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几内亚凤仙花组培快繁试验初报

新几内亚凤仙花组培快繁试验初报

一、新几内亚凤仙组培快繁试验初报(论文文献综述)

初美静[1](2019)在《兜兰种质评价及肉饼兜兰无菌播种与组培技术研究》文中指出兜兰属植物因其独特的花型和色彩成为花卉市场上流行的高档花卉,绿色和红色的肉饼类兜兰是国际上兜兰的主流商业品种。目前所记录在册的兜兰种类繁多,但对这些兜兰种所建立的评价体系尚不完善。且因兜兰种子无胚乳,自然状态下结实率与萌发率极低,因此有不少关于兜兰无菌萌发的研究,但有关肉饼兜兰的研究甚少。此外,生长调节剂对兜兰原球茎增殖效果的研究虽有很多,但都因所研究的兜兰种不同,研究结果也有很大的差异,而且对于外植体诱导不定芽的研究,在兜兰研究领域还未成熟。因此,本研究以12种野生兜兰种为试材,用层次分析法对其进行评价,其次以肉饼兜兰为试材,筛选出适合其无菌播种的最佳授粉时间、最佳培养基、适合肉饼兜兰原球茎增殖的最佳激素配比以及诱导可以产生不定芽的外植体,所得结果下:⑴12个兜兰种的综合评价结果表明,试材可分为三个等级,第一等级包括‘菲律宾兜兰’、‘虎斑兜兰’、‘带叶兜兰’、‘紫纹兜兰’、‘长瓣兜兰’、‘亨利兜兰’、‘麻栗坡兜兰’共七个种,观赏价值最高。第二个等级包括‘杏黄兜兰’、‘同色兜兰’共二个种,观赏价值一般。第三个等级有‘白花兜兰’和‘硬叶兜兰’二个种,观赏价值较低。因此在实际生产中,可将第一等级的兜兰种作为首选。⑵肉饼兜兰授粉时间对其种子无菌萌发率的影响很大,肉饼兜兰的种子从授粉到成熟一般需要300 d左右,采集150 d315 d的肉饼兜兰杂交后的种子,在1/4MS+香蕉泥25 g/L+活性炭0.5 g/L+琼脂5.5 g/L+蔗糖10 g/L的培养基上培养,结果发现肉饼兜兰的种子萌发率从150 d起逐渐升高,在150 d时的种子萌发率为7.63%,255d时达到最高,此时,种子萌发率为90.29%,255 d之后,种子萌发率逐渐降低,315d萌发率仅为21.21%。⑶基础培养基的类型对肉饼兜兰种子的萌发率也有很大影响,将授粉后255 d的肉饼兜兰种子分别在MS、1/2MS、1/4MS及1/8MS培养基中进行无菌播种,发现1/4MS培养基中,肉饼兜兰的萌发率最高,为82.67%,1/8MS培养基次之,萌发率为67.78%,高浓度的MS培养基中最差,萌发率仅为7%⑷不同激素浓度及配比对肉饼兜兰原球茎的增殖有很大的影响,选取肉饼兜兰无菌萌发的的绿色原球茎在不同浓度的6-BA和NAA的1/4MS培养基中培养,结果表明肉饼兜兰原球茎在6-BA5.0 mg/L+NAA0.5 mg/L的激素配比下增殖效果最佳,且长势最好,增殖倍数达3.83,而在6-BA3.0 mg/L时,原球茎增殖效果最差,褐化严重。⑸对肉饼兜兰外植体不定芽诱导研究中,本研究将肉饼兜兰的花蕾、茎尖、叶片、根尖及无菌萌发的幼苗作为外植体,接种于1/4MS+6-BA5.0 mg/L+NAA0.5 mg/L的培养基中,结果发现兜兰无菌萌发出的幼苗根部易被诱导萌发芽体,而以兜兰叶片、茎尖、花蕾等为外植体尚未诱导成功,且均出现褐化,并未成功诱导出不定芽。本试验通过对12种野生兜兰进行评价以及对肉饼兜兰无菌播种与组织培养方面进行研究,系统的建立了兜兰的评价体系和肉饼兜兰的无菌萌发与组培快繁体系,为兜兰选育及组培生产提供了理论依据和科学指导。

于云飞[2](2018)在《五味子体细胞胚再生植株生长特性及多倍体诱导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研究以五味子优系‘早红’体细胞胚途径获得的组培苗为试验材料,探索了五味子组培苗从壮苗到移栽的适宜条件,并研究了五味子组培苗形态及地下横走茎发生的特性,初步开展了地上茎及地下横走茎的茎尖转录组差异研究;探索了组培苗、实生苗和嫁接苗光合能力的差异;通过秋水仙素处理五味子胚性愈伤组织进行多倍体诱导,筛选出诱导五味子多倍体适宜的秋水仙素浓度和处理时间,并诱导出加倍的体细胞胚。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五味子体细胞胚组培苗瓶内壮苗阶段,不同基础培养基、光质及光照时间对组培苗的生长均有显着影响。1/2MS培养基对组培苗的株高、根长和根数生长的促进效果显着优于MS和1/3MS培养基,1/2MS和1/3MS培养基对植株茎粗生长的促进效果显着优于MS培养基;在白色光源下每天光照12 h的组培苗的株高、茎粗、根长和根数均显着优于其它处理。2.五味子体细胞胚组培苗移栽阶段,不同基质、环境湿度及保湿时间对移栽成活率及苗木生长均有显着影响。以草炭土:蛭石=3:1为基质的组培苗的株高和根长生长情况显着优于其它处理,茎粗和根数生长情况与基质为纯草炭土中的组培苗无显着差异,但均显着优于其它处理,移栽成活率与育苗基质块无显着差异,但均显着高于其它处理;环境湿度80%90%,保湿时间为12 d时对五味子组培苗生长促进效果较好,移栽成活率可达100%。3.五味子体细胞胚途径获得的组培苗与实生苗相比,具有下胚轴短缩、类子叶多数轮状着生、植株基部叶芽着生密集等特性,其地下横走茎的发生与实生苗相比亦具有发生部位低,密度大的特点。对五味子组培苗的地下横走茎及地上茎进行转录组差异表达分析,结果发现:有102个基因(E3泛素蛋白连接酶,细胞色素P450,吲哚-3-乙酸诱导的蛋白ARG7,赤霉素调节蛋白等)在rhizome中特异高表达,有21个基因(异戊二烯化植物蛋白,乙烯反应性转录因子,开花促进因子等)在rhizome中显着差异表达,有16个与根、根毛及侧根的发生相关且显着差异表达的基因。4.以一年生长势相近的五味子组培苗、实生苗和嫁接苗为试材,研究其光合特性。结果表明:三类五味子苗的净光合速率(Pn)日变化曲线均为双峰型;相同光照强度和相同CO2浓度条件下,光合作用由强到弱为组培苗、嫁接苗、实生苗;光补偿点由高到低为嫁接苗、实生苗、组培苗,光饱和点为组培苗、嫁接苗、实生苗;CO2补偿点由高到低为实生苗、嫁接苗、组培苗,CO2饱和点为组培苗、嫁接苗、实生苗。5.采用不同浓度的秋水仙素对五味子胚性愈伤组织进行处理,利用流式细胞仪对产生的体细胞胚及再生植株进行倍性鉴定。结果显示:五味子胚性愈伤组织经过200 mg·L-1秋水仙素处理48h和400 mg·L-1秋水仙素处理24 h,可产生加倍的体细胞胚;经过秋水仙素处理的五味子胚性愈伤组织体细胞胚发生率显着优于对照,但对体细胞胚的后期发育及萌发产生明显的抑制作用。

钟云芳[3](2014)在《海南凤仙花保育生态学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凤仙花属Impatiens L隶属于凤仙花科Balsaminaceae,是现存被子植物中的特大属之一,亦是一个高度分化和多样化显着的大属。凤仙花属植物对生长环境要求较为严格,特有现象和地域性极为明显。绝大多数种类为我国或某个省区狭域分布的特有种,在我国华南和西南石灰岩地区这种特有现象更为显着。然而,对这些种类与石灰岩基质的关系一直缺乏深入的研究,尤其缺少种群结构、异质性生境、遗传结构、细胞学、生理生态以及种质资源保存等方面的综合研究工作,因而这些特有植物的特有机理及其适应对策目前仍没有得到很好的诠释。海南凤仙花Impatiens hainanensis Y. L. Chen仅分布于海南石灰岩地区,包括昌江、东方、白沙等地,多见于山顶裸露石灰岩缝隙,是该地区的石灰岩专性特有植物。由于当地少数民族有刀耕火种、采集药材的传统,海南凤仙花的生境遭到了很大的破坏,按照IUCN的濒危物种评估标准,现已处于濒危状态,被列为海南省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本研究讨论了海南凤仙花保护生态学内容,涉及其特有濒危过程的群落生态学、繁殖生态学和保护遗传学等内容,以期了解石灰岩特有植物适应石灰岩特殊生境的内在机制,分析其特有濒危的主要原因;并试图通过建立基于组织培养的扩繁体系,为有效保护其种质资源、制订科学而合理的保护策略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主要研究成果与创新点如下:1.海南凤仙花群落生态学研究应用TWINSPAN和DCA,研究海南凤仙花所在群落植被的分布格局,并探讨了海南凤仙花种群大小及其不同群丛下物种的多样性。研究表明:(1)DCA排序结果与TWINSPAN分类结果一致,将16个样方划分为4个群丛类型;(2)DCA排序能较好地反映各群丛类型与环境因子的生态关系,DCA第一、第二排序轴分布反映了海拔和郁闭度的变化;(3)不同群丛的物种多样性指数和丰富度指数存在差异,且不同层之间也存在差异。海南凤仙花所在群落不同群丛的形成与环境因子关系密切,其中海拔是影响其分布格局和物种多样性的环境因子;(4)不同群落结构下的海南凤仙花的种群大小及幼苗更新能力不同,在今后的保护中应采取不同的保护措施。2.海南凤仙花繁殖生态学研究对3个不同海拔梯度的种群进行了开花生物学特性和开花物候、花器官结构、花粉活力和柱头活性、传粉者种类和访花行为及繁育系统的比较研究。结果发现,从花芽萌生至凋谢大约25.2d,花朵开放平均寿命4.10d,雄性期和雌性期分别约为3.95d和0.95d;种群开花峰期在8月初,高海拔种群花期高峰相对滞后。低、中海拔种群开花第2天花粉活力最高,高海拔种群以第1天花粉活力最高,但各开花天次都较中低海拔种群低;柱头活性随开花时间的推移而增强,高海拔种群开花各天次均较低、中海拔种群低。主要传粉昆虫为黄黑无垫蜂Amegilla leptocoma和绿条无垫蜂Amegilla zonata,中低海拔种群以黄黑无垫蜂为主,高海拔种群以绿条无垫蜂为主。无自动自花授粉和无融合生殖现象,人工授粉能明显增加座果率(75%-90%),自然座果率高海拔种群相对较低(40%-60%),说明存在较强的传粉者限制。因此,对于海南凤仙花的保护需要同时关注生境与有效传粉者的保护,促进有效传粉昆虫在不同海拔种群之间的往来,保证种群间的花粉流与种子流,维持海南凤仙花的种群遗传多样性与有效种群大小。3.海南凤仙花种群遗传学研究运用ISSR分子标记技术,分析了海南岛石灰岩地区的海南凤仙花自然种群的遗传结构,比较了三个海拔梯度对种群遗传结构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13个ISSR引物的扩增结果显示其多态性位点百分率为97.7%;AMOVA分析表明海南凤仙花自然种群的变异主要来自种群内(92%),而种群间变异较少(8%);中海拔种群的遗传多样性最为丰富;而高海拔种群的遗传多样性则较低;种群的遗传距离和地理距离表现出显着的高度专一性。分析表明海拔是影响种群基因流的重要因素,高海拔种群可以向中低海拔种群进行传播花粉和种子等基因流动,而中低海拔种群向高海拔种群进行类似的基因流动则较为困难,海南凤仙花数量较少的主要原因可能来自于其生境的限制。因此在以后的保护工作中要特别注重其生境的保护,避免人为因素的破坏。4.海南凤仙花组织培养研究以海南凤仙花种子、嫩叶和侧芽为外植体进行离体培养,获得以下优化培养基配方:(1)播种培养基:Hyponex花宝1号3.0g·L-1+蛋白胨1.0g·L-1+椰子汁CM100ml·L-1;(2)叶片诱导愈伤组织培养基:MS+6-BA3.0mg·L-1+NAA0.1mg·L-1;(3)愈伤组织分化培养基:MS+6-BA2.0mg·L-1+NAA0.5mg·L-1;(4)腋芽诱导培养基:MS+6-BA1.0mg·L-1+NAA0.2mg·L-1;(5)丛生芽增殖培养基:MS+6-BA2.0mg·L-1+NAA0.5mg·L-1;(6)生根培养基:MS+NAA0.Smg-l。

施琼[4](2014)在《三种相思的组织培养技术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论文对卷荚相思(Acacia cincinnata)、厚荚相思(Acacia crassicarpa)和黒木相思(Acacia melanoxylon)的组织培养技术进行了系统研究,主要内容包括:3种相思外植体消毒、初代培养、增殖培养、生根培养和移栽技术等,成功建立3种相思丛生芽诱导途径的组培快繁技术,为相思类树种优良无性系的快速繁殖奠定了基础。此外,还着重研究了卷荚相思外植体的消毒技术,解决了卷荚相思外植体污染率高和采集困难等问题;研究了厚荚相思多次继代培养和瓶外生根技术,提高了厚荚相思优良无性系工厂化组培生产的效率;建立了一套完善的黒木相思离体再生技术体系,为黑木相思的遗传改良提供了技术支持。主要试验结果如下:(1)卷荚相思组培快繁体系将卷荚相思优良单株ACN12001的当年新生枝条进行扦插繁殖并建立采穗圃,以采穗圃当年生枝条的带腋芽茎段为外植体,75%的酒精和0.1%的升汞分别处理30s和15min,接入MS+蔗糖20g·L-1上进行初代培养,其存活率为69.33%,芽诱导率86.67%;卷荚相思以改良MS+蔗糖30g·L-1为最佳初代培养基,出芽率可达82.22%;最佳增殖培养基为MS+6-BA0.5mg·L-1+NAA0.1mg·L-1+蔗糖30g·L-1,35d增殖倍数可达3.50;最佳生根培养基为1/2MS+IBA0.25mg·L-1+NAA0.5mg·L-1+蔗糖30g·L-1,15d生根率为96.11%;将生根苗移栽至以沙为基质的营养杯中,存活率为71.11%。(2)厚荚相思组培快繁体系以厚荚相思优良单株ACC12001的当年新生枝条的带腋芽茎段为外植体,经75%的酒精和0.1%的升汞分别处理30s和12min后,接入MS+蔗糖20g·L-1进行初代培养,存活率为67.33%,芽诱导率为80.56%;最佳增殖培养基为改良MS+6-BA0.5mg·L-1+NAA0.25mg·L-1+Ac0.1g·L-1+蔗糖30g·L-1,35d增殖倍数可达3.72;最佳生根培养基为改良MS+IBA0.5mg·L-1+蔗糖20g·L-1,15d生根率为98.83%;生根苗移栽至以黄心土为基质的营养杯中,存活率为95.83%;瓶外生根以用NAA400mg·L-1浸泡2h后移栽至黄心土效果最好,存活率为73.33%以上。(3)黒木相思组培快繁体系以黒木相思优良单株AMN12001的当年新生枝条的带腋芽茎段为外植体,75%的酒精和0.1%的升汞分别处理30s和12min后,接入MS+蔗糖20g·L-1上进行初代培养,其存活率为80.5%,芽诱导率为55.5%;将初代培养获得的腋芽接入MS+IAA0.5mg·L-1+IBA0.5mg·L-1+蔗糖30g·L-1上,20d后有98.41%的植株生根;若培养40d,生根植株可形成从生芽,其腋芽增殖倍数为2.06,单株繁殖系数为6.18,此过程无愈伤组织形成,将生根苗移栽至以黄心土:沙=2:1的营养杯中,存活率为93.33%。以黑木相思优良单株AMN12002经初代培养获得的无菌芽的叶片、叶柄和茎段为试验材料进行愈伤组织诱导,诱导黒木相思愈伤组织的最佳外植体为茎段;愈伤组织诱导的最佳培养基为MS+6-BA1.5mg·L-1+NAA0.2mg·L-1+蔗糖30g·L-1,诱导率为93.33%;愈伤组织分化的最佳培养基为MS+6-BA2.0mg·L-1+NAA0.5mg·L-1+蔗糖30g·L-1,分化率为79.17%、再生系数为9.58;再生植株最佳的生根培养基为MS+IBA0.5mg·L-1+NAA0.5mg·L-1+蔗糖40g·L-1,15d生根率为96.05%,将黒木相思生根苗移栽至以黄心土:沙=2:1的营养杯中,存活率为93.33%。

宋利伟[5](2014)在《太白米组织培养再生植株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太白米,系百合科(Liliaceae)的多年生草本植物,其具有镇痛、止咳等功效,与其他药物配合,对肝癌、胃癌、食道癌等疾病的治疗有特殊功效。但由于太白米生长于高山之上,主要由天然资源供应,自然繁殖率低,药农长期盲目的采挖,使得这一野生资源近于枯竭。本研究以太白米为材料,通过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建立其快速繁殖体系。探讨了不同外植体类型、植物生长调节剂对其离体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植物生长调节剂对其不定芽分化及生根的影响等,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太白米的叶片、外鳞片、鳞叶、小鳞茎、不定芽均可诱导愈伤组织形成,其中以鳞叶作为外植体时,诱导率最高。2、以鳞叶为外植体,愈伤组织诱导的最适培养基是附加0.5mg.L-1NAA的MS培养基,诱导率可达90.5%;愈伤组织在附加0.1mg.L-1NAA的MS培养基上增殖效果较好。3、诱导分化不定芽阶段以附加0.1mg.L-1TDZ的MS培养基的诱导率最高,但其最适培养基是附加1.0mg.L-16-BA和0.1mg.L-1NAA的MS培养基。4、最适生根培养基为附加1.0mg.L-1NAA的1/2MS培养基,诱导率最高为91.4%。5、以小鳞茎为外植体,附加TDZ和NAA的MS培养基中,胚性愈伤组织的诱导率最高,可达95.6%。6、将胚性愈伤组织转到添加低浓度的2,4-D(0.1mg.L-1)的培养基中,胚性细胞则分化为多细胞原胚,在无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培养基中,观察发现到了球形胚、心形胚长形胚及子叶胚。7、通过组织学观察,可以鉴别太白米胚性愈伤组织与非胚性愈伤组织,以及体细胞胚的发育过程。

赵贞[6](2013)在《凤仙花愈伤组织诱导及其分化的研究》文中认为凤仙花(Impatiens balsamina)属凤仙花科凤仙花属一年生草本植物,原产我国、印度等国,我国各地均有分布且种类较为丰富。凤仙花具有重要的观赏及药用价值。然而,由于人工栽培效率低、周期长等原因,仅仅依靠外界野生资源无法满足传统中医药和现代社会的观赏需求,采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可以人为地调节植物所需的生长环境,加快其繁殖生长速度,并可以从组织培养物中直接提取有效的药用成分。目前,有关凤仙花愈伤组织诱导培养的研究还比较少见。为了高效提取药用成分、快速扩大突变植株的群体,对凤仙花愈伤组织的诱导分化以及组培苗的诱导进行了探索和研究,希望能够为凤仙花的组织培养和凤仙花突变植株的快速繁殖积累数据和有用资料。结论如下:1.凤仙花无菌苗形成过程中,凤仙花成熟种子的消毒方法用70%酒精消毒20s,再用2%次氯酸钠溶液消毒30min效果最好,发芽率达到了97%;2.以无菌苗的幼嫩叶片作为愈伤组织诱导的外植体,愈伤组织诱导的最佳培养基为MS+0.5mg·L-16-BA+1.0mg·L-12,4-D+0.2mg·L-1NAA,其诱导率达到了100%;3.凤仙花愈伤组织分化出根的最佳培养基为MS+0.2mg·L-1KT+0.05mg·L-1NAA+0.2mg·L-16-BA;分化出芽的最佳培养基为MS+0.3mg·L-16-BA+0.2mg·L-1NAA。本研究还探讨了不同碳源、pH、光照条件对凤仙花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结果表明:4.30g·L-1的碳源浓度水平诱导效果最好,其次为20g·L-1和40g·L-1。三种碳源种类对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中,葡萄糖的诱导率最高,蔗糖其次,白砂糖最后;蔗糖诱导出的愈伤组织质量较其他两种碳源好;5. pH值5.8时的愈伤组织诱导率最高,达到了84%,pH值4.8时诱导率为56%,而pH值为6.8的培养基的叶片均未诱导出愈伤组织;6.光培养条件下,诱导出的愈伤组织状况良好,暗培养条件下诱导出的愈伤组织全部坏死。本实验选择1800lux光培养12h进行凤仙花愈伤组织诱导。

张晓曼[7](2011)在《小报春生物学特性与多倍体种质创新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研究以我国特有种小报春(Primula forbesii)为试验材料,系统研究其生物学特性;对小报春、胭脂花(Primula maximowiczii)、齿叶灯台报春(Primula serratifolia)、藏报春(Primula sinensis)、偏花报春(Primula secundiflora Franch)5种报春花属植物进行染色体核型分析;建立小报春组培快繁体系,并利用秋水仙素对小报春进行多倍体诱导,采用形态学、解剖学、细胞学、DNA含量、叶绿素荧光分析等途径进行多倍体鉴定,以诱导出多倍体小报春。对充分发挥和利用我国野生植物资源优势,保护、开发我国栽培名花和丰富园林花卉种类有重要意义。主要结果如下:1通过对小报春生物学特性研究结果表明:种子的最适宜储存方式为低温干燥储藏,室温储藏1a后多数种子失去生命力。赤霉素对提高种子萌芽率作用不大,但经赤霉素处理的种子发芽时间短,发芽整齐。种子适宜发芽温度为2025℃。小报春喜弱酸性水分和土壤环境,土壤和水质酸碱度(pH=6.8),利于种子萌发。以腐殖土∶泥炭藓∶细沙=2∶1∶1作为培养基质有利于种子萌发。小报春的花为异型花,是典型的异花授粉植物,花期在云南原生地为11月15日至3月26日,夜间无开花。晴天时小报春日开花高峰期均在11:15时~11:45时之间。阴天时小报春的花时较晴天时的花时更分散,而且开花高峰期向后延迟。小报春花粉属于3-拟孔沟花粉。长、短花柱花的花粉粒大小差异较大,短花柱的花粉粒较大,而长花柱的花粉粒较小,长柱型花有较长的花柱和乳突细胞,长花柱乳突约是短花柱的1.5倍,长花柱细胞的长度明显长于短花柱的细胞。长花柱花(♀)×短花柱花(♂)杂交组合或短花柱(♀)×长花柱花(♂)杂交组合均有较高的杂交结实率,长花柱花自交结实率为0。2 5种报春花属植物染色体核型研究结果表明:小报春染色体核型公式:K(2n)=2x=18m,臂指数51.65%,核型为“1A”型。偏花报春染色体核型公式:K(2n)=2x=20m+2sm,臂指数52.00%,核型为“1A”型。藏报春染色体核型公式:K(2n)=2x=20m+2M,臂指数53.42%,核型属“1B”型。胭脂花染色体核型公式:K(2n)=2x=22m,臂指数51.07%,核型属于“1A”型。齿叶灯台报春染色体核型公式:K(2n)=2x=22m,臂指数52.59%,核型属于“1A”型。3小报春组培快繁再生体系与多倍体诱导体系建立研究结果表明:用叶片作为外植体诱导愈伤组织形成快,质地紧密。激素浓度配比以NAA浓度为0.5mg·L-1,6-BA浓度为3.0mg·L-1配比时愈伤组织诱导率最高,为85.0%,并且愈伤组织形成较快,质地紧密呈嫩绿色,具有分化能力。最适合小报春丛生芽诱导的培养基激素配方为MS+NAA0.10mg·L-1+6-BA1.0mg·L-1(pH=5.8)。以1/2MS为基本培养基,NAA浓度为1.00mg·L-1时能在最短的时间培育出最多的根,生根率为80.0%,根粗壮。利用秋水仙素处理组织培养过程中产生的丛生芽是诱导多倍体的有效方法。用0.10g·L-1的秋水仙素处理小报春丛生芽48h,诱导效果最好,死亡率为15.0%,变异率为70.0%,为最佳处理组合。对变异植株进行细胞染色体鉴定最终的到了同源四倍体株系19株,其中13株来自秋水仙素对丛生芽诱导,6株是来源于秋水仙素对愈伤组织诱导而得到的。秋水仙素结合组织培养技术进行多倍体诱导获得多倍体植株的机率要比田间活体诱导效果显着。田间诱导没有得到四倍体植株。4二倍体与四倍体小报春形态及细胞学研究结果表明:四倍体小报春比二倍体株高变矮,叶柄变短变粗,叶片明显变宽、变厚、颜色深绿,叶片背面的绒毛变多变长。四倍体植株单花冠直径明显增大,花的萼片、黄色的花眼都较对照增大。果实较对照增大,差异极显着。四倍体植株的气孔保卫细胞长度和宽度明显大于二倍体,气孔、保卫细胞的大小和叶绿体数与倍性成显着正相关性。四倍体小报春体细胞中期染色体由36条中部着丝点染色体组成。臂指数为(51.32±0.76)%,核型公式为K(2n)=4x=36m,核型不对称性属1A型。采用流式细胞仪和PartecDPAC软件对二倍体和部分经染色体数鉴定2n=4x=36的植株进行了细胞DNA含量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染色体加倍的植株其叶片细胞中的DNA含量也相应增加了一倍。与染色体数的鉴定结果一致。5二倍体与四倍体小报春叶绿素荧光特性研究结果表明:四倍体小报春的叶绿素a、叶绿素b、叶绿素总含量及类胡萝卜素都高于二倍体小报春。在二倍体和四倍体中,四倍体的Fo小于二倍体,Fm、Fv、Fv/Fm、Fv/Fo和PI均大于二倍体。说明四倍体表现出较好的光合性能。

彭文君[8](2011)在《红掌(Anthurium andraeanum)阿拉巴马品种的组织培养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论文通过对红掌“阿拉巴马”组织培养过程中具体条件的优化,建立了红掌“阿拉巴马”的组培快繁技术体系,实现了在短时间内得到大量的红掌“阿拉巴马”组培苗的目标,为工厂化大规模生产奠定了技术基础。同时对红掌“阿拉巴马”组培苗出瓶栽培进行水培试验研究,水培具有操作简单、管理方便等特点,通过实验摸索促进组培苗快速生长的适宜水培条件,取代以往需要消耗大量人力物力的穴盘苗移栽法。另外,对得到的红掌“阿拉巴马”的组培材料进行(60)Coγ射线辐射诱变育种的初探试验,研究不同剂量下(60)Coγ射线对红掌愈伤组织及组培苗的辐射效应,并得到半致死剂量范围,为进一步进行红掌的辐射诱变育种奠定基础。主要研究结果概述如下:⑴红掌“阿拉巴马”组培快繁技术体系的建立:本实验对红掌“阿拉巴马”的组织培养方法进行了系统地研究,优化了各个阶段的培养条件,建立了组培快繁技术体系,其操作流程简述如下:1)首先用酒精20~30s和升汞8min处理进行外植体的消毒;2)将消毒后的外植体接种在MS+6-BA 1.0 mg/L+2,4-D 0.2 mg/L的培养基中诱导愈伤组织的产生;3)愈伤组织接种到MS+6-BA 2.0mg/L +2,4-D 0.2mg/L的培养基中进行不定芽的诱导;4)将长势良好的不定芽接种至1/2MS+IBA 2.0 mg/L+NAA 0.1 mg/L的生根培养基中进行生根诱导;5)生根植株长到一定大小后经炼苗然后出瓶移栽。⑵红掌“阿拉巴马”组培苗的水培试验:本实验采用了高浓度激素预先处理、低浓度的激素溶液中培养和不同营养液中培养等三种处理方法对红掌组培苗进行水培试验。结果表明,高浓度激素预先处理试验中,预先经过10mg/L的IBA溶液浸泡2h的组培苗生长状态优于其它处理;低浓度的激素溶液中培养的组培苗,在含0.5mg/LNAA的水溶液中的生长状态要优于其它处理;不同营养液中培养的组培苗,在营养液Ⅳ中的生长状态要优于其它处理。将三种不同处理方法综合比较,结果表明,0.5mg/L的NAA溶液能很好地促进红掌“阿拉巴马”组培苗生根,营养液Ⅳ有利于其快速生长(配方为40mg/L NH4NO3,177 mg/L KNO3,123.5mg/L MgSO4·7H2O,68mg/L KH2PO4,7mg/LNa2Fe-EDTA , 0.225mg/L MnSO4·4H2O , 0.975mg/L H3BO3 , 0.43mg/L ZnSO4·7H2O,0.0375mg/L CuSO4·5H2O,0.012mg/L (NH4)6Mo7O24·4H2O)。⑶(60)Coγ射线辐照红掌“阿拉巴马”组培材料的初探试验:本实验采用(60)Coγ射线5、10、20、30、40、50、60Gy的辐射剂量处理红掌“阿拉巴马”的愈伤组织及组培苗。辐照后的愈伤组织进行诱导植株再生试验,结果表明,(60)Co辐射对红掌生长有抑制作用,辐射苗在形态上要比对照苗矮小,因此可以考虑利用辐射来改变红掌的株型。同时得出了红掌“阿拉巴马”愈伤组织的半致死剂量范围为20-30Gy;组培苗的半致死剂量范围为30-40Gy。根据该半致死剂量范围,可以更有针对性地进行进一步的辐射诱变实验,开展红掌的(60)Coγ射线诱变育种工作。

温放[9](2008)在《广西苦苣苔科观赏植物资源调查与引种研究》文中提出苦苣苔科Gesneriaceae在全世界约有150属3 700种,我国分布有58属470余种,绝大部分种类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美国、加拿大等西方国家已育成大量园艺品种,然而目前我国的苦苣苔资源基本仍处于野生状态,园艺化研究较少,部分资源受各种因素影响遭到严重破坏,且国内尚未开展对苦苣苔科观赏植物种质资源的系统研究。中国从西南到华南的山地是中国苦苣苔科植物现代分布和分化的重点区域,广西正处于这个区域中心,所拥有的属数居全国之首,物种的丰富度和多样性程度都很高,对该地区进行苦苣苔科植物观赏资源的系统性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针对于此,本研究于2004年开始,先后8次对广西野生苦苣苔观赏植物种质资源进行了详细的调查,初步摸清了其分布情况,在此基础上,首次将野生苦苣苔科植物观赏资源的研究从野外调查和生物学研究范畴拓展到引种栽培、生理特性和繁殖技术、观赏性状评价、亲缘关系鉴定和杂交育种等园艺方面,初步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体系,为进一步的苦苣苔科观赏植物的产业化开发奠定了基础。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通过对广西苦苣苔科植物分布重点区域的详细调查,共调查到33个属的132种该科植物,其中74个为广西特有种;发现了唇柱苣苔属Chirita 2新种,细筒苣苔属Lagarosolen 1新种,石蝴蝶属Petrocosmea 1新种,小花苣苔属Chiritopsis 1新变种以及短筒苣苔属Boeica、石蝴蝶属、小花苣苔属和唇柱苣苔属广西新记录各1个。在充分调查和引种的基础上,通过对2个近缘属——唇柱苣苔属和小花苣苔属的综合评价以及11个属74个种的层次分析评价,首次建立了该科植物观赏资源的评价体系,认为以唇柱苣苔属、小花苣苔属、朱红苣苔属Calcareoboea、细筒苣苔属、旋蒴苣苔属Boea、长檐苣苔属Dolicholoma、石蝴蝶属、石山苣苔属Petrocodon以及芒毛苣苔属Aeschynanthus等9个属的36个种及2变种,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和开发潜力,其中唇柱苣苔属大部分种适应能力强,花大色艳,在评价体系中名列前茅,共有27种1个变种值得优先开发。按照生境类型将野外苦苣苔科植物划分为9类,即:阴湿半附生岩生型、洞穴型、耐旱喜光型、阴生干燥型、高海拔型、低海拔高温干燥型、阴湿喜阴附生型、耐旱附生型和林下地生型,这对成功引种该科植物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在调查的过程中了解到大部分的苦苣苔科植物分布狭窄,居群数量少,自然更新能力弱,急需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2.在详细调查的基础上,建立了一套引种驯化技术体系,其中引种成功的有唇柱苣苔属、小花苣苔属、朱红苣苔属、细筒苣苔属、吊石苣苔属Lysionotus和半蒴苣苔属Hemiboea等11个属,67个种。对引种成功的35种唇柱苣苔属植物的光合作用特性研究表明,唇柱苣苔属植物的光饱和点和补偿点按照其原始生长环境不同而区别明显,大部分唇柱苣苔属植物光补偿点、光饱和点和表观量子效率都较一般耐阴植物低,显示出对阴生环境的高度适应性,其中光补偿点最低的为洞穴植物软叶唇柱苣苔C. mollifolia,仅为0.57μmol·m-2·s-1,光饱和点最高的的线叶唇柱苣苔C. linearifolia也仅为16.73μmol·m-2·s-1,低于一般常见的耐阴园林植物;叶绿素a、b含量和比值试验结果显示,除少数几个种外,大部分的唇柱苣苔属和其他苦苣苔科植物的叶绿素a/b比值都在2.3左右,表现出了阴生植物的特点,因此在引种驯化过程中尤其要注意保持适当的遮阴。同时这些特点都使得该类植物具有了作为室内观赏盆花的极大潜力。3.以牛耳朵C. eburnea、黄花牛耳朵C. lutea、紫纹唇柱苣苔C. pseudoeburnea和桂林唇柱苣苔C. gueilienensis等为代表的唇柱苣苔属植物以及滇桂喜鹊苣苔Ornithoboea wildeana、吊石苣苔L. pauciflorus的种子在2530℃时有较高的萌发率;浸种时间以16 h最佳;赤霉素对种子萌发影响不大;光照能促进种子的萌发,赤霉素处理能部分替代种子萌发对光的需求。以唇柱苣苔属为主要材料,叶插繁殖方式的研究结果表明具有肥厚肉质叶的莲座型种叶插繁殖成活率均可达100%,但繁殖系数低,更适于家庭繁殖使用;在组织培养中,不同种的不同外植体取材和最佳灭菌时间均不同,须按照实际情况进行试验和选择。均以采用2次0.1%Hgcl2灭菌为宜,幼叶和幼嫩花梗的灭菌时间均为3 min和57min;封闭性组织如苞片内和花蕾内组织,灭菌时间为3 min和5 min左右能得到较理想的结果;在外植体启动培养基的激素配比上,使用MS培养基,唇柱苣苔属植物多适合于NAA0.1mg·L-1+6-BA 0.1mg·L-1的激素配比,而小花苣苔属更适合于NAA0.1 mg·L-1+6-BA0.2 mg·L-1的激素配比。对7种唇柱苣苔和1种小花苣苔进行了试管苗出瓶移栽方法的研究,以蛭石40%,珍珠岩40%与草炭20%的混合基质配比,多菌灵800倍液处理基质,出瓶时间为春秋两季能获得最高的成活率;通过对不同配比的栽培基质与3种唇柱苣苔属植物生长因子之间的相互影响关系研究,认为对不同产地环境条件下的种其适应的基质配比不一,其中牛耳朵和尖萼唇柱苣苔C. pungentisepala适合于草炭60%,珍珠岩20%和蛭石20%的混合基质,桂林唇柱苣苔适合于草炭80%和珍珠岩20%的混合基质。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一套以唇柱苣苔属种为主体的引种驯化和温室盆栽技术体系,包括幼苗、成苗和开花期的栽培管理技术、环境控制、病虫害防治措施等,同时建成了国内搜集唇柱苣苔属植物比较齐全的种质资源圃。4.对56个唇柱苣苔属植物的材料进行了AFLP标记和聚类分析,试验表明,根据亲缘关系的远近,在遗传距离为0.56处分为2大类,在遗传距离0.585处,可将余下的30份材料分为2大类。对唇柱苣苔属牛耳朵、蚂蝗七C. fimbrisepala、永福唇柱苣苔C. yungfuensis和尖萼唇柱苣苔的新鲜花粉和不同液氮冻存时间花粉的萌发试验表明液氮冻存是该属植物有效的花粉保存方式,冻存前后花粉萌发率均可达70%以上;在对亲缘关系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对所搜集的唇柱苣苔属植物进行了初步的杂交育种,并获得了杂种F1后代,并对亲本重要观赏性状在子代上的表现和控制性状的基因的显隐性关系进行了分析。试验结果显示,即使亲缘关系较远的唇柱苣苔属内种,其种间杂交没有明显的生殖隔离的现象,这为培育新品种提供了保证。总之,通过引种栽培,对野生苦苣苔科植物,尤其是唇柱苣苔属内观赏资源的引种驯化、盆花栽培提供理论依据,为将来开发商品盆花以及产业化栽培打下基础,AFLP分析结果为种间亲缘关系的确定和杂交亲本的选择和育种提供了参考,杂交亲和性试验显示了唇柱苣苔属植物育种的巨大潜能。

张秀丽[10](2007)在《欧李组织培养体系试验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试验研究目的在于探索欧李(Prunus humilis(Bge).Sok)离体快繁的有效途径,采用其带腋芽的茎段来诱导愈伤组织,通过愈伤组织分化来增殖;同时以茎尖为外植体直接诱导不定芽,继而进行增殖培养。试验以单因素和复因素设计为主,对结果作方差分析及多重比较,确定了欧李组织培养的一系列技术参数组合,为其工厂化生产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持,研究结果表明:1.欧李离体培养适宜的外植体为新枝的中部带腋芽的茎段,其污染率低、分化出芽较快。2.欧李采样的最佳时期为4月中旬,其萌芽率高,污染率低,无菌苗生长快:同时不同消毒时间对欧李初代培养有一定的影响,消毒时间8分钟的处理无论在污染率、死亡率、萌芽率上都好于其它两个处理,萌芽率可以达到93.3%。3.欧李诱导愈伤的适宜激素组合为NAA和BA,培养基组成:1/2MS+BA2.5mg/L+NAA0.8 mg/L,其愈伤块绿色,组织致密,量多。4.诱导欧李茎尖分化的适宜培养基为MS+BA0.5 mg/L+NAA 0.5 mg/L,其茎粗,分化好,叶片生长正常,植株较健壮,大部分植株一次性成苗。5.MS培养基是继代增殖培养的最适培养基。6.欧李增殖生长阶段适宜的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为NAA和BA,两者的浓度配比为NAA0.06 mg/L+BA1.0 mg/L。此外,针对欧李组培苗生长缓慢,为了保持一定的增殖系数,继代周期以45 d为宜。7.欧李对pH的适应范围很广,在pH5.8~6.2的环境中都能生长,但在pH5.8时,增殖系数和平均茎伸长量都达到最大值。8.欧李组织培养增殖生长需要NH4+和NO3-的配合使用。在MS培养基基础上,维持较高浓度的NO3-能促进欧李组织培养的增殖生长,且NH4+/NO3-比例为1/2时增殖效果最好。9.优级白砂糖作为碳源对欧李增殖生长的效果与分析纯蔗糖相比没有明显差异,从而可以大大降低组培成本。10.针对欧李试管苗生根慢,接种的无菌苗高度一般在2 cm左右,带2片叶片,长势好的材料生根效果好些;生长素IBA比较适合诱导欧李试管苗生根,同时,1/2MS+IBA0.05 mg/L的处理,根的长度适中,侧根多,根的粗度适中并且有较高的生根率,比较适合生根培养。11.欧李炼苗天数以7~10 d为宜,初期移栽基质的选择,以通透性强的基质为适合基质,全蛭石的基质为最适合的移栽基质。

二、新几内亚凤仙组培快繁试验初报(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新几内亚凤仙组培快繁试验初报(论文提纲范文)

(1)兜兰种质评价及肉饼兜兰无菌播种与组培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兜兰属植物的概述
    1.2 兜兰种质评价
        1.2.1 兜兰种质资源
        1.2.2 兜兰盆花质量标准
        1.2.3 层次分析法在兜兰种筛选研究中的应用
    1.3 肉饼兜兰无菌播种技术研究
        1.3.1 种子成熟度对肉饼兜兰无菌萌发效果的影响研究
        1.3.1.1 未成熟种子的消毒
        1.3.1.2 成熟种子的预处理
        1.3.2 培养基类型对肉饼兜兰无菌萌发效果的影响研究
        1.3.3 植物生长调节剂类型对肉饼兜兰无菌萌发效果的影响研究
        1.3.4 有机添加物的种类对肉饼兜兰无菌萌发效果的影响研究
        1.3.5 光照条件对肉饼兜兰无菌萌发效果的影响研究
    1.4 肉饼兜兰组织培养研究进展
        1.4.1 原球茎的诱导增殖
        1.4.2 外植体的诱导增殖
    1.5 本研究的意义与技术路线
        1.5.1 研究意义
        1.5.2 研究技术路线
2 兜兰种质资源调查
3 层次分析法在兜兰综合评价中的应用
    3.1 评价材料
    3.2 评价方法
        3.2.1 层次结构的分析与建立
        3.2.1.1 目标层
        3.2.1.2 约束层
        3.2.1.3 标准层
        3.2.1.4 最低层
        3.2.2 计算方法与过程
        3.2.2.1 判断矩阵的建立及其一致性检验
    3.3 结果与分析
        3.3.1 指标赋分标准
        3.3.2 兜兰种综合评价体系层次总排序
        3.3.3 兜兰种的综合得分及排序
    3.4 小结与讨论
4 肉饼兜兰无菌播种技术研究
    4.1 种子成熟度对无菌萌发的影响
        4.1.1 试验材料
        4.1.2 试验方法
        4.1.2.1 种子采集
        4.1.2.2 种子预处理
        4.1.2.3 种子无菌播种
        4.1.2.4 数据统计与处理
        4.1.3 结果与分析
        4.1.4 小结与讨论
    4.2 培养基类型对肉饼兜兰种子无菌萌发的影响
        4.2.1 试验材料
        4.2.2 试验方法
        4.2.2.1 种子采集
        4.2.2.2 种子预处理
        4.2.2.3 种子无菌播种
        4.2.2.4 数据统计与处理
        4.2.3 结果与分析
        4.2.4 小结与讨论
5 肉饼兜兰组织培养研究
    5.1 激素配比对肉饼兜兰原球茎增殖的影响
        5.1.1 试验材料
        5.1.2 试验方法
        5.1.2.1 6-BA和NAA对原球茎增殖的影响
        5.1.2.2 数据统计与处理
        5.1.3 结果与分析
        5.1.4 小结与讨论
    5.2 不同外植体类型的组织培养
        5.2.1 试验材料
        5.2.2 试验方法
        5.2.2.1 外植体预处理
        5.2.2.2 组织培养
        5.2.3 结果与分析
        5.2.4 小结与讨论
6 结论与讨论
    6.1 结论
    6.2 讨论
7 兜兰属植物的展望
附录一
附录二
附录三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致谢

(2)五味子体细胞胚再生植株生长特性及多倍体诱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表
第一章 引言
    1.1 五味子繁殖方式研究概况
    1.2 植物组培苗壮苗移栽研究
    1.3 植物组培苗光合特性研究
    1.4 药用植物根状茎研究进展
    1.5 药用植物多倍体研究
        1.5.1 多倍体植株获得途径
        1.5.2 秋水仙素诱导植物形成多倍体的影响因素
        1.5.3 再生植株倍性鉴定
    1.6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第二章 五味子体细胞胚组培苗壮苗移栽研究
    2.1 试验材料
    2.2 试验方法
        2.2.1 不同基本培养基对五味子组培苗壮苗生长的影响
        2.2.2 不同光质和不同光照时间对五味子组培苗壮苗生长的影响
        2.2.3 不同移栽基质对五味子组培苗生长量及移栽成活率的影响
        2.2.4 不同保湿时间和湿度对五味子组培苗生长量及成活率的影响
        2.2.5 数据的收集和处理
    2.3 结果与分析
        2.3.1 不同基本培养基对五味子组培苗壮苗生长的影响
        2.3.2 不同光质和不同光照时间对五味子组培苗壮苗生长的影响
        2.3.3 不同移栽基质对五味子组培苗生长量及移栽成活率的影响
        2.3.4 不同保湿时间和湿度对五味子组培苗生长量及成活率的影响
    2.4 讨论
        2.4.1 不同基本培养基对五味子组培苗壮苗生长的影响
        2.4.2 不同光质和不同光照时间对五味子组培苗壮苗生长的影响
        2.4.3 不同移栽基质对五味子组培苗生长量及移栽成活率的影响
        2.4.4 不同保湿时间和湿度对五味子组培苗生长量及成活率的影响
第三章 五味子组培苗地下横走茎生长特性及茎尖的转录组差异研究
    3.1 试验材料
        3.1.1 五味子组培苗生长特性调查
        3.1.2 五味子地下横走茎与地上茎转录组差异表达分析
    3.2 试验方法
        3.2.1 五味子组培苗和实生苗腋芽发生差异
        3.2.2 五味子组培苗地下横走茎生长动态调查
        3.2.3 五味子地下茎尖与地上茎尖转录组差异表达分析
    3.3 结果与分析
        3.3.1 五味子组培苗地下横走茎发生特性
        3.3.2 五味子组培苗地下横走茎生长动态分析
        3.3.3 测序数据产出、组装统计及质量评估
        3.3.4 功能注释和分类
        3.3.5 地下茎尖特异高表达基因
        3.3.6 地下茎尖中显着差异表达基因
        3.3.7 根、根毛及侧根的发生相关的差异基因
    3.4 讨论
        3.4.1 体细胞胚途径组培苗腋芽着生状态及地下横走茎发生
        3.4.2 地下茎显着差异表达基因
第四章 不同类型五味子苗光合特性研究
    4.1 试验材料
    4.2 试验方法
        4.2.1 光合日变化测定
        4.2.2 光响应测定
        4.2.3 CO_2响应测定
        4.2.4 饱和光强下瞬时光合特性测定
        4.2.5 统计分析
    4.3 结果与分析
        4.3.1 不同类型五味子苗光合日变化特征
        4.3.2 不同类型五味子苗光响应曲线比较
        4.3.3 不同类型五味子苗CO_2响应曲线比较
        4.3.4 不同类型五味子苗饱和光强下瞬时光合特性分析
    4.4 讨论
        4.4.1 不同类型五味子苗光合日变化特征
        4.4.3 不同类型五味子苗光及CO_2响应曲线特征
第五章 五味子多倍体诱导
    5.1 试验材料
        1 )植物材料
        2 )主要试剂
        3 )仪器设备
    5.2 试验方法
        5.2.1 秋水仙素溶液配制
        5.2.2 培养基配制
        5.2.3 诱导胚性愈伤及植株再生
        5.2.4 倍性鉴定
    5.3 结果与分析
        5.3.1 秋水仙素处理对五味子体细胞胚诱导的影响
        5.3.2 体细胞胚倍性鉴定
    5.4 讨论
第六章 全文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作者简历

(3)海南凤仙花保育生态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1 绪论
    1.1 凤仙花属植物研究综述
        1.1.1 资源分布
        1.1.2 传粉生物学
        1.1.3 细胞学
        1.1.4 生物地理学
        1.1.5 保护遗传学
        1.1.6 种子生物学
        1.1.7 组织培养
        1.1.8 应用
        1.1.9 保护策略
    1.2 研究材料
    1.3 选题依据
    1.4 研究样地
        1.4.1 海南岛地理、地质概况
        1.4.2 海南岛石灰岩地貌概况
    1.5 研究目标与内容
    1.6 技术路线
    1.7 创新与特色
2 海南凤仙花群落生态学
    2.1 样地概况
    2.2 研究方法
        2.2.1 样方调查
        2.2.2 数据处理
    2.3 结果与分析
        2.3.1 群落的物种组成
        2.3.2 群落植物属的区系性质
        2.3.3 群落与环境关系
    2.4 讨论
    2.5 小结
3 海南凤仙花繁殖生态学
    3.1 材料与方法
        3.1.1 研究材料
        3.1.2 种群选择
        3.1.3 研究方法
    3.2 结果与分析
        3.2.1 自然花期
        3.2.2 传粉通道形态特征
        3.2.3 蜜量及总糖含量测定
        3.2.4 花粉活力和柱头活性
        3.2.5 访花昆虫及种群分布
        3.2.6 繁育系统
    3.3 讨论
        3.3.1 花期物候
        3.3.2 传粉昆虫的种群差异
        3.3.3 传粉机制与花器官结构
        3.3.4 繁育系统
    3.4 小结
4 海南凤仙花种群遗传学
    4.1 材料与方法
        4.1.1 材料与处理
        4.1.2 方法
        4.1.3 数据统计与分析
    4.2 结果与分析
        4.2.1 种群遗传多样性分析
        4.2.2 种群遗传结构
    4.3 讨论
        4.3.1 遗传多样性
        4.3.2 遗传结构
        4.3.3 濒危机制及资源保护
    4.4 小结
5 海南凤仙花组织培养
    5.1 材料与方法
        5.1.1 实验材料
        5.1.2 外植体消毒灭菌
        5.1.3 培养基
        5.1.4 驯化与移栽
    5.2 结果与分析
        5.2.1 无菌播种
        5.2.2 愈伤组织的诱导与分化
        5.2.3 丛生芽的诱导与增殖
        5.2.4 生根培养
    5.3 讨论
    5.4 小结
6 主要结论与建议
    6.1 主要结论
        6.1.1 海南凤仙花群落生态学
        6.1.2 海南凤仙花繁殖生态学
        6.1.3 海南凤仙花种群遗传学
        6.1.4 海南凤仙花组织培养
    6.2 讨论与建议
参考文献
附表
作者简历及在读期间科研成果
致谢

(4)三种相思的组织培养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1.3 项目来源与经费支持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林木组织培养研究进展与前景
        1.2.2 相思组织培养研究进展
        1.2.3 存在的问题
    1.3 研究目标和主要研究内容
        1.3.1 研究目标
        1.3.2 主要研究内容
    1.4 研究技术路线
第二章 卷荚相思组培快繁
    2.1 材料
    2.2 方法
        2.2.1 试验准备
        2.2.2 卷荚相思消毒体系建立及初代培养
        2.2.3 卷荚相思增殖培养
        2.2.4 卷荚相思生根培养
        2.2.5 培养条件
        2.2.6 卷荚相思移栽
        2.2.7 数据统计分析
    2.3 结果与分析
        2.3.1 外植体的消毒及初代培养
        2.3.2 卷荚相思增殖培养
        2.3.3 卷荚相思生根培养
        2.3.4 卷荚相思移栽
第三章 厚荚相思组培快繁
    3.1 材料
    3.2 方法
        3.2.1 试验准备
        3.2.2 消毒体系建立及初代培养
        3.2.3 厚荚相思增殖培养
        3.2.4 厚荚相思继代培养
        3.2.5 厚荚相思生根培养
        3.2.6 厚荚相思瓶外生根
        3.2.7 培养条件
        3.2.8 厚荚相思移栽
        3.2.9 数据统计分析
    3.3 结果与分析
        3.3.1 外植体的消毒及初代培养
        3.3.2 厚荚相思增殖培养
        3.3.3 厚荚相思继代培养
        3.3.4 厚荚相思生根培养
        3.3.5 厚荚相思瓶外生根
        3.3.6 厚荚相思移栽
第四章 黒木相思组培快繁
    4.1 材料
        4.1.1 黒木相思丛生芽诱导途径快繁体系材料来源
        4.1.2 黒木相思离体再生体系材料来源
    4.2 方法
        4.2.1 试验准备
        4.2.2 黒木相思 AMN12001 和 AMN12002 腋芽诱导
        4.2.3 黒木相思 AMN12001 腋芽增殖和生根
        4.2.4 黒木相思 AMN12002 愈伤组织诱导及植株再生
        4.2.5 培养条件
        4.2.6 黑木相思移栽
        4.2.7 数据观测及处理
    4.3 结果与分析
        4.3.1 黒木相思 AMN12001 和 AMN12002 腋芽诱导和初代培养
        4.3.2 细胞分裂素对黒木相思 AMN12001 增殖的影响
        4.3.3 激素组合对黒木相思 AMN12001 增殖的影响
        4.3.4 生长素对黒木相思 AMN12001 增殖和生根的影响
        4.3.5 生长素组合对黑木相思 AMN12001 生根和增殖的影响
        4.3.6 黒木相思 AMN12002 愈伤组织诱导及植株再生过程
        4.3.7 激素组合和外植体类型对黒木相思 AMN12002 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
        4.3.8 激素组合对黑木相思 AMN12002 愈伤组织分化及再生的影响
        4.3.9 黒木相思 AMN12002 生根
        4.3.10 黑木相思 AMN12001 和 AMN12002 生根苗移栽
第五章 结论与讨论
    5.1 卷荚相思组织培养快繁体系的建立
        5.1.1 外植体选择
        5.1.2 外植体消毒
        5.1.3 初代培养和增殖培养
        5.1.4 生根培养
    5.2 厚荚相思组织培养快繁体系的建立
        5.2.1 激素对厚荚相思增殖的影响
        5.2.2 多次继代培养与玻璃化现象
        5.2.3 瓶外生根
        5.2.4 移栽
    5.3 黒木相思组织培养快繁体系的建立
        5.3.1 植物激素对黑木相思 AMN12001 增殖和生根的影响
        5.3.2 植物激素对黒木相思 AMN12002 愈伤组织的诱导及植株再生的影响
        5.3.3 影响黒木相思 AMN12002 再生芽生根的相关因素
        5.3.4 黒木相思 AMN12002 愈伤组织褐化
    5.4 本文创新点和意义
    5.5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在读期间学术研究
致谢
中文详细摘要

(5)太白米组织培养再生植株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太白米的生物学特性
        1.1.1 太白米的形态特征
        1.1.2 太白米的地理分布及生态习性
        1.1.3 太白米的繁殖方法及栽培技术
    1.2 太白米的药用价值
    1.3 太白米的资源现状
    1.4 植物组织培养的研究进展
        1.4.1 植物组织培养的理论依据
        1.4.2 影响组织培养的因素
        1.4.3 植株再生的途径
        1.4.4 太白米组织培养的研究进展
    1.5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第二章 器官发生及植株再生研究
    2.1 研究材料
    2.2 研究方法
        2.2.1 外植体消毒条件的建立
        2.2.2 培养基的配制
        2.2.3 培养条件
        2.2.4 试验设计和数据分析
    2.3 结果与分析
        2.3.1 愈伤组织的诱导
        2.3.2 愈伤组织增殖与芽的分化
        2.3.3 生根诱导
        2.3.4 驯化移栽
    2.4 讨论
        2.4.1 影响愈伤组织诱导的因素
        2.4.2 愈伤组织的继代问题
        2.4.3 不定芽分化及生长的影响
        2.4.4 生根及移栽
第三章 体细胞胚胎发生的研究
    3.1 材料
    3.2 方法
        3.2.1 培养基
        3.2.2 培养条件
        3.2.3 统计方法
        3.2.4 组织形态学观察
    3.3 结果与分析
        3.3.1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
        3.3.2 生长素 2,4-D 对体胚诱导的影响
        3.3.3 体胚发生的形态学观察
        3.3.4 体胚发育过程中的组织学观察
    3.4 讨论
第四章 结论
参考文献
缩略词
图版说明
致谢
作者简介

(6)凤仙花愈伤组织诱导及其分化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表
1 综述
    1.1 凤仙花的生物学特征
    1.2 凤仙花的观赏价值
        1.2.1 凤仙花的文化寓意
        1.2.2 凤仙花的观赏价值
        1.2.3 凤仙花的花卉市场价格行情
    1.3 凤仙花的药用价值
    1.4 凤仙花组织培养的研究概况
        1.4.1 国内外凤仙花组培技术的研究现状
        1.4.2 凤仙花的诱变育种研究
        1.4.3 凤仙花组织培养技术的展望
    1.5 目的与意义
2 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材料
        2.1.1 凤仙花材料
        2.1.2 主要仪器
        2.1.3 常用药品
    2.2 方法
        2.2.1 各种母液的配制
        2.2.2 培养基的配制
        2.2.3 取材与接种
        2.2.4 培养条件
        2.2.5 凤仙花无菌苗的获取
        2.2.6 愈伤组织诱导
        2.2.7 愈伤组织的分化
3 结果与分析
    3.1 外植体的消毒效果
    3.2 愈伤组织诱导结果
        3.2.1 不同碳源及浓度对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
        3.2.2 不同 pH 值对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
        3.2.3 不同光照条件对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
        3.2.4 不同激素组合与配比对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
    3.3 愈伤组织的分化
        3.3.1 KT 与 NAA 组合对愈伤分化的影响
        3.3.2 6-BA 与 NAA 组合对愈伤分化的影响
        3.3.3 KT、6-BA 与 NAA 三因素组合对愈伤分化的影响
4 讨论
    4.1 外植体的消毒
    4.2 优良愈伤组织的诱导
    4.3 愈伤组织须状根的获得
    4.4 愈伤组织幼芽的获得
    4.5 愈伤组织的分化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发表文章
致谢

(7)小报春生物学特性与多倍体种质创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1 研究现状
        1.1 国外报春花属植物研究进展
        1.2 国内报春花属植物研究进展
        1.3 植物组织培养研究进展
        1.4 植物多倍体育种的研究进展
    2 研究目的和意义
第一章 小报春生物学特性研究
    第一节 小报春种子萌发特性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2 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种子形态特征
        2.2 种子吸水曲线
        2.3 储存方式对种子萌发的影响
        2.4 赤霉素对种子萌发的影响
        2.5 温度对种子萌发的影响
        2.6 不同酸碱度水液对种子萌发的影响
        2.7 不同培养基质对种子萌发的影响
        3 讨论
    第二节 花粉生活力及形态特征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2 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小报春花粉萌发时间
        2.2 不同花期对花粉萌发率的影响
        2.3 储藏条件对花粉萌发的影响
        2.4 温度及蔗糖浓度对花粉萌发的影响
        2.5 硼酸对花粉萌发的影响
        2.6 氯化钙对花粉萌发的影响
        2.7 花粉特征
        2.8 柱头特征
        2.9 小报春长短花柱的花粉在柱头上的萌发观察
        3 讨论
    第三节 小报春开花结实特性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2 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小报春的花期
        2.2 小报春的花时
        2.3 小报春植株及花器官特性
        2.4 小报春结实特性
        3 讨论
第二章 5 种报春花属植物染色体核型研究
    1 材料和方法
        1.1 材料
        1.2 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小报春染色体核型
        2.2 偏花报春染色体核型
        2.3 藏报春染色体核型
        2.4 胭脂花染色体核型
        2.5 齿叶灯台报春染色体核型
    3 讨论
第三章 小报春外植体培养与再生体系建立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2 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外植体材料灭菌结果比较
        2.2 不同外植体对小报春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
        2.3 不同激素浓度配比对外植体产生愈伤组织的影响
        2.4 不同激素浓度配比对愈伤组织分化的影响
        2.5 不同培养基对组培苗生根的影响
        2.6 炼苗与移栽
    3 讨论
        3.1 快速繁殖途径的选择
        3.2 激素种类的选择
        3.3 关于小报春组织培养过程中的几点注意事项
第四章 秋水仙素对小报春多倍体诱导的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2 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秋水仙素浸泡萌动种子的诱变效应
        2.2 秋水仙素对生长点的诱变效应
        2.3 秋水仙素的田间抑制效应
        2.4 秋水仙素对小报春生长分化的影响
        2.5 秋水仙素诱导愈伤组织染色体加倍效果
        2.6 诱导愈伤组织丛生芽染色体加倍
        2.7 秋水仙素田间诱导与组培诱导比较分析
    3 讨论
第五章 二倍体与四倍体小报春形态及细胞学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2 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二倍体与四倍体植株的形态特征比较
        2.2 二倍体与四倍体植株叶片气孔比较
        2.3 染色体核型鉴定
        2.4 DNA 含量分析
    3 讨论
第六章 二倍体与四倍体小报春叶绿素荧光特性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2 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含量比较
        2.2 Fo 的日变化
        2.3 Fm 的日变化
        2.4 Fv/Fm 的日变化
        2.5 Fv/Fo 的日变化
        2.6 PI 的日变化
        2.7 叶绿素荧光参数日平均值
    3 讨论
第七章 主要结论
创新点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作者简历
致谢
附件

(8)红掌(Anthurium andraeanum)阿拉巴马品种的组织培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符号及缩写词(Abbreviations)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红掌概况
        1.1.1 红掌的生物学特性
        1.1.2 红掌的价值及市场状况
    1.2 红掌的组织培养
        1.2.1 植物组织培养基础理论
        1.2.2 红掌组织培养研究进展
    1.3 花卉水培现状
        1.3.1 花卉水培概述
        1.3.2 水培的发展现状
        1.3.3 水培的应用与前景
        1.3.4 红掌水培研究进展
    1.4 辐射诱变育种概述
        1.4.1 辐射诱变育种简介
        1.4.2 辐射诱变育种机理
        1.4.3 花卉辐射诱变现状与展望
    1.5 本研究的目的与内容
        1.5.1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5.2 本研究的内容
第二章 红掌的组培快繁技术
    前言
    2.1 实验材料
    2.2 实验方法
        2.2.1 红掌外植体的消毒
        2.2.2 红掌愈伤组织的诱导
        2.2.3 红掌不定芽的诱导
        2.2.4 红掌的生根诱导
        2.2.5 红掌的炼苗与移栽
    2.3 结果与分析
        2.3.1 不同消毒方式对红掌外植体污染率的影响
        2.3.2 不同激素配比对红掌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
        2.3.3 不同激素配比对红掌愈伤组织分化的影响
        2.3.4 不同激素配比对红掌生根诱导的影响
        2.3.5 不同栽培基质对红掌组培苗成活率的影响
    2.4 小结
第三章 红掌组培苗的水培研究
    前言
    3.1 实验材料
    3.2 实验方法
        3.2.1 红掌组培苗水培适应性初探
        3.2.2 高浓度激素预先处理红掌组培苗
        3.2.3 低浓度的激素溶液培养红掌组培苗
        3.2.4 不同营养液培养红掌组培苗
    3.3 结果与分析
        3.3.1 红掌组培苗水培适应性的初探结果
        3.3.2 高浓度激素预先处理后红掌组培苗的生长情况
        3.3.3 低浓度的激素溶液中红掌组培苗的生长情况
        3.3.4 不同营养液中红掌组培苗的生长情况
        3.3.5 不同方法的结果比较
    3.4 小结
第四章 (60)~Coγ射线辐照组培红掌的初探试验
    前言
    4.1 实验材料
    4.2 实验方法
        4.2.1 (60)~Co 辐射诱变处理
        4.2.2 (60)~Co 辐射材料的组织培养
    4.3 结果与分析
        4.3.1 (60)~Co 辐射对红掌愈伤组织生长的影响
        4.3.2 (60)~Co 辐射对红掌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
        4.3.3 (60)~Co 辐射对红掌组培苗生长的影响
        4.3.4 (60)~Co 辐射后再生植株的生根状况
        4.3.5 (60)~Co 辐射后移栽苗的生长状况
    4.4 小结
总结与讨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9)广西苦苣苔科观赏植物资源调查与引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苦苣苔科植物研究进展
        1.1.1 苦苣苔科植物分类学研究
        1.1.2 苦苣苔亚科植物的区系特征
        1.1.3 苦苣苔亚科濒危机理及生态生物学的研究
        1.1.4 苦苣苔亚科植物系统学及遗传学研究进展
        1.1.6 苦苣苔科观赏植物研究与开发进展
        1.1.7 苦苣苔科植物与天然传粉动物之间的关系研究
        1.1.8 中国苦苣苔科植物观赏价值的研究与开发
        1.1.9 苦苣苔科植物新资料
        1.1.10 中国苦苣苔科植物药学研究进展
    1.2 观赏植物生理学、温室生产与开发方面的相关研究
        1.2.1 种子萌发特性研究
        1.2.2 光合特性与耐阴性研究
        1.2.3 不同基质对组培苗移栽的影响
        1.2.4 不同基质配方在无土栽培中的影响
        1.2.5 野生观赏植物资源与观赏园艺品种的观赏性状评价
        1.2.6 AFLP 技术在植物种间和园艺品种间亲缘关系的鉴定
    1.3 中国苦苣苔科植物的现状与展望
        1.3.1 中国苦苣苔科植物的资源现状
        1.3.2 中国苦苣苔科植物的研究利用展望
    1.4 目的和意义
    1.5 研究的主要内容与技术路线
2 广西苦苣苔科观赏植物种质资源调查研究
    2.1 广西自然环境条件
    2.2 广西苦苣苔科植物资源概况
    2.3 方法
    2.4 结果
        2.4.1 广西苦苣苔科植物的资源分布特征
        2.4.2 广西苦苣苔科植物地带分布特征
        2.4.3 广西苦苣苔科植物分布地生态环境特点
        2.4.4 广西苦苣苔科植物种质资源的生境类型
        2.4.5 广西苦苣苔科植物资源现状
        2.4.6 广西苦苣苔科主要观赏植物的观赏特征
        2.4.7 极具特色的广西苦苣苔科植物观赏和育种资源
        2.4.8 广西产苦苣苔种质资源观赏特性的育种前景
        2.4.9 广西苦苣苔科植物新资料
    2.5 本章小结
3 广西苦苣苔科植物的引种评价与盆栽技术
    3.1 苦苣苔科植物的基质分类
    3.2 广西苦苣苔科植物的栽培分类概述
    3.3 引种的广西苦苣苔科植物情况与搜集区营建
        3.3.1 引种的广西苦苣苔科植物情况
        3.3.2 引种的广西苦苣苔科植物的栽培方法
        3.3.3 广西苦苣苔科植物引种结果分析
    3.4 温室栽培技术
        3.4.1 唇柱苣苔属植物的温室繁殖
        3.4.2 苗期管理
        3.4.3 移苗上盆
        3.4.4 成苗的管理
        3.4.5 开花期的管理
        3.4.6 结实期管理
        3.4.7 病虫害防治
    3.5 本章小结
4 广西苦苣苔科植物部分属、种的观赏性状评价与筛选
    4.1 材料与种质资源圃概况
    4.2 调查与引种方法
        4.2.1 调查和活植物采集的地点
        4.2.2 活植物采集的原则和保存方法
        4.2.3 参与观赏性状评价的种、种源调查和活植物采集的地点
        4.2.4 种植和管理方法
        4.2.5 评价标准与方法
        4.2.6 结果与分析
        4.2.7 讨论
    4.3 本章小结
5 6 种广西苦苣苔科植物的种子萌发特性的研究
    5.1 材料与方法
        5.1.1 不同浸种时间处理对种子萌发的影响
        5.1.2 不同温度处理对种子萌发的影响
        5.1.3 不同赤霉素浓度处理对种子萌发的影响
        5.1.4 不同光照处理对种子萌发的影响
    5.2 种子发芽率与发芽势的计算
    5.3 结果与分析
        5.3.1 不同浸种时间处理对种子萌发的影响
        5.3.2 不同温度处理对种子萌发的影响
        5.3.3 不同赤霉素浓度处理对种子萌发的影响
        5.3.4 不同光照处理对种子萌发的影响
    5.4 讨论
        5.4.1 浸种时间对广西部分苦苣苔种子萌发的影响
        5.4.2 温度对广西部分苦苣苔种子萌发的影响
        5.4.3 赤霉素对广西部分苦苣苔种子萌发的影响
        5.4.4 光照对广西部分苦苣苔种种子萌发的影响
    5.5 本章小结
6 广西苦苣苔科植物部分种的营养繁殖方法研究
    6.1 6 种唇柱苣苔属植物与1 种小花苣苔属植物的叶插繁殖研究
        6.1.1 材料与方法
        6.1.2 结果与分析
        6.1.3 讨论
    6.2 12 种唇柱苣苔属植物与1 种小花苣苔属植物组培快繁的研究
        6.2.1 试验材料及来源
        6.2.2 方法
        6.2.3 结果与分析
        6.2.4 讨论与总结
    6.3 本章小结
7 广西产8 种苦苣苔科植物组培苗移栽方法与3 种唇柱苣苔无土栽培基质的筛选研究
    7.1 7 种产唇柱苣苔属植物和1 种小花苣苔属植物的组培苗移栽方法研究
        7.1.1 材料与方法
        7.1.2 出瓶移栽方法
        7.1.3 结果与分析
    7.2 三种唇柱苣苔属植物植物无土栽培基质配比的筛选
        7.2.1 材料
        7.2.2 试验方法
        7.2.3 结果与分析
        7.2.4 因子分析方法在栽培基质配比筛选中的应用
    7.3 本章小结
8 数种广西产苦苣苔科植物光合特性与耐荫性研究
    8.1 35 种苦苣苔科唇柱苣苔属植物光合特性的研究
        8.1.1 实验材料
        8.1.2 试验方法
        8.1.3 数据分析方法
        8.1.4 结果与分析
    8.2 用叶绿体色素含量和组成比较42 种苦苣苔科植物的耐阴性
        8.2.1 材料
        8.2.2 试验方法
        8.2.3 结果与分析
    8.3 讨论
        8.3.1 光照强度对部分苦苣苔科植物光合速率的影响
        8.3.2 叶绿素a、b 含量和比值对部分苦苣苔科植物耐阴性的判断
    8.4 本章小结
9 广西苦苣苔科唇柱苣苔属植物部分种间亲缘关系的研究
    9.1 材料与方法
        9.1.1 试验材料与来源
        9.1.2 主要试剂
        9.1.3 DNA 的提取与纯化
        9.1.4 AFLP 的操作流程
        9.1.5 结果统计与数据分析方法
    9.2 结果与分析
        9.2.1 DNA 的浓度与纯度
        9.2.2 引物筛选
        9.2.3 部分唇柱苣苔属植物的聚类分析
    9.3 讨论
    9.4 本章小结
10 广西产唇柱苣苔属植物杂交育种的初步研究
    10.1 材料与方法
        10.1.1 育种目标的确定
        10.1.2 杂交亲本材料选择依据
        10.1.3 杂交亲本材料
        10.1.4 新鲜花粉与经过超低温保存后花粉的活力比较测定
        10.1.5 常规杂交
    10.2 结果与分析
        10.2.1 新鲜花粉与经过超低温保存后花粉的活力比较
        10.2.2 唇柱苣苔属内种间杂交的人工授粉试验
        10.2.3 杂种后代的播种
        10.2.4 杂种后代与亲本的主要观赏性状比较
    10.3 讨论
        10.3.1 花粉活力与液氮冻存时间之间的关系
        10.3.2 唇柱苣苔属植物的种间杂交试验
        10.3.3 唇柱苣苔属内种间部分性状的显隐性关系
    10.4 本章小结
11 总结
    11.1 研究结论
    11.2 研究创新
    11.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图Ⅰ 广西苦苣苔科植物中观赏价值较高的属与种
附图Ⅱ 广西唇柱苣苔属中观赏价值较高的种
附图Ⅲ 广西小花苣苔属中观赏价值较高的种
附图Ⅳ 唇柱苣苔属牛耳朵花粉超低温保存前后的萌发情况
附图Ⅴ 唇柱苣苔属杂种、亲本对照与不同属种间花的差异
个人简历
导师简介
致谢

(10)欧李组织培养体系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1.1.1 欧李的特性
        1.1.2 欧李的利用价值
        1.1.3 研究的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2 材料和方法
    2.1 试验材料
    2.2 试验方法
        2.2.1 预备试验
        2.2.2 技术路线
        2.2.3 培养条件
        2.2.4 初代培养
        2.2.5 继代培养
        2.2.6 生根培养
        2.2.7 炼苗移栽及管理
    2.3 试验结果观测及统计方法
        2.3.1 初代培养
        2.3.2 继代培养
        2.3.3 生根培养
        2.3.4 移栽炼苗
        2.3.5 数据统计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初代培养
        3.1.1 欧李无菌体系的建立
        3.1.2 欧李组织培养的发生途径
    3.2 继代培养
        3.2.1 不同培养基对欧李增殖生长的影响
        3.2.2 不同种类生长素对欧李增殖生长的影响
        3.2.3 不同种类细胞分裂素对欧李增殖生长的影响
        3.2.4 不同继代周期对欧李增殖生长的影响
        3.2.5 植物生长调节物质与继代周期的不同配比对欧李增殖生长的影响
        3.2.6 不同pH值对欧李增殖生长的影响
        3.2.7 无机养分中氮素形态及配比对欧李增殖生长的影响
        3.2.8 分析纯蔗糖与白砂糖对比处理对欧李增殖生长的影响
    3.3 生根培养
        3.3.1 不同生长素对生根的影响
        3.3.2 生长素浓度与培养基浓度配比对生根影响
    3.4 炼苗移栽及管理
        3.4.1 不同炼苗天数对移栽成活率的影响
        3.4.2 不同移栽基质和管理
4 讨论
    4.1 初代培养
        4.1.1 外植体不同部位的选取
        4.1.2 不同取材时间对欧李初代培养的影响
        4.1.3 植物生长调节物质对欧李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
        4.1.4 植物生长调节物质对欧李茎尖培养的影响
    4.2 继代培养
        4.2.1 基本培养基的影响
        4.2.2 植物生长调节物质对欧李增殖生长的影响
        4.2.3 pH以及无机氮素形态对欧李增殖生长的影响
        4.2.4 白砂糖代替分析纯蔗糖对欧李增殖生长的影响
    4.3 生根培养的影响因子
    4.4 试管苗的锻炼与移栽
    4.5 对本研究工作下一步的建议
5 结论
    1 外植体的选取及消毒处理
    2 外植体的采样时期
    3 愈伤诱导和茎尖培养的适宜激素配比
    4 继代培养基的选择及激素的选择
    5 其它因素对增殖生长的影响
    6 生根培养中生长素和培养基的选择
    7 不同炼苗天数和移栽基质的选择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作者简历
致谢
附录

四、新几内亚凤仙组培快繁试验初报(论文参考文献)

  • [1]兜兰种质评价及肉饼兜兰无菌播种与组培技术研究[D]. 初美静. 烟台大学, 2019(09)
  • [2]五味子体细胞胚再生植株生长特性及多倍体诱导研究[D]. 于云飞.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8(12)
  • [3]海南凤仙花保育生态学研究[D]. 钟云芳. 海南大学, 2014(07)
  • [4]三种相思的组织培养技术研究[D]. 施琼.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2014(11)
  • [5]太白米组织培养再生植株研究[D]. 宋利伟.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4(02)
  • [6]凤仙花愈伤组织诱导及其分化的研究[D]. 赵贞. 河南师范大学, 2013(01)
  • [7]小报春生物学特性与多倍体种质创新研究[D]. 张晓曼. 河北农业大学, 2011(09)
  • [8]红掌(Anthurium andraeanum)阿拉巴马品种的组织培养研究[D]. 彭文君. 浙江理工大学, 2011(06)
  • [9]广西苦苣苔科观赏植物资源调查与引种研究[D]. 温放. 北京林业大学, 2008(12)
  • [10]欧李组织培养体系试验研究[D]. 张秀丽. 河北农业大学, 2007(06)

标签:;  ;  ;  ;  ;  

新几内亚凤仙花组培快繁试验初报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