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ker Mckenzie 的规模企业管理

Baker Mckenzie 的规模企业管理

一、从贝克·麦肯思看规模事务所的管理(论文文献综述)

朱玉[1](2021)在《经济类英语文本中隐喻的汉译 ——《衰败的经济》(第3、5、7章)翻译实践报告》文中研究指明本翻译实践报告基于《衰败的经济》(第3、5、7章)的英汉翻译实践撰写而成,主要对翻译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总结,重点归纳经济文本中概念隐喻的翻译方法与技巧。该文本基于真实历史事件,带领读者回顾了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历史:从十九世纪的无情竞争到二十世纪初工业资本主义的成熟,再到今天金融业的衰落。该文本引用大量评论性话语,其中包含丰富的具有文学色彩的概念隐喻,并且该文本作者也习惯使用较为隐晦的隐喻,来表达自己对美国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某些历史现象的态度。这些都增加了本次翻译实践的难度。根据文本类型理论,该文本属于信息兼表达型文本。因此,在翻译该文本时,既要传达源语文本承载的信息,又要体现其蕴涵的情感。为实现这一目标,在充分理解源语文本的基础上,主要采用意译的翻译方法,并辅以转换、引申、增译等翻译技巧。本翻译实践报告将翻译过程中遇到的概念隐喻分为本体隐喻、方位隐喻和结构隐喻,对这三类隐喻的翻译难点、解决过程与方案进行汇报,加深了笔者对概念隐喻及其翻译方法的理解。本报告有望为从事经济文本翻译的译者提供一定参考。

胡建刚[2](2014)在《论当代中国警务模式之嬗变与重构》文中认为国家和社会对秩序与安全的需求导致了警察制度的产生,它是国家提供安全服务和控制职能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社会治安秩序的稳定和公共安全的保障之必需。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公民社会的发育、民主进程的加快和加入世贸组织的经济一体化,我国社会结构和公民生活的形态等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例如社会阶层高度分化、异质性意识形态不断扩大、文化价值观的多元裂变、中产阶级的不断壮大、网络世界虚拟性的交往互动,同时风险社会的到来引发新的安全不确定性。管制型警务模式以及工具理性主义的话语体系已经难以从容应对当下社会治安新的变化。有鉴于此,本项研究致力于构建警务模式改革的理论分析框架,并据此展开论证,进而提出推进警务改革路径与对策,以期为推动中国警务模式创新尽绵薄之力。由于公共警务资源的稀缺性,除了政府部门,还有市场组织和社会机构,它们共同在为社会提供基本的安全和秩序。警察不可能对社会组织和成员个体性的所有安全需求予以满足,这就需要政府利用市场机制和社会机制来供给警务进行补充,在这样的理念下,警务区分为公共警务和私域警务两大类,公共警务主要由警察供给,私域警务则由保安服务公司和社会志愿者供给。警察集中警力做好维护公共秩序、保障公共安全和追诉犯罪的工作,保安服务公司和社会志愿者在满足社会成员个体化的安全消费和社区治安防范的同时,同样也承担部分公共秩序的维护,是公共警务供给的来源之一。本研究主要探讨如下问题:一是警务模式嬗变与演化轨迹;二是构建警务模式创新的理论分析框架,从服务型政府的视角,提出服务型警务的内涵、价值目标、运行机制;以政府、市场和社会三元结构理论、新制度主义、多中心治理理论为分析工具,探讨服务型警务的结构、多元化供给的概念、现实背景和路径选择;三是服务型警务的制度供给和社会化的视角,构建关于公共警务和私域警务概念、各自承担的职责任务、运行范围、价值目标、制约因素、动力机制及其相互关系的理论分析;四是中国语境下实施服务型警务模式的现实背景、存在问题和面临的机遇。本项研究具有四方面的主要意义:(1)有助于丰富警务研究的理论体系。通过对警务的历史与现实、职能与目标、运行与作用、比较与借鉴、背景与机遇、机制与演化的规范分析和科学论证,构建警务模式的理论分析框架,为构建中国特色的服务型警务模式理论体系打下基础。(2)有助于探索适应中国现实需求的警务模式的科学内涵与构成要素。深入考量服务型警务之核心理念与运行机制,为中国警务改革提供科学依据,增强警务改革理论的成熟性和权威指导性。(3)有助于揭示推进中国警务模式创新的重要性和紧迫性。通过深入分析警务模式嬗变的价值目标以及当前警务面临的挑战和机遇、存在的问题和缺陷等,彰显服务型警务时代诉求的紧迫性,以引起有关方面对推动警务改革的重视。(4)有助于探求中国服务型警务发展的推动路径,促进中国警务改革的发展。通过对当前中国服务型警务建设的制约因素分析,厘清中国服务型警务发展的动力与瓶颈,为推动中国警务模式创新找准突破口,为中国警务改革方案的制定提供决策参考。本研究的主要发现有以下四点:(1)警务内涵的四个属性。警务活动同时并存有政治性、法律性、专业性和社会性四种属性。警务行为的结果,都是这四种属性一定比例的调和的产物,只不过不同历史阶段和不同国家的警务构成的比例存在差异。(2)西方警务模式的嬗变和演化逻辑。西方警务模式历经统治型警务模式、管理型警务模式和服务型警务模式三个阶段和“职业性主导”、“专业性主导”、“合法性主导”、“快速反应机制主导”和“服务与权变主导”五个演进时期。(3)服务型警务的建构逻辑。警务作为一种公共产品,必须由政府、市场和社会共同生产,这种定位要求警察的核心职能与边缘职能相分离,其中边缘职能向市场和社会转移。(4)中国服务型警务建构的路径选择。中国警务压缩的演化历程造成多种理念和多种警务模式并存的局面,形成“集合性”的警务特征,该集合体不仅涵盖西方警务历次演进的警务模式成分,还夹杂古代社会的非正式警务的路径依赖性和走群众路线的人民民主专政。这些因素都制约着中国服务型警务模式的建构推进。唯有进行宪政理念的警察权重构、立足多中心治理框架下警务的社会化供给和实施行政伦理主导下的警务运行监督机制等综合行动,方能完善我国服务型警务的实现。本项研究的主要创新在三个方面:第一,研究视角上,从新制度经济学和制度变迁的视角对警务模式创新展开研究。第二,研究方法上,采用规范分析的方法对服务型警务的概念、内涵、运行机制进行了理论架构。第三,理论研究上,将当代公共管理的若干核心理念,如政府、市场与社会三元结构理论、公共产品与公共服务理论、多中心治理理论等具体运用到服务型警务模式的研究,积极探索适应中国社会背景的本土化警务建构的路径与对策。由于本人学识的局限性以及警察制度领域的复杂性,本项研究的不足之处在于:(1)主要对服务型警务进行了宏观性的理论建构,对服务型警务运行机制的研究只限于定性研究,未做量化研究。(2)对于我国服务型警务建设的动力机制和阻力瓶颈的研究也主要限于规范分析和定性研究,而对各相关主体的意愿和动力没有进行深入调查和实证研究。(3)对警务市场化供给的方式、规制等研究有待进一步深入。

戴红[3](2012)在《对跨国并购反垄断审查制度的比较研究和借鉴》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外资以并购方式进入中国市场已经成为外商对华直接投资的一个最重要的形式。同时,中国国内企业也以此为契机,积极通过跨国并购的方式改善规模效益、市场占有率、管理制度创新、以及增强在世界上的市场竞争力。对企业并购,特别是跨国企业并购的反垄断审查,历来是各国在反垄断法上所关注和规制的重点,在反垄断立法中处于核心地位。欧美等国是目前世界上跨国并购活动最为活跃的地区,也因此拥有相对完善的并购反垄断审查的法律制度和实践经验。新兴发展中国家和地区随着其经济的发展,也纷纷出台和完善其各自的并购反垄断审查制度。我国近期出台并实施的《反垄断法》标志着我国在反垄断法律规制迈出的重要一步,但我国反垄断立法起步较晚,缺乏相关的配套细则,并且在相关立法、执法和司法上的经验也不足。本文试图从比较法的角度对欧美和我国跨国并购反垄断审查规制的实体和程序标准进行梳理和比较,从实体和程序标准方面指出我国反垄断审查可借鉴之处,并对完善我国反垄断法律制度提出建议。本文以最近发生的一个经典并具有全球性特征的并购案件,即商务部附条件批准希捷收购三星硬盘驱动器业务为引,阐述跨国并购涉及的范围之广、牵涉的利益之多和引起的争议之大,进而提出研究跨国并购反垄断审查制度的目的、意义和思路。第一章介绍跨国并购法律规制所涉及的“并购”、“跨国并购”、“垄断”等基础概念,以及相关的理论分析。第二章对欧美以及某些有最新变化的新兴市场国家反垄断法律制度进行了介绍和比较分析。第三章从实体和程序标准两个方面对欧美和我国的反垄断制度进行梳理和比较。最后第四章,试图通过借鉴国外先进立法和实践经验,对完善我国跨国并购反垄断立法提出建议。

刘衡[4](2011)在《以碳排放补贴(类CDM)为基础的循环农业财政激励机制研究》文中认为农业活动是温室气体的主要排放源之一,近期有关农业温室气体减排的研究已成为我国循环农业热点问题。为此本文提出通过财政购买建立新的CDM机制,就其可行性进行论证,探讨其对于发展循环农业的现实意义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本文针对农业温室气体减排政策在我国的适用性问题,运用IPCC的相关权威标准进行了评价,指出了当前政策工具的不足。提出通过财政购买建立新的CDM机制来解决我国农业温室气体减排问题。在此基础上,本文对CDM机制原有流程进行了改造与移植,降低原CDM机制中的交易成本和不确定性并使其更适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同时,为了解决该机制运行中对财政资金的大量需求,引入了自愿减排市场拍卖机制,以减轻财政负担。在构建的新机制流程基础上,本文进行了相应的定价分析和CDM项目评价方法的设计,对新机制的整体系统结构进行了完善,为新机制在实际CDM项目开发中的应用提供了一定的依据和标准。通过实证研究的方法,本文对两种机制下的农户收益和净减排成本进行对比,表明新的CDM财政购买机制大大优于原有机制。在理论研究和实证分析的基础上,给出了解决循环农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实现新的CDM机制的快速推广的政策建议。

李静溦[5](2009)在《应收账款证券化融资对我国上市公司企业价值影响研究 ——基于综合类行业》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企业的发展离不开资金,融资对企业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获取企业发展所需资金的途径有多种,这就构成了选择何种融资模式才能为企业以适当的融资成本获取足够的发展资金的问题。然而我国企业目前却面临着融资困境:企业自身条件欠缺、我国金融行业发展相对滞后、法律和会计等诸多制度上的不完善、资本市场结构单一等等。金融市场一时还无法适应经济的高速发展,多数企业融资主要靠银行贷款,只有少量绩优企业可发行股票和企业债券,这不仅使大部分企业难以获得足够资本,而且融资成本也不菲,这给企业发展带来了压力。应收账款证券化是资产证券化的一种,它作为企业新型的融资模式逐渐发展起来。应收账款证券化为企业应收账款管理提供了便利,缓解了我国企业在日趋激烈的竞争中为扩大产品销路、减少存货、增加收入采用信用赊销使企业积压的数额庞大的应收账款给企业经营带来的巨大冲击,加快了企业应收账款周转速度,同时应收账款证券化作为新型的融资模式在融资成本上也具有一定的优势,有利于提高企业自身价值。因此,本文试着从应收账款证券化融资对企业价值的影响这一角度作一些分析。首先,本文通过回顾国内外研究现状,对前人的研究结果进行归类梳理。经国外学者的研究表明,资产证券化这一创新金融工具对企业融资具有长远且多方面的意义。他们认为,资产证券化可以降低融资成本、代理成本与交易成本,加速资产运转,提高提高融资效率。这些研究结果可同样运用于以应收账款为基础资产的资产证券化。国内的学者除了对资产证券化的理论进行研究,还结合我国开展资产证券化的实例进行了研究分析,提出了我国开展资产证券化的建议模式,同时学者们普遍认为我国要发展资产证券化还需完善相关制度,为资产证券化的实施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而本文从应收账款证券化融资对企业价值的影响的角度进行讨论研究,无疑具有一定的意义。其次,本文阐述了应收账款证券化的一般原理,包括应收账款的定义、参与主体、基本流程以及相关原则等方面的内容。然后回顾了企业价值理论,简要的介绍了股权融资与债务融资等传统融资方式,并将应收账款证券化融资与传统融资方式进行比较,接着在应收账款证券化的理论基础上从证券化对上市公司融资成本与企业未来现金流两个方面分析应收账款证券化对上市公司企业价值的影响,在理论上得出应收账款证券化能够提高上市公司企业价值的结论。第三,本文的实证部分。实证部分首先对中集集团应收账款证券化的案例进行分析,表明应收账款证券化融资在我国是具有一定可行性的,它开辟了一条新型的融资渠道,有利于企业的发展。然后,本文再以应收账款周转率、应收账款对总资产比率为解释变量,以资产负债率和净资产收益率为被解释变量,以2002年第一季度至2009年第二季度(共30个季度)为研究期间,根据国际上应收账款证券化成功实践中的通行做法,证券化的应收账款应达到某些标准(如应收账款规模达到1亿元),同时为了宜于证券化发行、降低投资者风险,筛选出综合类行业为代表,并以该行业的19家企业为样本,运用时间序列/截面数据(即面板数据)模型对各样本企业建立固定影响变截距回归模型进行实证检验和分析,结果表明应收账款证券化是有利于上市公司企业价值的提高的。因此应收账款证券化作为一种新型融资方式在我国有必要进行大力推广。最后,结合前面的理论分析与实证结果,提出了我国上市公司实施应收账款证券化的可行模式,即,将精挑细选的优良应收账款出售给政府独资形式的特殊目的机构或者境外机构形式的特殊目的机构;然后经过超额抵押、高级/次级结构、现金储备帐户等信用增级方式对基础资产进行信用增级后出售给投资者;发起人在证券出售后严格监督债务人按时偿还债务;证券到期时对投资者还本付息的模式。并且提出了应从企业自身应收账款管理、相关法律制度体系建设、市场征信体制建设、加强资本市场建设、培养机构投资者、发展参与中介等方面进行健全完善,为上市公司实施应收账款证券化创造良好的经济环境。

张金山[6](2008)在《人力资本、薪酬制度与企业绩效关系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现实的经济环境中,企业绩效即受到外部市场竞争、市场结构和产业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同时又是企业内部特征、资源禀赋、制度安排综合作用的结果,单纯从内部和外部来解释企业绩效差异的根源,无论是外生论还是内生论,都存在着局限性。事实上,企业绩效是诸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而影响企业绩效的众多因素均是围绕人力资本而发挥作用的,人力资本对企业绩效具有最直接、最决定性的影响。由于人力资本对企业竞争优势的构筑和绩效提升上的决定性影响,因此,如何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最大限度的发挥人力资本的积极性,促进人力资本增值,并转化为企业的经济效益,就成为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问题。人力资本激励的基础是人力资本产权,人力资本产权的核心是人力资本的收益权,而人力资本收益权的实现形式是薪酬,因此,在通过完善薪酬制度促进人力资本收益权实现的同时,科学合理的薪酬制度能够激励人力资本所有者努力工作,提高人力资本的使用效率。人力资本、薪酬制度与企业绩效之间具有理论和现实意义上的必然联系。论文即以“人力资本、薪酬制度与企业绩效关系”作为研究主题,将人力资本理论、薪酬管理理论和企业绩效差异根源理论作为理论基础,通过规范研究、数量分析和案例研究的方法,全面、系统、深入地研究人力资本理论、薪酬管理理论与企业绩效差异根源理论,力图构建一个关于人力资本、薪酬制度与企业绩效相互作用关系的理论框架,论证人力资本对企业绩效的决定作用,解释企业绩效差异的根源,揭示薪酬制度与企业人力资本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探讨构建基于人力资本产权的现代企业薪酬制度,并将该理论成果运用于中国企业的薪酬制度建设,为中国企业薪酬制度的完善提供意见和建议。

齐湘泉[7](2008)在《外国仲裁裁决承认及执行若干法律问题研究》文中认为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97)贸仲裁字第0517号仲裁裁决(以下简称0517号裁决)在美国申请承认和执行过程中提出了惩罚性的外国仲裁裁决能否承认及执行这样一个法律问题,该法律问题在中国是第一次提出,在美国,从检索的资料来看,此法律问题是第二次提出。第一次提出惩罚性的外国仲裁裁决能否承认及执行案件是美国佐治亚州法院纽南分院审理的美国Southwire公司诉法国LTCL公司惩罚性仲裁裁决不予执行案,该案中的仲裁裁决是国际商会仲裁院1979年作出的,裁决中裁定Southwire公司支付LTCL公司未付货款及利息,支付逾期不履行仲裁裁决的罚息。佐治亚州法院纽南分院审理认为,国际商会仲裁院依据法国法律裁决Southwire公司支付罚息属惩罚性仲裁裁决,惩罚性裁决部分不予承认及执行。1980年1月18日,佐治亚州法院纽南分院作出判决,不予执行国际商会仲裁院裁决书中的惩罚性裁决部分,创制了惩罚性裁决不予承认及执行的判例。第二起案件是辽宁曙光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本案提起仲裁时该公司的名称为丹东曙光车桥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曙光公司)诉美国利莱机械公司(以下简称利莱公司,化名)仲裁裁决执行案,仲裁案中,仲裁庭依据中国法律裁决利莱公司双倍返回定金。美国地区法院加利福尼亚北区分院审理认为,双倍返回定金是惩罚性裁决,执行惩罚性仲裁裁决不违反美国的公共秩序,2001年6月1日,美国地区法院加利福尼亚北区分院判决0517号仲裁裁决在美国具有执行的效力,否定了Southwire公司诉法国LTCL公司案确立地惩罚性仲裁裁决不予承认及执行原则。本案在美国司法史上也是开创性的,具有里程碑性质的意义。本文以曙光公司诉利莱公司仲裁裁决承认及执行案为基础对外国仲裁裁决承认及执行若干法律问题进行了研究,重点探讨了外国惩罚性仲裁裁决承认及执行法律问题。全文除导言外分为3章:第一章为承认及执行外国仲裁裁决法律制度,该章分为3节,第一节探讨了外国仲裁裁决的界定,包括国际条约、国际法文件关于外国仲裁裁决的界定和各国国内立法关于外国仲裁裁决的界定;第二节研究了承认及执行外国仲裁裁决法律制度,论述了承认及执行外国仲裁裁决法律制度的经济基础与法律基础,承认及执行外国仲裁裁决的国际立法;第三节阐述了我国承认及执行外国仲裁裁决的立法与实践。研究结果表明,以《纽约公约》为核心的承认及执行外国仲裁裁决的法律体系自1958建立以来,经过50年的发展和完善,已经形成了完备的法律制度,公约裁决在世界范围内几乎都可以得到承认及执行,第二章为承认及执行外国仲裁裁决条件法律问题探讨,该章分为2节,第一节探讨了与提起承认及执行外国仲裁裁决诉讼相关的法律问题,提出了提起承认及执行外国仲裁裁决诉讼之前所需要注意的若干法律问题;第二节研究了外国仲裁裁决承认及执行条件中的法律问题,重点探讨了仲裁协议效力和公共秩序制度。第三章为惩罚性仲裁裁决的可执行性,该章分为3节,第一节探讨了惩罚性赔偿制度的起源与发展,重点介绍了美国的惩罚性赔偿制度,介绍了0517号裁决执行案提出了惩罚性仲裁裁决可执行性问题;第二节研究了惩罚性仲裁裁决的承认及执行,考察了仲裁员是否有作出惩罚性仲裁裁决权力的理论与实践以及美国对仲裁员作出惩罚性仲裁裁决权力的否定与肯定,考量了惩罚性仲裁裁决执行与不予执行的博弈,博弈的结果是在曙光公司诉利莱公司仲裁裁决执行案中确立了惩罚性仲裁裁决具有执行性:第三节研究了中国的惩罚性赔偿制度与外国惩罚性仲裁裁决在中国的承认及执行问题,探讨了中国的惩罚性赔偿制度,定金是否属于惩罚性赔偿,仲裁员是否有作出惩罚性仲裁裁决的权力,我国是否应承认及执行外国惩罚性赔偿仲裁裁决等法律问题。

陈静[8](2007)在《知识服务产业社会资本理论与实证研究》文中认为知识经济时代正在来临,经济全球化日益深入,中国正处于社会、经济、文化全面大转型时期,面对国际竞争,中国亟需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而西方国家自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就积极发展知识服务产业,这一方面向我们预示了知识服务产业的重要性,另一方面也为我们发展知识服务产业提供了重要的经验借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知识服务产业虽然有所发展,但仍然存在诸多问题。而且,20世纪90年代末以来,中央及各地政府开始认识到知识服务产业的重要性,纷纷提出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其中绝大多数属于知识服务产业。在此背景下研究中国知识服务产业社会资本问题,探讨促进中国知识服务产业发展的战略对策具有极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因此本文共分八章,围绕知识服务产业社会资本问题进行阐述。第一章引言,主要阐述了研究背景、研究方法、研究意义、创新点及全文的结构。第二章知识服务产业社会资本理论研究文献综述,主要针对社会资本理论、知识服务产业内涵及知识服务产业社会资本的前人研究进行总结和评述。第三章知识服务产业社会资本的概念分析,主要探讨了知识服务产业、社会资本、社会资本主体及社会资本载体等概念。虽然前人对社会资本和知识服务产业已经从多个角度进行了定义,但是作者认为,只有同时符合以下几个标准的行业才可以列入知识服务产业的范围:(1)知识为主导要素,行业的产生、发展、运作主要依赖于专业知识,即特定领域或学科的相关技术能力,因而专业领域的培训成为入职的必要前提;(2)人员、知识、关系、经验和能力等无形资产的重要性超过有形资产;(3)提供基于知识的无形产品和服务为主,有形产品仅为载体;(4)高素质的人力资源成为行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人力成本占企业运作总成本比重最大;(5)行业经营具有营利性,产业发展更多地依赖于市场机制的调节而不是政府的控制。知识服务产业社会资本主体可以包括知识服务企业、知识服务产业行业协会、政府、客户、社会公众等等,根据社会资本主体的主动性,社会资本主体可以分为主动主体和被动主体。政府、知识服务产业行业协会和知识服务企业构成知识服务产业社会资本的三大主动主体,并在知识服务产业发展过程中发挥能动作用。它们之间的社会资本是以亲缘网络、地缘网络、文缘网络、商缘网络和神缘网络等“五缘网络”为载体的,“五缘网络”在知识服务产业社会资本的建立和积累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第四章知识服务产业社会资本的功能分析,作者认为,知识服务产业社会资本在产业发展中发挥着双刃剑的作用。从积极方面来看,社会资本能够促进知识服务产业知识共享;能够增强凝聚力,提升产业竞争力;能够减少交易费用,节约社会资源;能够影响制度选择,促进制度完善;能够形成良好的外部环境,提供产业发展动力。从消极方面来看,社会资本可能会阻碍变革和创新;容易形成封闭,妨碍流动;可能导致资源的不公平分配;还可能破坏公平竞争关系。第五章知识服务产业社会资本视野中的制度变迁分析,作者认为,知识服务产业社会资本对知识服务产业制度变迁发挥了极大的作用。首先,知识服务产业社会资本的变化构成了知识服务产业制度变迁的一部分;其次,知识服务产业社会资本是知识服务产业制度变迁的动力;再次,知识服务产业社会资本是知识服务产业制度变迁的润滑剂和稳定剂。同时,知识服务产业制度变迁离不开政府、知识服务产业行业协会、知识服务企业三者之间的通力合作,只有三方不断调整社会资本,充分沟通,提升相互配合能力,才能顺利有效地推动知识服务产业制度变迁,进而促进产业发展。第六章知识服务产业社会资本理论的实证研究:以上海律师业为例,本文选取上海锦天城律师事务所作为社会资本微观主体的研究对象,以上海律师业为中观研究对象,通过上海律师业微观和中观两个层面社会资本的实证研究表明,社会资本对于知识服务产业的发展和制度变迁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第七章社会资本理论视野中的知识服务产业发展战略,本文立足于知识服务产业社会资本问题,提出了政府、知识服务产业行业协会和知识服务企业为合力推动知识服务产业发展应遵循的行为准则和可采取的具体对策措施。第八展结论与展望,对全文的主要研究结论进行总结,并提出了本文研究的不足及未来应进一步研究的领域。基于上述研究,作者认为,本研究有以下创新点:1、本文进行了转型背景下知识服务产业中观和微观层面系统的理论与实证研究。本文将产业层面的发展研究落实到企业层面比较优势的提升,比较好地实现了微观企业层面和中观产业层面理论与实证研究的结合。2、本文在中国东方文化背景下引进西方理论,尝试了东方“五缘网络”理论与西方“社会资本”理论的有机结合。本文从社会资本角度入手研究新兴的知识服务产业,指出其载体为苏东水教授提出的五缘网络,使二者有机结合,进一步深化了对知识服务产业的认识。3、本文以知识服务产业为例,具体探讨了社会资本视角下的制度变迁问题。作者比较详细的论述了社会资本在知识服务产业制度变迁过程中的作用机制及三方合力模型,对此进行了有益的探索。4、本文基于社会资本理论提出了促进知识服务产业发展的具体措施。本文紧扣中国现实的社会环境,将东方管理学的思想运用于推动知识服务产业发展的指导思路中,为知识服务企业、知识服务产业行业协会和政府部门合作发展知识服务产业提供了有益的建议。综上所述,本研究在理论和实践两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从理论意义来看,本研究:(1)从社会资本的视角对知识服务产业进行了系统的研究,丰富了知识服务产业领域的研究成果;(2)尝试着进行西方社会资本理论的本土化改造,使之更符合中国的实际情况,并能够对中国的实践具有更现实的指导意义;(3)围绕知识服务产业社会资本在该产业的管理和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这一特性进行产业经济学的探讨和研究,是对产业经济学研究的一个有益补充,同时也是产业管理理论本土化的一个有益尝试;(4)首次将东方管理理论的“五缘网络”与西方的“社会资本”理论相结合运用于知识服务产业的分析探讨,属于将东方管理理论运用于中观产业分析的实证研究,对于推进东方管理理论的纵深发展有一定的理论助益。从现实意义来看,本研究:(1)在中国全面转型,中央提出构建“和谐社会”的大背景下,从中国特殊的社会、经济、文化环境出发,研究知识服务产业社会资本问题,并立足于社会资本提出相关的产业发展对策建议,对于打造“和谐产业”进而推动“和谐社会”的构建有一定的现实意义;(2)分析探讨了知识服务产业社会资本主体,指出社会资本在知识服务产业发展中的重要性,有助于知识服务产业社会资本各主体明确自身定位;(3)提出了促进知识服务产业制度变迁的三方合力模型,并立足于社会资本提供了一些较有可行性的发展措施,为知识服务企业、行业协会和政府部门共同促进知识服务产业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参考;(4)通过问卷调查、访谈调研等方式获得了大量关于上海律师业社会资本问题的原始资料,通过综合整理后反映于实证研究部分,为对此感兴趣的读者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素材。

张杰[9](2007)在《去留有意 花落谁家——金融业全面开放背景下的企业选择:CBD or 金融街》文中提出金融街和CBD在金融领域并驾齐驱,内外有别,各有侧重,共同发展了14年,来到了经济全球化的渡口。作为金融企业,该如何在金融业全面开放的东风吹拂下把握住金融街和CBD的发展机遇?该搭乘哪一艘船到达全球经济发展的彼岸?

周波[10](2006)在《知识交易及其定价研究》文中提出知识在现实经济中越来越重要的地位使得对于知识的经济理论研究越来越紧迫。已有的研究大都集中在知识如何影响经济系统这个宏观问题上,对于知识本身的微观分析始终不足,本文对知识交易的研究试图弥补这方面的不足。本文的研究主题可简单地表达为这样一个问题:当知识类比一般商品进行交易时会是何种情形?为了回答这个问题,首先,本文追随斯密、哈耶克、熊彼特、索罗、阿罗、德鲁克、保罗.罗默、戴维.罗默等的思想足迹,述评他们的理论在知识问题上的研究进展,探索这些理论用来解释知识交易的可能性;其次,对于知识本身是什么进行深入研究,这里需要就知识如何转移、知识稀缺性、竞争性和排他性、边际收益等具有争议的主题进行探索。这两项研究可以认为是研究知识交易的基础。接下来,提出知识交易的严格的定义,对于知识交易的内涵和边界进行清楚的界定,以避免不必要的歧义和争议。为了清楚知识交易的边界,本文引入知识回报这个更大的概念,阐述知识回报的理论框架,阐述知识交易和其它常见的知识活动的联系。在和一般商品交易的对比分析中提出知识交易的八大特征,这是研究知识交易定价问题的基础。之后,应用制度经济学的理论成果研究知识交易费用的生成机理和对应的治理问题。当知识的交易费用过高,知识拥有者不得不通过公共品的管道等其它方式取得回报,这时知识交易被取缔;同时,经济制度演化出许多治理知识交易费用的机制,这些机制使得相当多的知识能够直接交易。本文另外一个重要的工作是讨论知识交易所面临的定价问题,前述的基础研究避免了我们在讨论定价问题时把知识商品和一般商品进行简单类比或者简单对立。定价分析中,本文始终围绕知识效用的不确定不一致性、信息不对称、知识价值的时间敏感性这些重要特征。定价分析部分,首先讨论了无论用品模式还是服务模式都将共同面对的定价问题,提出了基于效用的定价模型、基于效用和成本的定价模型、基于信号显示的定价模型。基本结论是:效用是知识交易定价的基础;当知识交易呈现双边垄断或者“定制”特征时,知识交易将面临讨价还价,知识成本将进入交易的价格函数;信号显示机制可以突破知识交易的逆向选择困境,高水平者发送高的信号获得高价格,低水平者发送低的信号获得低价格。其次讨论用品模式和服务模式所单独面对的定价问题。用品模式下,讨论了用品共享和用品组合的定价理论;服务模式下,讨论了基于供给刚性的定价和基于合约的定价。基本结论是:如果能够基于“集体效用”收费,知识用品共享并非削弱而是改善知识供给者的收益,给用品交易方式更多灵活性将利于知识供给者;服务模式下的刚性供给导致知识交易效率下降,交易价格可能“腾贵”,服务合约(尤其是分成合约)可以抑制知识交易的机会主义,分散交易风险和激励知识供给者。上述定价模型是对影响知识交易定价的一些关键因素的高度抽象,模型从知识供给者的角度,讨论在约束条件下如何确定最优价格,模型从不同角度展示知识交易的定价特征。

二、从贝克·麦肯思看规模事务所的管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从贝克·麦肯思看规模事务所的管理(论文提纲范文)

(1)经济类英语文本中隐喻的汉译 ——《衰败的经济》(第3、5、7章)翻译实践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翻译任务描述
    1.1 任务背景介绍
    1.2 文本特征分析
        1.2.1 文本外因素分析
        1.2.2 文本内因素分析
第2章 翻译过程描述
    2.1 译前准备
        2.1.1 翻译文本的确定
        2.1.2 相关技术和资源支持
        2.1.3 翻译计划的制定
        2.1.4 相关理论和方法的准备
    2.2 翻译实践过程
    2.3 译后事项
第3章 案例分析
    3.1 本体隐喻
        3.1.1 实体和物质隐喻
        3.1.2 拟人隐喻
    3.2 方位隐喻
        3.2.1 上/下方位隐喻
        3.2.2 前/后方位隐喻
    3.3 结构隐喻
        3.3.1 动植物隐喻
        3.3.2 战争隐喻
第4章 翻译实践总结
    4.1 翻译问题总结
    4.2 对今后工作的启发及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原文与译文
附录2 术语表
致谢

(2)论当代中国警务模式之嬗变与重构(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第一节 选题的背景与意义
        一、选题背景
        二、选题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文献综述
        一、国外研究综述
        二、国内研究综述
        三、国内外研究综合评述
    第三节 论文核心概念解析
        一、警察
        二、警务
        三、警务模式
    第四节 研究内容、方法与主要创新
        一、研究内容
        二、研究方法
        三、研究技术路线
        四、研究个案的选取
        五、研究的主要特色与创新
        六、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第一章: 历史回溯: 当代中国警务模式的嬗变
    第一节 中国管理型警务的初创”
        一、从湖南保卫局到巡警署: 模仿西方管理型警务
        二、中国管理型警务在国统区的创设:国民政府“警甲合一”警务模式
        三、中国管理型警务在苏区的创设: 革命根据地“政治型”警务模式
    第二节 当代中国警务模式的演进
        一、管理型警务模式发展的第一阶段:“政治型”警务的延续(1949至 1978年
        二、管理型警务模式发展的第二阶段:“管制型”警务的变革(1979至 2000年)
        三、“服务型”警务模式的肇始(2001年至今)
    第三节 中国警务模式嬗变的契机
        一、社会结构调整:中国警务模式演化的基础
        二、市场经济变革:中国警务模式变迁的催化剂
        三、政府体制改革: 中国警务模式演进的压力
    第四节 中国转型时期警务模式变革的动因
        一、执法环境: 中国转型时期异常严峻的治安生态
        二、内部因素: 中国警务存在的问题亟待解决
        三、外部因素: 世界警务不断改革与创新
第二章 案例论析: 国内若干警务创新的实践
    第一节 新乡“局所合一”的警务改革
        一、减少层级:警务结构的扁平化
        二、四警合一: 警务职责的整合
        三、服务民生: 警务职能的前移
    第二节 镇江“大巡防”警务改革
        一、大巡防格局:一体化治安防控体系的构建
        二、弹性工作制: 警务效能的提高
        三、契约化保险联防: 警务运行机制的市场化
    第三节 湖州“民意导向”警务改革
        一、警务广场: 建立警察、传媒及民意的互动机制
        二、电子政务: 建设服务型警务的突破口
        三、信息公开: 实现阳光警务的关键
    第四节 成效与反思
        一、“集合式”警务的现实与无奈
        二、市场机制与社会机制发展的瓶颈
        三、服务型警务建设的障碍
第三章 境外警务实践的考察
    第一节 西方两大警察体系的渊源
        一、大陆派警察体系的萌芽
        二、海洋派警察体系的兴起
        三、西方两大警察体系演化的内在动力
    第二节 西方警务现代性的发轫
        一、从镇压者到宝贝型警察: 务职业性的开始
        二、政治化与反政治化的博弈: 向专业性道路的警务
        三、快速反应的警务机制: 就警察的机动性
        四、合法性的缘起: 变警察的亚文化
    第三节 西方警务后现代性的思辨
        一、社群主义的归宿: 向社区警务的哲学基础
        二、决策与执行的重组: 中与分权的对立与统一
        三、合作与共治的: 察边缘职能的剥离
        四、市场治理机制: 务私有化与竞争的理念
        五、迈向新秩序: 察权由社会分享
第四章 中国警务模式重构: 设服务型政府背景下的回应
    第一节 当代公共管理的若干核心理念及其在本研究的论析
        一、从一元到多元:政府、市场与社会之交集、互动与制衡
        二、从矛盾、冲突到合作共治: 种力量与机制的均衡
        三、公共物品与公共服务供给理论
        四、外部性理论
    第二节 公共管理范式的转换与服务型政府的出现
        一、从统治、管理走向服务: 共管理演进的逻辑与范式转换
        二、服务型政府的理论基础与价值取向
        三、中国服务型政府的建设
    第三节 公共管理范式转换对应的警务模式
        一、统治行政范式下的警务模式
        二、管理行政范式下的警务模式
        三、服务行政范式下的警务模式
第五章 建构基于公共安全供给的服务型警务模式
    第一节 服务型警务模式建构的逻辑
        一、警务属性的现代定位: 公共服务与公共产品的视角
        二、警务目标重组: 核心职能与边缘职能的分离
        三、警务结构调整: 层级减少与扁平化
        四、警务功能转移: 趋向社会化与市场化
    第二节 服务型警务模式建构的可行性
        一、核心理念之源泉: 民主制的参与和协商
        二、动力机制: 共利益的共享性
        三、政治空间: 政府角色转换
        四、时代背景: 公共领域的拓展与公共精神的弘扬
        五、社会基础: 市场和第三部门的成长
    第三节 服务型警务模式建构的价值取向
        一、效率与正义的权衡
        二、权力与权利的制衡
        三、管理与服务的均衡
        四、秩序与自由的平衡
        五、合作与共治的连衡
    第四节 服务型警务模式的概念、内涵与运行机制
        一、服务型警务模式的概念
        二、服务型警务模式的内涵
        三、服务型警务的运行机制
第六章 建构服务型警务的路径之一: 重构基于宪政平台之警察权
    第一节 宪政理论中的国家主义和自由主义
        一、自由主义: 从霍布斯、洛克、卢梭到孟德斯鸿
        二、国家主义: 从马基亚维利、让·布丹到黑格尔
        三、公民社会的崛起: 国家主义与自由主义的对立统一
        四、和谐理念: 本研究的价值取向
    第二节 宪政理念下警察权与公民权的辩证关系
        一、宪政基本思想
        二、警察权与公民权的内涵解析
        三、宪政理念下警察权与公民权的重新定位
        四、宪政框架下警察权属性的嬗变
    第三节 宪政理念下警察权构建的原则
        一、分权原则: 警察权配置的制衡性
        二、比例原则: 警察权运用的合理性
        三、公共原则: 警察权行使的正当性
        四、程序原则: 警察权运行的合法性
        五、司法控制原则: 警察权监督的效能性
第七章 建构服务型警务模式的路径之二: 实现多中心治理框架下警务的多元化供给
    第一节: 多中心治理理论
        一、多中心理论的假设
        二、多元化警务主体的培育
        三、多中心秩序的优势
    第二节: 公共安全服务社会化供给的建构
        一、警务的市场供给
        二、警务的社区供给
        三、警务服务的自愿者
    第三节: 警务运行多重协调机制的完善
        一、多元化警务供给的潜在问题
        二、政府警务规制对多元化警务供给的调节
        三、区域之间合作警务协调机制
第八章 建构服务型警务模式的路径之三: 完善行政伦理主导下的警务运行的自律与他律
    第一节 行政伦理与警察伦理
        一、公权力的伦理解析
        二、行政伦理的现代精神
        三、警察伦理的评价要素
    第二节 警察行为的异化及其矫正
        一、亚文化: 警察行为异化的表象
        二、权力寻租: 警察行为异化的动因
        三、投诉与问责: 警察行为异化的矫正
    第三节 警务运行自律与他律的完善与强化
        一、道德内化: 警察行为自律的保障
        二、多元监督: 中国警务外部控制的基本结构
        三、绩效考核: 警务运行质量的评定
        四、司法问责: 警务运行控制的保障
第九章 结语: 警务模式未来的发展
    一、警务社会属性的必然走向
    二、风险社会警务的多元诉求
    三、多元治理下的警务协同
附录 当代中国警务的演进
参考文献
后记

(3)对跨国并购反垄断审查制度的比较研究和借鉴(论文提纲范文)

目录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以2011年12月商务部附条件批准希捷收购三星硬盘驱动器业务为引
    二、选题的目的、意义和思路
第一章 跨国并购法律规制的基本理论
    第一节 跨国并购的法律界定
        一、“并购”的概念
        二、“跨国并购”的概念和形式
    第二节 跨国并购产生垄断的理论分析
        一、跨国并购中的垄断
        二、反垄断法视野下跨国并购行为的法律界定
        三、跨国并购反垄断的法理基础
第二章 国际反垄断审查法律制度的比较
    第一节 美国并购反垄断审查法律制度
        一、美国反垄断立法之概述
        二、美国最新的2010《横向并购指南》
    第二节 欧盟及德国并购反垄断审查法律制度
        一、欧盟反垄断立法之概述
        二、德国反垄断法律规制概述
    第三节 新兴市场国家和地区反垄断审查法律制度的最新动向
        一、新兴市场国家和地区制定竞争法的历史背景
        二、巴西的反垄断审查制度
        三、香港的反垄断审查制度
第三章 欧美与我国对跨国并购反垄断审查规制之比较分析
    第一节 欧美与我国反垄断审查程序标准之比较
        一、反垄断审查的主体
        二、对跨国并购反垄断审查的申报标准
        三、对跨国并购审查的申报程序
        四、反垄断审查的期限
        五、违反程序规定的法律责任
    第二节 欧美与我国反垄断审查实体标准之比较
        一、反垄断审查实体标准
        二、相关市场的界定
        三、反垄断审查豁免
第四章 对完善我国跨国并购反垄断立法的思考和借鉴
    第一节 中国反垄断审查规制的现状
    第二节 对完善我国跨国并购反垄断审查的建议
结语
注释
参考文献
后记

(4)以碳排放补贴(类CDM)为基础的循环农业财政激励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论文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1.1.1 论文选题的背景
        1.1.2 论文选题的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国外研究的文献综述
        1.2.2 国内研究的文献综述
    1.3 结构安排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方法
        1.4.2 研究框架
2 CDM 机制与其他温室气体减排政策的比较分析
    2.1 我国农业温室气体减排政策现状
    2.2 我国农业温室气体减排政策适用性理论分析
        2.2.1 碳税
        2.2.2 碳排放权交易体系(排放许可证交易)
        2.2.3 财政补贴
        2.2.4 政府管制
    2.3 引入层次分析法(AHP)后CDM 机制与其他政策工具的对比评价
        2.3.1 农业温室气体减排政策工具评价模型的建立
        2.3.2 使用加权综合评价法法对该模型进行分析
        2.3.3 层次分析法解决问题的步骤
    2.4 本章小结
3 CDM 原机制分析与财政补贴下类CDM 机制的构建
    3.1 CDM 原机制分析
        3.1.1 我国目前的CDM 管理及决策机构
        3.1.2 我国现行CDM 项目流程及申报审批程序
        3.1.3 现行CDM 机制应用于农业温室气体减排的缺陷
    3.2 新的政策设想:构建我国类CDM 机制下的财政补贴制度
        3.2.1 机制设计的原理
        3.2.2 财政购买下的CDM 机制构建
        3.2.3 CDM 财政购买机制的优点
    3.3 进一步的机制改进和市场拍卖机制的引入
        3.3.1 中央政府根据相应的基准购买价格购买减排量
        3.3.2 引入自愿减排市场,将购买到的减排量在该市场上拍卖出售
    3.4 本章小结
4 财政购买下的CDM 机制定价分析与项目评价
    4.1 财政购买下基准定价分析
        4.1.1 农户视角下的定价分析
        4.1.2 中央政府视角下的定价分析
        4.1.3 一般CDM 市场的成交价参考
    4.2 层次分析法下的CDM 项目评价
        4.2.1 CDM 项目总体影响分析与评价体系构成
        4.2.2 利用层次分析法给出CDM 项目评价的指标权重
        4.2.3 根据子系统与评价因素的比重,进行加权综合评价
        4.2.4 根据得到的该项目综合评价值,确定购买价格
    4.3 本章小结
5 两种CDM 机制下农户盈利与减排成本实证对比分析
    5.1 选取项目概况
        5.1.1 该项目的发起与管理
        5.1.2 项目的减排量评估
    5.2 原有CDM 机制在该项目中的经济效益与减排成本分析
        5.2.1 运用的财务核算方法简介
        5.2.2 旧CDM 机制下盈利指标与减排成本的计算
    5.3 两种CDM 机制下项目盈利指标与减排成本的对比分析
        5.3.1 投资成本及现金流分析
        5.3.2 基于农户投资成本的财务盈利能力计算与对比分析
        5.3.3 基于财政购买机制下的净减排成本分析
    5.4 本章小结
6 运用CDM 财政购买机制发展循环农业的意义和相关政策建议
    6.1 开发农业CDM 项目对于发展循环农业的重要意义
        6.1.1 开发CDM 项目可以促进农民发展循环农业的积极性
        6.1.2 利用减排资金开发农业CDM 项目能同时实现我国的减排承诺
    6.2 运用CDM 财政购买机制促进循环农业发展的政策建议
        6.2.1 发挥机制优势,加快方法学开发
        6.2.2 完善CDM 财政税收制度的支持体系,形成多元化资金投入模式
        6.2.3 加大对农业CDM 的宣传力度,加强CDM 的相关技术培训
    6.3 本章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7.1 论文的结论
    7.2 主要创新点
    7.3 论文的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5)应收账款证券化融资对我国上市公司企业价值影响研究 ——基于综合类行业(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研究背景与选题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研究框架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框架
        1.3.2 研究方法
    1.4 本文特色
2. 应收账款证券化一般原理
    2.1 资产证券化界定
        2.1.1 资产证券化的定义
        2.1.2 资产证券化的分类
    2.2 应收账款证券化的基本流程
        2.2.1 应收账款证券化的参与主体
        2.2.2 应收账款证券化的基本流程
    2.3 应收账款证券化原则
        2.3.1 基础资产未来现金流原则
        2.3.2 资产重组原理
        2.3.3 风险隔离原理
        2.3.4 信用增级原理
3. 应收账款证券化对上市公司价值影响的理论分析
    3.1 企业价值论回顾
    3.2 企业融资方式的分类
    3.3 应收账款证券化融资方式对企业价值的影响
4. 应收账款证券化对上市公司价值影响的实证分析
    4.1 中集集团应收账款证券化案例
        4.1.1 公司背景介绍
        4.1.2 交易主体
        4.1.3 应收账款证券化融资流程介绍
        4.1.4 集团应收账款情况介绍
        4.1.5 证券化财务效应分析
    4.2 本文实证分析
        4.2.1 样本选取与数据来源
        4.2.2 实证研究方法
        4.2.3 实证模型及指标的选取与处理
        4.2.4 实证结果及分析
5. 对我国上市公司运用应收账款证券化融资的建议
    5.1 探讨我国实施应收账款证券化的可行模式
        5.1.1 我国已具备的发展应收账款证券化的条件
        5.1.2 应收账款证券化的可行模式
    5.2 加强上市公司应收账款管理
    5.3 完善上市公司融资环境
参考文献
致谢

(6)人力资本、薪酬制度与企业绩效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2 研究思路、方法与结构
    1.3 论文的主要创新点
第2章 相关理论文献的回顾与评论
    2.1 人力资本理论的回顾与评论
        2.1.1 人力资本理论的起源
        2.1.2 人力资本理论的产生
        2.1.3 人力资本理论的发展
    2.2 薪酬理论的回顾与评论
        2.2.1 薪酬概述
        2.2.2 薪酬理论的演进
        2.2.3 薪酬管理的发展趋势
    2.3 企业绩效决定因素的理论回顾与评论
        2.3.1 企业绩效差异外生论
        2.3.2 企业绩效差异契约论
        2.3.3 企业绩效差异资源论
        2.3.4 企业绩效差异决定因素的理论评析及启示
第3章 人力资本与企业绩效关系的理论分析
    3.1 人力资本的涵义、特征与类型
        3.1.1 人力资本的涵义
        3.1.2 人力资本的特征
        3.1.3 基于异质性特征的人力资本分类
    3.2 企业绩效的界定
    3.3 人力资本与企业绩效关系研究现状
        3.3.1 国外研究现状
        3.3.2 国内研究现状
    3.4 人力资本对企业绩效的决定作用分析
        3.4.1 人力资本是企业的战略资源
        3.4.2 人力资本是物质资本实现价值的根本
        3.4.3 制度安排通过人力资本影响企业绩效
        3.4.4 人力资本是企业外部市场机会的发现者和利用者
    3.5 企业绩效决定模型的构建
    3.6 人力资本对企业绩效的贡献与人力资本激励的重要性
        3.6.1 人力资本对企业绩效的贡献
        3.6.2 人力资本激励的重要性
第4章 人力资本激励与企业薪酬制度的构建
    4.1 人力资本激励的理论基础
        4.1.1 激励与激励机制
        4.1.2 人力资本激励的基础─产权
        4.1.3 企业人力资本激励系统环路
        4.1.4 激励理论对人力资本激励的启示
        4.1.5 激励理论的新发展
    4.2 薪酬激励是人力资本激励的主要方式
        4.2.1 收益权是人力资本产权的核心
        4.2.2 薪酬是人力资本收益权的表现形式
        4.2.3 薪酬激励对企业绩效的影响及作用机理分析
    4.3 基于人力资本产权的企业薪酬制度的构建
        4.3.1 企业薪酬制度的含义
        4.3.2 传统的企业薪酬制度及其发展
        4.3.3 人力资本参与企业剩余分配的薪酬制度
        4.3.4 基于人力资本产权的企业薪酬制度设计
第5章 基于人力资本产权的中国企业薪酬制度建设
    5.1 国外企业薪酬制度的发展及其启示
        5.1.1 美国企业薪酬制度
        5.1.2 欧洲国家企业薪酬制度
        5.1.3 日本企业的薪酬制度
        5.1.4 对中国的启示及可供借鉴的基本经验
    5.2 中国企业现行薪酬制度现状
        5.2.1 近年来我国的企业薪酬水平
        5.2.2 企业员工薪酬结构
        5.2.3 企业薪酬制度、员工长期激励以及薪酬工资标准的确定依据
    5.3 中国企业薪酬制度存在的问题
        5.3.1 薪酬设计不科学,薪酬体系缺乏弹性
        5.3.2 企业薪酬水平缺乏竞争力造成人力资本的流失
        5.3.3 企业薪酬体系缺乏激励性
        5.3.4 人力资本价值没得到应有的体现
    5.4 中国企业薪酬制度问题成因分析
        5.4.1 薪酬管理理念与操作层面的原因分析
        5.4.2 深层次原因─人力资本产权的缺失
    5.5 对改革完善中国企业薪酬制度的思考
        5.5.1 设计科学的企业薪酬制度体系
        5.5.2 完善企业内部制度保障
        5.5.3 加强政府政策支持
    5.6 案例: A公司的薪酬体系改革
        5.6.1 A公司基本情况介绍
        5.6.2 A公司薪酬体系现状
        5.6.3 问题诊断─A公司薪酬体系分析
        5.6.4 A公司薪酬体系的再设计
        5.6.5 A公司新薪酬体系运行评估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取得的科研成果
后记
论文摘要
ABSTRACT

(7)外国仲裁裁决承认及执行若干法律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摘要
Abstract
导言
第一章 承认及执行外国仲裁裁决法律制度
    第一节 外国仲裁裁决的界定
        一、国际条约、国际法文件关于外国仲裁裁决的界定
        二、各国关于外国仲裁裁决的界定
        三、我国界定外国仲裁裁决标准与实践困惑
        四、界定仲裁裁决国籍标准的发展趋势
    第二节 承认及执行外国仲裁裁决法律制度
        一、承认及执行外国仲裁裁决法律制度的经济基础与法律基础
        二、承认及执行外国仲裁裁决的国际立法
        三、《纽约公约》的基本内容
    第三节 我国承认及执行外国仲裁裁决的立法与实践
        一、我国承认及执行外国仲裁裁决的立法
        二、我国承认及执行外国仲裁裁决的实践
第二章 承认及执行外国仲裁裁决条件法律问题探讨
    第一节 与提起承认及执行外国仲裁裁决诉讼相关的法律问题
        一、提起承认及执行外国仲裁裁决的法院
        二、提起承认及执行外国仲裁裁决的时效
        三、提起承认及执行外国仲裁裁决需提交的法律文书
        四、承认及执行外国仲裁裁决的诉前救济措施
        五、承认及执行外国仲裁裁决的程序
    第二节 外国仲裁裁决承认及执行条件中的法律问题
        一、仲裁协议的存在及仲裁协议效力认定问题
        二、承认及执行外国仲裁裁决中的公共政策
第三章 惩罚性仲裁裁决的可执行性
    第一节 惩罚性赔偿制度
        一、0517号裁决执行案提出惩罚性仲裁裁决可执行性问题
        二、惩罚性赔偿制度的起源
        三、美国的惩罚性赔偿制度
    第二节 惩罚性仲裁裁决的承认及执行
        一、仲裁员作出惩罚性仲裁裁决权力的否定与肯定
        二、惩罚性仲裁裁决执行与不予执行的博弈
    第三节 中国的惩罚性赔偿制度与外国惩罚性仲裁裁决在中国的承认及执行
        一、中国的惩罚性赔偿制度
        二、定金是否属于惩罚性赔偿
        三、仲裁员是否有作出惩罚性仲裁裁决的权力
        四、我国是否应承认及执行外国惩罚性赔偿仲裁裁决
参考文献

(8)知识服务产业社会资本理论与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方法
    三、研究意义及创新点
    四、全文结构
第二章 知识服务产业社会资本理论研究文献综述
    第一节 社会资本理论
        一、社会资本的内涵
        二、社会资本的有关理论
    第二节 知识服务产业研究
        一、知识服务产业的内涵与外延
        二、知识服务产业的社会资本研究综述
        三、知识服务产业的其他研究
    第三节 研究评述
        一、社会资本理论评述
        二、知识服务产业研究评
        三、知识服务产业社会资本研究评述
第三章 知识服务产业社会资本的概念分析
    第一节 知识服务产业社会资本
        一、本文对知识服务产业的界定
        二、本文对社会资本的界定
    第二节 知识服务产业社会资本主体分析
        一、主动主体和被动主体
        二、知识服务企业
        三、知识服务产业行业协会
        四、政府
    第三节 知识服务产业社会资本载体分析
        一、亲缘网络
        二、地缘网络
        三、文缘网络
        四、商缘网络
        五、神缘网络
第四章 知识服务产业社会资本的功能分析
    第一节 社会资本对知识服务产业发展的积极功能分析
        一、促进知识服务产业知识共享
        二、增强凝聚力,提升产业竞争力
        三、减少交易费用,节约社会资源
        四、影响制度选择,促进制度完善
        五、形成良好的外部环境,提供产业发展动力
    第二节 社会资本在知识服务产业发展中的消极功能分析
        一、阻碍变革和创新
        二、容易形成封闭,妨碍流动
        三、导致资源的不公平分配
        四、破坏公平竞争关系
第五章 知识服务产业社会资本视野中的制度变迁分析
    第一节 社会资本的变化构成知识服务产业制度变迁的一部分
        一、社会资本构成非正式制度的一部分
        二、社会资本的变化构成知识服务产业制度变迁的一部分
        三、非正式制度转变为正式制度推动知识服务产业制度变迁
    第二节 社会资本作为知识服务产业制度变迁的动力机制
        一、社会资本变化推动知识服务产业制度变迁的理论基础
        二、转型时期所有制观念的变迁
        三、转型时期外生性思想观念的引入
        四、转型时期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观念的交互影响
        五、转型时期政府决策者个体意识形态的作用
    第三节 社会资本作为知识服务产业制度变迁的协调机制
        一、社会资本是知识服务产业制度变迁的润滑剂
        二、社会资本是维持知识服务产业制度的稳定剂
    第四节 知识服务产业制度变迁的三方合力模型
第六章 知识服务产业社会资本理论的实证研究:以上海律师业为例
    第一节 上海律师事务所社会资本案例研究分析:锦天城律师事务所
        一、背景资料
        二、亲缘网络
        三、地缘网络
        四、文缘网络
        五、商缘网络
        六、神缘网络
        七、结论与启示
    第二节 上海律师业社会资本的问卷调查与实地访谈分析
        一、问卷调查分析
        二、实地调研访谈分析
        三、研究结论
    第三节 社会资本视野中的上海律师业制度变迁分析
        一、上海社会资本变化构成上海律师业制度变迁的一部分
        二、社会资本作为上海律师业制度变迁的动力机制
        三、社会资本作为上海律师业制度变迁的协调机制
第七章 社会资本理论视野中的知识服务产业发展战略
    第一节 知识服务产业发展中企业的对策分析
        一、知识服务企业的行为准则
        二、知识服务企业可采取的具体发展措施
    第二节 知识服务产业发展中行业协会的对策分析
        一、知识服务产业行业协会的行为准则
        二、知识服务产业行业协会可采取的具体措施
    第三节 知识服务产业发展中政府的对策分析
        一、政府的行为准则
        二、政府部门可采取的具体措施
    第四节 上海律师业发展对策分析
        一、文化建所,增强律师事务所内部凝聚力
        二、合作共赢,提高律师业同业社会资本水平
        三、诚信执业,提升行业社会形象
        四、依法管理,促进律师参政议政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一、主要结论
    二、本研究的不足与研究展望
附录: 上海律师事务所管理模式调查问卷
参考文献
致谢

(9)去留有意 花落谁家——金融业全面开放背景下的企业选择:CBD or 金融街(论文提纲范文)

14年发展,内外有别,CBD or金融街
    金融街
    北京C B D
    CBD VS金融街
三大方案、九条原则,东成西就,由你选择
    方案之一:单刀直入
    方案之二:左右逢源
    方案之三:鞭长可及
结束语:京城金融大有可为
相关链接一:
    北京CBD成为传媒聚集区
相关链接二:
    国民待遇兑现外资银行欲驰骋

(10)知识交易及其定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0 导论
    0.1 问题的提出
    0.2 问题的意义
    0.3 研究框架、章节简述
    0.4 论文创新
1 知识的经济理论综述
    1.1 亚当.斯密与知识
    1.2 哈耶克与知识
    1.3 熊彼特创新理论和知识
    1.4 经济增长理论中的知识
        1.4.1 索洛模型
        1.4.2 阿罗“干中学”模型
        1.4.3 戴维.罗默研究与开发模型
        1.4.4 保罗.罗默的内生技术变迁
    1.5 OECD《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
    1.6 知识经济学的讨论
    1.7 本章小结
2 知识及其特性
    2.1 知识的内涵
    2.2 知识分类与结构
    2.3 知识转移的经济分析
        2.3.1 知识转移模型
        2.3.2 转移模式对比分析
        2.3.3 知识转移成本分析
    2.4 知识的经济特性
        2.4.1 知识的稀缺性
        2.4.2 竞争性和排他性
        2.4.3 知识的边际收益
        2.4.4 互补性、互替性和更替性
    2.5 本章小结
3 知识交易及其特性
    3.1 知识交易的关联讨论
        3.1.1 国外部分
        3.1.2 国内部分
    3.2 知识交易内涵
    3.3 知识回报与知识交易
        3.3.1 知识回报的理论框架
        3.3.2 三种重要的知识活动
        3.3.3 回报模式的选择
    3.4 知识产权和知识交易
    3.5 知识交易的经济特征
    3.6 本章小结
4 知识交易的交易费用
    4.1 从交换到交易
    4.2 交易费用理论
    4.3 技术交易费用
    4.4 知识交易的交易费用
        4.4.1 知识交易的“投入专用性”分析
        4.4.2 知识交易费用的生成机理
        4.4.3 知识交易的治理
    4.5 本章小结
5 知识交易的定价分析(一)
    5.1 基于效用的定价
        5.1.1 完全垄断的状况
        5.1.2 差异化竞争的状况
    5.2 基于成本和效用的定价
        5.2.1 完全信息下的讨价还价
        5.2.2 不完全信息下的双方叫价
    5.3 基于信号显示的定价
        5.3.1 信号显示机制突破逆向选择困境
        5.3.2 基本信号显示模型
        5.3.3 拓展模型
    5.4 本章小结
6 知识交易的定价分析(二)
    6.1 用品模式的定价
        6.1.1 用品共享的定价
        6.1.2 用品组合的定价
    6.2 服务模式的定价
        6.2.1 基于供给刚性的定价
        6.2.2 基于合约的定价
    6.3 本章小结
7 结语
    7.1 主要结论
    7.2 论文不足和进一步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致谢

四、从贝克·麦肯思看规模事务所的管理(论文参考文献)

  • [1]经济类英语文本中隐喻的汉译 ——《衰败的经济》(第3、5、7章)翻译实践报告[D]. 朱玉. 大连外国语大学, 2021(02)
  • [2]论当代中国警务模式之嬗变与重构[D]. 胡建刚. 南京大学, 2014(05)
  • [3]对跨国并购反垄断审查制度的比较研究和借鉴[D]. 戴红. 复旦大学, 2012(03)
  • [4]以碳排放补贴(类CDM)为基础的循环农业财政激励机制研究[D]. 刘衡. 西安财经学院, 2011(05)
  • [5]应收账款证券化融资对我国上市公司企业价值影响研究 ——基于综合类行业[D]. 李静溦. 江西财经大学, 2009(S1)
  • [6]人力资本、薪酬制度与企业绩效关系研究[D]. 张金山. 吉林大学, 2008(07)
  • [7]外国仲裁裁决承认及执行若干法律问题研究[D]. 齐湘泉. 中国政法大学, 2008(09)
  • [8]知识服务产业社会资本理论与实证研究[D]. 陈静. 复旦大学, 2007(07)
  • [9]去留有意 花落谁家——金融业全面开放背景下的企业选择:CBD or 金融街[J]. 张杰. 时代经贸, 2007(Z1)
  • [10]知识交易及其定价研究[D]. 周波. 复旦大学, 2006(02)

标签:;  ;  ;  ;  ;  

Baker Mckenzie 的规模企业管理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