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剧音乐的审美属性

歌剧音乐的审美属性

一、歌剧音乐的美学特性(论文文献综述)

邓耀灵[1](2021)在《雅克·奥芬巴赫轻歌剧的音乐色调研究》文中研究指明

陈杨梦园[2](2021)在《大都会版《图兰朵》舞台呈现中的跨文化艺术美学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图兰朵》是意大利音乐家贾科莫·普契尼所作的一部典型的跨文化艺术戏剧作品,剧作的核心情节是冷酷的“中国公主”图兰朵通过谜题招亲。它从1926年在意大利首演至今,“图兰朵”的迷人魅力赋予了这部跨文化歌剧长青的舞台生命力。从文本、音乐到舞台演出,《图兰朵》中虽竭尽所能描摹东方,但其审美特征依然是十足西方的,在不同时期、各种版本的《图兰朵》演出中,无论剧本的二度创作者本意何为,最终中西元素都同时呈现在舞台上。可以说,《图兰朵》是跨文化艺术在戏剧舞台上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而1987年在纽约大都会首演的《图兰朵》的舞台呈现,有浓郁的跨文化艺术美学特征。故此,本文就以此版本的舞台呈现对《图兰朵》中的跨文化艺术美学进行解析,分析不同文化血脉的“元素”与“审美”在戏剧舞台上的融合、异化及“再创造”。本文共分五章。第一章追溯《图兰朵》故事的跨地域、跨文化流变,第二章对《图兰朵》自诞生至今最具有代表性的舞台呈现风格进行梳理,论证大都会版作为跨文化戏剧景观的典型性。第三章通过分析大都会版《图兰朵》舞台呈现中的文化元素运用的跨文化性,并进行符号学研究,论证跨文化戏剧中文化符号的误用。第四章依据文化间性理论、文化误读理论等工具对大都会版《图兰朵》舞台演出的跨文化戏剧审美特征进行研究,探究其跨文化样貌产生的特点。第五章探讨对东方主义视野下的《图兰朵》以及跨文化艺术评价的立场与审美困境。

宁亚群[3](2021)在《中国古典舞与西方芭蕾舞比较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中国古典舞与西方芭蕾舞分别是中西方最具代表性的两大舞蹈形态。从审美文化学的视角对两者进行比较研究,对于更加精准地把握中西方舞蹈艺术各具特色的审美特征,并由此更加深入地认识中西方之间有同有异的审美文化禀性,以进一步促进全球化语境下的中西方化对话与交流,无疑有着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理论意义。从概念内涵来讲,中国古典舞分为“历史形态”与“当代形态”两种存在形态。“历史形态”的中国古典舞主要指中国古代传统舞蹈,它在历史发展过程中未能保存下来。“当代形态”的中国古典舞则特指新中国成立以后,由舞蹈家在综合提取戏曲舞蹈、汉唐舞蹈、敦煌舞蹈、甚至少数民族古典舞蹈等样式的基础上所建构的舞种,其建构力求与“历史形态”的中国古典舞在审美理想、内涵意蕴上达到较高的统一性,迄今形成了“身韵古典舞”“汉唐古典舞”“敦煌古典舞”“昆舞”“梨园舞蹈”“唐乐舞”六大类型,本论文重点采用早期形成的“身韵古典舞”“汉唐古典舞”“敦煌古典舞”三个类型以作阐述。西方芭蕾舞发源于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在法国宫廷的努力下开始朝着一门独立的舞蹈种类发展。后传播至俄罗斯、丹麦等其它欧洲国家,至今已发展成为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全球性舞种。经过“早期芭蕾”“浪漫芭蕾”“古典芭蕾”“现代芭蕾”几个时期的发展,最终形成统一名为“西方芭蕾舞”的欧洲代表性古典舞种。西方芭蕾舞于欧洲多个国家兴盛发展,并因其训练的科学性,而广泛应用于全球各个国家专业舞蹈艺术院校与团体的基础训练中。就此前的学术研究来讲,中国古典舞与西方芭蕾舞的研究成果多集中于舞蹈的艺术性、技术性层面,间或有舞蹈美学、舞蹈文化等探究。但针对中国古典舞与西方芭蕾舞在审美文化层面的比较研究,则未见直接相关的成果。鉴于这一问题,本文在现有的研究基础上,对中国古典舞与西方芭蕾舞进行艺术本体与审美文化层面的系统比较,以期更为科学地认识中国古典舞与西方芭蕾舞,为东、西方舞蹈艺术之间的互鉴与交流提供思路。本文将从中国古典舞与西方芭蕾舞之生成路径、传播接受、审美蕴涵、演变趋势四个基本方面,对中国古典舞与西方芭蕾舞进行比较研究。导论分三部分,第一部分将对研究对象与选题缘由进行阐述。本文认为,中国古典舞与西方芭蕾舞分别是中西方最具代表性两大舞蹈形态。通过对两个舞种的比较研究,可以实现舞蹈本体、审美文化、对话交流三个层面的价值。第二部分对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分析,第三部分对论文的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进行陈述。在研究思路上,对研究的具体内容进行有逻辑、有层次的展开,在研究方法上,鉴于本文选题的学科交叉性与综合性,本文在综合运用论文撰写通用研究方法的同时,借鉴比较美学、比较艺术学中具有影响力的研究方法,从丰富庞杂的舞蹈现象中探寻关于两个古典舞种的相同性与差异性。第一章是对中国古典舞与西方芭蕾舞的比较性概述。第一节对两个舞种的概念进行界定。第二节进一步规范两者的范畴,其范畴的界定是通过解决围绕两个舞种而分别产生的三个争议确定的,结论为:对中国古典舞而言,其范畴涵盖“历史形态”与“当代形态”两类;现存舞蹈影像资料的部分作品具有“古典性”;因社会制度变化而产生的对相同母题的不同解读是合理的。对西方芭蕾舞而言,确定其第三个时期名称为“古典芭蕾”,将“浪漫芭蕾”“古典芭蕾”同视为西方芭蕾舞发展史上的代表性时期,对西方芭蕾舞与现代舞之于西方审美文化的代表性进行判断。第三节对两者的发展脉落作简单扼要的梳理和解读。第二章将比较两个古典舞种的三次转变,这三次转变既与美学层面“美”和“善”的分离密切相关,又与历史发展过程中两者艺术地位的确立紧密关联,艺术地位的确立既带来了艺术本体之“古典性”的生成,同时带给作为审美主体的人类关于艺术诗性的沉思。第三章通过传播方式与艺术接受两个层面,进一步比较中国古典舞与西方芭蕾舞发展过程中产生的变化:传播媒介与传播生态的变化带给两个古典舞种传播方式更多未知的可能,而作为舞蹈传播的另一方——艺术接受,则在舞蹈受众的变化中,引发本文对于舞蹈传播是否会终结以及传播中心之转移的思考。第四章比较两大舞蹈艺术的审美蕴涵。第一节从舞蹈本体层面分析:中国古典舞与西方芭蕾舞在典型化、节奏化、造型化三个方面都具备对和谐的追求,两者分别以“拧”“倾”“圆”“曲”与“开”“绷”“直”“立”为外化特征,这是两个古典舞种肢体美学的研究起点;第二节着力对两个舞种“乐”“舞”天然不可分割的关联进行分析,并阐述中国古典音乐之五声调式与西方芭蕾舞之大小调式如何在和声之“和”的基础上,分别与各自所属的古典舞种形成了真正意义上视、听完备的效果。此外,本节还对两个古典舞种的服饰与舞台美术进行简要分析。本章通过对两个古典舞种舞蹈本体、音乐、服饰与舞台美术之技术层面的分析,引入对审美特征与审美理想的阐释。第五章比较研究现代语境中两大舞蹈的演变路径。第一节通过对“古典”是否在中西方社会“退场”这一历史现实的分析,对中国古典舞与西方芭蕾舞之“灵韵”的保留样态及演变趋势进行判断,得出两个古典舞种之“虚灵妙合”与“庄肃雅正”的不同灵韵特征。第二节从“诗缘情”与Ballet词义溯源入手,分别对两个舞种在抒情与叙事方面的偏重程度作持续性的预测。第三节对中国古典舞与西方芭蕾舞的机遇与挑战作出分析判断。结语部分简要回顾、总结了前五章的内容,并在确证中国古典舞与西方芭蕾舞同异相间之基本状况的前提下进行了两重延展:其一,跳出舞蹈本体,在更为宏阔的视阈中探索这种异同状况所生成的文化缘由;其二,回到舞蹈本体,针对两个古典舞种的自身状况给出三项答解和说明。

庞丹妮[4](2021)在《释义学视阈下声乐表演的理论认知和实践体验》文中认为释义学是作为西方近代人文科学的一种理论,主要就是研究对意义如何进行理解和解释,它在19世纪后才逐渐形成,但是现在已经是一种比较成型的理论了。释义学分为近代释义学和现代释义学,近代释义学主要说明的是历史视界对音乐的影响,现代释义学阐述的是在现实视界和“视界融合”理论下音乐的创作、表演以及欣赏。在声乐学习中,我们常说一度创作、二度创作,对应释义学的哲学解释,二者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关联。本论文作为一种“范式转移”研究,就是从释义学的研究视角聚焦本人硕士研究方向——声乐表演与教学,哲学理论放诸声乐表演实践,论述释义学对声乐表演的理论关照与实践导向。本文通过三个部分来研究和论述,在第一部分里,笔者首先从历史视界和现实视界下描写声乐表演的的特点,从这两个视界下分别引出新古典主义时期的表演风格和浪漫主义时期的表演风格,并对二者的特点进行阐述,然后说明二者对审美尺度的把握以及在历史视界和现实视界下声乐表演的的价值。第二部分,论述“视界融合”下声乐表演的风格,即“视界融合”和二度创作之间的关系。笔者首先介绍了“视界融合”的概念,这是近代释义学中着名哲学家伽达默尔提出的概念,并运用实例进行详细的论证;之后对二度创作的概念以及二度创作表演风格的特点和原则也进行了详细描述。其次用理论结合实际的方法,列举大量的实例,阐述了“视界融合”下二度创作的实践体验和理论思考,通过实际例子对理论进行进一步的总结。最后笔者站在理性的视角下一方面从世界三大表演体系的影响下论述视界融合下二度创作的审美尺度,另一方面通过第二部分视界融合下二度创作的实践体验总结在“视界融合”的理论下对声乐表演实践的意义。第三部分,当代声乐表演“视界”的多元化和声乐演唱风格的多样性中论述现代的声乐表演正在往多元化和多样性的方向发展的,顺着这个方向首先引出作品的风格多元化和多样性产生的原因以及它们的发展趋势;随着作品的多元化,表演者的表演风格首先会随着作品而变得多元化,其次表演者自身不同的经历、想法和个性等多种因素综合起来,也会使表演者的表演风格向着多元化的趋势发展;从作品和表演者角度论述完之后,笔者从欣赏的维度对欣赏者审美趣味的多元化进行阐述,即表演风格的多元化必然导致审美取向的多元化,不同的审美取向也反过来影响表演风格,促使表演风格的多样各异。通过对释义学在声乐表演领域的研究和学习,首先笔者在声乐表演上的思想和见解得到了提高以及对审美尺度有了一定的理解和把握,结合笔者在声乐演唱和学习过程中的一些启发、学习经历和个人自身的演唱经验,通过实例展现释义学中“历史视界”、“现实视界”“视界融合”和多元化、多样性等众多方面对声乐表演艺术的影响,并对笔者在今后的声乐表演学习中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通过研究释义学中美学尺度的把握对声乐表演方面的影响,从中找到适当的美学尺度和现代声乐表演技巧的契合点,在不同的作品中运用适当的审美尺度,会对作品的表演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基于此,拓展研究发现释义学的主要理论也影响着创作和欣赏领域。从释义学视角思考、研究声乐表演艺术,既焕发出声乐表演的理论新质,同时这种理论的解读与阐述也对表演实践具有更加直接与深入的实践指导意义。

汪静一[5](2021)在《春蜂乐会儿童歌舞剧研究》文中提出清末民初,在古今社会转型和中西文化碰撞的背景下,一种不同于中国传统音乐的“新音乐”应时而生。这种“新音乐”是基于学习、借鉴西方音乐基础上的创构,并经历了一个由萌生、起步、发展、繁盛的历史过程。“新音乐”以其迅猛发展的态势成为中国近现代音乐史上的一大潮流。在这一音乐潮流的驱动下,儿童歌舞剧的艺术形式悄然涌现,并成为“新音乐”发展的一个亮点。儿童歌舞剧是在吸收西方歌剧的创作形态,结合当时中国社会的现实需要以及学校音乐教育发展的实际,对西方歌剧形式进行的本土化的改造实践。儿童歌舞剧的创生旨在推广国语,为时代鼓呼,陶冶儿童心性、发挥音乐作用。“五四”前后兴起的各类音乐社团组织,不仅为推动当时中国音乐事业发展起到重要作用,而且成为衔接学校音乐教育与社会音乐教育的桥梁,利用社会音乐教育资源弥补了学校音乐教育的不足。“春蜂乐会”就是那时候的一个音乐社团的代表,其成员创作了一批优秀的儿童歌舞剧,与黎锦晖等创作的儿童歌舞剧构成了中国现代音乐史上这一体裁的一座音乐高峰。研究春蜂乐会儿童歌舞剧,一方面基于研究界对其价值的认识不足、研究不够。系统梳理、阐释其历史演进、艺术特征、时代价值等,可以丰富中国近现代音乐史的研究宽度;另一方面,儿童歌舞剧的独特艺术形态所产生的教育价值,尤其是其在儿童美育、德育中发挥的特殊作用,可为新时代美育教育的推进提供借鉴参考。通过文献检索与分析,春蜂乐会儿童歌舞剧作为中国近现代音乐史上的一个独特存在,其从被挖掘至今,尚未被全面、系统地梳理、剖析,学界的研究视野更多局囿在黎氏作品,其独特的历史价值、教育价值以及艺术价值尚未被充分阐释,理应得到更多关注。基于此,本文坚持理论与实践结合,历史与逻辑统一,通过对春蜂乐会儿童歌舞剧作品的史料挖掘,在剧本、音乐、舞蹈、表演、音乐与文学的结合等多个角度进行本体的整体性分析,史论结合,论从史出,结合历史文献、历史研究方法、文献学、音乐学分析等方法对春蜂乐会儿童歌舞剧进行研究,探究春蜂乐会儿童歌舞剧纵向的历史阐释及横向的结构性分析,探寻其历史成就和现实意义。全文由绪论、五章和结论组成。绪论阐明论文的关键概念、选题缘由、研究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范围、方法思路与创新点等。第一章“春蜂乐会儿童歌舞剧的创生与发展”对春蜂乐会儿童歌舞剧创生的多元背景及历史分期演进,进行了全面系统地梳理。笔者认为“新儿童观”的确立是儿童歌舞剧创生的理论基础,同时受到新文化运动思潮、国民政府相继出台的相关教育政策法规、国语运动的推行、西方歌舞音乐的传入等外因作用下,儿童歌舞剧从1920年创生伊始即进入了高速发展的阶段,春蜂乐会儿童歌舞剧是期间不可忽视的一股中坚力量。抗战全面爆发后,学校办学受到战争影响,儿童歌舞剧的创作群体、作品主题及受众群体都发生了相应的转化,伴随着抗战剧和中国歌剧的不断孕育生长,其创作与发展进入到转型期。第二章“春蜂乐会儿童歌舞剧的作曲家”对春蜂乐会儿童歌舞剧的主要创作者陈啸空、沈秉廉、邱望湘及钱君匋四人进行了艺术创作轨迹和艺术成就的归纳提炼。四位作曲家在共同教育理念和创作宗旨的基础上又突显了各自专属的创作领域与风格。第三章和第四章围绕“春蜂乐会儿童歌舞剧的作品”则采用分析法从戏剧元素和音乐要素两个视角切入,对于春蜂乐会儿童歌舞剧的剧本选材、戏剧结构、舞美表演、音乐旋律、词乐结合五个方面进行了形态分析,并涉及同时代如黎锦晖、叶圣陶等作曲家、文学家创作的其他儿童歌舞剧作品,展开横向和纵向的比较研究,以充分展现春蜂乐会作曲家创作的特点,找出他们的共性与特殊性。第五章“春蜂乐会儿童歌舞剧的价值”从史学价值、教育价值、资鉴价值三方面展开阐述,作为一个群体性创作组织,其共同的创作理念与宗旨将儿童歌舞剧这一特殊体裁的艺术性推向了一个新高地,肯定了春蜂乐会儿童歌舞剧在当时国语推广、中国歌剧孕育、美育践行及普通学校教育上的作用与影响。同时在研究历史中反思当下,把握当下儿童歌舞剧的发展趋向,对儿童歌舞剧走进校园的可行性与路径作了探索与讨论。最后是结论,因时代而生是春蜂乐会儿童歌舞剧的鲜明特质,为儿童而作是春蜂乐会儿童歌舞剧的创作实践原点,为艺术而求是春蜂乐会作曲家创作的至高理想,让美育承续是春蜂乐会儿童歌舞剧的当代价值。

肖倩芸[6](2021)在《歌剧《三个桔子的爱情》中王子的人物性格与演唱分析》文中提出

张悦[7](2021)在《关于“音乐哲学”的思考与探索 ——从格罗夫到于润洋》文中指出第七版《新格罗夫音乐与音乐家辞典(The New Grove Dictionary of Music and Musicians)》将“音乐美学(Aesthetics of Music)”词条的题目替换为“音乐哲学(Philosophy of Music)”,与于润洋先生着作《现代西方音乐哲学导论》“后记”中作者对使用“音乐哲学”一词的解释,引起了国内学界对“音乐哲学”的热烈讨论。在此前后,学术界对“音乐哲学”的主题就已开始有所研讨。何乾三1981年在《中央音乐学院学报》上发表了《什么是音乐美学——音乐美学的对象问题初探》展示了音乐美学学科建立初期学界对于音乐哲学的各种看法。2020年初由王次炤主持,韩锺恩、罗艺峰、宋瑾、黄汉华四位教授以编写音乐美学与音乐哲学的研究生课程指南为目的,共同参与了有关音乐美学和音乐哲学的讨论,文章发表在《音乐研究》。本文以这两篇论文为前后端点,认为在近40年的时间里,我国学界对于“音乐哲学”的认识经历了萌芽-发展-扩大-成熟的过程,并逐渐从“音乐美学就是音乐哲学”的倾向转变为二者是有着同源关系但存在差异的两个学科。本文主要采用哲学与史学的方法,依托文献对“音乐哲学”的有关讨论进行思考。首先以《新格罗夫音乐辞典》“音乐哲学”条目为对象,译读、分析其内容并思考其词条更换的内在动势与外在缘因。其次介绍当代英美世界的四位分析哲学家——彼得·基维(Peter Kivy)、纳尔逊·古德曼(Nelson Goodman)、杰罗尔德·列文森(Jerrold Levinson)、斯蒂芬·戴维斯(Stephen Davis)的音乐哲学思想,以作思考与参照。之后以中国音乐学家于润洋与其着作《现代西方音乐哲学导论》为起点探寻中国音乐美学界对“音乐哲学”的理解以及在“音乐美学”与“音乐哲学”学科发展上与英美世界的异同。音乐美学与音乐哲学的关系探讨分主要为五部分:音乐美学必须有哲学基础、音乐美学需要思辩的品格、音乐哲学要涉及感性认识、音乐哲学提供超越性精神以及如何保持音乐美学的学科纯度。首先需要澄清的是,音乐哲学有音乐美学学科本体研究的的元理论(meta-theory)性质,音乐哲学问题触及了音乐美学的学科本体,进而说明音乐美学必须有哲学基础。音乐美学需要思辩的品格是从音乐美学的哲学基础进一步生发,对于音乐美学研究必然用到理性思维进行探讨。音乐哲学要涉及感性认识,何为感性?何为理性?感性认识与理性表达的关系问题;进一步,本文思考了作为“智慧之学”的哲学与作为“感性之学”的美学之间密不可分的关系;当然,音乐哲学提供超越性精神即将音乐哲学的形而上特质加以思辨,是本文题内之义,也将加以阐发。开展本课题的研究,不仅使能够我们理清“音乐哲学”的发展脉络,认清哲学与音乐的关系,认识国内外对于“音乐哲学”学科的态度,更有助于加强对国内音乐美学学科性质和学科对象的认识。

刘钧[8](2021)在《个体灵魂的时代印记 ——19世纪下半叶俄罗斯肖像绘画研究》文中指出俄罗斯的肖像艺术在世界画坛具有独树一帜的地位,尤其是到19世纪下半叶更是达到了顶峰阶段。在这一时期俄罗斯民族肖像画派逐渐形成,不仅出现了像克拉姆斯柯依、列宾、苏里科夫和谢洛夫等耳熟能详的肖像画大师,还有一大批优秀的肖像画家也创作出十分精彩的作品,正是当时所有艺术家的合力作用之下,才创造出俄罗斯肖像画领域的辉煌成就。这种艺术现象是特定历史时期的产物,也是社会进程的必然结果。本文把19世纪下半叶俄罗斯肖像艺术的发展与时代进程相结合,从艺术发展规律、文艺思潮和社会背景的深层次角度来解读肖像绘画,并且从被描绘对象的社会身份和阶层属性分别进行研究,主要分为公众知识分子阶层和平民阶层。他们成为了那个时代的主角。首先,在俄罗斯肖像艺术传统当中有着英雄人物情结,对为民族历史作出伟大贡献的人群极为崇拜。19世纪下半叶俄罗斯社会最为耀眼的群体当属公众知识分子阶层,他们用自己的思想和文艺作品作为武器,改变了陈旧的观念,推动了社会变革,为时代发展起到了中流砥柱的作用。所以当成批量的描绘俄罗斯知识分子的肖像作品出现时,正是艺术家顺应了时代的呼唤。这种艺术现象在世界肖像画领域也极为少见,也成为了俄罗斯肖像艺术的独特标志。其次,在19世纪下半叶随着农奴制改革的推进,俄罗斯平民阶层逐渐登上历史舞台,底层的劳动人民成为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俄罗斯肖像艺术家群体敏锐地发现了这一变化,在创作中开始大量出现描绘农民工人的肖像作品,预示着一个崭新的历史帷幕的拉开。最后,在这一时期的俄罗斯肖像艺术家为自己创作了大量的自画像,这些作品既是个体灵魂的自我审视,也是时代意志的精神投射,充满了动人心弦的艺术魅力。俄罗斯的肖像艺术对近现代中国肖像绘画发展影响深远,直到今天依然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并且其产生环境和发展脉络与中国肖像艺术有着许多相通之处。本文通过对19世纪下半叶俄罗斯肖像绘画的深入研究,希望找到其演化发展之规律,为中国肖像艺术的繁荣发展带来一定参考和借鉴的意义。

田淑颖[9](2020)在《劳伦斯·克拉默的歌剧阐释理念探究》文中研究表明劳伦斯·克拉默(Lawrence Kramer)是“新音乐学”流派的代表人物之一,其对音乐作品的阐释往往以某一文学/文化批评理论、社会理论等为基础,并结合作品文本中“结构上的隐喻”,阐释蕴藏于作品深处的精神内涵与人文意蕴,显示出强烈的个性特征与主观倾向。本文聚焦于克拉默的歌剧阐释理念,从精神分析、性别批评及哲学概念这三种主要的批评理论与方式入手,讨论了克拉默歌剧阐释的过程、内容以及其联系音乐与文化的叙事策略。文章第一部分集中论述了克拉默在其歌剧阐释中对精神分析理论的应用,通过对作为一种批评理论的精神分析的概述,分析了克拉默在解读《莎乐美》意义时对精神分析理论的融入方式,展现了他透过精神分析揭示音乐文化意义的叙述理路。第二部分围绕性别批评展开,分析了克拉默以女性主义批评理论为基础,结合文化、绘画等来揭示歌剧《莎乐美》中的性别关系及其背后文化现象的过程。最后一章则涉及克拉默以某一预设的理论概念为核心的歌剧阐释,在分析其具体文字着述的过程中,展现出层层递进的理论衍展方式以及错综复杂的概念网络建构。结论部分,笔者在概括与总结全文的基础上,对克拉默歌剧叙述策略中将音乐分析自然地转换为文化阐释的问题进行了总结与归纳,同时对其阐释理论进行了思考与评价。克拉默的歌剧阐释为音乐与文化的沟通建立了桥梁,其阐释过程中所呈现的别具一格的创新精神与深刻丰沛的人文哲思,对国内的音乐学研究具有启示意义。

王璐[10](2019)在《现代媒介中古典音乐的下沉笺探 ——以《声入人心》为个案》文中研究指明媒介发展、技术革新、商业化市场环境,将流行音乐不断推上新的话题高峰,与之相对的古典音乐却日益远离大众,或成为电影等艺术形式的背景音乐,或成为特定阶级人群的消费品,被看作一种身份象征。探索古典音乐发展方向的理论和实践成果较多,其中实现下沉破圈的少有。现代媒介背景下,大众审美的多元和垂类趋向、新的拥有更高审美需求的消费阶层的崛起,促使这场下沉运动得以完成。古典音乐的下沉,其实质是传播对象的向下扩容,是在受众范围内实现破圈。从音乐社会学角度来看,其中体现了从社会到音乐再到社会的运动逻辑:音乐的流变是特定时期受各类群体影响的社会思潮的产物,反之,流变的音乐本身又吸引了来自不同圈层的受众主动或被动地加入其中。旧的古典音乐的受众圈层被破开了,在此前很长时间内,他们都是一类相对稳固的群体存在。圈层之间的流动触发了利益的重新分配,进而引发了不同群体之间的争论。其中“高雅”和“通俗”这对概念作为精英文化和大众文化的代名词被广泛提及。与此同时,在下沉过程中,古典音乐被重新解读。它受到新的来自其它圈层的受众冲击,先是变为一种群体认同,紧接着成为一种身份标签、一场乌托邦幻像。古典音乐外部和内部的流变随之而来,在外部表现为从歌剧到音乐剧、从音乐剧到流行音乐的形式变化,在内部表现为古典音乐下沉过程中的“自我改造”,以及受众对下沉的古典音乐的“词”、“曲”、“唱”三个维度的接收和再解读,其中流变的核心是古典音乐的审美观。从古典音乐下沉的社会背景出发,以节目中的歌剧、音乐剧、流行音乐及其引发的社会现象为分析对象,基于“下沉”这一市场营销领域用词的运动趋势,由表及里地分析“词”、“曲”、“唱”三个维度下,古典音乐的下沉与意义流变。这是一场带有身份标识的群体狂欢,古典音乐在其中被解读、拼贴、再释。现代媒介为古典音乐的下沉提供了便利、增添了可能,同时也加速了古典音乐的娱乐化、碎片化进程。

二、歌剧音乐的美学特性(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歌剧音乐的美学特性(论文提纲范文)

(2)大都会版《图兰朵》舞台呈现中的跨文化艺术美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课题的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一)《图兰朵》的国外研究现状
        (二)《图兰朵》的国内研究现状
    三、研究视角及创新点
第一章 文化交融而生的《图兰朵》
    第一节 跨文化艺术在剧场
    第二节 剧本的传播与角色身份的多重性
第二章 《图兰朵》演出源流与比较分析
    第一节 中国幻想的舞台投影
    第二节 大都会版《图兰朵》:跨文化戏剧的典型景观
        一、创作团队
        二、舞台表现
第三章 大都会版《图兰朵》舞台呈现的美学研究
    第一节 舞台艺术的美学呈现
    第二节 大都会版《图兰朵》演出舞台分析
        一、舞台场景
        二、人物造型
        三、演出分幕分析
    第三节 演剧符号的跨文化性
        一、《图兰朵》的舞台符号系统
        二、《图兰朵》的文化符号溯源
    第四节 跨文化戏剧中对异质文化元素的误用
        一、舞台景观上的本同末异
        二、人物造型中时代与身份的错乱
第四章 异化与融会——《图兰朵》的跨文化审美
    第一节 《图兰朵》的美学特征
        一、舞台演出的整体美
        二、造型元素的构成美
        三、音画相合的情境美
    第二节 跨文化戏剧艺术呈现的表达特点
        一、文化误读制造的元素错位
        二、文化冲突导致的语义异化
        三、文化内化引起的风格融会
    第三节 跨文化元素交织的规则:“异性相斥、同性相吸”
        一、跨文化艺术美学特征背后的文化差异
        二、跨文化艺术中本源文化形式的稳定性
        三、来源文化元素的典型性及与本源文化的相似性
第五章 跨文化艺术评价的“东方困局”
    第一节 西方凝视下的东方
    第二节 对华情感写照——《图兰朵》的东方主义评价
    第三节 自我立场与审美的两难问题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3)中国古典舞与西方芭蕾舞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研究对象与选题缘由
        (一) 艺术现实
        (二) 理论学术
    二、研究现状
        (一) 国内研究现状
        (二) 国外研究现状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一) 研究思路
        (二) 研究方法
第一章 中国古典舞与西方芭蕾舞之舞种概述
    第一节 基本概念阐释
        一、中国古典舞
        二、西方芭蕾舞
        三、中国古典舞“当代形态”的正统性认定
    第二节 核心范畴界定
        一、对中国古典舞核心范畴的界定
        二、对西方芭蕾舞核心范畴的界定
    第三节 发展脉落梳理
        一、中国古典舞发展脉落
        二、西方芭蕾舞发展脉落
第二章 中国古典舞与西方芭蕾舞之生成路径
    第一节 “美”与“善”的分离
    第二节 三次转变
        一、从“娱己”“娱神”到“娱人”
        二、从“娱人”到舞蹈本体
        三、从舞蹈本体到经典颠覆
    第三节 艺术地位的确立
        一、“古典性”的生成
        二、“艺术的沉思”
第三章 中国古典舞与西方芭蕾舞之传播接受
    第一节 传播方式——未知的可能
        一、传播媒介之变
        二、传播生态之变
    第二节 艺术接受
        一、关于“受众”
        二、“终结”与“中心”的转移
第四章 中国古典舞与西方芭蕾舞之审美蕴涵
    第一节 舞蹈本体的异质互融
        一、和谐之美的表现样式
        二、中国古典舞之肢体美学出发点
        三、西方芭蕾舞之肢体美学出发点
    第二节 音乐、服饰与舞台美术的异质互融
        一、异质互融之音乐
        二、异质互融之服饰
        三、异质互融之舞台美术
第五章 中国古典舞与西方芭蕾舞之演变趋势
    第一节 灵韵——审美风貌之演变
        一、中国古典舞之虚灵妙合
        二、西方芭蕾舞之庄肃雅正
    第二节 抒情与叙事——表现形式之演变
        一、中国古典舞——从“诗缘情”谈起
        二、西方芭蕾舞——“Ballet”的溯源
    第三节 机遇与挑战
        一、中国古典舞——多重资源的整合
        二、西方芭蕾舞——历史价值的更新
结语
    一、中国古典舞与西方芭蕾舞“同”“异”之审美文化本源
    二、关于两种古典舞的三个问题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4)释义学视阈下声乐表演的理论认知和实践体验(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研究目的及意义
        1.研究背景
        2.研究目的及意义
    (二)文献综述
    (三)研究方法、内容及创新研究方法
        1.研究方法
        2.研究内容
        3.创新点
引言
一、历史视界与现实视界下声乐表演的风格
    (一)历史视界下新古典主义表演风格的特点、尺度与意义
        1.新古典主义表演风格的特点
        2.新古典主义表演风格的美学尺度
        3.新古典主义表演风格的意义
    (二)现实视界下浪漫主义表演风格的特点、尺度与意义
        1.浪漫主义表演风格的特点
        2.浪漫主义表演风格的美学尺度
        3.浪漫主义表演风格的意义
    (三)历史视界与现实视界下两种表演风格的简单比较
二、视界融合下声乐表演的风格
    (一)二度创作表演风格的特点与原则
        1.二度创作表演风格的特点
        2.二度创作表演风格的原则
    (二)二度创作表演风格的体验与思考
        1.实践体验
        2.理论思考
    (三)视界融合理论对声乐表演实践的作用与意义
三、当代声乐表演风格的多元化与多样性
    (一)作品风格界定的“视界”
    (二)表演者个性化“视界”取向
    (三)表演语境设定的“视界”色彩
结语
参考文献
    (一)着作类
    (二)期刊论文类
    (三)学位论文类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5)春蜂乐会儿童歌舞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
    二、问题陈述
    三、文献综述
    四、研究方法
    五、关键概念
第一章 春蜂乐会儿童歌舞剧的创生与发展
    第一节 创生背景
        一、新儿童观的发现
        二、教育宗旨的引领
        三、国语普及的需求
        四、西方歌舞剧的传入
    第二节 历史演进
        一、抗战全面爆发前的黄金发展期
        二、抗战全面爆发后的转型变化期
第二章 春蜂乐会儿童歌舞剧的作曲家及其创作
    第一节 沈秉廉及其创作
        一、师范属性与儿童音乐教育
        二、文化启蒙与春蜂乐会创办
        三、家国情怀与儿童歌舞剧创作
    第二节 陈啸空及其创作
        一、突出的音乐人才培养成效
        二、基于时代的抒情歌曲创作
        三、促进普及的儿童歌曲创作
    第三节 邱望湘及其创作
        一、执着专业发展深耕音乐教育
        二、专业精湛的艺术歌曲创作
        三、中西融合的儿童歌舞剧创作
    第四节 钱君匋及其创作
        一、多才的艺术教育之路
        二、着名的出版篆刻专家
        三、优秀的儿童词曲编者
第三章 春蜂乐会儿童歌舞剧的戏剧构成分析
    第一节 剧本题材
        一、选材多元、关照现实
        二、凸显教化、以美育人
    第二节 戏剧结构
        一、结构严谨、类型多样
        二、简明达意、回旋呼应
    第三节 舞美与表演
        一、舞美简约、因地制宜
        二、表演互恰、相得益彰
第四章 春蜂乐会儿童歌舞剧的音乐特征分析
    第一节 旋律特征
        一、新创为主、中西融合
        二、外来素材、选曲填词
        三、节拍节奏、从简从易
    第二节 词乐结合
        一、剧词写作、文叙兼并
        二、词乐关系、声韵合一
第五章 春蜂乐会儿童歌舞剧的多重价值
    第一节 历史价值
        一、时代之用:国语推广的重要助力
        二、艺术之用:歌剧诞生的重要桥梁
    第二节 教育价值
        一、审美提升:美育助推
        二、德智涵育:协同作用
    第三节 实践价值
        一、时代选择: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的必由之路
        二、路径探析:提升学生综合审美素养的实践方略
结论:时代性·实践性·艺术性——春蜂乐会儿童歌舞剧的历史意义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在读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7)关于“音乐哲学”的思考与探索 ——从格罗夫到于润洋(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缘由及学术价值
    第二节 研究目的与基本问题
    第三节 研究现状与文献回顾
        一、1980(1986)~1991:萌芽期
        二、1991-2000:发展期
        三、2001-2008:扩张期
        四、2009~2021:成熟期
    第四节 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
第一章 《新格罗夫音乐与音乐家辞典》“音乐哲学”条目的分析与思考
    第一节 《新格罗夫音乐与音乐家辞典》的历史背景与学术溯源
        一、《新格罗夫音乐与音乐家辞典》成书背景
        二、《格罗夫音乐与音乐家辞典》各版简介
        三、《新格罗夫音乐与音乐家辞典》定位
    第二节 《音乐哲学》词条译介与分析
        一、词条编写者简介
        二、“音乐哲学”词条译介与分析
        三、“音乐美学”词条与“音乐哲学”词条对比分析
    第三节 小结
        一、从“音乐美学”到“音乐哲学”——更换条目的动因
        二、英美学界对“音乐哲学”的态度
第二章 当代西方分析哲学中的音乐思想
    第一节 分析哲学与分析美学
    第二节 彼得基维的音乐哲学
        一、音乐的表现与情感认知哲学
        二、音乐表演的真实性哲学
        三、文字第一、音乐第二——彼得·基维的歌剧音乐哲学
        四、评价
    第三节 莱文森的音乐哲学
        一、艺术的历史主义
        二、何为音乐作品?
        三、音乐与情感
    第四节 戴维斯的音乐哲学
        一、音乐的意义类型
        二、音乐的表现条件
        三、音乐的情感表现
        四、音乐的欣赏
    第五节 古德曼的音乐哲学
        一、分类和构建的世界
        二、艺术语言问题
        三、美学问题的新视角
    第六节 小结
第三章 于润洋《现代西方音乐哲学导论》与“音乐哲学”学科在中国的建立
    第一节 于润洋学术思想概述
        一、音乐学分析
        二、史学与美学的关系——兼谈普遍联系的音乐学学科关系
        三、音乐教育的哲学
        四、小结
    第二节 《现代西方音乐哲学导论》的“音乐哲学”分析
        一、《现代西方音乐哲学》内容简介
        二、《现代西方音乐哲学导论》分析
    第三节 从于润洋与《现代西方音乐哲学导论》探寻中国的“音乐哲学”研究特点
        一、针对“音乐哲学”于润洋的观点
        二、中国音乐学者的音乐哲学-美学研究特点
第四章 音乐美学与音乐哲学的关系探讨
    第一节 音乐哲学的“元理论”性质
    第二节 “美学”的沿革与本土化之路——兼谈几对概念
        一、“审美”——对“美学”的误解?
        二、“感性”与“理性”的冲突
        三、“美学”的本土化
    第三节 音乐美学与音乐哲学的关系探讨
        一、音乐美学需要思辨的品格
        二、音乐美学必须有哲学基础
        三、音乐哲学要涉及感性认识
        四、音乐哲学提供超越性精神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2001 第七版《新格罗夫音乐与音乐家辞典》“音乐哲学”词条译文
    附录二:1980 第六版《新格罗夫音乐与音乐家辞典》“音乐美学”词条译文

(8)个体灵魂的时代印记 ——19世纪下半叶俄罗斯肖像绘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缘起及研究意义
    第二节 文献综述
    第三节 研究思路和方法
第一章 19 世纪下半叶俄罗斯肖像绘画历史溯源
    第一节 从古典主义到浪漫主义的过渡
    第二节 批判现实主义作为时代精神
    第三节 在反叛中寻找真实的巡回展览画派
    第四节 现代主义思潮中的“艺术世界”
    小结
第二章 以知识分子肖像画为例探索绘画中人文精神表达
    第一节 灵魂的救赎——思想家文学家肖像画研究
    第二节 善与美的表达——艺术家肖像画研究
    第三节:真理的探寻——科学家肖像画研究
    第四节:推波助澜——文艺评论家与艺术赞助人肖像画研究
    小结
第三章 以平民肖像画为例探索绘画中民族意识表达
    第一节 苦难与坚强——农民题材肖像画研究
    第二节 坚韧与乐观——工人肖像画研究
    第三节 异域风情——少数民族肖像画研究
    小结
第四章 以艺术家自画像为例探索肖像画技法与艺术语言演变
    第一节 古典到现代——肖像画材料与技法演进
    第二节:单一到多元——肖像画形式语言拓展
    小结
第五章 19 世纪下半叶俄罗斯肖像绘画的特征与意义
    第一节 肖像作为一种个体的社会语言
    第二节 对中国肖像绘画的影响与启示
    小结
参考文献
致谢
学术成果统计-作品、论文及专着发表
学术成果统计-展览及获奖

(9)劳伦斯·克拉默的歌剧阐释理念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绪论
    一、选题依据与研究目的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一)外文文献资料
        (二)中文文献资料
    三、作为“新音乐学家”的克拉默
        (一)“新音乐学”流派的起源与发展
        (二)克拉默与“新音乐学”
第一章 以精神分析为手段的歌剧阐释
    第一节 作为一种文学批评理论的精神分析
        一、精神分析的人文转向
        二、精神分析与文学批评理论
    第二节 精神分析案例与歌剧人物形象的一致性
        一、个体经验的一致性
        二、表现形式的一致性
    第三节 精神分析与音乐的内在契合
        一、源于音乐的共同逻辑
        二、潜意识的共同推动
        三、作为现代性反常的杜拉与莎乐美
第二章 以女性角色为中心的性别批评理念
    第一节 性别批评在音乐阐释中的运用
        一、性别批评的产生与发展
        二、性别批评在音乐中的三个发展阶段
        (一)第一阶段:“重构”音乐史
        (二)第二阶段:以“社会性别”为核心概念的女性主义批评
        (三)第三阶段:消解二元对立的后现代女性主义批评
    第二节 克拉默的性别视角
        一、克拉默的性别批评观念
        二、性别批评观念下的《莎乐美》
    第三节 文学文本与绘画艺术中莎乐美的凝视效应
        一、福楼拜与于斯曼笔下的视觉配置与价值转移
        二、克里姆特与比亚莱兹画中的视觉配置与价值转移
        三、莎乐美的视觉象征与艺术家的女性气息
    第四节 歌剧《莎乐美》中的权力关系与男性气质
        一、管弦乐队的视觉化
        二、莎乐美主题与调性转化下的文化暗示
第三章 以哲学概念为主线逻辑的歌剧阐释
    第一节 “至上主义”与埃莱克特拉的多态性
        一、奥托·魏宁格与作为文化症状的“至上主义”
        二、进化科学下埃莱克特拉的多重逻辑
        (一)埃莱克特拉本质的双重性
        (二)埃莱克特拉在音乐表现中的双重性
    第二节 献祭仪式与埃莱克特拉的双重身份
        一、进化人类学视野下的献祭危机
        (一)转向悲剧戏剧的献祭仪式
        (二)作为献祭歌剧的《埃莱克特拉》
        二、埃莱克特拉的“双重框架”
    第三节 以“一般等价物”概念为核心的阐释
        一、让-约瑟夫·戈克斯与“一般等价物”
        (一)歌剧的“异质性”及瓦特·本雅明史学范式的启示
        (二)《唐豪瑟》结局与“一般等价物”产生模式之间的逻辑一致性
        二、“一般等价物”在歌剧《唐豪瑟》的运用
        (一)必要条件:无法实现的救赎逻辑
        (二)实现过程:“一般等价物”的排除机制
    第四节 歌剧《唐豪瑟》中的文化内涵
        一、“超越”模式下的文化形成:“一般等价物”的理想化排除
        二、跨文化交流的剩余物:被掩盖的“一般等价物”
结论—对克拉默歌剧阐释理念的评价与思考
附录一 :《被杀的女人——无名大师的素描》(波德莱尔)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致谢

(10)现代媒介中古典音乐的下沉笺探 ——以《声入人心》为个案(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英文摘要
导论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范围和概念界定
    三、研究现状与研究方法
    四、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
第一章 古典音乐的下沉
    一、下沉的界定
        (一)商业市场领域的下沉
        (二)古典音乐领域的下沉
    二、《声入人心》中的下沉现象
        (一)个人英雄主义到群体认同
        (二)伪行为性和乌托邦幻像
    三、下沉与音乐流变
        (一)中产阶级崛起与轻歌剧的出现
        (二)高雅破圈与古典跨界
第二章 古典音乐“词”的下沉与流变
    一、古典音乐“词”的译配与审美观
        (一)从“语言美”到“音乐美”
        (二)《声入人心》中的“信达雅”
    二、基于古典音乐“词”的下沉
        (一)韵脚、节奏、平仄
        (二)“意译”代替“直译”
    三、古典音乐“词”的接收与再释
        (一)韵律消解与“新风格”回击
        (二)东方诗性再解读
第三章 古典音乐“曲”的下沉与流变
    一、古典音乐“曲”的编排与审美观
        (一)歌剧中的“主导动机”
        (二)《声入人心》中旋律的戏剧性
    二、基于古典音乐“曲”的下沉
        (一)流行歌曲的主题前奏
        (二)反应镜头与舞台视觉
    三、古典音乐“曲”的接收与解读
        (一)旋律审美中的乐评人依赖
        (二)视觉文化下的强字幕依赖
第四章 古典音乐“唱”的下沉与流变
    一、古典音乐“唱”的规训与审美观
        (一)“声音精英论”与均衡原则
        (二)《声入人心》中的“声”和“唱”
    二、基于古典音乐“唱”的下沉
        (一)声部表现与角色塑造
        (二)合唱与重唱
    三、古典音乐“唱”的接收与流变
        (一)声部标签下的新人设
        (二)合唱与集体主义宏大叙事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四、歌剧音乐的美学特性(论文参考文献)

  • [1]雅克·奥芬巴赫轻歌剧的音乐色调研究[D]. 邓耀灵. 湖南师范大学, 2021
  • [2]大都会版《图兰朵》舞台呈现中的跨文化艺术美学研究[D]. 陈杨梦园. 四川师范大学, 2021(12)
  • [3]中国古典舞与西方芭蕾舞比较研究[D]. 宁亚群. 山东大学, 2021(10)
  • [4]释义学视阈下声乐表演的理论认知和实践体验[D]. 庞丹妮.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21(08)
  • [5]春蜂乐会儿童歌舞剧研究[D]. 汪静一. 湖南师范大学, 2021
  • [6]歌剧《三个桔子的爱情》中王子的人物性格与演唱分析[D]. 肖倩芸. 江西师范大学, 2021
  • [7]关于“音乐哲学”的思考与探索 ——从格罗夫到于润洋[D]. 张悦. 西安音乐学院, 2021
  • [8]个体灵魂的时代印记 ——19世纪下半叶俄罗斯肖像绘画研究[D]. 刘钧. 中央美术学院, 2021(08)
  • [9]劳伦斯·克拉默的歌剧阐释理念探究[D]. 田淑颖. 南京艺术学院, 2020(02)
  • [10]现代媒介中古典音乐的下沉笺探 ——以《声入人心》为个案[D]. 王璐. 南京大学, 2019(04)

标签:;  ;  ;  ;  ;  

歌剧音乐的审美属性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