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对单一“东亚模特”的误解

走出对单一“东亚模特”的误解

一、走出单一“东亚模式”的误区(论文文献综述)

于小植[1](2021)在《回归本源的价值观建设——对中国当代文学研究的一种前提性思考》文中认为中国当代文学研究经历了70余年的发展,在时间密度、历史厚度和思想深度上构筑了自我标识和主体认同。但在长时间的演进和阐释过程中仍然有一个核心问题没有梳理清楚和清理干净:中国当代文学研究如何借鉴西方文化资源,并在与西方文化资源对话中展现自身的文化独立性和时代合理性。之所以提出这个问题,是因为长期以来,中国当代文学研究在处理与西方文化资源关系时呈现出一种失衡状态,西方文化资源在某种程度上成为中国当代文学研究借鉴的主要资源,

朱振武,黎智林[2](2020)在《同史不同译,个中藏玄机——《史记》英译的策略异同比勘和文化立场审视》文中认为在多个《史记》外译本中,美国的华译本和倪译本两个英译本是不同社会语境下的典型案例,分别以普通读者和专业人士为读者对象,因此其迻译策略和所取得的社会功能及接受效果也明显不同。文化经典要想在异国他乡得到接受认可并落地开花,忠实的迻译必不可少,中外合作也是迫切需求,但一定要弄清目标读者和目标语的社会语境及其阅读市场,分清大众化翻译和学术化翻译,正确理解不同时期不同译本的翻译发生及其动机和目的,弄清其工作主旨和工作重心,走出单一的对与错的评判误区,理性对待译介中的舛误和瑕疵,根据具体文本和具体目的在归化与异化间寻求有机平衡。这是《史记》两个经典英译本给我们文化走出去带来的重要启示。

王俊,郭云卿[3](2020)在《中国妇女/性别研究需要“学科化”的女性学吗?》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国妇女/性别研究经过40余年的发展,"学科化"的诉求已然成为一种情结。在国家学科政策大幅调整、高校"双一流"建设方略稳步实施及学科评估刚性推进的背景下,远未成为独立学科的"妇女/性别研究(女性学)"又被迫卷入新一轮学科竞争与资源争夺中。现实是,在国家学科目录的"溢出效应"和学科建设的"单位制"境遇中,"女性学"学科建设的传统路径受到了极大挑战,特别是目前的制度性瓶颈很难突破。未来中国妇女/性别研究的发展路径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来思考:一是中国妇女/性别研究需要"学科化"的女性学作为其制度性依托,这是知识时代学科化的命名需要和制度安排,也是一种求生存的话语策略;二是中国妇女/性别研究的学科建设应从学科知识建设和学科组织建设两个维度寻求出路。短时期内需要对接国家政策话语,捆绑相应的在各单位比较强势的一级学科,采取"对标建设"的策略,以期获取必要的生存和发展资源;长期建设则需要以问题为导向,遵循国家和社会需求逻辑,进行学科知识的内涵建设;在学科组织建设上,助力"跨学科"制度和评估机制的完善,或通过"再学科化",谋求女性学"一级学科"建制的达成。

周逸煊[4](2019)在《中国与朝鲜半岛神话图像比较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神话图像以一种神秘而朴素的视觉语言形式立体地塑造个性鲜明的神话意象并直指主体情感,超越了神话文字与神话口传在表达层面上的局限,是审美意识最为质朴的自然流露与肇始渊源,也是文化价值取向与精神情感架构的真切投影。神话图像作为原始信仰与历史文明的抽象化综合诠释,透视并解析隐匿于神话图像中符号、话语等表征下存在的文本本质,在庸常、琐碎的神话图像背后寻觅“漂移的能指”中潜藏的审美记忆与造型认知的深远根脉,籍此可以重新拾捡遗落于历史浪潮中的文化基因,在众多熟知的遮蔽下得以超越寻常的真知。文化文本所蕴藏的内涵、隐喻、象征在神话图像的历史传承中有意无意地设下一道道“谜语”,将其置于文化比较的框架下进行整体透视,以期在充盈着主体间性的对话中破译“谜语”。在当今整合多个学科知识与突破单一学科壁垒的趋势下,本文以文学人类学和艺术人类学的研究方法对艺术学领域进行深入的探索,将原本繁复广大而庸常琐碎的神话、图像、文献、民俗等文化信息以神话为主线相串联并视为一个彼此联系的有机整体,尝试建构一种寻觅东方文明宏大框架的构造线索与研究方法,其核心不仅在于结论本身,更重要的目的在于求证过程中对于构造线索与研究方法的检验及实践,是人类学在艺术学范畴的延续,亦扮演了文学人类学、艺术人类学等学科的继承者角色。第一章以叶舒宪先生提出的“四重证据法”为神话图像研究的逻辑起点与基础理论依据,将“N级编码理论”与“跨文化比较方法”作为纵横两条研究脉络,辅以时间与空间双重维度媒介于其间,实现二者的视阈汇通,尝试性地构建了一种具有广泛联系性的经纬框架结构作为本文的研究方法,并将其命名为“N级编码’与’第N命题’立体结构”。第二章深入于历史语境当中援引“狭义神话”与“广义神话”两种神话范围界定概念,综合论述了东方文明中神话及神话图像的一般规律性范畴,籍此基础又追忆了“华夷之辨”与“夷夏之防”两种历史观念,进一步明确地限定了本文中国与朝鲜半岛神话及神话图像的取材范畴。第三章论述了“创世神话”与“感生神话”两种东方神话的基本构成形式,并以此呼应“神话历史化”与“历史神话化”两种神话发展规律,勾勒出具有东方色彩的神话整体构架,继而深入探索了两种神话从意象到图像的嬗变历程,尝试构建了具有东方文明个性的神话图像传承谱系。第四章着眼于创世神话图像中的自然象征与图腾崇拜,首先自“日月崇拜”梳理了创世神话叙事中意象结构的层叠思维,搭建了神话图像世界中初始秩序中由一元化初始意象的开辟转而向二元化对偶意象的衍变、再到二元化对偶意象不断连结与延伸的演进构架;其次以“熊图腾”为探求线索,通过百济画像砖与汉画像石等视觉语言与双方文明系统下文献典籍等文字语言的对照,实现了不同地域文明体系下图像与文献的多重互证互阐,摒弃和省醒对于传统惯用思维的依赖和缺陷,谨慎地提出假设并借助多重证据间的证据间性,呈现出百济画像砖中造型意象元素之间的源流关联,为“鬼纹砖的谜语”的解读铺陈了切实可行的通路,也以此实例证明了本文第一章中提出的“N级编码’与’第N命题’立体结构”研究方法对于突破固有认知的具体可实践性。第五章着眼于感生神话图像中的神圣叙事与灵媒隐喻,首先探析了以“龙崇拜”为主线所衍生的外延性意象的连结与扩展历程,寻觅了从“龙”到“龙虎意象的连结”,再到“四神意象的连结”这一神话意象的层叠谱系关系,并将此目光延伸至对“四灵(五灵)意象的连结”与“麟凤意象的连结”的意象层叠谱系考察,进而梳理了以“龙崇拜”为连结桥梁而形成的意象层叠谱系的历史渊源及发展轨迹;其次依据“鸟崇拜”所衍生的神话意象与神话图像,梳理了其间存在的呼应与对证关系,并依据各个意象中隐喻的重叠部分加以串联,构成一种非时间基准的意象及图像层叠,籍此探寻了“鸟崇拜”神话意象与神话图像在不同文化价值取向的催化下历经分衍与重构、最终融合与交汇于凤凰这一归宿。结语中综合阐述了东方文明中神话图像生发的一般规律、神话图像对于社会文化构建的现实意义、东方文明中审美意识的普遍共性以及东方文明特有的审美情结与最终旨归。

刘叶郁[5](2018)在《赵瑜体育报告文学对体育发展的意义探寻》文中研究表明体育报告文学以真实性和批判性为特质,以田野调查和深度访谈为基础,是体育领域的深度调查报告。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社会转型为体育改革提供新的历史机遇,体育报告文学与体育改革潜在的一致性使其有充分的理由建构一种历史性的文学叙述,表达对当代中国体育的探索与思考。赵瑜的《强国梦》《兵败汉城》《马家军调查》《篮球的秘密》是80年代至今体育文学领域最有影响力的代表作,以创作者长期的体育参与经历为基础,以体育体制批判为主题一以贯之,真实记录了改革开放30年以来中国体育发展历程和中国体育改革的曲折性与艰难性,呈现体育目标和体育发展战略的转变,透视体育价值观的更迭并对其有促进作用。运用文献资料、文本分析、访谈法等,研究四部作品在中国体育领域中的特殊价值和意义,四部作品的文本内容,产生的社会背景,社会评价和对中国体育发展的意义等问题。通过研究分析,得出以下结论:(1)四部作品是体育文学领域的独特存在。文本内容以典型人物和事件为基础,文本主题以创作者赵瑜长期的体育参与经历为情感认知,以知识分子的独立品格为精神依托,表达个人的体育观点和思考,突破单一的“赞歌论”和“宣传论”转向对体育的全面记录,在文本特色和文本结构上均呈现出独特性。(2)四部作品的出现具有历史的必然性,是多种社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社会时代环境是四部作品产生的历史依据;体育发展政策是四部作品产生的制度依据;文学思潮是四部作品产生的文本依据;创作者独特的经历是四部作品产生的主体依据;知识分子独立的主体意识是四部作品产生的精神依据。(3)四部作品引发了广泛的社会舆论,刺激并丰富了体育争论的思潮,让体育问题上升为社会问题,促进“以人为本”的体育价值观生成。每部作品都引发了体育、新闻、文学领域的广泛讨论,从体育主管部门到普通读者,从理论研究者到体育参与者,从主流权威的《人民日报》到专业的《中国体育报》成不同程度的争议,意见不一。体育价值观形成和国家体育宣传的社会效应密切相关,80年代,国家单一主体的宣传方式带来社会体育价值观的单一化,大部分民众沉浸在国家政治宣传的金牌大国的迷梦中,社会公众和国家主流意见一致,很难形成社会集体反思争论思潮,不利于体育长远发展。《强国梦》率先打破国家主流的宣传方式,形成多元化的体育价值观念,让体育“战线”之外的人认识体育也存在问题,让“战线”之内熟视无睹的的人认识这是一个问题。基于此,《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史1949—1988》将《强国梦》纳入其中。(4)四部作品呈现80年代以来中国体育目标定位和发展战略的演进。80年代,国家寻求快速强大的路径,体育的政治价值占支配地位,体育发展理念出现失衡。基于此,《强国梦》和《兵败汉城》从外部宏观批判竞技体育和大众体育发展失衡的体育理念问题。90年代,体育发展的突出矛盾从外向内转化,体育体制与社会改革的冲突日益凸显,改革重点逐渐转向体制问题,但体制改革内在动力不足,改革目标不明确,体育改革深陷“双轨制”带来的权力和利益纠缠问题。《马家军调查》将批判矛头从协调发展的理念问题深入体育内部的责、权、利问题,突出关注人的价值。(5)四部作品凝聚知识分子对体育发展的集中“谏言”。对中国体育发展忧思陈情以期实现对体育可持续发展,中国体育领域一批学者率先秉承知识分子的社会责任意识深入思考“举国体制”的时代性发展特色,提出深化体育改革的路径完善“举国体制”。四部作品以此为科学基础,将知识分子的社会思考传播至全社会,引发全社会的反思,平息民众对金牌的狂热追捧,在客观上形成了“公共舆论”的聚合空间和上下交流的公共空间,客观上形成对公权力的监督,尤其是新闻媒体的联动,形成了全社会的舆论压力,促使主管部门加速改革的步伐。(6)以赵瑜体育报告文学四部作品为典型代表,深入分析总结出普遍规律,以促进体育报告文学发展。建议为:契合时代语境——文本内容指向体育发展的主要矛盾,行政手段助力——尊重文学创作规律协同推进体育均衡发展,加强科学基础——大力发展体育学术和体育文学理论研究,实现启蒙价值——形象记录并传达多元体育信息,增强实践反思——加强创作主体对体育感知与深入了解。

张春楼[6](2017)在《新轴心时代视域下的中国哲学再创造》文中指出新轴心时代、中国哲学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以及中国哲学再创造等层面的哲学探讨都是当前新哲学研究的热门话题,这些研究事关中国哲学在"新哲学丛林期"的生存、发展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长期以来,这类讨论与研究的领域相对零散,需要进一步整合到新轴心时代视域下去关注中国哲学的传承与创新,也是国家层面关注的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学界关于中国哲学再创造的研究不多,且倾向于中国哲学创造性转化的分割研究,长期会通不力,平面化、静态化比较明显,缺乏对理论变革与大众实践融合的深度反思。而把中国哲学理论和大众实践体系再创造的路径探讨放在新轴心时代视域下指向人类核心问题来研究更不多见。哲学应该以会通的方式指向人类现实问题,这也是此研究的基本逻辑思路。论文沿着"背景←→实景←→愿景"的整体循环脉络,展示中国哲学再创造的动态性。即通过追溯哲学演进的历史,寻找人类核心问题的遗传和变异基因,以轴心时代以来的哲学变迁为背景,以"人类核心问题"为焦点,"再创造"为主线,落笔于科学技术辐射全球的新轴心时代前兆实景,围绕当代和未来人类核心问题,指向新轴心时代的中国哲学再创造,期盼再造中国新哲学的美好愿景得以实现。首先聚焦轴心时代的核心问题,考察其嬗变历程,反思其根源与变异成因,回溯中西方哲学通过批判作出的连锁反应。由此发现科技发展已经成为哲学再创造的强大动力,推动人类迈进新轴心时代。新轴心时代的人类核心问题不再孤单,而是形成核心问题圈。面对多重危机,人类全面觉醒,瞩望新轴心时代的开启。中国哲学对人类危机必须应战,做出准确判断,且在理论与实践两个领域进行有机再造。当然,这一永恒的人类主题并非一蹴而就,必须长期探索。该研究直面新轴心时代的人类核心问题,探索中国哲学再创造的理论与实践盲区和路径,试图推动中国在新轴心时代再现百家争鸣新局面,使中国哲学走出生存困境,让中华文明在新轴心时代焕然一新,惠及人类。全文竭力想说明和论证的主要观点有:一、人的"理性与欲望"居于人类问题核心位置,经过轴心时代持续嬗变,其根源与变异在哲学批判的脉络中清晰可见。哲学在指向人类核心问题的大众实践过程中发生批判性地变革,呈现出自身的内在规律。二、在科技时代,人类文明在冲突与对话中开启共生性呼吸,中心主义开始离散,部落主义泛滥,普遍主义与普世价值纠缠不清,科技异化日益挑战人类文明,引发批判升级,各种文明渐次跨域,加剧着哲学转向。学者的研究旨趣也从跨学科延伸到立体、动态的跨界或跨域,科技发展已经成为哲学再创造的强大动力,推动着人类新轴心时代的步伐。三、多维度地审视新轴心时代的核心问题圈,反思不断升级、变异的矛盾与危机,倒逼人类全面觉醒。中国传统哲学很难应对新轴心时代的人类核心问题,特别是中国自身发展问题,表现为理论变革与大众实践的双双滞后,原因主要在于没有把问题置于新轴心时代的视域下进行批判与会通。四、中国哲学在新轴心时代的存废主要取决于是否进行恰当的理论再创造。通过考察张岱年综创论和成中英再创论的既有研究,可从中推及中国哲学再创造的盲区与困境,构筑中国哲学再创造的多阶路径。五、分析儒释道大众化实践的历史典范和现实楷模,宏观审视中国哲学世界化的战略构想与实践,多维度地透视中国哲学的大众化实践,分析其得与失,凝练出中国哲学大众化实践体系再创造的新构想。全文暗用"互联网+"思维模式,在中国哲学再创造的理论与实践两个方向都隐含着动态的"中国哲学+"立体再造脉络。根据具体章节内容主要采用文献研究法、比较分析法、典型案例法、历史回跳法和总结归纳法等展开研究。该文是以中国哲学为基础的跨学科、跨界综合性研究,主要有以下几点尝试性创新:一、在学术思想上,在新轴心时代视域下探索中国哲学理论再创造的多阶路径,再造中国哲学大众化实践新体系。这是学界交叉研究不足的领域,有一定的开拓性。二、在学术观点上,提出"中国哲学+"新概念,认为新轴心时代与"中国哲学再创造"之间可以实现历史与逻辑的双重会通,中国新哲学能够成为解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次生问题,甚至新轴心时代人类核心问题圈的中国方案。三、在研究方法上,采取跨学科、跨界、概念类比和"嫁接"等方法,既有对新轴心时代和中国哲学分析与再造的理论"务虚",也有对大众实践成果的总结和理论渗透的"务实",更有对新体系再创造理论与实践中次生问题的多维度关注。在整体上,该项研究最终的创新点是思想系统性、内容实践性、视角多样性和问题针对性,因而既具有理论深度,也具有解决现实问题的可操作性。概览全文,展望哲学发展前景,发现人类文明在新轴心时代是整体性再造,故步自封的文明必将成为人类文明化石,探讨中国传统哲学的理论变革与大众实践体系再创造路径,有利于激发自由、平等、富强的中华大地再现百家争鸣。中国哲学再创造也必将加强中华文明与外域文明的优势互补,惠及全人类。

顾鑫[7](2012)在《掣肘重重 沿海产业“大西迁”恐一厢情愿》文中指出“深圳的工厂什么时候搬过来要看未来湖南工厂的经营情况。”湖南格瑞普新能源有限公司有关人士称,长远看,在深圳的发展难以为继,公司因此下决心往湖南搬迁,但在这边建厂的效益并没有预期那么高。不少同行没有搬迁,而是选择观望。 中国证券报记者在调研中发现,中西部

丁霞[8](2012)在《中国经济模式研究 ——基于创新和转型的视角》文中指出开宗明义,总体意义上的“中国模式”涉及到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而因侧重点和分析视角不同,由此生成的狭义的“中国模式”或子模式、分模式往往又被冠之为政治模式、经济模式、文化模式,不一而足。本文基于经济发展层面演绎而成的狭义的“中国模式”就是通常意义上的中国经济模式。鉴于中国经济模式与广义的“中国模式”之间存在共生共长、共损共荣的内在联系,本文必然要涉及对后者的研究。随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持续三十多年的高速增长,中国发展模式逐步上升为国际社会中持续升温的焦点问题。“中国模式”是中国特殊国情的时代产物,集中体现了中国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价值内核和本质要求。对其进行深入探讨,有利于我们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究,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和大众化,不断完善中国经济学体系及提升中国软实力。虽然目前人们对“中国模式”存在与否还存有争议,但从中国发展实践,以及邓小平等几代中央领导核心的表述、国内外大量文献资料与总体研究趋势来看,“中国模式”业已生成且处于不断完善之中。而中国经济模式作为“中国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牢固扎根于中国深厚的民族文化和独特的发展实践之中,以其丰富内涵与独特优势从全球关注视野中耸立而出。绪论部分探究了“中国模式”和中国经济模式的科学内涵,厘清了“中国模式”与“中国道路”、“中国经验”的联系与区别,阐述了中国经济模式的历史起点与本文的研究重点。此外,还分别梳理了国内、外学者关于“中国模式”的认识历程、研究成果、研究特征与代表性学术观点。这些都是我们对中国经济模式进行系统化、科学化、本质化解读和探索的基础。第一章从总体上考察了中国经济模式的本质特征及其创新。主要包括我们在改革开放过程中所形成的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及中国特色的对外开放道路等。毋庸置疑,公有制与市场经济的有效对接与和谐共生是中国现实社会主义对马克思主义深化和发展所作出的历史性贡献。并且,我国由传统的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向现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转轨,是中国经济模式的核心内容及贯穿于并支配整个中国经济改革进程的一条主线。第二章论述了中国社会主义农业和工业发展道路及其创新。改革开放前三十年的艰难发展及其经验教训为后三十多年的高速持续发展奠定了现实基础与提供了重要启示。中国在不断试错、实践中逐步形成中国特色的农业和工业发展道路。该章分别分析改革开放前后这两大产业的演进历程和经验教训,并从整体上深入把握中国农业现代化道路和中国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新品性。第三章客观分析当今世界各种主流国家发展模式。对美英模式、莱茵模式、日本模式,以及东亚模式、拉美模式、俄罗斯转型模式、印度模式的历史演进、显着特征和经验教训进行了全面梳理。目的在于从这些发展模式的不断变革中得出重要启示,同时主张我们要辩证、理性地看待外国发展模式,既要对其失败之处引以为鉴而避免重蹈覆辙,也要合理借鉴其先进成分来发展本国经济。第四章详尽剖析中国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举措。该章研究中国如何推进国有经济深化改革和民营经济发展壮大,不断巩固与完善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如何形成全国统一开放和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培育和发展各类生产要素市场、完善价格形成机制,不断健全现代市场体系;如何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探寻公平与效率优化组合的多方共赢路径,有效遏制收入分配差距扩大与缩小贫富悬殊,不断保障和改善民生等。第五章重点论述中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基本战略与主要途径。当代中国面临着提升国民经济质量与经济整体素质乃至经济发展模式的严峻挑战。我国需顺应世界经济形势的新变化新条件,在国际金融危机形成的倒逼机制下,重点从两个方面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一是必须不断调整和优化经济结构,注重从投资、出口型向消费、投资、出口型的需求结构转变,从高强度投入型向科技进步与创新驱动型的要素结构转变,从工业主导型向三次产业协同带动型的产业结构转变。二是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低碳经济、绿色经济,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第六章探讨中国政府职能的变革和转型。一是回顾政府职能演变历程与相关西方理论研究,二是分析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政府职能的总体定位与政府经济职能的基本内容。三是指出当前政府职能转变不到位及其深层次原因,并强调应从推行“人本行政”理念、打破行政垄断、健全公共财政体系、完善政绩考评体系、依法行政与建立健全大部门体制等层面入手,加快推进传统全能型政府向现代服务效能型政府全面转型。总体而言,本文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及中国特色研究范式,注重积极把握对中国经济发展问题的阐述权和话语权,深度剖析了中国经济模式的核心内容。第一章和第二章在深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规律性认识中,分别探讨中国经济模式的基本特征及其创新与中国社会主义农业和工业发展道路及其创新。从发展整体看,中国市场化、工业化、全球化、各项制度改革等各环节之间的紧密结合与协同共进是一大特色。第三章客观评析了当今世界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典型发展模式。这有利于进一步明确定位中国在世界经济发展坐标系中所处的具体方位,并能促进我们从全球视野提升中国经济模式。第四章和第五章着眼于联系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中介范畴、中介环节,详尽论述中国经济模式的转型战略和提升途径。强调在后改革时代与后危机时代发生重叠的关键历史时期,我们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主题,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基点,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有效推进国民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第六章探究如何加快政府职能的全面转型以推动经济体制和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性转变,进而实现经济社会大转型。概言之,本文在厘清基础理论之后,重点对中国经济模式的理论与实践创新及未来转型之方向和路径进行了全方位、多视角研究,并科学预测其未来发展前景。

刘原兵[9](2011)在《中日韩高校生态道德教育发展的比较研究》文中认为二十世纪末期,人口膨胀、环境污染、资源短缺等一系列全球性生态问题的出现迫使人类开始深刻反思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重新审视人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当工业文明陷入生态破环的困境,当生态问题变为全球性的问题,对人和自然关系的诘问之声日益强烈,生态问题必须走出单一领域,在更广阔的学术领域内探究解决的途径和方法。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阵地,开展生态道德教育势在必行。中国国内针对高校生态道德教育的研究主要集中于理论研究,对高校生态道德教育的实践发展关注度不高,对近年来国外高校生态道德教育的发展情况缺少一手资料,而积极开展高校生态道德教育的比较研究和经验交流,既可以了解其他国家高校生态道德教育现状,又可以反思中国高校目前的生态道德教育状况,对中国高校开展生态道德教育具有深远意义。同处与汉字文化圈的中国、日本和韩国,因在文化上具有相似性,被学术界定义为文化相似的东亚汉字圈国家。本文在中国、日本、韩国的相似文化背景下,通过对三国高校生态道德教育实践情况的分析探讨,探索高校生态道德教育的应然状态,对目前高校生态道德教育所存在的问题进行思考。文章对生态道德教育相关概念进行界定,对生态道德教育的理论基础进行分析,对中日韩三国的高校生态道德教育的发展历程进行梳理,根据在中国台湾地区高校、日本高校所开展的实地调研,结合网络调研、电话调研,在中国大陆地区、中国台湾地区、日本、韩国选取高校生态道德教育案例,对目前三国高校生态道德教育情况进行分析,反映了中日韩三国高校生态道德教育发展的最新理论成果和实践动态,为中国高校的生态道德教育发展提供借鉴和参考。

颜鹏飞,邵秋芬[10](2009)在《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历史性拐点——基于科学发展的新视角》文中研究说明一个国家处于从人均GDP大约l000—3000美元的社会发展阶段,一般呈现两元化特征,即它既是经济的加快发展机遇期,又是各种矛盾凸显期和非和谐期。这已为许多国家的发展

二、走出单一“东亚模式”的误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走出单一“东亚模式”的误区(论文提纲范文)

(1)回归本源的价值观建设——对中国当代文学研究的一种前提性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一、对西方文化资源进行重新辨识
二、以中国当代文学本身作为本源
三、中国当代文学研究要确立一种核心价值观

(2)同史不同译,个中藏玄机——《史记》英译的策略异同比勘和文化立场审视(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一、大众化与学术化的分野:不同译介动机下的译本呈现
二、个体与团体的碰撞:理解误区与风格差异间的矛盾抉择
三、此一时也与彼一时也:不同社会语境下的迻译重心
四、结论

(3)中国妇女/性别研究需要“学科化”的女性学吗?(论文提纲范文)

一、学科政策下中国妇女/性别研究的制度性困境
    (一)学科、学科制度、中国学科制度
    (二)中国高校“双一流”建设方略与学科评估政策
    (三)中国妇女/性别研究“学科化”面临的制度性困境
二、中国妇女/性别研究“学科化”脉络
    (一)概念呈现与问题导向:中国妇女/性别研究“学科化”起步阶段
    (二)中西交流与项目导向:中国妇女/性别研究“学科化”探索阶段
    (三)学理深入与学科导向:中国妇女/性别研究“学科化”的五种路径
        1.以传统学科的院、系为组织依托,通过向成熟学科渗透、建制来传播女性学知识,培养人才。
        2.成立独立建制的女性学系。
        3.在建制上采取“虚”的形式,在工作中采取“实”的行动,以大学校区为基础,进行科研/教学、教师/学生、校园/社区合作互动的尝试。
        4.回避女性学的建制问题,采取国际合作办学的形式开展研究和教学。
        5.成立实体组织机构,进行女性学“跨学科”建制的尝试。
    (四)多元发展与行动导向:中国妇女/性别研究“学科化”知识建设新探索阶段
三、中国妇女/性别研究“学科化”的新路径
    (一)中国妇女/性别研究需要“学科化”的女性学
    (二)中国妇女/性别研究“学科化”的新思维与新路径
        1.学科知识建设。
        2.学科组织建设。

(4)中国与朝鲜半岛神话图像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神话图像研究视角的形成
    1.1 研究背景及理论依据
        1.1.1 神话图像研究思维的逻辑起点
        1.1.2 四重证据法的提出及其证据间性
        1.1.3 N级编码理论及其补充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3 研究方法及内容
        1.3.1 艺术人类学的跨文化比较视阈
        1.3.2 文化圈、文化层与时空维度的同构
        1.3.3 N级编码与第N命题立体结构—研究方法的尝试提出
第二章 神话图像的范畴:历史语境的深入追忆
    2.1 神话图像的内涵范畴
        2.1.1 狭义神话与广义神话的兼容
        2.1.2 神话图像的阐释
    2.2 中国与朝鲜半岛神话及神话图像的界定
        2.2.1 从华夷之辨看中国的神话范畴
        2.2.2 从夷夏之防看朝鲜半岛的神话范畴
第三章 神话图像的诞生:神话文本的再次构成
    3.1 神话意象到图像的嬗变
        3.1.1 神话历史化—创世神话图像的诞生
        3.1.2 历史神话化—感生神话图像的诞生
        3.1.3 规律的超越—东方神话图像谱系的搭建
    3.2 神话图像的存在辩证
        3.2.1 神话是图像萌生的土壤
        3.2.2 图像是神话传承的载体
第四章 创世神话图像:自然象征与图腾崇拜
    4.1 秩序初创—日月
        4.1.1 初始意象范式的开辟
        4.1.2 对偶意象思维的延申
    4.2 氏族始祖—熊
        4.2.1 熊图腾与始祖崇拜
        4.2.2 百济鬼纹砖谜语的解读—研究方法的实践
第五章 感生神话图像:神圣叙事与灵媒隐喻
    5.1 感龙孕生—龙
        5.1.1 龙崇拜内涵的多元化表征
        5.1.2 龙崇拜的外延性意象连结
    5.2 感卵(鸟)孕生—鸟
        5.2.1 鸟崇拜意象的分衍与重构
        5.2.2 鸟崇拜意象及图像的融合与交汇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科研成果目录

(5)赵瑜体育报告文学对体育发展的意义探寻(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选题背景
        1.1.1 国家持续推进体育文学发展战略
        1.1.2 以体育故事为载体大力发展体育文化
        1.1.3 完善学科体系建设背景下加强学科融合
        1.1.4 竞技体育“十三五”规划下改革不断深化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文献综述
        1.3.1 文学具有时代性
        1.3.2 体育文学概念研究综述
        1.3.3 体育报告文学发展研究综述
        1.3.4 赵瑜体育报告文学研究热点
    1.4 研究对象与方法
        1.4.1 研究对象
        1.4.2 研究方法
    1.5 研究思路
2.赵瑜体育报告文学简论
    2.1 赵瑜体育报告文学系列作品简述
    2.2 四部作品的内容阐释
        2.2.1 从体育“大事件”透视中国体育发展
        2.2.2 从体育“人”的视角探寻体育的本质
        2.2.3 从体育“世界”思考体育存在的问题
        2.2.4 从体育“问题”探究体制和文化关系
    2.3 四部作品的评价
    本章小结
3.赵瑜体育报告文学文本解读
    3.1 文本主题分析
        3.1.1 主题一:体育体制
        3.1.2 主题二:金牌
        3.1.3 主题三:人的主体性
        3.1.4 主题四:改革
    3.2 文本特色分析
        3.2.1 创作模式变化:从“冠军文学”到“问题文学”
        3.2.2 关注对象变化:从“体育理念”到“体育自身”
        3.2.3 作品立场转化:从关注“政治”到关注“人民”
        3.2.4 审美风格变化:从“冷峻尖锐”走向“理性多元”
    3.3 文本结构分析
        3.3.1 文本主题的一致性和延续性
        3.3.2 文本的艺术表现力不断增强
        3.3.3 文化反思的多元性
    本章小结
4“文化菱形”视域下赵瑜体育报告文学生产机制研究
    4.1“文化菱形”分析框架
    4.2 时代环境是四部作品产生的历史依据
        4.2.1 思想解放热潮下民众关注政治热情高涨
        4.2.2 市场经济转型下社会发展转向以人为本
        4.2.3 新时期社会发展要求体育全面深化改革
    4.3 体育发展政策是四部作品产生的制度依据
        4.3.1“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的体育发展战略
        4.3.2 竞技体育优先发展的“体育强国”战略
        4.3.3 内部失衡背景下的“协调发展”战略
        4.3.4 政策工具视角下体育发展战略的演进
    4.4 文学思潮和出版体制是四部作品产生的文本依据
        4.4.1“文艺为政治服务”的发展方针
        4.4.2“文学干预社会”的文艺思潮
        4.4.3“市场经济盛行下文学去魅”的社会思潮
        4.4.4“网络社会下文学神圣感失落”的发展态势
        4.4.5 文学出版体制和专业审稿人
    4.5 创作者的独特经历是四部作品产生的主体依据
        4.5.1 以个人体育经历为基础
        4.5.2 创作主体独特的文学创作经历
    4.6 独立的主体意识是四部作品产生的精神依据
        4.6.1 知识分子启蒙意识深化的共性表达
        4.6.2 创作主体个性的凸显表达
    本章小结
5 体育报告文学四部作品的社会评价及分析
    5.1 社会媒体评价
        5.1.1《人民日报》:从正面支持到关注度为零
        5.1.2《中国体育报》:从反响强烈归于平淡
        5.1.3 其他:支持和反对意见意见“势均”
        5.1.4“兴奋剂”章节披露再次引发热议
    5.2 读者评价
        5.2.1 《强国梦》批评和称赞意见
        5.2.2 《马家军调查》评价呈现地域、年龄、职业差异
    5.3 官方反响
        5.3.1 《强国梦》:国家体委“震惊不已”
        5.3.2 《马家军调查》:国家体育总局“尊重事实,不要炒作”
    5.4 研究者评价
        5.4.1 新闻研究领域评价赵瑜是“独立新闻人”
        5.4.2 文学领域肯定四部作品的文学审美价值
        5.4.3 体育领域认可四部作品的舆论价值
    5.5 历史评价
    5.6 负面评价
        5.6.1 体育领域:“没有开出治病良方”
        5.6.2 文学领域:报告性太强挤压文学性
    5.7 四部作品社会评价的演进凸显社会体育价值观的转变
        5.7.1 体育价值观的内涵及分类
        5.7.2 四部作品记录了体育价值观的转变过程
        5.7.3 从“一元”到“多元”的宣传方式转变
        5.7.4 四部作品对体育价值观的转变有启蒙意义
    本章小结
6 体育报告文学四部作品对体育发展的意义探析
    6.1 哈贝马斯“公共领域”理论分析
    6.2 四部作品整合公共舆论表达群众体育需求
        6.2.1 20 世纪80年代是文学公共性凸显的年代
        6.2.2 集中表达作家、知识分子、媒体的体育思考
        6.2.3 四部作品对社会公众的启蒙价值
    6.3 四部作品实现对体育公共权力的“民间约束”
        6.3.1 公共舆论对体育主管部门的压力
        6.3.2 借助新闻媒介形成监督
    6.4 四部作品拓宽了公共舆论与权力机关的意见交流平台
        6.4.1 集中表达参加主体的各方意见
        6.4.2 主管部门和民间意见私下交流
    本章小结
7.体育报告文学发展建议及构想
    7.1 契合时代语境——指向体育发展的主要矛盾
    7.2 行政手段助力——尊重文学规律
    7.3 加强科学基础——促进学术争鸣
    7.4 实现启蒙价值——传播体育文化
    7.5 增强实践反思——加强创作感知
    本章小结
8 研究结论
    8.1 研究主要结论
    8.2 研究创新点
    8.3 研究不足
    8.4 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件1: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发体育类政策
附件2:作者赵瑜访谈提纲
附件3:文学评论家和作家 访谈提纲
附件4:体育记者 专家访谈提纲
附件5:体育学者、教练员 专家访谈提纲
附件6:读者 访谈提纲
附件7:访谈记录
附件8:科研情况

(6)新轴心时代视域下的中国哲学再创造(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论题提出与界定
    1.2 海内外的研究动态述评
        1.2.1 海内外研究综述
        1.2.2 存在问题与拓展领域
    1.3 论文研究的路径与方法
        1.3.1 研究的路径
        1.3.2 研究的方法
    1.4 论文研究内容与创新点
        1.4.1 研究内容与结构框架
        1.4.2 论文创新点
        1.4.3 研究意义
    本章参考文献
第2章 轴心时代的核心问题
    2.1 人及其理性与欲望
        2.1.1 人:多视角的解读
        2.1.2 成人:哲学的指归
        2.1.3 欲望与理性的诠释
    2.2 轴心期人类核心问题的嬗变
        2.2.1 地方性思想的创造性演进
        2.2.2 人类核心问题的嬗变脉络
    2.3 轴心期文明的演变与反思
        2.3.1 哲学批判助推哲学变革
        2.3.2 哲学变革旨在立德树人
        2.3.3 哲学存有自身发展规律
        2.3.4 理论变革终归大众实践
    本章参考文献
第3章 科技发展与哲学再造的追问
    3.1 科技时代开启人类文明的新呼吸
        3.1.1 人类历史的两次大呼吸
        3.1.2 文明的冲突与共存
        3.1.3 科技成为人类发展新动力
    3.2 科技异化与哲学转向
        3.2.1 全球化与科技异化
        3.2.2 哲学的转向
        3.2.3 后现代主义回归理性
    3.3 中心主义的离散与文明的跨域
        3.3.1 中心主义的历史演变
        3.3.2 部落主义的泛滥
        3.3.3 跨学科与文明的跨域
        3.3.4 普世价值与普遍主义
    3.4 科技发展成为哲学再造新引擎
        3.4.1 人类核心问题圈的滋生与发酵
        3.4.2 哲学再造的新特点
    本章参考文献
第4章 新轴心时代的问题、危机与新觉醒
    4.1 瞩望新轴心时代
        4.1.1 新轴心期时态的论争
        4.1.2 新轴心时代序幕亟待开启
    4.2 新轴心时代的矛盾与特征
        4.2.1 人类矛盾的历史重演
        4.2.2 新轴心时代的核心问题圈与时代特征
    4.3 新轴心时代的危机
        4.3.1 新轴心时代的多重危机
        4.3.2 新型危机的特征
    4.4 新轴心时代的新觉醒
        4.4.1 文明从冲突走向共生
        4.4.2 科技异化倒逼哲学再造
        4.4.3 中国哲学与人类的全面觉醒
    本章参考文献
第5章 中国哲学理论变革的探索与新哲学建设
    5.1 当代新儒家与新道家的创造性探索
        5.1.1 中国哲学的传统性变革
        5.1.2 从当代新儒家重心性到新道家重天性
    5.2 综创家冲破中国哲学传统性变革
        5.2.1 综创论的演进轨迹
        5.2.2 创学的生成踪迹
        5.2.3 综创论发展到创学的评析与启示
        5.2.4 综创论与文明冲突论
    5.3 中国哲学理论变革的盲区与困境
        5.3.1 哲学研究,重破轻立
        5.3.2 再造传统,曲高和寡
        5.3.3 理论观察,视角固化
    5.4 中国哲学理论再创造的多阶路径
        5.4.1 从人才培养到学派林立
        5.4.2 从核心问题到人性发现
        5.4.3 从文化辩论到理论建构
        5.4.4 从跨界会通到内外超越
        5.4.5 从儒家"仁学"到当代"创学"
    5.5 再创论跳出中国哲学传统性视域
        5.5.1 从照着讲的传播到跳出讲的批判
        5.5.2 从再创造的理论到跳出来的实践
    本章参考文献
第6章 中国哲学大众化的多维度实践及体系再创造
    6.1 儒释道大众化实践的历史典范与遗憾
        6.1.1 流变的儒家文化圈
        6.1.2 佛教本土化
        6.1.3 道教世俗化
        6.1.4 乡村建设运动
        6.1.5 "中国文化统一论"的搁置
    6.2 书院复兴与中西大学比拼
        6.2.1 传统书院的现代兴起
        6.2.2 中西大学的兼容与双修
    6.3 精英与百姓同修的现实楷模
        6.3.1 泰州百姓大学堂
        6.3.2 中华文化大学堂
    6.4 中国哲学世界化的战略构想与实践
        6.4.1 孔子学院走向世界
        6.4.2 "一带一路"引领未来
    6.5 中国哲学大众化实践体系的再创造
        6.5.1 吸纳典范精华,融合多维实践
        6.5.2 契合核心问题,转换跨界视域
        6.5.3 走近社会大众,推动百姓日用
        6.5.4 反思理论变革,做好顶层设计
    本章参考文献
第7章 新轴心时代的展望
    7.1 人类文明整体性再造
    7.2 中华大地再现百家争鸣
    7.3 中国新哲学惠及人类
    7.4 论文自陈与反思
    本章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他研究成果

(8)中国经济模式研究 ——基于创新和转型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创新点
中文摘要
Abstract
目录
绪论
    一、 选题背景与选题意义
    二、 与选题相关的基础理论
    三、 关于中国经济模式的国内外研究
    四、 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
第一章 中国经济发展模式的基本特征及其创新
    第一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一、 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新品性
        二、 国有经济三十多年的改革和发展
        三、 民营经济三十多年的改革和发展
    第二节 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一、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
        二、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品性
        三、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渐进式转轨道路
    第三节 中国特色的对外开放道路
        一、 中国对外开放进程的历史演进
        二、 中国对外开放的历史经验
第二章 中国社会主义农业和工业发展道路及其创新
    第一节 中国社会主义农业现代化道路及其创新
        一、 新中国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历史演进
        二、 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新品性
    第二节 中国社会主义工业化道路及其创新
        一、 新中国工业化道路的历史演进
        二、 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新品性
第三章 当今世界典型国家经济发展模式及其借鉴
    第一节 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典型发展模式
        一、 美英模式
        二、 莱茵模式
        三、 日本模式
    第二节 发展中国家的典型发展模式
        一、 东亚模式
        二、 拉美模式
        三、 俄罗斯转型模式
        四、 印度模式
    第三节 综合评价与借鉴启示
        一、 理性看待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模式
        二、 发展中国家的发展模式对中国的启示
第四章 中国经济体制的进一步转型与完善
    第一节 深化我国国有经济改革
        一、 国有经济改革的进一步深化方向
        二、 国有经济改革的进一步深化举措
    第二节 推动我国民营经济发展
        一、 解除外部制约因素,优化外部发展环境
        二、 突破内部发展瓶颈,增强内生转型动力
    第三节 健全现代市场体系
        一、 营建全国统一开放和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
        二、 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
        三、 培育和发展各类生产要素市场
        四、 完善各类价格形成机制
    第四节 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
        一、 我国收入分配现状评析
        二、 我国收入分配不公和收入差距拉大的成因分析
        三、 探寻公平与效率相统一的多方共赢路径
第五章 中国经济发展方式的创新与转型
    第一节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基本理论
        一、 经济发展方式与经济体制的互动关系
        二、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联系与区别
        三、 我国从经济增长方式到经济发展方式的逻辑演进
        四、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理论创新
    第二节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突破口在于调整经济结构
        一、 从投资、出口型向消费、投资、出口型的需求结构转变
        二、 从高强度投入型向科技进步与创新驱动型的要素结构转变
        三、 从工业主导型向三次产业协同带动型的产业结构转变
    第三节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在于建设“两型”社会
        一、 绿色经济、循环经济与低碳经济
        二、 提升我国循环经济发展模式
        三、 提升我国低碳经济发展模式
第六章 中国政府职能的变革与转型
    第一节 政府职能演变历程及其西方理论研究
        一、 政府职能演变及其西方理论探索历程
        二、 当代西方经济学家关于政府经济职能的认识
    第二节 中国政府职能转型之目标
        一、 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政府职能的总体定位
        二、 我国政府经济职能的基本内容
    第三节 中国政府职能的转型现状与转型路径
        一、 当前政府职能转变不到位及其深层次原因
        二、 加快政府职能转变的路径选择
结束语
参考文献
攻博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
后记
报送博士学位简况表
武汉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作者信息

(9)中日韩高校生态道德教育发展的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的意义和目的
1.3 研究过程 2. 生态道德教育的理论基础与实践发展
2.1 概念界定
    2.1.1 生态道德
    2.1.2 环境教育
    2.1.3 生态道德教育
2.2 生态道德教育的理论基础
    2.2.1 教育哲学
    2.2.2 环境伦理学
    2.2.3 可持续发展理论
2.3 生态道德教育的实践发展
    2.3.1 国内生态道德教育的实践发展历程
    2.3.2 国外生态道德教育的实践发展历程 3. 中日韩三国高校生态道德教育的历史沿革与新近发展
3.1 中日韩三国高校生态道德教育的历史沿革
    3.1.1 中国大陆高校生态道德教育的历史沿革
    3.1.2 中国台湾地区高校生态道德教育的历史沿革
    3.1.3 日本高校生态道德教育的历史沿革
    3.1.4 韩国高校生态道德教育的历史沿革
3.2 中日韩三国高校生态道德教育的新近发展
    3.2.1 中国大陆高校生态道德教育的新近发展
    3.2.2 中国台湾高校生态道德教育的新近发展
    3.2.3 日本高校生态道德教育的新近发展
    3.2.4 韩国高校生态道德教育的新近发展
3.3 中日韩三国高校生态道德教育横向比较分析 4. 完善我国高校生态道德教育的探索和思考
4.1 发展高校生态道德教育系统
    4.1.1 明确高校生态道德教育系统的整体性
    4.1.2 重视高校生态道德教育系统的开放性
4.2 完善高校生态道德教育环境
    4.2.1 建立高校生态道德教育的理念环境
    4.2.2 完善高校生态道德教育的发展环境
4.3 构建高校生态道德教育群落
    4.3.1 确立高校生态道德教育群落定位
    4.3.2 扩展高校生态道德教育群落范围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四、走出单一“东亚模式”的误区(论文参考文献)

  • [1]回归本源的价值观建设——对中国当代文学研究的一种前提性思考[J]. 于小植. 当代作家评论, 2021(06)
  • [2]同史不同译,个中藏玄机——《史记》英译的策略异同比勘和文化立场审视[J]. 朱振武,黎智林. 上海翻译, 2020(05)
  • [3]中国妇女/性别研究需要“学科化”的女性学吗?[J]. 王俊,郭云卿. 妇女研究论丛, 2020(04)
  • [4]中国与朝鲜半岛神话图像比较研究[D]. 周逸煊. 延边大学, 2019(01)
  • [5]赵瑜体育报告文学对体育发展的意义探寻[D]. 刘叶郁. 上海体育学院, 2018(01)
  • [6]新轴心时代视域下的中国哲学再创造[D]. 张春楼.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17(09)
  • [7]掣肘重重 沿海产业“大西迁”恐一厢情愿[N]. 顾鑫. 中国证券报, 2012
  • [8]中国经济模式研究 ——基于创新和转型的视角[D]. 丁霞. 武汉大学, 2012(07)
  • [9]中日韩高校生态道德教育发展的比较研究[D]. 刘原兵.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2011(07)
  • [10]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历史性拐点——基于科学发展的新视角[A]. 颜鹏飞,邵秋芬. 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研究集萃——纪念新中国建国60周年(2009), 2009

标签:;  ;  ;  ;  ;  

走出对单一“东亚模特”的误解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