的合作、学生的认同,以及必备软硬件设施的支持等。4.行动研究是当前促进学校体育课程改革最有效的途径不知道怎样改变是困扰学校体育课程改革的最大难题,所以当前学校体育课程改革的重点不是缺少指导实践的理论,而是缺少实现理论指导实践的方式。作为一种以“改进实践”为目的的研究方式,行动研究根植于教育实践的本质特征决定了研究本身就是一个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通过校外专家的介入、指导、参与、合作等,疏通了理论与实践相疏离的关系,弥补了当前基层体育教师难以独立开展研究的不足,也帮助学校找到了一条通过实践反思实践发展实践的体育课程改革之路。此外,行动研究为体育教师开辟出一条切实可行的研究之路。教学过程即研究过程,研究成果即解决教学实践问题,行动研究“草根式”的研究方式使“教师成为研究者”,同时也实现了体育教师从课程改革的“旁观者”向“研究者”的转变,而这种转变是当前学校体育课程改革最需要的。

王自清[8](2018)在《学科融合视域下的中小学体育育德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立德树人是我国教育的根本任务。体育在促进学生育德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体育以身体活动为主要手段,其中所蕴含、遵循的道德价值较为丰富。教育部高度重视体育的教化功能,提出要统筹体育、艺术和语文、历史、品德五科在综合育人方面的融合。由此多学科课程融合成为中小学生育德功能实现的重要途径和必然趋势,如何梳理和有效构建体育学科育德内容体系,实现体育与其它学科融合的育德,这是新时期中小学体育工作所面临的课题和重大挑战。基于以上背景,本研究通过文献资料法、访谈法、问卷调查法、文本分析法、行动研究法、数理统计法等,以学科融合为研究视角,对中小学体育育德的内容、实施路径、要求等进行理论构建,并对中小学体育育德现状进行有效分析,形成中小学体育育德的行动方案,为中小学体育贯彻立德树人探索有效路径。研究表明:1.所构建的中小学体育育德的内容体系主要分成四个维度:即国家认同、文化自信、社会责任和健康人格。国家认同维度包括:爱国奉献、国家荣誉、民族精神;文化自信维度包括:文化认知、文化传承、文化创新;社会责任维度包括:诚实守信、遵纪守法、友善互助;健康人格维度包括健康身心、团队精神、意志品质等。2.中小学体育育德内容体系的特征主要有规范性、系统性和创新性,实现中小学体育育德的路径是跨学科融合渗透。中小学体育育德内容实施的基本要求包括:文化育德:塑造校园体育文化体系、协同育德: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全程育德:小学、初中、高中体育育德衔接的一体化、实践育德:认知与行为的统一等。3.现行的体育课程标准及教材内容都设置了与体育育德有关的目标,但部分体育课程标准的育德目标内容缺乏系统性和层次性,育德目标的可操作性不足。4.大部分中小学体育教师认为,对中小学生进行体育育德具有重要意义,但由于对体育育德的目标理解不够准确、没有掌握正确的途径和方法等,导致体育育德效果不尽人意。中小学校领导较为重视体育育德,但贯彻落实力度不够。5.行动研究实施的成效分析表明,基于学科融合的课堂教学目标设置充分体现了体育育德价值,学科教师育德的教学策略主要运用了小组讨论、案例分析、榜样学习等方法。6.行动研究的实施对学校领导层面的德育理念、学科融合的育德认知、学科教学与育德的关系等产生了较为积极的影响,促进学校领导更为重视体育育德的功能。行动研究有助于学科教师积极转变育德理念,有效树立“立德树人”、“学科融合”、“体育育德”等育德理念。行动研究对学生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学生对体育活动中蕴含的爱国主义、意志品质、团结合作、遵守规则、竞争精神等有了更为清晰和积极的认知,体育品德素养有了较为明显的提高。

王慧萍[9](2016)在《江苏省中学优秀体育教师特征研究 ——与江苏省中学一般体育教师的比较》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大背景下,国内外对优秀体育教师的讨论与研究愈发的深入,相对于国外已经形成的较为成熟并渐成体系的专家型体育教师理论,国内的相关研究还较为薄弱。体育教育是学校体育的中心环节,是实现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重要前提和保障。特别对于正处于生长发育时期的青少年而言,加强体育锻炼不仅可以增进学生健康,同时对于学生的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乃至为奠定全民族整体素质的提高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培养和提高体育教师的专业水平具有重要意义。优秀体育教师是综合素质较高的体育工作者,研究优秀体育教师的特征,对于追求发展与提高的体育教师而言,具有重要意义。体育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的提高,在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基础上,更有利于素质教育的实施。基于此,本文以江苏省中学优秀体育教师特征为研究对象,以已有研究成果为立论之基,以优秀体育教师与普通体育教师的对比分析为切入点,通过对南京、镇江、常州、苏州、徐州等地的中学具有特级教师以上职称的部分优秀体育教师和普通体育教师进行问卷调查和访谈,梳理与分析了江苏省中学优秀体育教师在体育教学、课外锻炼、体质监测、运动能力、学习能力和教学研究等方面的行为表现,结论如下:(1)江苏省中学优秀体育教师的特征维度主要由六个核心要素组成。通过对国内有关优秀教师和优秀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理论分析与归纳、典型案例剖析与指标萃取,得到江苏省中学优秀体育教师特征维度主要由体育教学、课外锻炼、体质监测、运动能力、学习能力和教学研究六个要素构成。(2)江苏省中学优秀体育教师注重专业发展,扬长补短。优秀体育教师的成长过程是由长板牵引并带动短板,注重行动体验与经验总结,不断强化个人知识的构建。(3)江苏省中学优秀体育教师对体育教学的开展有独特的理解。他们有自己独到的体育教学设计理念,重视教学设计的情境创设;在教学实施中更加注重发挥学生主体地位和个体差异,做到因材施教;同时利用教学评价的导向与激励作用,激发学生的运用兴趣,形成教师自身独特的体育教学风格。(4)江苏省中学优秀体育教师具有较高的教科研能力。教师的专业发展对教师的教学科学研究水平有所要求,通过调查和访谈发现优秀体育教师的具备较高的课题研究和论文撰写能力,论文发表数量远远超过普通教师。(5)江苏省中学优秀体育教师具有持续的学习力和反思能力。优秀体育教师学习的主动性很强,且有目的有计划的进行,在与优秀体育教师的交流中发现,他们强调养成不断学习,勤于反思的良好习惯很重要,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有效途径,这既是体育课程改革的需要,也是体育教师自身发展的需要。(6)江苏省中学优秀体育教师表现出"一专多能"的运动能力特征。体育学科的专业性对体育教师的运动技能有很高的要求,可以说较高的运动能力是体育教师的魅力源泉。

张磊[10](2016)在《基于P-PE-PCK发展的术科教学改革研究:从理论到实践》文中提出术科课程成为高师院校的正式课程已有100多年的历史,然而,时至今日,术科教学仍未摆脱传统的“运动技能授受”教学模式,职前体育教师的知识结构与学科教学能力发展受到挑战,术科教学改革的缓慢进程已然制约和影响着职前体育教师的专业发展。术科教学改革路在何方?本研究试图将学科教学知识(即PCK)与学科教学能力(即PCA)勾连起来,以PCK作为术科教学改革的视角,旨在通过术科教学改革寻求职前体育教师PCK与PCA的发展,为职前体育教师“学会教学”目标的实现作出术科教学应有的贡献。本研究采用混合研究方法的研究设计,力求理论与实证、质性研究与量化研究的相互关照与融合,对以下问题进行了研究:首先采用逻辑思辨的方法对术科教学的知识论与价值论等基础问题,术科教学目标、内容、方法、评价等基本问题进行了理论匡补与澄清,从理论上对“术科教学改革为什么改,如何改”等问题给予了思考;接下来,通过对术科教学现状、P-PE-PCK现状、术科教学价值问题等三方面的实证研究,对术科教学改革的现实必要性给予了审视。实证研究首先通过对2所师范院校6位术科教师的访谈、5所高校300名体育师范生的问卷调查,进一步考察术科教学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其次,运用备课法、问卷调查法以及基于视频的问卷调查法对2所师范院校的24名体育师范生、5所高校的300名学生、2所师范院校的300名学生分别进行了数据收集,了解职前体育教师PCK(即P-PE-PCK)状况以及术科教学在发展P-PE-PCK方面的可能性与现实效果,在此基础上运用“三角互证”对P-PE-PCK的构成要素、来源、年级差异、性别差异、学校差异等情况进行了探索与论证;第三,对2所师范院校6位术科教师和6位体育师范生进行了访谈,运用扎根理论对“运动技术与教学能力的关系”加以求证,厘清术科教学的价值问题;最后,通过实验研究考察了理论构建的“参与式PBL教学模式”的现实有效性和可行性,对“术科教学改革如何改”这一问题进行了实践探索。实验研究阶段,分别在2所师范院校针对网球普修课、足球普修课和足球专项课进行了1项探索性教学实验和2项验证性教学实验,并在足球公体课中开展了“足球专项班学生公体课教育实习模式”的探索性教学实验,从而为“术科教学的课内外改革”提供了实践依据与数据支撑:最后,对研究内容和不足之处进行了总结、反思,并对今后的研究给予了展望。通过以上理论研究与实证研究,本研究结论如下:1、构建了“实践取向”的术科教学基础理论体系和“问题化取向”的术科教学基本理论体系。“实践取向”的术科教学基础理论体系表明,术科教学的“知识实体”为运动技术,其知识类型为“实践知识”;学习者需要以教学参与者的身份进行身体练习体验,实现运动技术的“有意义学习”;术科教师应构建“平等、合作、对话、实践、反思”的“学习场域”来保证学生体验运动技术教学过程的机会,并不断引导其思考“如何教”的问题;运动技术或者教育类课程知识不能独立支撑起现实教学,当以上两类知识结合其他知识在教学实践中,经过运用而形成PCK时,学科教学能力PCA也随即得到发展。教学是教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各种教学问题的过程,现实教学情境的学科教学问题解决能力成为PCK向PCA转化的中介变量。术科的教与学价值应走出“工具理性的樊篱”,不应仅限于运动技能的提高与动作示范能力的获得,而应该追求运动技术的获得之于学生更为深广的教学意义,这些意义同样需要在教学实践体验中通过不断反思获得。“问题化取向”的术科教学基本理论体系表明,术科教学目标应由运动技术的提高与—般教学能力的发展转向学科教学能力(PCA)的发展,术科教学内容的选择应该坚持适宜—量力性原则、前沿—基础性原则和职业—整合性原则,内容的组织应该走“问题化”组织策略,并借鉴问题支架或3C3R模型来设计术科教学问题;术科教学方法方面,传统的术科教学方法存在着功利化倾向,并面临着有效性陷阱,术科教学方法的现代性缺席可谓术科教学方法的现实困境,术科教学方法的现代化方向与有效性问题都应该得到追问。术科教学评价方面,传统的“技评+达标”式的考核方式是一种“去情境化”的评价,注重真实情境下问题解决能力的“片段教学或模拟上课”可作为术科教学中进行教学能力考核的真实性评价方式。术科教学模式方面,传统的“运动技能授受”教学模式应该得到扬弃,“参与式PBL术科教学模式”的构建具有现实必要与理论依据。2、揭示并完善了术科教学面临的现实问题、P-PE-PCK的现实状况、以及术科教学价值问题。其一,现实中术科教学面临着“常规问题”与“异常问题”。“常规问题”表现为从教学方法到教学考核,主要还是围绕提高运动技能这一目标展开。教学方法仍然以传统的“讲解+示范+练习”为主,教学考核也仍然以“技评+达标”为主。“异常问题”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术科教师在备课环节所表现出的“备课模式”,即术科教师普遍反映由于教学经验、个人精力等原因,他们不会每天、每节课都去备课,他们会根据以前教案或者做些许修改,或者按照原来的“走”,每个时期、每个阶段上什么、怎么上他们都已了然于胸,更多的是按照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来上课。二是术科教师教学考核中存在着“人为降低考核标准”这—“考核失真”问题,该问题主要受到了“学生水平、教师压力、教师态度”等方面的影响。三是术科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着诸多“无奈”的感受,这些“无奈”来自于“教师所说的苦衷、教学瓶颈,以及由于教学进度被打乱或者学生学习积极性问题而导致教师产生的负面情绪”。其二,P-PE-PCK发展表现出性别、年级、学校差异,总体情况不容乐观。首先,本研究首次确证了P-PE-PCK的结构要素,即P-PE-PCK由“体育学科内容知识、学生的知识、体育教学策略的知识、体育教学评价的知识、安全教学环境的知识、体育教学目标的知识”等6个维度的知识构成。其中,“关于体育教学策略的知识”在P-PE-PCK各维度中处于核心地位,最能代表P-PE-PCK的水平。其次,绝大部分P-PE-PCK总体情况以及各维度的知识情况处于“笼统或有限理解PCK”的水平,总的来看,P-PE-PCK各个维度上的表现存在一定的差异,但总体掌握情况不容乐观。P-PE-PCK各维度知识来源于9个方面,分别是“术科学习经验、实习经验与反思、个人生活经验、个人练习体验、个人反思总结、阅读专业书刊、理论课学习、作为中小学学生时的经验和课堂观察”,其中,“术科学习经验”仍是P-PE-PCK的主要来源。P-PE-PCK各维度知识表现出一定的年级差异。一般高校与“985、211”高校之间的P-PE-PCK并不存在差异,而师范院校与综合性大学之间的P-PE-PCK存在差异,师范院校的P-PE-PCK要更好一些。就性别而言,男生与女生之间在PCK各维度以及总体PCK上均具有差异,在平均水平上,女生PCK要高于男生PCK。其三,术科教学价值表现为“技术理解”。传统的术科教学价值取向是“技术记忆”式的,教师和学生追求的是运动技术的巩固与熟练。经由扎根理论,本研究首次提出了“技术理解”这一概念,并形成了两个扎根理论,一是术科教学价值体现为技术理解,按照程度可以划分为记忆性理解和创造性理解,其中,记忆性理解表现为掌握运动技术,创造性理解体现为提炼运动技术的教学意义,表现在“关于运动技术本身知识点的认知、关于运动技术价值的认知、关于学生运动技术水平的认知、关于学生对运动技术理解能力的认知、关于教学安全的认知、关于运动技术教学策略的认知”等几个方面;二是不同程度的技术理解对于教学有着不同的意义。首先,没有技术便没办法进行教学;其次,仅仅是记忆性理解也不足以进行教学;最后,当对运动技术达到创造性理解程度时,便可以进行教学。加深技术理解的途径包括“教师的课堂教学、学生教学实践、反思总结、练习、课堂观察、书本知识学习”等6个方面。3、证实了“参与式PBL术科教学模式”的实践效果。其一,问题化的教学内容组织策略与教学方法具有可行性。术科教学中对教学内容加以问题化处理,并以个人或小组的形式对这些问题加以课前或现场的解决,足球与网球的教学实验证实这些做法是可行的。需要注意的是,一方面,教学内容的问题化设置可以是课前布置和设置的,也可以是课上根据教学实际情况生成的;另一方面,教学内容的问题化也可以是任务式的,如课前在给下节课参与教学的学生布置的任务,以及课堂上让各自小组完成创新性练习方式的设计,这既是对教学内容“如何教”问题的设置,也是给每个小组分配的任务。其二,“模拟上课”的教学能力考核方式具有可行性。本研究的教学实验中所采用的教学能力考核方式是模拟上课,其中,在足球和网球普修课中采用的是“个人模拟上课”,在专项课中则是采用了“小组模拟上课”的形式,并运用自编的《基于观察的体育师范生教学能力评价量规》对模拟上课的情况进行了评价。教学实验表明,运动技能考核与教学能力考核可在教学考核时同时展开,并且可以在规定的课时内完成,当然,这需要教师之间的积极配合。其三,参与式PBL术科教学模式具有一定的可推广性。首先,足球与网球教学实验的实验结果证实了该教学模式在发展学生相关运动技术、PCK与学科教学能力方面相较于传统教学具有更好的效果,这是其内部效度的体现;其次,该教学模式在网球普修课、足球普修课与足球专项课上的实施所取得的良好的教学效果则表明该教学模式具有良好的外部效度;可推广性的另一支撑便是该教学模式所采用的PBL教学方法与教学能力考核的可行性也在教学实验中得到了证实。4、拓展了高师院校发展学生教学能力的新途径,即“术科专项班学生公体课教育实习模式”。当前术科教学与教育实习在发展学生教学能力上所反映出的共有问题便是学生教学实践机会少,专项班学生在公体课上进行教育实实这一思路为这一问题解决提供了可能,进而为构建“术科教学课内外一体化教育实习模式”提供了思想来源与实践准备。“术科专项班学生公体课教育实习模式”的探索性实验,初步证实了这一教育实习模式在发展体育师范生“关于学生的知识与关于体育教学策略的知识”等PCK维度知识与教学能力方面具有一定的效果。更重要的是,高师院校可以把公共体育课堂作为实习基地,由专业课任课教师或者专业课与公体课任课教师共同承担实习指导教师,这样一来,体育师范生体验真实教学的机会便会明显的增加。从现实来看,该教育实习模式在高师院校具有一定的可行性,也应该成为教育实习模式的重要补充形式。

二、中学体育课备课点滴(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学体育课备课点滴(论文提纲范文)

(1)代际理论视域下乡村中学教师身份认同研究 ——基于对T镇中学的田野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选题缘由
    (二)选题意义
    (三)核心概念界定
        1.代际
        2.乡村教师
        3.身份认同
    (四)国内外相关文献综述
    (五)研究的重点、难点和创新点
    (六)研究的理论基础
    (七)研究方法
        1.文献法
        2.田野调查法
    (八)研究过程
一、代际理论的内涵及其发展
    (一)卡尔·曼海姆对“代”问题的最初洞察与深思
        1.代际理论提出的文化背景
        2.从社会学视角分析代问题
        3.层层涵括的代际定义
    (二)玛格丽特·米德对代际理论的继承与发展
        1.“地球母亲”——玛格丽特·米德的传奇人生
        2.代沟理论——玛格丽特·米德的思想精髓
        3.跨越时空的交汇——米德与曼海姆代际思想的碰撞
    (三)张永杰、程远忠关于代际理论的本土化研究
        1.《第四代人》——我国代际研究的瑰宝之作
        2.代的双重属性——代的内涵与释义
        3.“跨代与滞代”——代的复杂性
        4.“代”的文化表征
二、田野调查区域的背景介绍
    (一)T镇及周边的自然地理
        1.自然环境情况
        2.自然灾害
    (二)T镇及周边的人文历史
        1.T镇延续的风土人情
        2.T镇乡村生活的发展变迁
    (三)T镇的经济社会发展变迁
        1.新世纪以前,以农为本与固守乡土
        2.新世纪以来,土地承包与外出打工
    (四)T镇中学的发展历程
        1.回溯小镇中学的历史轨迹
        2.T镇中学的当下面貌
        3.教师们的在校生活
三、不同“代”的乡村中学教师身份认同现状
    (一)“上好最后一堂课”的“60 后”教师
        1.迈过艰苦岁月、马上退休的T1M老师
        2.洒脱淡然、自豪满足的T2M教师
        3.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的外来媳妇T3F老师
    (二)处于教学“攻坚期”的“70 后”教师
        1.得过且过的T5M老师
        2.无欲无求,认真工作的T7F老师
        3.苦闷无奈的T8F老师
    (三)成为教学主力军的“80 后”教师
        1.愤懑不平、想去县城的T10M老师
        2.既来之,则安之的二胎准妈妈T11F老师
        3.对生活充满希望的中层教干T12F老师
    (四)挑起教育新担的“90 后”教师
        1.“乐天派”的异乡姑娘T13F老师
        2.“压力山大”的T14M老师
四、不同代际乡村中学教师身份认同的影响因素分析
    (一)源自社会代际变迁的影响
        1.生物年龄及成长背景的差异
        2.社会文化的变迁
        3.教育政策的变化
    (二)源自乡村场域下的特殊影响
        1.乡村文化的特殊性
        2.乡村学校组织文化相对淡薄
        3.乡村教师共同体松散
    (三)源自乡村教师个人的独有影响
        1.家庭因素导致的个人经验意识的分层化
        2.关键性人物对乡村教师职业选择的引导
        3.乡村教师的整合性态度在教育观念上的体现
        4.性别之差导致乡村教师身份认同之异
五、增强不同代际乡村教师身份认同的对策分析
    (一)社会应注重价值引领与相关政策的导向作用
        1.注重政策倾斜,“留住”乡村教师
        2.保障乡村教师权利,关注其现实诉求
        3.引导大众理解乡村教师的不同代际特征
    (二)乡村学校应聚焦人文环境建设
        1.提倡民主治校,共筑和谐校园
        2.关注职称问题,遵循评选公平机制
        3.构建和谐办公室,增强不同代际教师的凝聚力
    (三)乡村教师应探寻提高自我身份认同的内生力
        1.树立积极向上的职业理念
        2.提升自我发展的职业能力
        3.参与构建包容和谐的同事关系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在读期间相关成果发表情况
致谢

(2)青岛市中小学体育名师成长模型的构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研究背景
        1.1.1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需要一批优秀教师
        1.1.2 青岛市学校体育的发展需要“学科领军人”
        1.1.3 青岛市基础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为名师的成长奠定了条件
    1.2 研究目的
    1.3 研究意义
        1.3.1 理论意义
        1.3.2 现实意义
    1.4 文献综述
        1.4.1 名师本体论
        1.4.2 名师成长论
        1.4.3 体育名师相关研究
        1.4.4 国外相关研究
        1.4.5 相关概念界定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献资料法
        2.2.2 访谈法
        2.2.3 调查法
        2.2.4 观察法
        2.2.5 统计法
3 研究结果与分析
    3.1 青岛市中小学体育名师的现状与显着特征
        3.1.1 青岛市12位中小学体育名师的现状
        3.1.2 青岛市12位中小学体育名师的显着特征
    3.2 青岛市中小学体育名师的成长历程与成因分析
        3.2.1 青岛市12位中小学体育名师的成长历程
        3.2.2 青岛市中小学体育名师的成因分析
    3.3 青岛市中小学体育名师成长模型的构建
        3.3.1 体育教师基本教学素养是基础
        3.3.2 职业意识的觉醒和行动的积累是根本
        3.3.3 凝练反思是名师成长的必由之路
        3.3.4 总结经验、开拓进取,促进持续发展
        3.3.5 提炼升华,勇于创新,追求卓越
4 结论与建议
    4.1 结论
    4.2 研究中发现的问题及建议
    4.3 本研究存在的不足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3)初中体育综合课程的开发与应用研究 ——以“纸飞机”体育综合课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1.1 研究目的
    1.2 研究意义
2 文献综述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课程
        2.1.2 综合课程
        2.1.3 体育综合课程
        2.1.4 “纸飞机”体育综合课
        2.1.5 课程开发
    2.2 关于综合课程的研究概述
        2.2.1 国外综合课程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2.2.2 国内综合课程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2.3 关于体育课程综合化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2.3.1 国外体育课程综合化研究
        2.3.2 国内体育课程综合化研究
3 研究对象与方法
    3.1 研究对象
    3.2 研究方法
        3.2.1 文献资料法
        3.2.2 问卷调查法
        3.2.3 访谈法
        3.2.4 教学实验法
        3.2.5 数理统计法
4 初中体育综合课程的开发与应用研究
    4.1 初中体育综合课程的开发研究
        4.1.1 初中体育综合课程开发的理论依据
        4.1.2 初中体育综合课程开发原则
        4.1.3 开发体育综合课程的调查分析
    4.2 初中体育综合课程开发的应用研究
        4.2.1 初中体育综合课程的教学目标
        4.2.2 初中体育综合课程的教学内容
        4.2.3 初中体育综合课程的组织过程
        4.2.4 初中体育综合课程的教学评价
    4.3 初中体育综合课程发展的策略
        4.3.1 发挥教师能动性,提升教师专业素养
        4.3.2 转变教学观念,提升学生和家长参与意识
        4.3.3 结合学校实际,加大投入力度
        4.3.4 开发多元课程模式,完善体育综合课程体系
5 教学实验的结果与分析
    5.1 实验班和对照班技能与身体素质分析
        5.1.1 实验前实验班与对照班被试技能与身体素质分析
        5.1.2 实验后实验班与对照班被试技能与身体素质分析
    5.2 实验班和对照班体育学习兴趣分析
        5.2.1 实验前学生体育学习兴趣分析
        5.2.2 实验后学生体育学习兴趣分析
    5.3 实验后课程学习效果分析
6 结论与建议
    6.1 结论
    6.2 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 A 初中体育综合课程开展情况调查问卷
附录 B 专家效度检验表
附录 C 体育学习兴趣量表
附录 D 课程学习效果调查问卷
附录 E 专家访谈提纲
附录 F 开发的“纸飞机”体育综合课的游戏
附录 G 教学计划表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致谢

(4)新中国初期湖南中等学校“劳卫制”的实施与启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的缘起
    1.2 研究动机与意义
        1.2.1 学术意义
        1.2.2 实践意义
    1.3 文献综述
        1.3.1 新中国初期学校体育的研究
        1.3.2 关于“劳卫制”的研究
    1.4 研究方法与内容
        1.4.1 研究思路与研究步骤
        1.4.2 研究内容
        1.4.3 研究方法
        1.4.4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4.5 创新之处
第二章 湖南中等学校推行“劳卫制”的背景
    2.1 “劳卫制”的来历
    2.2 新中国初期湖南体育发展概况
        2.2.1 新中国初期以来湖南体育的发展
        2.2.2 “劳卫制”在湖南的发展
第三章 湖南中等学校推行“劳卫制”的措施与特征
    3.1 湖南中等学校推行“劳卫制”的措施
        3.1.1 设立领导机构
        3.1.2 大力加强宣传教育工作
        3.1.3 改进体育教学模式
        3.1.4 加强干部培养与训练
        3.1.5 加强体育师资队伍的建设
        3.1.6 狠抓劳卫制的测验工作
        3.1.7 加强安全卫生工作
    3.2 湖南中等学校推行“劳卫制”的特征
        3.2.1 明确的目的性
        3.2.2 项目的实用性
        3.2.3 方法的科学性
        3.2.4 对象的广泛性
第四章 湖南中等学校推行“劳卫制”存在的问题
    4.1 领导干部工作态度不认真
        4.1.1 不良工作作风
        4.1.2 合作协调意识不强
        4.1.3 思想观念不正确
        4.1.4 自我职责不明确
    4.2 体育教师教学态度不端正
    4.3 宣传组织工作把控不到位
    4.4 测验工作规范不到位
        4.4.1 裁判工作中要求和计划不统一
        4.4.2 安全事故的防范不及时
    4.5 关于“劳卫制”的争议问题
        4.5.1 “劳卫制”可有可无
        4.5.2 “劳卫制”要求太高
        4.5.3 安全事故频繁发生
第五章 湖南中等学校推行“劳卫制”的效果与对当代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启示
    5.1 湖南中等学校推行“劳卫制”的效果
        5.1.1 广泛宣传体育运动的目的意义
        5.1.2 改善学生的健康状况,增强体质
        5.1.3 体育普及经常化,提高运动水平
        5.1.4 巩固体育课的教学,提高教学效率
        5.1.5 促进体育教学改革
        5.1.6 培养学生优良品质,加强组织纪律
    5.2 湖南中等学校推行“劳卫制”对当代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启示
        5.2.1 理念先行,烘托积极的社会参与氛围
        5.2.2 深化和丰富体质健康标准的项目内容
        5.2.3 不断提升学生对体测的重视程度,优化测试时间
        5.2.4 规范体测过程,确保数据的真实性
第六章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
致谢

(5)初中体育课堂安全隐患及应对策略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一、课题提出背景及研究意义
    (一)课题核心概念的界定
    (二)我国中学体育教学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隐患
        1. 教师和学生缺乏安全思想意识
        2. 体育活动前,学生的准备工作不充分
        3. 中学体育课程结构和内容安排不合理
        4. 中学体育场地和器材不合理
    (三)选题意义及研究价值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一)国外中小学安全教育研究现状
        1. 俄罗斯的安全教育现状:
        2. 日本的安全教育现状:
        3. 韩国的安全教育情况:
        4. 美国的安全教育情况:
    (二)国内中小学安全教育研究现状
三、课题研究目标、内容及研究假设和创新点
    (一)课题的研究目标
    (三)研究假设和创新点
四、课题研究主要内容论证
    (一)学校体育课安全隐患存在的潜在原因
        1. 教师方面
        2. 学生方面
    (二)重塑教师的体育教学思维是课堂安全隐患防范的前提
        1. 明确体育教师在安全隐患防范的角色
        2. 明确体育教师在安全隐患防范的任务
    (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因是课堂安全隐患防范的关键
        1.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与教学目标相符
        2.安排合理的教学内容,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
        3. 教师鼓励学生自主学习,超越自我
    (三)合适的教学媒介是课堂安全隐患防范的保障
        1. 合适的教学内容
        2. 完善的教学设施
        3. 适当的教学方法
    (四)避免学校体育课安全隐患发生的措施
        1. 教师方面
        2. 学生方面
五、结论与建议

(6)中小学学校体育发展中“焦点问题”的质性研究 ——基于体育教师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问题的提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文献综述
        1.3.1 “焦点问题”的概念界定
        1.3.2 学校体育发展中相关问题研究综述
        1.3.3 关于质性研究的综述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研究方法
        2.2.1 访谈对象的选取
        2.2.2 访谈的过程
        2.2.3 访谈资料的分析
        2.2.4 研究的信度和效度
        2.2.5 研究的伦理道德
3 研究结果与分析
    3.1 中小学学校体育发展中焦点问题的筛选
        3.1.1 筛选过程
        3.1.2 筛选结果
    3.2 中小学学校体育发展中各焦点问题产生的根源
        3.2.1 学生体质健康水平下降的根源
        3.2.2 学校体育教学内容存在问题的根源
        3.2.3 学校体育仍存不公平现象的根源
        3.2.4 学校体育课程考核问题的根源
    3.3 中小学学校体育发展中焦点问题产生的根源整合
        3.3.1 安全至上的限制
        3.3.2 不公现象的使然
        3.3.3 教学内容与课程考核的形式化
        3.3.4 师资与场地的硬缺口
        3.3.5 传统观念及教育环境的约束
    3.4 针对中小学学校体育发展中焦点问题的优化策略
        3.4.1 加强体育风险管理,确保体育教学安全高效
        3.4.2 加强学校体育工作监督机制,推动学校体育发展
        3.4.3 加大体育教师继续教育力度,保障教师合法权益
        3.4.4 充分利用班主任引导作用,把控体育教学质量
        3.4.5 革新学校体育考核制度,彰显体育新价值
4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A 教师调查问卷
    附录B 教师访谈提纲
    附录C 论文写作过程中图片资料(部分)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7)基于满族文化传承的体育课程校本化实施研究 ——以W满族中学为个案(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英文摘要
引言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目的
    三、研究意义
    四、研究问题
    五、核心概念
第一章 文献综述
    一、校本课程开发的相关研究
        (一)关于校本课程开发概念的不同理解
        (二)校本课程开发类型的研究
        (三)校本课程开发程序研究
        (四)校本化课程实施的研究
        (五)体育校本课程开发与体育课程校本化实施研究现状
    二、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相关研究
        (一)关于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概念的不同理解
        (二)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研究现状
    三、满族传统体育的相关研究
        (一)关于满族传统体育概念的不同理解
        (二)满族传统体育研究现状
第二章 研究设计
    一、研究的总体思路
    二、研究范式
        (一)质化的个案研究
        (二)行动研究
    三、研究对象
        (一)W满族中学基本概况
        (二)选择W满族中学为个案的理由
    四、研究资料的收集与分析
        (一)研究资料的收集
        (二)研究资料的整理与分析
    五、研究过程
        (一)初入研究现场
        (二)意外退场
        (三)再进研究现场
        (四)离开研究现场
    六、研究效度与伦理
        (一)研究者的角色定位
        (二)研究的效度
        (三)研究的伦理
第三章 满族文化:渐行渐远的历史记忆
    一、历史记忆下的满族文化——满族民族性格与形象
        (一)满族独特的文化社会环境
        (二)满族的特色文化
    二、满族文化的当代传承价值
        (一)满族文化是强化满族民众民族认同意识的重要保障
        (二)满族文化是保持满族族群繁荣发展的精神动力
        (三)满族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珍贵财富是实现“中国梦”的宝贵借鉴
    三、满族文化在当代的传承现状
        (一)历史发展趋势下的自然消亡
        (二)外力强制下的被迫消亡
    四、学校——当代满族文化重要的传承场
        (一)当代满族文化在家庭、社会传承中的断裂突显学校传承重要性
        (二)学校传承是当代满族文化传承的应然选择
    五、满族传统体育——学校传承满族文化的重要载体
        (一)满族传统体育蕴含鲜明的满族文化特征
        (二)满族传统体育拥有丰富的学校体育课程资源
第四章 W满族中学满族特色体育课程校本化实施设计
    一、体育课程校本化实施的理论解读
        (一)何谓校本化课程实施与体育课程校本化实施
        (二)体育课程为何要校本化实施
        (三)体育课程校本化实施的基本模式
        (四)体育课程校本化实施的基本路径
    二、W满族中学前期满族传统体育实践探索:学校情境分析
        (一)学校开展满族传统体育的缘由
        (二)学校满族传统体育的开展现状
        (三)学校开展满族传统体育具备的优势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三、W满族中学满族特色体育课程实践设计
        (一)确定研究问题与研究形式
        (二)组织建立与分工
        (三)集体审议
        (四)编制满族特色体育课程实施方案
第五章 W满族中学满族特色体育课程校本化实施实践
    一、实施行动:考察与解释
        (一)行动前的准备
        (二)第一套课程方案的实施
        (三)第一套课程方案实施情况的考察
        (四)第一套课程方案实施效果的反思——诊断与分析
    二、反思行动:改进与重建
        (一)第二次集体审议
        (二)第二套课程方案
        (三)第二套课程方案的实施
第六章 W满族中学满族特色体育课程校本化实施成效
    一、满族特色体育课程成为学校构建满族特色学校文化的重要支撑点
        (一)多元化开展形式成为体现学校满族文化特色的重要载体
        (二)突出重点项目建设打造学校满族特色学校文化“亮点”
    二、满族特色体育课程的实施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一)实践中的“对撞”转变了教师的教学观念
        (二)实践中的“要求”提升了教师的教学能力
    三、满族特色体育课程的实施促进了学生获得发展
        (一)掌握了满族传统体育知识与技能,实现满族文化的传承
        (二)丰富了学生的情感体验,帮助形成满族民族认同感
第七章 研究结论
    一、结论
        (一)民族学校开展民族特色体育课程是可行的
        (二)满族学校开展满族特色体育课程势在必行
        (三)科学设计课程内容是满族特色体育课程顺利实施的前提条件
        (四)实施满族特色体育课程离不开必要的相关支持
        (五)行动研究是当前促进学校体育课程改革最有效的途径
    二、满族特色体育课程实施的意义探寻
        (一)引发关于体育课程内容选择标准的反思:从“什么知识最有价值”到“谁的知识更有价值”
        (二)引发对体育课意义的反思:回归“游戏”与“生活”
    三、研究不足与展望
        (一)研究不足
        (二)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8)学科融合视域下的中小学体育育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核心概念
        1.2.1 德育
        1.2.2 育德
        1.2.3 体育育德
        1.2.4 中小学体育育德
        1.2.5 学科融合
        1.2.6 中小学体育学科与体育课程
    1.3 研究的理论基础
        1.3.1 儒家思想
        1.3.2 人本主义教育理论
        1.3.3 社会学习理论
        1.3.4 角色承担理论
    1.4 研究对象与方法
        1.4.1 研究对象
        1.4.2 研究方法
    1.5 研究假设、创新点和技术路线
        1.5.1 研究假设
        1.5.2 研究创新点
        1.5.3 研究路线
第2章 文献综述
    2.1 体育道德基础理论研究
        2.1.1 体育品德研究
        2.1.2 体育精神研究
        2.1.3 体育道德困境研究
    2.2 学校体育育德理论研究
    2.3 基础教育阶段体育育德研究
        2.3.1 体育课程标准育德研究
        2.3.2 基础教育阶段体育课程育德研究
        2.3.3 国际体育课程育德研究
    2.4 高校体育德育研究
    2.5 体育道德测量工具的研究
    2.6 发达国家体育德育价值研究
第3章 学科融合的中小学体育育德内容体系建构
    3.1 学科融合的中小学体育育德内容体系建构依据
        3.1.1 人的全面发展的内在要求
        3.1.2 国家教育政策的有力驱动
        3.1.3 全球化新时代的强烈呼唤
    3.2 体育育德与学科融合的关系
    3.3 审思:相关概念的逻辑联系
        3.3.1 有关体育育德的基本观点
        3.3.2 体育育德相关概念的辨析
    3.4 中小学体育育德的基本内容体系研究
        3.4.1 中小学体育的育德内容的来源分析
        3.4.2 中小学体育育德内容体系构建的原则
        3.4.3 中小学体育育德基本内容体系
        3.4.4 中小学体育育德内容体系特征
        3.4.5 学科融合:体育育德实施途径
        3.4.6 中小学体育育德内容实施要求
第4章 中小学体育育德现状研究
    4.1 中小学体育课程标准的育德分析
        4.1.1 课程性质(或课程定位)的育德分析
        4.1.2 课程理念的育德分析
        4.1.3 课程目标的育德分析
        4.1.4 教学内容的育德分析
        4.1.5 学习评价的育德分析
        4.1.6 影响课程标准育德功能实现的相关因素分析
    4.2 中小学体育教师对体育育德的认知
        4.2.1 体育课中进行育德的职责认同
        4.2.2 提升自身师德修养的认同
        4.2.3 不同类型教师的育德认同
        4.2.4 教学目标体现育德的认知
        4.2.5 校领导对体育育德的重视
        4.2.6 中小学体育育德实施途径分析
        4.2.7 影响体育育德的实施因素
第5章 学科融合的中小学体育育德行动研究及成效分析
    5.1 学科融合的中小学体育育德行动研究方案
        5.1.1 行动研究目标
        5.1.2 行动研究实施单位
        5.1.3 行动研究流程
        5.1.4 行动研究时间
    5.2 行动研究内容设计
        5.2.1 教学目标的育德内容
        5.2.2 课堂教学设计的原则
        5.2.3 学科融合的教学内容
        5.2.4 教学计划汇总
        5.2.5 教学实施要求
        5.2.6 行动研究风险
    5.3 学科融合的体育育德教学行动研究实施成效分析
        5.3.1 有效渗透体育育德,教学设计实现创新变革
        5.3.2 深化立德树人落实,学校领导重视体育育德
        5.3.3 积极转变育德理念,增强学科教师体育素养
        5.3.4 促进道德价值认知,提高学生体育品德素养
第6章 结论与建议
    6.1 结论
    6.2 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 中小学体育育德现状调查问卷(体育教师)
    附录二 中小学体育育德现状调查问卷(学校领导)
    附录三 中小学体育育德访谈提纲(学校领导)
    附录四 中小学体育育德访谈提纲(名师基地学员)
    附录五 中小学体育育德教学访谈提纲(XJ学校领导)
    附录六 中小学体育育德教学访谈提纲(XJ学校学科教师)
    附录七 中小学体育育德访谈提纲(XJ学校学生)
    附录八 中小学体育名师基地学员访谈记录
    附录九 中小学校领导访谈记录
    附录十 XJ学校领导访谈记录
    附录十一 XJ学校学科教师访谈记录
    附录十二 XX学校学生访谈记录
    附录十三 XX学校学科教师的教学反思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9)江苏省中学优秀体育教师特征研究 ——与江苏省中学一般体育教师的比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问题提出
    1.2 研究目的
    1.3 研究意义
    1.4 研究思路
    1.5 研究内容
    1.6 研究方法
第2章 文献综述
    2.1 国内综述
    2.2 国外综述
    2.3 简要述评
    2.4 概念界定
第3章 理论基础
    3.1 休伯曼职业周期模式
    3.2 白益民自我更新理论
第4章 相关研究案例比较分析
    4.1 一级指标
    4.2 二级指标
        4.2.1 教学能力
        4.2.2 课外管理
        4.2.3 教学研究
        4.2.4 运动技术
    4.3 本章结论
第5章 现状调研
    5.1 总体情况描述
    5.2 具体要素分析
        5.2.1 基本情况
        5.2.1.1 年龄结构
        5.2.1.2 教龄结构
        5.2.1.3 学历结构
        5.2.1.4 职称结构
        5.2.1.5 执教学校
        5.2.2 体育教学
        5.2.2.1 教学设计
        5.2.2.2 教学实施
        5.2.2.3 教学评价
        5.2.2.4 本文小结
        5.2.2.5 相关建议
        5.2.3 课外锻炼
        5.2.3.1 课外体育锻炼类型
        5.2.3.2 指导课外锻炼频数
        5.2.3.3 制定课外运动处方
        5.2.3.4 本文小结
        5.2.3.5 相关建议
        5.2.4 体质监测
        5.2.4.1 体质健康标准认知
        5.2.4.2 体质健康结果分析
        5.2.4.3 本文小结
        5.2.4.4 相关建议
        5.2.5 运动能力
        5.2.5.1 专项等级
        5.2.5.2 裁判等级
        5.2.5.3 自我锻炼
        5.2.5.4 本文小结
        5.2.5.5 相关建议
        5.2.6 学习问题
        5.2.6.1 学习计划
        5.2.6.2 学习时间
        5.2.6.3 学习内容
        5.2.6.4 读书笔记
        5.2.6.5 学科培训
        5.2.6.6 教研活动
        5.2.6.7 本文小结
        5.2.6.8 相关建议
        5.2.7 教学研究
        5.2.7.1 教学反思
        5.2.7.2 教育日志
        5.2.7.3 科研情况
        5.2.7.4 教学获奖
        5.2.7.5 制作MOOC
        5.2.7.6 本文小结
        5.2.7.7 相关建议
    5.3 变量关联分析
        5.3.1 年龄与读书笔记
        5.3.2 年龄与锻炼次数
        5.3.3 教学反思与培训
        5.3.4 论文数量与学习
第6章 结论与建议
    6.1 结论
    6.2 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1
附录2
附录3
致谢

(10)基于P-PE-PCK发展的术科教学改革研究:从理论到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第一部分 问题与设计:研究概述
    1 绪论
        1.1 研究缘起
        1.1.1 术科教学改革尚未找到它的“伽利略”:追问现实的紧迫性
        1.1.2 师范教育面临着专业化的固有风险:拷问策略的合理性
        1.1.3 PCK理念的倡导与发展:叩问理论的可行性
        1.2 研究问题的阐述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核心概念的界定
        1.4.1 P-PE-PCK
        1.4.2 术科
        1.4.3 教学
        1.4.4 教学改革
        1.5 论文结构与创新
        1.5.1 论文结构
        1.5.2 研究创新
    2 文献综述
        2.1 国内外术科教学改革研究进展
        2.1.1 我国术科教学改革研究的不同范式表达
        2.1.2 国外术科课程与教学的特点
        2.1.3 小结
        2.2 国内外体育师范生教学能力培养状况
        2.2.1 我国体育师范生教学能力的培养状况
        2.2.2 国外体育师范生教学能力的培养状况
        2.2.3 小结
        2.3 国内外“师范生PCK”的研究进展
        2.3.1 国内外PCK研究概况
        2.3.2 师范生PCK的现实发展状况
        2.3.3 师范生PCK的发展途径
        2.3.4 师范生PCK的测量方法
        2.3.5 PCK与教学能力的关系
        2.3.6 P-PE-PCK的研究状况
        2.3.7 小结
        2.4 文献总结
    3 研究设计与过程
        3.1 研究的总体思路
        3.2 研究策略与方法
        3.2.1 量化研究策略与具体方法
        3.2.2 质性研究策略与具体方法
        3.2.3 混合研究策略
        3.3 研究工具
        3.3.1 量化研究工具
        3.3.2 质性研究工具
        3.4 数据收集与处理
        3.4.1 数据收集
        3.4.2 数据编码
        3.4.3 数据处理
        3.5 研究过程
        3.5.1 前期准备
        3.5.2 实施过程
        3.5.3 后期整理
        3.6 研究的信度、效度与伦理
        3.6.1 质性研究的信度与效度
        3.6.2 实验研究的效度
        3.6.3 研究者角色
        3.6.4 伦理
第二部分 理论研究:术科教学改革的理论准备
    4 理论基石:术科教学理论基础的匡补与诠释
        4.1 术科课程与教学的理论基础薄弱
        4.1.1 术科课程与教学的知识论基础与价值论基础的论述较少
        4.1.2 术科课程与教学长期存在“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相割裂”现象
        4.1.3 运动技术的教育学意义被遮蔽
        4.2 术科课程与教学的知识论基础
        4.2.1 知识论基础论域
        4.2.2 术科教学的“知识性怀疑”:从“学科”与“术科”之争谈起——回答术科课程“有没有知识传授”的问题
        4.2.3 运动技术:术科课程知识的本体论追问——回答术科课程知识“是什么”的问题
        4.2.4 实践知识:术科课程知识的身体与实践维度——回答术科课程知识“是什么类型知识”的问题
        4.2.5 作为参与者的身体练习体验:术科课程知识的学习方式——回答术科课程知识“如何学”的问题
        4.2.6 学习场域:术科课程知识“体验学习”何以可能——回答术科课程知识“如何教”的问题
        4.2.7 CK、PCK与PCA:知识与能力的关系问题
        4.2.8 现实情境的教学问题解决过程:PCK向PCA转化的机制问题
        4.3 术科教学的价值论基础
        4.3.1 价值论基础论域
        4.3.2 术科教学的价值判断
        4.3.3 术科教学的价值取向
        4.4 小结
    5 理论方向:术科教学基本问题的检讨与澄清
        5.1 术科教学基本问题的论域与论说方式
        5.1.1 术科教学基本问题的论域
        5.1.2 术科教学基本问题的论说方式
        5.2 术科教学目标的取向问题
        5.2.1 术科教学目标的实然取向
        5.2.2 术科教学目标的应然取向
        5.3 术科教学内容的改造问题
        5.3.1 术科教学内容的选择、整合与呈现问题
        5.3.2 术科教学内容的选择依据:继承与发展
        5.3.3 “术科教学内容问题化”组织策略:内涵与组织方式
        5.4 术科教学方法的发展问题
        5.4.1 传统术科教学方法的功利与有效问题
        5.4.2 现代术科教学方法的多元与缺席问题
        5.4.3 术科教学方法的有效性“追问”
        5.5 术科教学评价的优化问题
        5.5.1 传统术科教学评价的“去情境化”问题
        5.5.2 术科教学评价方式的现代转向
        5.5.3 术科教学多元评价方案
        5.6 术科教学模式的改进问题
        5.6.1 传统“运动技能教学模式”的优缺点
        5.6.2 “参与式PBL术科教学模式”的理论构建
        5.7 小结
第三部分 实证研究:术科教学改革的现实必要与实践探索
    6 教学发展必要:基于混合研究的术科教学状况的再揭示
        6.1 调查方案的设计与样本选取情况
        6.1.1 术科教学状况调查问卷的编制与调查对象的情况
        6.1.2 术科教师教学观念访谈提纲的设计与访谈对象的情况
        6.2 基于“问卷调查法”的术科教学状况
        6.2.1 术科教学方法使用情况
        6.2.2 术科教学反馈情况
        6.2.3 术科教学考核情况
        6.2.4 体育师范生的术科学习情况
        6.3 基于“访谈法”的术科教学状况
        6.3.1 术科教师形成的“备课模式”
        6.3.2 术科教学普修与专选目标的“各异”
        6.3.3 术科教师教学方法使用的“多样”
        6.3.4 术科教学考核的“异常”
        6.3.5 术科教师教学中的“无奈”
        6.4 小结
    7 知识发展必要:基于混合研究的术科教学效果P-PE-PCK问题初探
        7.1 P-PE-PCK的测量工具:借鉴与编制
        7.1.1 备课法的借鉴与使用
        7.1.2 基于视频—问卷调查法的借鉴与使用
        7.1.3 P-PE-PCK调查问卷的编制与使用
        7.2 基于“备课法”的P-PE-PCK:构成要素与来源
        7.2.1 P-PE-PCK的构成要素
        7.2.2 P-PE-PCK的来源
        7.3 基于“视频—问卷调查法”的P-PE-PCK:维度得分与年级特征
        7.3.1 P-PE-PCK总体得分情况和各个维度得分情况
        7.3.2 P-PE-PCK的年级差异
        7.3.3 P-PE-PCK的性别差异
        7.3.4 不同类型学校之间P-PE-PCK差异
        7.4 基于“问卷调查法”的P-PE-PCK:维度验证与拓展
        7.4.1 P-PE-PCK各维度与总体PCK的相关关系
        7.4.2 P-PE-PCK各维度的具体表现
        7.4.3 P-PE-PCK各维度的年级、性别差异
        7.5 基于“三角互证”的P-PE-PCK的结构:要素、关系与特征
        7.5.1 P-PE-PCK的结构要素及其关系
        7.5.2 P-PE-PCK的学校、年级、性别差异
        7.6 小结
    8 价值发展必要:基于扎根理论方法的术科教学价值再求证
        8.1 术科教学价值的认识回顾
        8.2 对术科教学价值认识的破解:扎根理论的尝试
        8.2.1 扎根理论概述
        8.2.2 访谈资料的收集
        8.2.3 访谈资料的编码
        8.2.4 理论饱和度检验
        8.3 核心类属分析
        8.3.1 技术认知的维度
        8.3.2 加深技术认知的途径
        8.3.3 技术认知程度与教学的关系
        8.4 理论发现:“技术理解”
        8.4.1 “技术理解”的含义
        8.4.2 “技术理解”的维度
        8.5 扎根理论的形成:术科教学价值论
        8.6 小结
    9 实践探索:参与式PBL术科教学模式的实验研究
        9.1 教学实验前的准备
        9.1.1 教学预实验的开展
        9.1.2 教学能力测评工具的确定
        9.1.3 教学问题解决能力测评方案的确定
        9.2 实验研究一:A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网球(普修)“参与式PBL教学模式”探索性实验
        9.2.1 实验方案
        9.2.2 实验结果与分析
        9.2.3 实验一结论
        9.3 实验研究二:D高校体育教育专业足球(普修)“参与式PBL教学模式”验证性实验
        9.3.1 实验方案
        9.3.2 实验结果与分析
        9.3.3 实验二结论
        9.4 实验研究三:D高校体育教育专业足球(专项)“参与式PBL教学模式”验证性实验
        9.4.1 实验方案
        9.4.2 实验结果与分析
        9.4.3 实验三结论
        9.5 实验研究四:D高校“足球专项学生公体课教育实习模式”的探索性实验—“术科教学课内外一体化教育实习模式”初探
        9.5.1 实验方案
        9.5.2 实验结果与分析
        9.5.3 实验四结论
        9.6 小结
第四部分 回眸与远眺:总结、反思与展望
    10 结论与建议
        10.1 结论
        10.2 建议
        10.2.1 术科课程与教学理论建设建言
        10.2.2 术科教学改革实践探索建言
    11 研究反思与展望
        11.1 研究反思
        11.1.1 研究样本的代表性与数量性问题
        11.1.2 研究过程的规范性与科学性问题
        11.1.3 研究程度的深入性与全面性问题
        11.2 研究展望
        11.2.1 研究趋势分析
        11.2.2 后续研究构想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作者简历及博士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四、中学体育课备课点滴(论文参考文献)

  • [1]代际理论视域下乡村中学教师身份认同研究 ——基于对T镇中学的田野调查[D]. 李莉. 曲阜师范大学, 2021(02)
  • [2]青岛市中小学体育名师成长模型的构建研究[D]. 张克歌. 青岛大学, 2020(02)
  • [3]初中体育综合课程的开发与应用研究 ——以“纸飞机”体育综合课为例[D]. 闫纪红. 辽宁师范大学, 2020(02)
  • [4]新中国初期湖南中等学校“劳卫制”的实施与启示[D]. 吴浩. 湖南工业大学, 2020(05)
  • [5]初中体育课堂安全隐患及应对策略探讨[A]. 李智,张锦龙,曾国科,许汉杰,胡国旭. 全国科研理论学术研究成果汇编(五), 2020
  • [6]中小学学校体育发展中“焦点问题”的质性研究 ——基于体育教师视角[D]. 郭冠群. 河南大学, 2019(01)
  • [7]基于满族文化传承的体育课程校本化实施研究 ——以W满族中学为个案[D]. 肖尔盾. 东北师范大学, 2018(11)
  • [8]学科融合视域下的中小学体育育德研究[D]. 王自清. 上海师范大学, 2018(08)
  • [9]江苏省中学优秀体育教师特征研究 ——与江苏省中学一般体育教师的比较[D]. 王慧萍. 南京体育学院, 2016(06)
  • [10]基于P-PE-PCK发展的术科教学改革研究:从理论到实践[D]. 张磊. 华东师范大学, 2016(08)

标签:;  ;  ;  ;  

中学体育课的一点准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