弓形虫引起的脉络膜视网膜炎一例

弓形虫引起的脉络膜视网膜炎一例

一、弓形体致脉络膜视网膜炎1例(论文文献综述)

欧汝志,卢祥婵,李雪琴,农影星,朱庆东[1](2012)在《艾滋病并发眼底病49例分析》文中提出目的通过分析艾滋病并发眼底病的临床表现,提高艾滋病并发眼底病变的诊疗水平。方法对143例艾滋病患者进行间接眼底镜筛查,收集患者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结果。结果 49例诊断为眼底病。其中32例有视力下降,诊断为巨细胞病毒(CMV)性视网膜炎29例,视神经炎2例,葡萄膜炎1例。111例无视力改变,其中诊断为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相关性眼病15例,CMV性视网膜炎1例,脉络膜病变1例,94例未见异常。49例眼底病患者中并发结核病24例、口腔真菌感染23例、马尔尼菲青霉病13例、弓形体脑炎1例、隐球菌性脑膜炎1例。结论通过间接眼底镜诊断艾滋病并发眼底病快速、实用。艾滋病除并发眼底病外,可同时并发多种机会性感染。CMV性视网膜炎及视神经炎是导致视力损害的主要原因。

钟舒阳[2](2011)在《中心性渗出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中医体质调查及临床治疗与实验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1.对中心性渗出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的患者进行中医体质学的调查,初步探讨其体质特点,为中医药治疗本病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及临床思路。2.观察唐老中渗经验方治疗中心性渗出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患者的临床疗效,通过唐老中渗经验方口服和玻璃体腔注射阿瓦斯汀(Avastin)及经验方联合Avastin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三种治疗方法,对比各自的疗效,以期待说明中医药治疗本病有一定的特色,临床上寻求出一种更有效、副作用更小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评价指标有:视力、FFA荧光渗漏面积、黄斑视网膜厚度、黄斑区总容积。3.观察唐老中渗经验方及玻璃体腔注射阿瓦斯汀(Avastin)对激光诱导的BN大鼠CNV形成的抑制作甩,从病理、免疫组化法对金属蛋白酶9(MMP-9)表达水平方面进行评价,探讨其作用机理。方法1.对160例于2010年3月到2011年1月在中国中医科学院眼科医院及协和医院就诊的符合中心性渗出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的患者进行中医体质学的问卷调查。体质学根据王琦的九型分法,研究分类为平和质、气虚质、阴虚质、阳虚质、痰湿质、湿热质、瘀血质、气郁质、特禀质9种基本类型。把患者的证象记录评分,然后进行统计学分析,分类出该患者的体质学类型。再调查60例北京市健康的市民的体质类型进行比较。总结分析中心性渗出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的患者的中医体质特点。2.前瞻性地选择90例中心性渗出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的患者,按照接诊先后顺序查随机数字的方法分为唐老中渗经验方组、阿瓦斯汀(Avastin)治疗组和中西医结合治疗组,3组,每组30例。唐老中渗经验方组予唐老的经验方口服治疗,阿瓦斯汀(Avastin)治疗组患者单纯采用玻璃体腔注射Avastin治疗,中西医结合治疗组用唐老中渗经验方口服联合玻璃体腔注射阿瓦斯汀(Avastin)治疗。比较三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视力情况;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治疗前后的CNV情况(记录视网膜中央厚度和黄斑总容积);荧光眼底血管造影(FFA) CNV渗漏的情况等。治疗3个月,随访3个月。并观察用药过程中不良反应。3.对4组40只BN大鼠行氪激光光凝,建立CNV动物模型,按查随机数字表方法将大鼠分为空白对照组、中药组、阿瓦斯汀(Avastin)组、中药联合阿瓦斯汀(Avastin)组4组,每组10只。空白对照组在动物模型制作后第1d开始给予生理盐水1.5mL灌胃,每日2次;中药组给予1.93g/mL唐老经验方中药1.5mL灌胃,每日2次;阿瓦斯汀(Avastin)组在动物模型制作后第1d给予玻璃体腔内注射阿瓦斯汀(Avastin)5μL;中药联合Avastin组则中药1.5mL灌胃及玻璃体腔内注射Avastin5μL并用。治疗28天后处死BN大鼠。病理切片比较对CNV厚度的影响及免疫组化方法观察对金属蛋白酶-9的调控。结果1.160例中心性渗出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患者中,平和质22例,阴虚质38例,气虚质32例,瘀血质20例,阳虚质21例,特禀质2例,痰湿质8例,湿热质9例,气郁质8例;正常组60例中平和质47例,阴虚质2例,气虚质3例,瘀血质1例,阳虚质2例,特禀质0例,痰湿质1例,湿热质2例,气郁质2例。x2=86.234,p=0.000,p<0.05,提示总体上两者体质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组间比较平和质组P=0.000,阴虚质组P=0.000,气虚质组P=0.007,瘀血质组P=0.015,阳虚质组P=0.035。2.唐老中渗经验方组治疗中心性渗出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患者1月后,视力提高15眼(50%),稳定10眼(33.33%),降低5眼(16.67%);和Avastin组及中西医结合组比较。P<0.05;治疗3月后,视力提高21眼,稳定7眼,降低2眼,和Avastin组比较P>0.05,和中西医结合组比较P<0.05。唐老中渗经验方组治疗前的黄斑中心视网膜厚度为319.05±61.54μm,治疗1个月后为265.31±53.87μm,治疗3个月后为240.57±42.93μm。Avastin组治疗前的黄斑中心视网膜厚度为313.67±57.89μm,治疗1个月后为257.42±52.58μm,治疗3个月后为234.67±40.63um。中西医结合组治疗前的黄斑中心视网膜厚度为324.61±63.75μm,治疗1个月后为245.37±56.46μm,治疗3个月后为227.89±45.38μm。各组治疗前和治疗1个月及治疗3个月比较P<0.05。治疗1个月及3个月黄斑区总容积比较P>0.05,无统计学意义。眼底荧光血管造影治疗1个月后三组疗效比较经秩和检验,x2值为1.001,P=0.606,P>0.05。治疗3个月后三组疗效比较经秩和检验,x2值为2.988,P=0.224,P>0.05。说明各组间对荧光素渗漏的影响情况无差异。3.治疗4周后,中药组的CNV厚度为39.51±8.37μm, Avastin组CNV厚度为54.19±9.22μm,空白对照组的CNV厚度为56.26±10.03μm,中药联合Avastin组的CNV厚度为38.88±8.25μm。中药组和中药联合Avasin组的CNV厚度均少于空白对照组和Avastin组(P<0.05);金属蛋白酶-9阳性反应物IOD值中药组为9.15±7.64,Avastin组为25.56±19.38,空白对照组为38.05±29.47,中药联合Avastin组为8.76±6.29。中药组和中药联合Avasin组的表达最少,和空白对照组及Avastin组比较,(P<0.05)。结论1.中心性渗出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患者和正常人的中医体质比较有明显不同的体质分布,中心性渗出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的体质表现以阴虚质、气虚质为主,阳虚质和瘀血质的表现也明显高于正常人。2.唐老中渗经验方能提高和稳定中心性渗出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患者的视力,治疗3个月后的疗效可以和玻璃体腔注射Avastin的疗效相当,可以降低黄斑中心厚度,减轻新生血管荧光渗漏,结合玻璃体腔注射Avastin的中西医结合方法值得提倡;不良事件发生率低;在目前Avastin在中国治疗尚未合法的现状下,是治疗中心性渗出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患者的安全且经济有效的方法。3.唐老中渗经验方对BN大鼠的脉络膜新生血管有一定的抑制作用,能减慢新生血管的生长,降低新生血管的厚度。唐老中渗经验方和玻璃体腔注射Avastin均可下调MMP-9的表达,而且作用比Avastin强。

陈司莹[3](2011)在《HIV/AIDs人群相关眼部疾病的病例研究分析》文中指出背景:艾滋病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 HIV)感染所致的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 AIDS)。自1981年美国确认第1例艾滋病以来,发病率急剧上升,据世界卫生组织估计,艾滋病的流行正在以每天约16000个新感染者的速度增长。每年有大量人口死于AIDS。在艾滋病病程中,眼部患病是HIV感染的常见并发症,45%~75%以上的患者眼部会受到侵犯,发生病变,导致不同程度的视力下降,视野缺损,严重者可致双眼失明,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据相关资料表明,南美的艾滋病患者的病程当中,发生眼部症状的几率60%;在欧美,发生眼部机会性感染(尤其是CMVR)的几率为26.46%;在非洲,HIV病人患有眼部结膜肿瘤的几率为75-80%。早期诊断和治疗有助于减少视力的丧失。然而,尽管在4.2亿罹患HIV/AIDS疾病的人群中95%生活在发展中国家,但绝大多数关于眼部相关疾病的医学文献是由发达国家提供。在中国,HIV/AIDS正以惊人的速度传播。然而,对于发展中国际包括中国,很少有研究描述HIV/AIDS相关眼病的表现和并发症。更少有相关的病例研究分析。目的:1.调查湖南部分地区HIV/AIDS患病人群相关眼病的发病率以及各种眼部病变所占的百分比率。2.通过统计学分析了解年龄、性别、CD4值与HIV/AIDS患病人群相关眼病发病的相关性。3.通过统计学分析了解合并症、CD4值与HIV/AIDS患病人群中的巨细胞病毒性视网膜炎的相关性。4.希望通过此次的流行病学调查能够对以后的HIV/AIDS患病人群相关眼病的防治工作研究起到一定辅助参考作用。方法:我们将对湖南地区罹患HIV/AIDS疾病的患者进行眼部检查(包括视力、散瞳直接检眼镜眼底检查)。在我们的检查中如果发现眼底有相关病变者,则建议转上级医院行进一步眼科检查及相关治疗(包括眼压、裂隙灯、散瞳眼底照相及眼底血管照影)。并将记录的相关数据进行了统计学分析(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1.目前我们已筛查约345个HIV/AIDS患者,并对9例典型患者进行了眼底造影和照相的记录。2.在湖南地区,HIV/AIDS疾病的患者最常见的病变为眼底出现棉绒斑(50.0%)3.在调查的发现眼底有棉绒斑的32例患者中,CD4的平均值为44.9/μL,范围为5-240/μL,在调查的患有CMVR的患者中,CD4的平均值为12.4/μL,范围为5-144/μL4.根据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1)年龄、CD4值因素与HIV/AIDS患病人群相关眼病有显着性关系(p<0.05)(2)性别因素与HIV/AIDS患病人群相关眼病无显着性关系(p>0.1)(3)年龄因素与HIV/AIDS患病人群相关眼病呈正相关关系;CD4值因素与HIV/AIDS患病人群相关眼病呈负相关关系(4)CD4值以及合并症因素与HIV/AIDS患病人群中的巨细胞病毒性视网膜炎有显着性关系(p<0.05)(5)合并症因素与HIV/AIDS患病人群中的巨细胞病毒性视网膜炎呈正相关关系;CD4值因素与HIV/AIDS患病人群中的巨细胞病毒性视网膜炎呈负相关关系结论:眼部机会感染常见于AIDS晚期,最常见的微血管病变为视网膜棉絮状白斑及视网膜微血管异常,最常见的条件致病微生物眼部感染是巨细胞病毒性视网膜炎。年龄、CD4值因素与HIV/AIDS患病人群相关眼病的相关性有显着的统计学意义。同时,年龄、合并症、CD4值与HIV/AIDS患病人群中的巨细胞病毒性视网膜炎的相关性有显着的统计学意义。

徐海燕[4](2009)在《急性视网膜坏死的临床和病原学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探讨急性视网膜坏死(acute retinal necrosis, ARN)的临床表现特点,治疗原则及病原学研究在临床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共分为2个组,实验组即ARN组,对照组即增殖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proliferative vitreoretinopathy, PVR)组。1996年1月-2009年5月在北京协和医院眼科诊断为ARN的38例(44眼)患者,均行常规眼部检查:视力、前节裂隙灯显微镜检查、眼底散瞳检查、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undus fluorescein angiography, FFA)。根据流行病学特点,分别给予患者全身阿昔洛韦或更昔洛韦抗病毒治疗,24眼施行了更昔洛韦玻璃体腔内注药术,29眼施行了玻璃体切除手术。38例患者均于手术中抽取静脉血行血清TORCH检测,其中21例患者行血清总IgG检测。18眼(18例)于玻璃体切除术或更昔洛韦玻璃体腔注药术中获取玻璃体液标本,分别行玻璃体液总IgG及TORCH检测。1眼(无光感)于玻璃体切除手术中行脉络膜视网膜活检,组织标本进行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PCR)检测病毒脱氧核糖核酸(deoxyribonucleic acid, DNA)。对照组为2006年6月-2008年11月在北京协和医院眼科诊断为PVR的15例(15眼)患者。行常规眼部检查:视力、前节裂隙灯显微镜检查、眼底散瞳检查。15眼均施行了玻璃体切除手术,术中同时抽取静脉血,分别行总IgG及TORCH检测。本文采用社会科学统计程序软件SPSS 16.0统计软件,采用几何均数表示特异性病毒抗体滴度的平均值,各项参数以平均值±标准差的形式表示。使用独立样本t检验的方法对各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依据统计学理论,若统计结果P<0.01,则差异具有非常显着的统计学意义。通过对玻璃体液及血清病毒特异性抗体及总IgG检测结果计算Goldmann-Witmer系数C,确定ARN的致病原。结果38例(44眼)ARN患者中,急性期9眼(9例),缓解期10眼(10例),终末期25眼(22例)。初诊视力0.3-1.0者6眼(13.6%);0.1-0.3者12眼(27.3%);0.05-0.1者2眼(4.5%);0.02-0.05者1眼(2.3%);光感-0.02者19眼(43.2%);无光感者4眼(9.1%)。初诊眼压0-9mmHg者10眼(22.7%);10-22 mmHg者28眼(63.6%);23-40mmHg者6眼(13.6%)。37眼球结膜睫状或混合性充血。25眼(56.8%)角膜后可见灰白色KP。11眼(25.0%)角膜后可见色素性KP。29眼(65.9%)房水闪光(+-++),浮游体(+-+++)。44眼出现不同程度的玻璃体尘状或絮状混浊,部分玻璃体发生机化,2眼眼底不能窥入。视乳头充血水肿10眼(22.7%);视网膜多发性、局灶性或融合性黄白色坏死病灶36眼(81.8%);视网膜点片状出血10眼(22.7%);动脉白鞘或呈白线状结节样改变22眼(50.0%);黄斑水肿4眼(9.0%);黄斑前膜1眼(2.3%);周边部视网膜色素沉着10眼(22.7%);视网膜脱离23眼(52.3%)。13眼(13例)行FFA检查,10眼显示视盘早期毛细血管扩张,造影过程中荧光渗漏。8眼视网膜动脉细窄,部分小动脉充盈迟缓或呈节段性充盈。视网膜坏死区早期呈现弱荧光,晚期坏死区荧光着染,呈高荧光。5眼黄斑区毛细血管扩张,晚期呈花瓣状荧光素积存。38例(44眼)ARN患者均给予全身抗病毒治疗。根据ARN发病年龄的流行病学特点,青年组11例(12眼)年龄为31.09±7.63,考虑为HSV感染,首选阿昔洛韦静脉滴注治疗。高龄组27例(32眼)年龄为48.22±7.08,考虑为VZV感染,选用更昔洛韦静脉滴注。治疗后1眼前节炎症消失,视网膜坏死区消退,视网膜在位。在全部患者中,对于眼底病变继续恶化的24眼(22例),施行更昔洛韦玻璃体腔注药。注射剂量为200-400μg/次,注射次数平均为2.08±1.35次。注药后9眼前节及玻璃体炎症消失,眼底病变消退,视力明显提高。另有3眼在注药后前节炎症反应消失,玻璃体混浊明显减轻,眼底病变消退。其余12眼在注药后病情进一步进展,玻璃体混浊加重,施行玻璃体切除术。38例(44眼)ARN患者中共有28眼(25例)患者发生视网膜脱离合并PVR,其中25眼患者初诊时已经发生视网膜脱离,3眼为治疗中病情继续发展,出现视网膜脱离合并PVR,视网膜脱离的发生率为63.2%。28眼中23眼行玻璃体切除术,23眼中21眼行玻璃体切除术联合硅油填充术,术后20眼视网膜复位,复位率为95.2%。23眼中2眼行玻璃体切除术联合C3F8填充术,1眼视网膜未复位,复位率为50.0%,再次行玻璃体切除术联合硅油填充术,术后视网膜复位。28眼中6眼患者放弃手术,视网膜未复位。38例(44眼)ARN患者另有7眼因玻璃体混浊明显行玻璃体切除术者。其中3眼行单纯玻璃体切除术,1眼行玻璃体切除联合C3F8填充术,3眼行玻璃体切除联合硅油填充术,术后6眼玻璃体混浊消失,视网膜在位。1眼因发生视网膜脱离合并PVR,再次行玻璃体切除术联合硅油填充术,术后视网膜复位。治疗后末诊视力:0.3-1.0者13眼(29.5%);0.1-0.3者5眼(11.4%);0.05-0.1者1眼(2.3%);0.02-0.05者1眼(2.3%);光感-0.02者20眼(45.5%)者;无光感者4眼(9.1%)。末诊眼压0-9mmHg者5眼(11.4%);10-22 mmHg者38眼(86.4%);23-30mmHg者1眼(2.2%)。25眼(25例)房闪及浮游体消失,9眼(9例)角膜后灰白色KP减少,仍可见色素性KP;4眼(3例)角膜后灰白色KP及浮游体无明显变化。14眼(14例)玻璃体透明,25眼(23例)玻璃体混浊消失或明显减轻。38眼(36例)视网膜黄白色病灶均消退,3眼视网膜出血吸收,出现色素沉着,20眼(19例)视网膜均复位。6眼(4例)视网膜未复位。PVR组(对照组)的15例(15眼)治疗前初诊视力:0.1-0.3者1眼(6.7%);0.05-0.1者1眼(6.7%);0.02-0.05者3眼(20.0%);光感-0.02者10眼(66.7%)。术前眼压:8眼(53.3%)眼压低于1 OmmHg,7眼(46.7%)眼压在10-21mmHg内。5眼角膜后可见灰白色或棕色KP;8眼晶状体楔形及核性混浊;3眼为人工晶体眼;1眼为无晶体眼。3眼玻璃体出现不同程度的色素颗粒混浊;7眼玻璃体液化、混浊,眼底为高度近视眼底改变,呈豹纹状眼底,可见大片萎缩斑。15眼均有视网膜脱离合并PVR,15眼均施行玻璃体切除术。2眼联合巩膜外环扎术,3眼联合人工晶体取出术及后发障切除术,8眼联合晶状体切除术,14眼玻璃体腔硅油填充,分别于术后3-5个月取出硅油,其中1眼硅油取出后再次行玻璃体切除术联合惰性气体C3F8填充术。治疗后末诊视力:0.3-1.0者3眼(20.0%);0.1-0.3者4眼(26.7%);0.05-0.1者1眼(6.7%);0.02-0.05者3眼(20.0%);光感-0.02者4眼(26.7%)。术后眼压:1眼(6.7%)眼压低于10mmHg,14眼(93.3%)眼压在10-21mmHg内。15眼术后视网膜全部复位。38例ARN组患者全部行血清TORCH检测。18眼(18例)分别在更昔洛韦玻璃体腔注药及玻璃体切除术时,获取玻璃体液标本,行玻璃体TORCH检测,TORCH血清检出率:37例(97.4%)为HSV-IgG,36例(94.7%)为CMV-IgG,34例(89.5%)为RV-IgG, Toxo-IgG为0%。所有IgM检出率为0%。玻璃体液检出率:15眼(88.3%)为HSV-IgG,5眼(11.1%)为CMV-IgG,1眼(35.1%)为RV-IgG, Toxo-IgG为0%,HSV-IgM为1眼(5.6%),CMV-IgM为2眼(56.7%),RV-IgM及Toxo-IgM为O%。21例患者行血清总IgG检测,结果为10.10±2.38g/l,检出率为100%。18眼(18例)中16眼玻璃体液检测出总IgG,结果为733.98±830.70mg/dl,检出率为88.9%。2眼未检测出总IgG。11眼患者GWC结果评价为阳性,9眼诊断为HSV感染,患者年龄在35.11±11.61岁;2眼诊断为CMV感染,年龄在53.5±7.78岁,病原学诊断与临床诊断符合率为77.7%。15例PVR组患者的血清TORCH检出率:14例(96.7%)为HSV-IgG,15例(100%)为CMV-IgG,14例(93.3%)为RV-IgG, Toxo-IgG为0%。所有IgM检出率均为0%;15眼玻璃体液IgG及IgM检测均为0%。15例血清总IgG结果为10.02±2.69g/l,检出率为100%,15眼玻璃体液总IgG为13.53±17.80mg/dl,检出率为100.0%。统计学分析结果显示: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方法分析,血清HSV的几何平均滴度, ARN组为:1:86.3,PVR组为:1:86.1,(F=0.401, P=0.530);CMV的几何平均滴度,ARN组为:1:48.52,PVR组为1:30.76,(F=0.340, P=0.562);RV的几何平均滴度,ARN组为1:72.33,PVR组RV为1:66.53,(F=0.427,P=0.502;)。两组抗体几何平均滴度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1例ARN患者的血清总IgG的平均值为10.10±2.38 g/l,15例PVR患者的血清总IgG的平均值为10.02±2.69g/l,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428,P=0.517)。16眼ARN患者的玻璃体液总IgG的平均值为733.98±830.70mg/dl,15例PVR组患者的玻璃体液总IgG的平均值为13.53±17.8mg/dl,两者差异有显着的统计学意义(F=17.465,P=0.000)。PCR结果:1例行视网膜脉络膜活检组织标本采用PCR检测出VZV的特异DNA,而检测HSV的DNA为阴性。结论ARN是以急性葡萄膜炎,玻璃体炎,闭塞性视网膜动脉炎,视网膜坏死及视神经病变为主要特征的眼部综合征,视网膜脱离是ARN常见的晚期并发症。其诊断主要依据临床特征,流行病学特点为药物的选择提供了一定依据。病原学诊断对提高ARN的治疗水平是至关重要的。玻璃体液的病毒抗体检测是诊断感染病原体的间接证据。脉络膜视网膜活检获取感染组织标本,经PCR方法鉴定可以直接检测出感染病毒的DNA,明确病原学诊断。ARN患者首选全身抗病毒及预防性的激光治疗。青年组(≤36岁),首选阿昔洛韦治疗。高龄组(≥50岁),首选更昔洛韦治疗,改善预后;36-50岁先采用阿昔洛韦治疗,10天后病情进展,则应改用更昔洛韦。全身用药病情继续恶化,但是尚未出现视网膜脱离应及早进行更昔洛韦玻璃体腔注药术,可获得满意疗效。继发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或者PVR,尽早采用玻璃体切除术、眼内激光光凝术联合硅油填充术来挽救患者的视力。

孙挥宇[5](2009)在《艾滋病与眼部机会感染》文中提出随着艾滋病患者的增多,艾滋病并发症:眼部的细菌、病毒、真菌、原虫的感染已经成为临床医师随时可能遇到的疾病,我们就此作简单的论述,希望能给临床医师的工作以帮助。

王伟伟,叶俊杰[6](2009)在《急性视网膜坏死的研究现状》文中认为急性视网膜坏死是一种严重的致盲性眼病,以急性葡萄膜炎、玻璃体炎、闭塞性视网膜动脉炎、视网膜全层坏死为显着特征,晚期常并发视网膜脱离、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急性视网膜坏死病程进展迅速,预后较差,常导致患者视力严重下降,甚至视力丧失。目前临床上对急性视网膜坏死的诊断和治疗方面还存在不少问题,主要表现在误诊情况时有发生,治疗不及时或缺乏对因用药,而使患者失去最佳治疗时机。近年来,有研究者发现人疱疹病毒4型与急性视网膜坏死有相关性,也有研究者对其免疫遗传机制和用药方案进行了探讨。笔者就目前国内外对急性视网膜坏死的流行病学、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特点、诊断、鉴别诊断及治疗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以与同道交流。(中华眼科杂志,2009,45:466-471)

石慧,宋鄂,曹绪胜,赵萌,彭晓燕[7](2009)在《中心性渗出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的病因分析》文中认为目的探讨中心性渗出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CEC)的病因。方法对临床确诊为CEC的32例患者进行病史调查、行高稀释度结核菌素纯蛋白衍生物(PPD)试验,胸部X线片检查,外周血常规、C-反应蛋白、血红细胞沉降率检查,弓形体(T)、其他(O)、风疹病毒(R)、巨细胞病毒(C)、单纯疱疹病毒(H)检测(TORCH检测),梅毒检测等,明确可能的病因。结果32例患者中均无结核病史,胸部X线片检查均无全身活动性结核的证据,PPD试验阳性率37.5%。对PPD阳性患者经抗结核治疗病情稳定或好转。TORCH检测IgM抗体均阴性。梅毒初筛试验均阴性。结论未发现与CEC直接相关的感染因素,CEC脉络膜新生血管为特发性的可能性较大。

石慧[8](2007)在《中心性渗出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的病因分析及初步治疗探讨》文中研究说明为探讨中心性渗出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中渗)的病因及相应治疗方法的疗效,本研究对确诊为中渗的32例患者进行病史调查、行结核菌素试验(PPD)、拍胸片、化验血常规、血沉、C-反应蛋白、Torch检测、梅毒检测等,明确可能的病因,根据病因进行针对性治疗,未查出病因者,比较光动力疗法(PDT)与球后注射曲安奈德(TA)的疗效差异,通过视力、CNV渗漏、出血水肿吸收情况等指标比较治疗效果。结果显示病因检查中结核感染率为37.5%,无全身活动性结核的证据,抗结核治疗有效;弓形虫抗体、风疹病毒抗体、巨细胞病毒抗体、抗单纯疱疹病毒抗体及梅毒测定未查出新近感染的阳性指标;未查出病因的患者,给予PDT或球后注射TA治疗,大部分视力和水肿稳定或有不同程度提高、吸收,CNV渗漏减少或停止。综上,中渗患者的结核感染率较高,但并不高于普通人群,抗结核治疗有效但机制不清,余未查出明确感染因素,考虑其CNV的特发性;应用球后注射TA或PDT治疗中渗均取得较好疗效,建议首选TA治疗。

叶俊杰[9](2006)在《HIV/AIDS的眼部表现》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杨培增,周红颜[10](1998)在《葡萄膜炎研究新进展——第四届国际葡萄膜炎大会概况》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介绍第四届国际葡萄膜炎大会的概况、葡萄膜炎的流行病学及常见葡萄膜炎类型诸如Behet病、Vogt-小柳原田综合征、病毒与葡萄膜炎等的诊断、治疗及研究的新进展

二、弓形体致脉络膜视网膜炎1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弓形体致脉络膜视网膜炎1例(论文提纲范文)

(1)艾滋病并发眼底病49例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选择标准及诊断依据
2 结果
    2.1 临床表现
    2.2 间接眼底镜及眼底造影结果
    2.3 眼底病变类型与并发症及CD4+T淋巴细胞亚群绝对计数关系
    2.4 治疗与转归
3 讨论

(2)中心性渗出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中医体质调查及临床治疗与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部分 中心性渗出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的中医体质调查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纳入标准
        1.3 排除病例标准
        1.4 体质分类方法
        1.5 研究方法
        1.6 统计方法
    2 结果
        2.1 一般结果
        2.2 中心性渗出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组和正常组体质的对照研究
    3 讨论
        3.1 中医体质学的认识
        3.2 中心性渗出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的体质特点
        3.3 阴虚质体质的原因分析与本病治疗的思考
        3.4 气虚质体质的原因分析与本病治疗的思考
        3.5 阳虚质体质的原因分析与本病治疗的思考
        3.6 瘀血质体质的原因分析与本病治疗的思考
        3.7 本病中医体质学的深入研究还待完善
    4. 结论
第二部分 中心性渗出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的临床治疗研究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1.2 病例选择
    2 治疗方法
        2.1 唐老经验方组
        2.2 Avastin组
        2.3 中西医结合组
    3 疗效观察
        3.1 观察指标
        3.2 疗效标准
        3.3 统计方法
    4 治疗结果
        4.1 视力疗效
        4.2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检查
        4.3 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
        4.4 不良反应
        4.5 典型病例举例
    5 讨论
        5.1 中心性渗出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的西医治疗现状
        5.2 中心性渗出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的中医治疗现状
        5.3 导师对中心性渗出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的认识及治疗经验
        5.4 唐老中渗经验方组成及方解
        5.5 中心性渗出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的治疗思考
    6 结论
第三部分 中心性渗出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治疗的实验研究
    1 材料和方法
        1.1 材料
        1.2 方法
    2 结果
        2.1 HE染色结果
        2.2 各组相关治疗后的CNV厚度比较
        2.3 各组相关治疗后的MMP-9相关抗原免疫组织化学检测比较
    3 讨论
        3.1 金属蛋白酶与眼科疾病及CNV的关系
        3.2 阿瓦斯汀(Avastin)的研究及治疗的现状
        3.3 唐老中渗经验方抑制CNV的可能性
        3.4 经验方中一些药物中医功用及现代药理研究
        3.5 动物实验结果的一些猜想
    4 结论
结语
不足和展望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发表论文、参编专着、课题及获奖情况
附录
    附录一 缩略词表
    附录二 综述:中心性渗出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的中医研究近况
    附录三 中心性渗出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患者中医体质调查表
致谢

(3)HIV/AIDs人群相关眼部疾病的病例研究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中英文对照
引言
第一章 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
    1.2 方法
第二章 结果
    2.1 一般情况
    2.2 眼部情况
    2.3 全身情况
    2.4 CD4检测结果
    2.5 用药情况
    2.6 统计学分析(logistic回归分析)
第三章 病例报告
    3.1 病例1
    3.2 病例2
    3.3 病例3
    3.4 病例4
    3.5 病例5
    3.6 病例6
    3.7 病例7
    3.8 病例8
    3.9 病例9
第四章 讨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4)急性视网膜坏死的临床和病原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语表
检查检测仪器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资料和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急性视网膜坏死的研究现状
        参考文献
致谢

(5)艾滋病与眼部机会感染(论文提纲范文)

0引言
1细菌感染
2病毒感染
    2.1巨细胞病毒感染
    2.2疱疹病毒感染
3真菌感染
4原虫感染
    4.1卡氏肺囊虫感染
    4.2梅毒螺旋体感染
    4.3弓形体病

(8)中心性渗出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的病因分析及初步治疗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英文缩略词
引言
    一、中渗的病因
    二、中渗的治疗方法
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二、方法
结果
    一、一般眼科检查
    二、感染因素调查表登记
    三、感染因素临床和实验室检查
    四、治疗
讨论
    一、中渗的病因讨论
    二、中渗的治疗讨论
    三、本研究的局限性
    四、进一步研究的内容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致谢

(9)HIV/AIDS的眼部表现(论文提纲范文)

1 流行病学
2 病因学
    2.1 病原
    2.2 免疫病理学特点
3 临床表现
    3.1 全身表现
    3.2 眼部表现
        3.2.1 眼前节表现
        3.2.2 眼后节表现
        3.2.2. 1 HIV视网膜病变
        3.2.2. 2 机会性感染
    3.3 肿瘤
        3.3.1 Kaposi肉瘤:
        3.3.2 淋巴瘤:
    3.4 神经眼科病变
    3.5 自身免疫性病变
4 CD4+T淋巴细胞计数与眼底表现的关系
5 鉴别诊断
6 治疗
    6.1 目的
    6.2 感染科全身治疗
    6.3 眼科局部治疗
    6.4 HAART引起的眼内炎性反应的变化模式:

四、弓形体致脉络膜视网膜炎1例(论文参考文献)

  • [1]艾滋病并发眼底病49例分析[J]. 欧汝志,卢祥婵,李雪琴,农影星,朱庆东. 现代医药卫生, 2012(10)
  • [2]中心性渗出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中医体质调查及临床治疗与实验研究[D]. 钟舒阳.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1(09)
  • [3]HIV/AIDs人群相关眼部疾病的病例研究分析[D]. 陈司莹. 中南大学, 2011(01)
  • [4]急性视网膜坏死的临床和病原学研究[D]. 徐海燕. 中国协和医科大学, 2009(S1)
  • [5]艾滋病与眼部机会感染[J]. 孙挥宇. 国际眼科杂志, 2009(08)
  • [6]急性视网膜坏死的研究现状[J]. 王伟伟,叶俊杰. 中华眼科杂志, 2009(05)
  • [7]中心性渗出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的病因分析[J]. 石慧,宋鄂,曹绪胜,赵萌,彭晓燕. 中华眼底病杂志, 2009(01)
  • [8]中心性渗出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的病因分析及初步治疗探讨[D]. 石慧. 吉林大学, 2007(02)
  • [9]HIV/AIDS的眼部表现[J]. 叶俊杰. 继续医学教育, 2006(21)
  • [10]葡萄膜炎研究新进展——第四届国际葡萄膜炎大会概况[J]. 杨培增,周红颜. 中华眼底病杂志, 1998(03)

标签:;  ;  ;  ;  ;  

弓形虫引起的脉络膜视网膜炎一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