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享有丰富的内心安静(论文文献综述)
唐婉琳[1](2021)在《边境民族地区外来教师文化适应的个案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多元文化时代已经到来,在多元文化世界中,每一个文化群体都带着区别于其他群体的独特的文化烙印,当两种或多种文化群体在交流时,不可避免会产生文化适应问题。而中国多民族的现状更是造就了中国多元的文化格局,在这样的文化格局中,每一个人关注视野不该局限于自身周围的环境或本土本民族的文化,而要意识到文化差异的存在,如何超越文化差异,促进民族融合。教育离不开文化,教师的跨文化适应能力也成为了多文化时代教师必备的素养之一。从现有的文献上看,我国的跨文化研究仍然处于起步阶段,对到民族地区任教的外来教师文化适应的关注较少,多以呈现教师各方面适应状态为主,并没有探究教师的文化适应对教师的教学产生了哪些影响。本研究采用质性研究中的个案研究为主要研究方法,以我国南部边疆城市崇左市木棉小学的外来教师为观察对象,在对边境民族地区外来教师文化适应现状进行实地考察的基础上,反思外来教师文化适应状态对教师教学的影响,剖析教师在异文化适应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试图提出相应的措施。具体说来,论文的写作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具体说明了选题依据,研究目的、研究意义,对国内外相关研究进行了详细介绍,分析了现有研究中主要存在的问题,阐明了本研究的核心概念和所要解决的问题。第二部分为第一章,主要目的是对木棉小学生长的文化环境做相关介绍,包括两大块:第一块纵览我国南部边疆城市崇左市的文化环境,介绍了崇左市的自然环境、经济条件、民族构成以及教育现状。第二块介绍木棉小学的文化生态,从学校以“博雅睿达”为核心的文化建设入手,透视木棉小学外来教师的教学环境,为之后外来教师文化适应现状的呈现提供依据。第三部分为第二章,呈现外来教师跨文化适应现状,主要是从区域文化适应、学校文化适应、专业文化适应三个方面进行。在此部分,笔者采用深描的方式,一方面既客观呈现教师本身在访谈中的声音,用她们自己的话作为对异地文化适应状况的概括,用她们自身的体验来理解异地文化适应过程;同时,也会采用主观的立场,以研究者的视角来具体分析适应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各因素之间的内在联系。第四部分为第三章,通过案例探寻外来教师文化适应与其教学之间的关系。在本部分,笔者呈现了访谈对象中具有代表性的两位教师,他们分别代表了本土文化视野的非本土教师和外部文化视野的非本土教师两大主体。这里呈现了他们真实的异域文化适应状况以及不同适应状态下对自身教学的看法和评价。也就是说,对异域文化的不适应导致了教师对其进行教学活动所在族群的价值观点理解的片面性,因而经常误解或者曲解这个族群中的学生、家长和其他人的行为。同样,这样片面的理解反过来也会对教师的文化适应产生影响,内在循环就此开始。第五部分为第四章,通过对教师的访谈文本分析总结了影响教师跨文化适应的因素,具体包括文化距离、教师的文化认知、个体文化适应态度、社会情感的依托、学校培训的缺场五个方面。在总结影响因素的基础上,对教师跨文化适应提出应对策略。第六部分是第五章,是对教师文化适应问题的综合讨论。研究发现,外来教师文化适应呈现多类型的特点;外来教师的文化适应对于边境民族地区而言具有特殊特性;外来教师的文化适应多受教师个体文化素养的影响;区域文化适应,学校文化适应和专业适应相互影响,共同作用于教师的教学。最后一部分为结语,是对研究内容,研究者研究身份和研究发现的反思和总结。
吴梦雅[2](2021)在《魏晋至隋唐琵琶文学研究》文中认为“琵琶文学”的研究,首先需要的是作为文学史概念的提出。“琵琶文学”,是以“琵琶”这一乐器为基础,经过文人与琵琶乐人的浅层次的交流或深层次的交游,经历文人对琵琶的书写,在特定情境中生成的、固定下来的文学文本。其书写内容涵盖:对琵琶乐器的书写,对琵琶曲调的书写,对琵琶乐人的身世记录的记录与感叹等等。“琵琶文学”的研究,容易与“琵琶文献”的概念混淆,后者是与“琵琶”相关的,作为文献资料性质的各类文本,而包括了“琵琶文学”这一范畴。上编研究的是“琵琶文学”的概念、分期,文人对“琵琶”的接受心态、交游及其对文学书写的影响。第一章研究的是“琵琶文学”的分期。魏晋至隋唐时期的“琵琶文学”,按照时间发展,可以分为:源头时期(秦汉时期的琵琶文学),发展与交汇时期(魏晋南北朝的琵琶文学),衔接与过渡时期(隋唐之际的琵琶文学),繁荣发展、集大成时期(唐代琵琶文学)。四个时期的“琵琶文学”有其各自的特征。秦汉时期不是本文的主要研究对象,但确立了魏晋到隋唐时期的“琵琶文学”的最初样式,也就是“琵琶文学”书写中的和亲故事与苦役心态;魏晋南北朝的“琵琶文学”,可以分为魏晋、南朝的“琵琶”文学书写,以及北朝的“曲项琵琶”“胡琵琶”的文学书写。魏晋、南朝的文学书写较多,而北朝“曲项琵琶”“胡琵琶”相关书写较少。但北朝民歌中的《陇头歌》,却为唐代琵琶文学做了语言的铺垫。这是北朝文学对唐代琵琶文学的影响,而不是北朝琵琶文学的直接影响。隋唐之际的琵琶文学与唐代琵琶文学的分野在于“琵琶”之名的让渡。自此之后,“琵琶文学”的书写对象、书写方式都发生了极大的转变。第二章研究的是各种类型的“琵琶”在中原文明以及士人心态中的接受过程。“(阮咸)琵琶”在魏晋、南朝、隋唐之际,是士人性灵的重要载体。由此产生了一定数量的文学文本,并在魏晋时期就确立了其文学书写中的美学范式:形如满月、音声掩抑。“(阮咸)琵琶”不仅仅是文学书写的对象,也可以是文学文本的生成方式。“(阮咸)琵琶”的短暂失传,也给文学书写留下了怀古的题目。“曲项琵琶”“胡琵琶”及其形制后裔,在士人心态中经历了较大的转变:从将其视为异域之声,到将其视为靡靡之音,再到唐代的接纳与吸收,“曲项琵琶”“胡琵琶”及其形制后裔的文学书写,集中在唐代,北朝、隋唐之际也有一些。“五弦琵琶”的文学书写较少,但其书写方式与美学风格,却别树一帜。第三章研究的是文人与琵琶乐人的交游,交游是文人与乐人之间深层次的了解与熟悉。文人与琵琶乐人的交游,在唐代以前,有两种情况,一种是文人与乐人身份的合一,另一种情况,是囿于士人身份与乐人身份的界限,很难有深度的交游。交游在唐代极为普遍,而这也推动了唐代琵琶文学书写。文人与琵琶乐人的交游,首先影响的是文人对乐人的身世、心事的叙写。其次促进了文人对琵琶演奏技法、琵琶曲调的熟悉,使其书写语言既具备美学层面的高度,也具备音乐学层面的精确度。下编是“琵琶文学”的主要构成。即“琵琶文学”的生成情境以及“琵琶文学”的文本分析。第四章是“琵琶文学”的生成情境。“情境”的概念,来自于西方情境语义学的理论。情境分为现实情境与抽象情境,抽象情境来自于心理世界对现实情境的重组。文本是在抽象情境中产生的。情境解释的是“琵琶文学”所处的客观条件,以及文人对客观条件的内化过程,是文本生成的前一个步骤。如唐代“扞拨”的进贡,使得文人对“琵琶”构件的工艺进行关注,由此产生了唐代“琵琶文学”中的大量有关“扞拨”的书写。第五章是魏晋到隋唐时期琵琶抒情性文学的发展演变。总的来说,北朝“曲项琵琶”“胡琵琶”书写的稀少,魏晋、南朝及隋唐之际“琵琶赋”的板滞化倾向,以及其书写对象与唐代的不一致,这三个因素共同导致了唐代琵琶诗、赋直接向前代取法的艰难。虽然如此,唐以前的琵琶诗、赋,对唐代琵琶诗、赋的养料,仍然很多。在具体的文本书写中较难体现,而在美学范式、情感主题的继承中则体现得较为明显。除此之外,唐代琵琶诗、赋广泛吸收了前代文学的养料。其中包括:以宫体诗的写作方式为取法对象,取其容色书写;以《陇头歌》为源,化用出“幽咽”“陇水”等语言;以“夜听妓”“听邻妓”为取法对象,取其置身场外、潜听“琵琶”的意境。第六章研究的是琵琶叙事文学。其中包括,史料笔记中的叙事,以及叙事诗中的叙事。其中史料笔记中的琵琶叙事,是指散见于史料、笔记中,具有文学色彩的文本。正因这些文本的书写对象是“琵琶”,并且其书写具有文学色彩和样式,因此将其归为“琵琶文学”中的叙事散文;而琵琶文学中的叙事诗,主要是将白居易《琵琶行》与元稹《琵琶歌》作叙事角度的对比,以展示这一时期琵琶叙事中的“一线三股”模式。琵琶叙事文学的特征,可以提炼为神秘性与传奇性两种色彩。第一章按照时间线索,对“琵琶文学”进行分期界定,并对各个时期的“琵琶文学”特点作整体的观察和概括。第二章是按照“琵琶”的形制,对其所指的乐器,在士人心态中的接受历程、以及其相应的文学书写作研究。第三章是在文人对“琵琶”的接受基础上,进一步研究文人与“琵琶”乐人的交游行为,以及交游对“琵琶文学”书写的影响。上编三章,第一章是“琵琶文学”的分期界定,第二、第三章是接受与影响的研究。下编是研究“琵琶文学”的构成:情境与文本。情境按照性质划分为现实与抽象,现实情境有公共、私人、界限不明三类。由此产生的抽象情境,是文学文本的产生情境。第五章、第六章是文本研究。第五章是“琵琶文学”中的诗、赋的发展演变研究,第六章是琵琶叙事文学的研究,主要研究对象有史料笔记中的“琵琶文学”,和叙事诗中的“琵琶文学”。
夏榆[3](2021)在《飞马般的灵魂(长篇小说)》文中研究说明让我们姑且把灵魂比作一个混合体飞马和驭者——柏拉图1灵魂的空间仿佛是复调与多声部混响的密室。这是他的观想也是他的体察。他读到过古希腊先知柏拉图对灵魂的比喻。如果灵魂是完美的,羽翼齐全,它就像高天翱翔,成为宇宙的统治者;而不完美的灵魂则失去它的羽毛,在飞行中跌落,最后碰到坚实的大地才安顿下来。他就是一个不完美的灵魂。他这么想。
尹璐[4](2020)在《“人并非生而为人,教而为人” ——伊拉斯谟儿童教育观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伊拉斯谟被誉为16世纪教育史上最为伟大的人。伊拉斯谟所提出的儿童教育方法和教育精神的影响力远超他在宗教方面的影响力。因此,教育思想,尤其是儿童教育思想也成为认识伊拉斯谟真正价值的重要视角之一。本研究力图拓展伊拉斯谟儿童教育思想研究的深度与广度,探寻其经典文本字里行间所承载思想信息的显与微,找寻伊拉斯谟思想在欧洲教育思想史,乃至欧洲社会变迁中的应有地位与价值,并找寻可资我国现代教育改革和发展借鉴之处。本文第一章探讨教育观念之生发。本文将在整个人文主义教育的视域下透视伊拉斯谟的儿童教育哲学与观念,探索其人文主义儿童教育的特质。从其时代的宗教、社会思想背景叙说伊拉斯谟一生的主要经历,偏重于对其学术和教育思想形成有着重要影响的那些人生经历。随后,从共时与历时维度,探讨了古典教育思想与时代思潮对伊拉斯谟教育观的成形,了解构成他思想观念的古代传统或思想脉络的基础。第二章主要从人性、宗教、美德、政治与社会等方面探讨伊拉斯谟对儿童教育目的论的深度思考。伊拉斯谟对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性论予以重塑,凸显出伊拉斯谟对人的重视,对人的可教性的肯定以及对人的身心和谐统一的重视,进而探讨了伊拉斯谟的宗教人的终极目标,以及他对美德的追求、对政治和社会秩序的追求。本章中,笔者探讨了伊拉斯谟重新发现儿童教育的价值,系统阐释了其试图以儿童教育为手段实现人类进步、社会改造的宏伟理想。第三章探讨伊拉斯谟基于儿童性别的教育内容论。首先,针对伊拉斯谟儿童教育的主要教育对象——精英阶层的男童这一问题进行分析,进而讨论伊拉斯谟儿童教育,尤其是男童教育所倡导的主要教育内容,包括知识上以语言和文学训练为主轴的文雅教育和重视外在举止行为的礼仪教育等。尤其是他以礼仪教育为核心,提出了“人并非生而为人,教而为人”的儿童礼仪教育,对后世教育思想和主张对产生了深远影响,也促进了欧洲人文明化和礼仪规范的标准化。此外,本章还就伊拉斯谟在性别教育方面针对女孩的一些划时代教育内容进行了专题讨论,揭示出其女孩教育的实质和价值。第四章探讨伊拉斯谟的儿童教育方法论。本章具体总结分析了伊拉斯谟主要阐述的数条重要的教学原则和方法,如早教与循序教育,游戏教学与寓教于乐,团体竞争、奖惩等,以此了解其儿童教育精神。第五章探讨伊拉斯谟所倡导的儿童教育环境论。这是一个特殊专题式探究,也是伊拉斯谟儿童教育思想中颇具特色的一个主题。本章分别从伊拉斯谟揭示出的教育活动中的几个儿童成长过程中最为重要的身边人:父母、教师、同伴等主要角色入手,展示几者之间相对的关系与责任,并将人的活动带入到伊拉斯谟的儿童教育观念中。天性与教养共同雕琢儿童的“成形”。对照中古时代的教育方法,以及文艺复兴时代的整体教学状况,伊拉斯谟的儿童教育思想具有振聋发聩的力量,开启了那个时代教育改革的契机。
刘迪迪[5](2020)在《日记画中的幼儿园生活 ——基于儿童视角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儿童作为能动的个体,有其自身对幼儿园生活的体验。本研究试图通过幼儿的“天真之眼”,最大限度的还原幼儿在园生活的感受,探寻幼儿在园真实的情绪体验,为创设符合幼儿需要和促进幼儿发展的幼儿园生活提供一定的借鉴。本研究选取了长沙市Z幼儿园大三班37名幼儿为研究对象,共开展日记画活动34次,收集幼儿日记画957张,聆听幼儿对日记画的阐释,观察幼儿在园的实际表现,通过Nvivo11软件对研究资料进行编码分析,提取出游戏活动、生活活动和美术教学活动三个核心节点。游戏活动中幼儿有喜有忧,既有笑逐颜开的嬉戏,又有一筹莫展的游戏;生活活动中幼儿喜忧参半,既有轻松自在的日子,又有闷闷不乐的插曲;美术教学活动中幼儿又爱又怵,既有全情投入的艺术,又有无可奈何的束缚。研究首先总结了儿童视角下的幼儿园生活:游戏活动占比大,正向情绪体验多;生活活动占比次之,正负情绪体验持平;美术教学活动占比最低,负向情绪体验多。其次概括了幼儿喜欢的幼儿园生活:立足生活、积极参与、向往自然、满足需要、期待自主、渴望同伴与追求审美。而后立足儿童视角对幼儿园生活进行反思:缺少自主与自由、缺少尊重与信任、缺少灵活与变通、缺少个性与包容。最后提出了怎样让幼儿在幼儿园快乐生活的思考:相信幼儿是积极的体验者、肯定儿童视角对幼儿园生活的价值、寻求成人权威与儿童视角的契合点。
哈司依提·艾迪艾木[6](2020)在《中国民间爱情叙事诗的叙事研究 ——以12个民族的爱情叙事诗为中心》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民间叙事诗是我国民间文学宝库中的主要门类之一,其中的爱情叙事诗在各民族民间叙事诗中,是数量繁多、形式优美、篇幅较长、传播率极广、艺术感染力较高的叙事诗类型。民间爱情叙事诗与人民的生活、节日、民俗等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承载着他们的生产生活、伦理道德、爱情婚姻、价值取向、道德追求等,结构形式完整,艺术手法比较成熟。许多民间爱情叙事诗在今天仍然流传,而且被改编成其他种类的艺术作品,在某种程度上对各民族艺术的发展提供了基础素材。本文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采用文本研究的方法,运用文学、人类学等研究理论与方法,对中国民间爱情叙事诗进行叙事研究,分析其叙事结构,叙事手法、叙事程式、叙事时空与叙事原型。本文包括引言、正文、结语三个部分。第一章为引言。绪论部分研究民间爱情叙事诗的定义、分类、题材来源以及各民族民间爱情叙事诗的相互影响。同时,从多元文化交流的视角,对我国民间爱情叙事诗的价值进行阐述。最后简要评析民间爱情叙事诗的研究现状,指出本论文的选题意义、研究目的以及研究对象和方法。正文有五章,具体如下:第二章为爱情叙事诗的叙事结构。本文运用法国学者格雷马斯的结构主义行动元模式、叙事程序和符号矩阵等叙事理论,通过分析各民族代表性爱情叙事诗文本共有各种要素及其关系,找出它们的普遍叙事结构模式,在此基础上发掘其叙事不变的深层结构,探讨其背后意义的形成。第三章着重探讨民间爱情叙事诗的叙事手法。首先分析爱情叙事诗的两种叙事文体类型及其说唱特征,指出韵散相间爱情叙事诗中韵文的特征和作用,并从叙事学角度探讨其在转换叙事视角、调节叙事节奏、丰富叙事方式、完善故事情节及塑造人物形象等重要的叙事功能。其次对爱情叙事诗的问答式叙事手段进行分类,分析爱情叙事诗中常见的叙事传统。第三,通过探讨爱情叙事诗中的序歌和尾歌等非情节类诗歌的特点及作用,指出它们是在叙事诗开篇和结尾的有效叙事技巧,在此基础上总结出爱情叙事诗的叙事活动本是一种传统,是一种歌手和听众的交流互动模式。第四章研究民间爱情叙事诗的叙事程式。叙事程式是爱情叙事诗得以长期传承的载体。它增强了民间叙事诗传承的系统性和稳固性。本文采用口头程式理论,通过探讨其中的词语程式、句法程式、主题程式以及引导性程式等程式,初步认定爱情叙事诗是一种具有程式化特点的口头叙事,并指出这些叙事程式是在各民族民间爱情叙事诗演唱过程中普遍存在一种的叙事规律和方式,在民间爱情叙事诗的叙事传统中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第五章研究民间爱情叙事诗的叙事时空。在民间爱情叙事诗的叙事中,时空是非常重要的要素。本章从叙事学的相关理论入手,对民间爱情叙事诗的时序、时距、叙事频率、叙事空间类型特点及其象征意义进行探讨,在此基础上阐明民间爱情叙事诗与成年仪式的渊源关系。第六章研究民间爱情叙事诗的叙事原型。论文在前四章的基础上,运用原型理论及人类学相关的理论,在“通过仪式”的“分离、阈限、融合”三个阶段中,对民间爱情叙事诗与成年仪式进行并行对比,阐述民间爱情叙事诗与成年仪式的原型关系,展现民间爱情叙事诗的历史脉络,籍此揭示出仪式和口头文学之间的渊源关系。最后为结语部分,总括全文的主要内容,认为民间爱情叙事诗具有程式化叙事诗特点,其主要原因来自两个方面:一是这种叙事程式来自于口头叙事传统,二是取决于其叙事原型。
李丽[7](2020)在《别说我不在乎 ——安静的课堂游离者教育叙事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安静的课堂游离者是指在大部分课堂时间里,智识和真心与当前认知任务保持着一定距离,长期而持续地处于一种非参与状态,但并未对其他学生、教师以及教学造成影响或干扰的学生角色。他们中的很多人甚至成绩较一般学生稍好,由于其自身的课堂非参与性和无干扰性,主动或被动地安静游离于课堂中心,他们逐渐为教师所忽视,为同学所遗忘。新时代的课堂教学改革强调以人为本,这里的“人”是指每一个学生,当然也包括安静的课堂游离者。以人为本落实到课堂教学改革中,第一步就是要让每个学生都能真正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而安静的课堂游离者由于远离了课堂教学中心,理应成为课堂教学改革重点关注和研究的对象。在学习、借鉴现有研究成果和观察、反思学生课堂状态的基础上,本文对安静的课堂游离者进行了界定,并根据其学习成绩作出了广义和狭义的区分。本文以狭义的安静游离者,即成绩较好的安静游离者为研究对象,总结了他们的主要特征:较好的成绩、非参与性、无干扰性以及情境动态性。此外,根据不同维度,笔者将安静的课堂游离者划分为十种类型:自发和有意游离者、显性和隐性游离者、连续型和间歇型游离者、选科式和全科式游离者、内源型和外源游离者。笔者对来自不同地区、不同水平学校的三位安静的课堂游离者黎晚、陈艳、岳东(均为化名)进行了叙事研究。通过描绘他们的课堂状态、学习生活,回溯其经历的游离之路,对其游离遭遇和心声进行叙说和展示,并结合他者眼中的印象,对其安静游离故事进行思考,理解每个故事之于该个体而言所具有的特定意义,进而探寻各个游离故事所带来的教育启示。笔者结合三位安静游离者的故事,通过研究发现,安静游离者被忽略,但其本心从未改变,他们内心非常渴望得到别人的关注,从未放弃过自己,并且在乎他人对自己的关爱,在乎自己的成长与未来。通过重新审视游离故事,研究从游离者、教学、教师(或家长)、学校班级、教育五个角度进行反思,并对安静的课堂游离者回归课堂做出了可能的路径探索:从游离者自身角度来看,通过参与者和旁观者双重视角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认识自己,达到“知己知彼”的目的;从教学角度来看,让安静游离者沉浸到课堂,从而获得融入式体验,可激发其对课堂教学的兴趣;从教师角度来看,在给予所有学生自然而然的平等的爱的前提下注重对安静游离者进行情感倾斜,能让他们体会到教师的关注和欣赏,从而愿意倾吐自己的内心;从学校班级的角度来讲,建构一个人文关怀式的班集体或校园,为安静游离者提供一个接纳型的环境能让他们感受到集体的温度,从而能够回归集体,真正融入到“大家庭”中去;从教育角度来看,重拾“人是目的”的教育本质能够让教育回归本真,关注作为人的学生本身,而不只是分数,让学生充分感受到教育的温暖和爱,获得充分发展。
付秀莹[8](2020)在《他乡》文中研究说明这么多年了。这么多年了,我一直不愿意回忆往事。比起往事,如果一定要,我更愿意谈论现在。现在,我的生活似乎不算太坏。至少表面上如此。我不知道,有多少人的生活能够经得起深究,或者追问。那谁说过,难得糊涂。不是吗?上篇一我是什么时候开始爱上喝酒这件事的呢?好像是,来北京之后。帝都太大了,大到
孙玉红[9](2020)在《亚里士多德公民教育思想及其当代启示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新时代公民道德教育也被赋予了新的内涵与境遇。为满足人民美好生活的需求,新时代公民道德教育必须实现道德与美好生活即幸福的关涉。关于如何通过新时代公民道德教育实现道德与幸福的关涉乃至统一,中国有自己的国情,有自己的特色,我们应该继承中国传统,但诚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我们也要积极借鉴人类思想史上优秀的思想文化资源。亚里士多德公民教育思想就是这样优秀的思想资源之一。论文旨在透过对亚里士多德(下文简称“亚氏”)公民教育思想的系统梳理与把握,为新时代公民道德教育提供有益的、可供借鉴的思想资源,明晰新时代公民道德教育的相关理论与实践问题,以实现新时代公民道德教育的理论自觉与实践自觉,提升新时代公民道德教育的实效性。论文分三部分。从亚氏公民教育思想的相关智慧对新时代公民道德教育面临的现实境遇观照的视角出发,批判借鉴亚氏关于公民、德性、正义、公民教育、幸福等思想资源,对新时代公民道德教育进行了概念界定,分析了新时代公民道德教育在理论、制度、实践等方面面临的各种困境,并从公民道德资源供给不足即理论资源、制度资源、实践资源供给不足找到原因与解决方案。在这些方面,亚氏公民教育思想提供了丰富的思想资源。由此,论文展开了对于亚里士多德公民教育思想的目的、内容指向、自然进路、生成路径的系统梳理与批判挖掘:亚氏公民教育思想围绕“什么是优良生活”、“人怎样才能过上优良生活”展开。他认为,所有事物都以善为目的。人的目的在于幸福。德性是使得它是其德性的那事物的状态好又使得那事物的活动完成得好的品质,是事物的潜在功能。人的独特功能在于人的理性,因此,人的目的就在于灵魂的理性功能的卓越发挥与实现,在于理性的合乎德性的实现活动。幸福作为最高善,是人的一生中合乎完满德性的实现活动。这样,亚氏就把德性与幸福相统一,幸福就在于德性的实践。城邦的起源与目的也在于幸福。因此,在合目的性意义上,城邦幸福就应该相同于个人幸福;而在现实可能性上,只有在理想的“轮番为治”的宪政政体中才能实现个人幸福与城邦幸福的统一。公民教育是弥合个人幸福与城邦幸福的最佳途径,是公民德性养成和城邦善治的最佳途径。公民教育的目的就在于培养具备善德的过幸福生活的好公民,实现好人与好公民的统一。由此,公民教育是支持公民德性功能逐步展开、实现的过程,是公民的理性或自由意志在过城邦幸福生活中逐步实现的过程,因此,亚氏的公民教育本质上是自由教育。既然幸福在于人一生中完满德性的实现活动,那么,公民教育的内容就其指向而言,就应该指向完满德性。论文探讨了完满德性的本质、来源及其相互关系,从公民教育内容的角度去诠释好人、好公民的德性。完满德性包含伦理德性、实践智慧和理论智慧。伦理德性是合于实践智慧的品质,因此,伦理德性与实践智慧是道德的一体两面,即德性与德行,德性养成于实现活动即德行中。理论智慧虽是自足的、完满的理论理性的实现活动,是最好的、最完善的德性的实现活动即沉思,但完全脱离现实生活的沉思生活是只有神才可以过的生活,因此,亚氏强调城邦现实生活中、人的可实践的理论智慧的沉思活动而非沉思生活,因为人的现实生活、自我实现也是需要沉思活动或反思活动的。由此,人的实践的生命的意义就在于过德性德行即道德的生活,在于人的一生中合于完满德性的实现活动。因此,公民教育指向完满德性及其实现。德性在我们身上的养成既不出于自然,也不反乎于自然。德性的养成要经过公民教育习惯化训练的过程,同时,要效法自然,即遵循人身心发展的规律。在此意义上,亚氏的公民教育是自然教育。论文遵循亚氏所言天赋培育到习惯养成到理性教育的自然教育过程,透过对亚氏理想城邦中不同阶段切适的教育内容和教育过程的阐释,清晰地呈现了不同阶段德智体美等全面的教育,这些内容的教育即使有实用的功效也是为了培养善德,都指向道德及其教育。这样,就进一步明晰公民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自由而全面发展的人,公民教育是以公民德性养成为指向和内容的教育,在此意义上,亚氏的公民教育即为现代的公民道德教育。公民德性的养成要在城邦生活实践中实现。城邦需要为公民的自由而全面发展提供合乎人性生长的环境,即城邦要以正义的制度和法治为公民教育提供硬环境,以公民友爱为公民教育提供软环境,让公民既得到理性的指导与约束,又获得情感的浸润与陶冶,从而实现公民道德素质的提升,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在这个意义上,教育就是生活,生活就是教育。在此意义上,亚氏的公民教育是生活教育。论文最后批判借鉴亚氏公民教育思想,揭示出新时代公民道德教育可以批判借鉴的思想启示:新时代公民道德教育的价值目标在于德福一致;新时代公民道德教育的本质在于自由教育;新时代公民道德教育要遵循公民身心成长的自然规律,以习近平总书记所言的“立德树人”为根本遵循:新时代公民道德教育的内容是包括德智体美劳在内的指向公民德性养成的全面教育,新时代公民道德教育的过程是由天赋培育到习惯养成到理性训导的全过程教育,新时代公民道德教育的实现是需要家庭、学校、社会合力而成的全员教育;新时代公民道德教育在公民过道德生活的实践中实现,在公民尊崇善德善行的德行有用的正义、友爱、法治的优良城邦、优良政体、优良生活中得以实现。
张成扬[10](2020)在《5-6岁儿童眼中的自由》文中研究指明不同时代下基于不同的学科背景,有许多研究者对“自由”进行了研究。关于“自由”的研究很少有儿童视角的研究,以往研究多以成人的角度来看自由。从儿童的视角讨论自由具有独特的意义和价值。本研究将采用马赛克研究方法,对36名5-6岁儿童进行调查,尽力呈现儿童对自由的认识,通过整理5-6岁儿童的访谈资料以及儿童的绘画作品和照片。结合研究者的观察,本研究呈现了大班幼儿对自由的理解现状,具体包括:幼儿对自由的概念、自由的类型、自由的权力、自由的价值、自由的感受和体验、自由的场所。研究发现,幼儿可以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对“自由”概念、权利的认识和理解,也通过儿童的语言表达、绘画作品和照片,对自由的类型、价值、自由的感受和体验及自由的场所有独特的表达。进一步分析发现,5-6岁儿童对“自由”理解具有共性也不乏差异性。5-6岁儿童对“自由”的理解的特点主要是受儿童自身、幼儿园、教师、家长、社会等因素的影响。本研究还认为,总体上幼儿对于自由的内在诉求强烈,对“自由”的理解存在“绝对化”的倾向,对于“自由”的界限尚缺乏真正的了解,对“自由”的辨识能力处在发展期。结合儿童对自由的理解以及幼儿园给予儿童自由的现状,本研究进行了相应的讨论与反思。
二、享有丰富的内心安静(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享有丰富的内心安静(论文提纲范文)
(1)边境民族地区外来教师文化适应的个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一)多元文化时代的要求 |
(二)边境教育环境的多元性和独特性 |
(三)个人研究旨趣 |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三、文献综述 |
(一)民族地区“外来教师”的相关研究 |
(二)教师文化适应的相关研究 |
(三)对相关研究的评述 |
四、核心概念的界定 |
(一)边境少数民族地区 |
(二)外来教师 |
(三)文化适应 |
五、理论基础 |
(一)多元文化教育理论 |
(二)文化适应理论 |
(三)教师专业发展理论 |
六、研究思路与内容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内容 |
七、研究对象、方法与过程 |
(一)研究对象 |
(二)研究方法 |
(三)研究过程 |
第一章 区域概览:木棉小学生长的文化环境概貌 |
一、崇左市的文化环境 |
二、木棉小学的文化呈现 |
(一)学校环境 |
(二)多样的师生群体 |
(三)以“博雅睿达”为内核的学校文化建设 |
第二章 现状呈现:外来教师文化适应的状况 |
一、外来教师对区域文化的适应状况 |
(一)语言适应 |
(二)气候、环境适应 |
(三)饮食适应 |
二、外来教师对学校与专业文化的适应状况 |
(一)学校管理的适应 |
(二)学校工作的适应 |
(三)学校人际关系的适应 |
(四)专业的适应 |
第三章 案例分析:教师的文化适应与其教学关系探寻 |
一、局外生存——爱昱老师的案例 |
(一)基本情况介绍 |
(二)锋尖对麦芒 |
(三)局外人视角:不是我的绝不参与 |
二、局内审视——爱瑾老师的案例 |
(一)基本情况介绍 |
(二)新的学习之旅 |
(三)局内人视角:文化理解 |
第四章 寻根追底:对外来教师文化适应过程的影响因素分析 |
一、外来教师异文化适应过程的影响因素 |
(一)文化距离 |
(二)教师文化认知的缺乏 |
(三)个体文化适应态度 |
(四)社会情感的依托 |
(五)学校培训的缺场 |
二、促进外来教师文化适应的策略分析 |
(一)构建合理的教师培训课程 |
(二)构建有效的社会支持网络 |
(三)外来教师个人的理性追求 |
第五章 拨云见日:对外来教师文化适应问题的综合探讨 |
一、外来教师的文化适应对于边境民族地区来说具有特殊特性 |
二、外来教师的文化适应呈现多类型的特点 |
(一)“归化”型教师 |
(二)“固执”型教师 |
(三)“融合”型教师 |
三、外来教师的文化适应受教师本身素养的影响 |
(一)该“主动”还是“被动”? |
(二)外来教师异域适应的最终归宿 |
四、文化适应三层面相互影响并共同作用于教学 |
结语对研究与自我的审视 |
一、 “我”研究什么?——对研究内容的反思 |
二、 “内”“外”有度——对研究身份的反思 |
三、 “我”还能做什么?——对后续研究的展望 |
(一)扩大研究对象数量与类型 |
(二)对研究对象进行长时间追踪 |
参考文献 |
(一)期刊论文类 |
(二)学术论文类 |
(三)着作类 |
(四)外文文献 |
(五)其他 |
附录 |
读硕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后记 |
(2)魏晋至隋唐琵琶文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文献综述 |
一、开风气之先——综合形态的音乐学、文学、文献研究 |
二、“琵琶”相关研究的成型期 |
(一)抛弃华夷之辩与雅俗之分的研究——学术心态的转关 |
(二)构拟与猜想——音乐学层面的还原性研究 |
(三)音乐史整理中的琵琶音乐及文学考证 |
三、近年来的“琵琶”相关研究 |
(一)“琵琶”作为研究对象的前提——学术心态的进一步转变 |
(二)新的研究视角与研究观念的产生 |
1.东亚视域内的琵琶相关研究 |
2.对琵琶乐人身世的人文性关注 |
3.乐器学角度的琵琶相关研究 |
4.琵琶律制的深入研究 |
四、“琵琶”与文学的关系研究——具有文学史倾向的研究 |
(一)琵琶音声美学的分类与界定 |
(二)古代琵琶曲名、调名的专题考证 |
(三)古代琵琶文学用词与技法关系研究 |
(四)琵琶文学文本研究 |
五、其他相关研究 |
(一)宫体诗与琵琶文学相关性研究 |
(二)琵琶文学与谶纬文学相关性研究 |
(三)琵琶文学之“观乐”研究 |
本章小结 |
上编:“琵琶文学”的概念、分期及产生 |
绪论——“琵琶文学”的概念界定 |
一、“琵琶”的语义 |
二、“琵琶文学”的概念 |
三、“琵琶文学”与“琵琶文献”的区分与关联 |
四、“琵琶文学”的分期 |
第一章 “琵琶文学”的分期与特征 |
一、秦汉时期的琵琶文学——魏晋至唐代琵琶文学的源头 |
二、魏晋及南北朝分治时期的“琵琶”概念辨析及其文学产生 |
(一)魏晋、南朝的琵琶书写:以“(阮咸)琵琶”为写作对象 |
(二)北朝的琵琶书写:以“曲项琵琶”“胡琵琶”为中心 |
三、隋唐之际的琵琶文学 |
四、唐代琵琶文学 |
(一)唐代琵琶文学的基础 |
1.唐琵琶的形制与名称的确立 |
2.唐琵琶乐的形成 |
(二)唐代琵琶文学的产生、构成与文学特征 |
1.“琵琶”的文学书写 |
(1)书写对象的多样化 |
(2)写作风格的多元化 |
(3)健康的文学气质:情欲书写的隐去 |
(4)新的体裁与写作方式的诞生——长篇琵琶叙事诗与一线三股模式 |
2.“阮咸”的文学书写 |
3.“五弦琵琶”的文学书写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文人对琵琶的接受心态及其文学产生 |
一、“(阮咸)琵琶”的接受与文学书写 |
(一)丝竹陶写与林下之风——魏晋及南朝文人对“(阮咸)琵琶”的接受 |
(二)“(阮咸)琵琶”音声与诗的关系——琵琶乐作为文学文本的生成方式 |
(三)“(阮咸)琵琶”的美学内涵:形如满月,音声掩抑 |
(四)“(阮咸)琵琶”的短暂失传及其怀古书写 |
二、“曲项琵琶”“胡琵琶”的接受与文学书写 |
(一)“曲项琵琶”“胡琵琶”在士人心态中的接受 |
1.作为异域之声的“曲项琵琶”——入侵的声音与乐器 |
2.作靡靡之音的“胡琵琶”——接受与轻蔑 |
3.作为盛世音声的“琵琶”——盛唐时期的与民共乐 |
(二)“曲项琵琶”“胡琵琶”及其后裔的文学书写 |
三、“五弦琵琶”的接受与文学书写——文学价值与音乐文献价值 |
(一)“五弦琵琶”的文学书写 |
(二)“五弦琵琶”文学书写的音乐学意义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文人与琵琶乐人的交游 |
一、文人与琵琶乐人的交游演变 |
二、琵琶乐对文学书写的直接影响 |
(一)“幽咽”“冻咽”的文学与音乐学解读 |
(二)“掩抑”的文学与音乐学解读 |
1.“掩抑”的文本来源 |
2.“掩抑”与演奏技法的可能性关联 |
本章小结 |
下编:“琵琶文学”的构成:情境与文本 |
第四章 “琵琶文学”的现实情境与抽象情境 |
一、情境的界定及意义 |
二、公共情境 |
(一)音乐制度中的琵琶及其文学书写 |
(二)作为贡物的琵琶及其文学书写 |
1.作为贡物的“扞拨”及文学书写 |
2.作为贡物的琵琶乐曲及其文学书写 |
三、私人情境 |
四、界限不明的情境 |
(一)从私人情境到公共情境 |
(二)从公共情境到私人情境 |
(三)未知的交流——“潜听琵琶诗”的创作情境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魏晋至隋唐时期琵琶诗、赋的演变 |
一、唐以前的琵琶诗、赋对唐代琵琶诗、赋的影响 |
(一)取法之难——主要写作对象的转换与因袭模拟 |
1.魏晋、南朝、隋唐之际琵琶赋的文学成就 |
2.因袭与板滞化倾向 |
(二)美学范式与情感主题的继承 |
1.美学范式的继承:掩抑 |
2.情感主题的继承:和亲故事与苦役主题 |
二、唐代琵琶诗的文学养料 |
(一)从宫体诗到唐代琵琶诗、赋的容色书写 |
1.宫体诗的定义与写作动机 |
2.承袭与新变——情欲视角的隐去 |
3.唐琵琶诗的容色书写 |
(二)从《陇头歌》到“陇水”“幽咽”等意象 |
(三)从“夜听妓”“听邻妓”诗到潜听琵琶诗 |
三、唐代琵琶诗的模式化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琵琶叙事文学的类别及其特征 |
一、琵琶叙事文学中的神秘色彩——包含谶纬叙事的琵琶叙事 |
二、琵琶叙事中的传奇色彩——琵琶乐人与乐曲的身世记录 |
(一)乐人与乐曲的身世叙事——以史料笔记为中心 |
1.身世与世道的双重慨叹 |
2.自在的身份与琵琶伎的性情描写 |
3.琵琶乐曲的身世书写——“新翻” |
(二)琵琶叙事诗的一线三股:乐人、听众、曲情的三重叙事 |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附录:魏晋至隋唐时期的“琵琶”所指乐器图像 |
致谢 |
(3)飞马般的灵魂(长篇小说)(论文提纲范文)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4)“人并非生而为人,教而为人” ——伊拉斯谟儿童教育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引言 |
一、选题缘由 |
(一)学术研究空间的发现:伊拉斯谟儿童教育观 |
(二)现实的考量:个人学术兴趣与职业关注 |
二、文献综述 |
(一)学界对伊拉斯谟着述的整理与翻译 |
(二)学界的相关学术研究动态与成果评介 |
三、概念界定 |
(一)儿童的含义 |
(二)文雅教育与礼仪教育的内涵 |
(三)儿童教育观的解读 |
四、研究问题与研究意义 |
(一)研究问题 |
(二)研究意义 |
五、研究方法论与研究方法 |
(一)研究方法论 |
(二)研究方法 |
六、研究创新与框架安排 |
(一)创新之处 |
(二)研究框架 |
第一章 教育观念之生发 |
一、社会性之源:欧洲时代脉搏的泵压 |
(一)社会冲击与新需求 |
(二)思想知识的变革 |
二、个性化起点:伊拉斯谟的人生行路与儿童教育情怀的共鸣 |
(一)私生子身份的困扰 |
(二)儿童时代的教育与体悟 |
(三)成年际遇与儿童教育理想的开启 |
(四)“伊拉斯谟精神”与人生理想的崩灭 |
三、历时与共时性之基石:伊拉斯谟儿童教育观之学养渊源 |
(一)历时性之基:古典时代的教育智慧 |
(二)共时性之基:同时代人思想的共鸣 |
第二章 成为至善完人:一体多面的教育目的论 |
一、“认识你自己”:人性的重塑 |
(一)人的可教性:儿童教育的可能性 |
(二)人的地位:儿童教育的特殊性 |
(三)人性之善与“无定”论:儿童教育的必要性 |
二、灵魂之美:新的“宗教人”之求 |
(一)身体与灵魂的相应性:宗教人的目的 |
(二)培养有教养的灵魂:柏拉图灵魂观念之维的拓展 |
(三)宗教虔诚与古代知识之用 |
三、宗教人的目的具象化:美德之求 |
(一)君主美德镜鉴的特殊性 |
(二)宗教与道德教育的并轨 |
四、人的担当:政治与社会秩序之求 |
(一)儿童的社会责任教育 |
(二)作为社会舵手的君主责任教育 |
第三章 基于性别区隔的教育内容与性别教育祛“魅”的开启 |
一、教育之基:精英男童教育 |
(一)献给贵族:儿童教育的阶级性之维 |
(二)献给男童:儿童教育对象的特殊性与全民性超越 |
二、以文习德:文雅教育 |
(一)文雅教育的核心:语言文法的习得 |
(二)文雅教育的第一步:语音习得 |
(三)文雅教育的进阶段:文字习得与书写训练 |
(四)文雅教育的深度拓展:经典作品的阅读 |
(五)文雅教育的实践:演讲与写作 |
三、以外促内,知行合一:行为——礼仪教育 |
(一)社会区分的标识:行为-礼仪教育的阶级性 |
(二)“眼睛是心灵的窗户”:身体教育的向度 |
(三)行为-礼仪教育的功用和异化 |
四、因教育而智慧:划时代的女孩教育 |
(一)女孩教育的六大处方 |
(二)“皮格马利翁效应”:女孩教育的旨趣 |
(三)教育机会平等:女孩教育的价值 |
第四章 中庸而和缓的儿童渐进教育范式 |
一、早教习得与循序教育 |
(一)早教与儿童心灵塑形 |
(二)循序教育与儿童教育自觉 |
二、游戏教学与寓教于乐 |
(一)游戏教学法 |
(二)辩证的“快乐教育” |
三、实用的知识-活动习得体系 |
(一)作品整理与分类 |
(二)善用记忆力与记笔记 |
(三)模仿、效法与自觉练习 |
四、善用奖惩与反对体罚 |
(一)奖惩手段的辩证使用 |
(二)体罚教育批判与慈爱教育 |
五、尊重个性与团体竞争 |
(一)因材施教:儿童中心主义 |
(二)团体竞争:儿童内在高贵灵魂的释放 |
第五章 身边人原则:基于父母、教师重要性的教育环境论 |
一、成为父母:儿童成长需求的第一环境 |
(一)不良家庭照顾:父母角色的分化与校正 |
(二)儿童教育的首任责任人:母亲的职责 |
(三)优生优育与榜样的力量:父亲的职责 |
二、成为良师:儿童成长需求的第二环境 |
(一)仅次于国王:教师的社会地位论 |
(二)高贵之师:教师职业资格要求 |
(三)慈父:师生关系模式的基调与批判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学期间主要学术成果 |
后记 |
(5)日记画中的幼儿园生活 ——基于儿童视角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缘由 |
一、好奇:儿童眼中的幼儿园生活是怎样的? |
二、追问:幼儿园生活真的是儿童喜欢的吗? |
三、思考:该如何探寻幼儿对在园生活的体验? |
第二节 研究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实践意义 |
第三节 概念界定 |
一、儿童视角 |
二、日记画 |
三、幼儿园生活 |
第四节 文献综述 |
一、儿童视角下的幼儿园生活相关研究 |
二、日记画的相关研究 |
三、已有研究的启示 |
第五节 研究方案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内容 |
三、研究对象 |
四、研究方法 |
第六节 研究的信效度及伦理问题 |
一、研究的信效度 |
二、研究的伦理问题 |
第二章 有笑有忧的游戏活动 |
第一节 笑逐颜开的嬉戏 |
一、对游戏同伴的喜爱 |
二、低结构新颖材料的探索 |
三、贴近生活情境的体验 |
四、参与游戏安排的期待 |
第二节 一筹莫展的游戏 |
一、注重结果的游戏评价 |
二、失去自主的游戏权利 |
三、无法自洽的游戏名称 |
四、未被尊重的游戏精神 |
第三章 喜忧参半的生活活动 |
第一节 轻松自在的日子 |
一、积极参与的过渡 |
二、向往自然的天性 |
三、主动自由的选择 |
四、满足需要的意愿 |
第二节 闷闷不乐的限制 |
一、不尽相同的惩罚 |
二、被动听从的规定 |
三、习以为常的催促 |
四、无处不在的监控 |
第四章 又爱又怵的美术教学活动 |
第一节 全情投入的艺术 |
一、感受美的欢乐 |
二、表达美的畅快 |
三、创造美的欣喜 |
第二节 无可奈何的束缚 |
一、条条框框的限定 |
二、脱离生活的绘画 |
三、小心翼翼的背面 |
第五章 总结与反思 |
第一节 儿童视角下的幼儿园生活 |
一、游戏活动占比大,正向情绪体验多 |
二、生活活动占比次之,正负情绪体验持平 |
三、美术教学活动占比最低,负向情绪体验多 |
第二节 幼儿喜欢的幼儿园生活 |
一、立足生活 |
二、积极参与 |
三、向往自然 |
四、满足需要 |
五、期待自主 |
六、渴望同伴 |
七、追求审美 |
第三节 儿童视角下幼儿园生活的反思 |
一、缺少自主与自由 |
二、缺少尊重与信任 |
三、缺少灵活与变通 |
四、缺少个性与包容 |
第四节 何以让幼儿在幼儿园快乐生活 |
一、相信幼儿是积极的体验者 |
二、肯定儿童视角对幼儿园生活的价值 |
三、寻求成人权威与儿童视角的契合点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成果 |
致谢 |
(6)中国民间爱情叙事诗的叙事研究 ——以12个民族的爱情叙事诗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民间爱情叙事的分类与题材来源 |
1.1.1 民间爱情叙事诗的几种分类 |
1.1.2 民间爱情叙事诗题材的来源 |
1.2 中国各民族民间爱情叙事诗的相互影响 |
1.2.1 主体民族民间文学作品对少数民族民间爱情叙事诗的影响 |
1.2.2 各民族民间爱情叙事诗的相互影响 |
1.3 多元文化交流视野下中国民间爱情叙事诗的价值 |
1.3.1 思想价值 |
1.3.2 审美价值 |
1.3.3 娱乐价值 |
1.3.4 教育价值 |
1.3.5 认同价值 |
1.3.6 遗产与开发价值 |
1.4 本论文研究的目的、意义、现状与方法 |
1.4.1 选题缘由、研究目的与意义 |
1.4.2 研究现状 |
1.4.3 研究资料来源、研究对象与方法 |
第2章 中国民间爱情叙事诗的叙事结构 |
2.1 中国民间爱情叙事诗的表现层—角色模式 |
2.1.1 中国民间爱情叙事诗的行动元模式 |
2.1.2 民间爱情叙事诗的行动元与角色 |
2.2 中国民间爱情叙事诗的中阶层(一)——叙事程序 |
2.2.1 民间爱情叙事诗的合取性叙事程序 |
2.2.2 民间爱情叙事诗“三合一体”的叙事序列 |
2.3 中国民间爱情叙事诗的中阶层(二)——叙事模式 |
2.3.1 民间爱情叙事诗的离合型叙事组合 |
2.3.2 民间爱情叙事诗的圆形叙事模式 |
2.4 中国民间爱情叙事诗的深层—符号矩阵 |
2.4.1 民间爱情叙事诗的符号矩阵 |
2.4.2 民间爱情叙事诗二元对立的深层结构 |
第3章 中国民间爱情叙事诗的叙事手法 |
3.1 韵及韵散结合的叙事手法 |
3.1.1 韵文体 |
3.1.2 韵散相间体 |
3.2 问答式的叙事技巧 |
3.2.1 问答叙事类型 |
3.2.2 问答主体类型 |
3.3 开篇与结尾的叙事方法 |
3.3.1 开篇的叙事传统 |
3.3.2 结尾的叙事技巧 |
第4章 中国民间爱情叙事诗的叙事程式 |
4.1 词语程式 |
4.1.1 数字程式 |
4.1.2 时间程式 |
4.1.3 人物名称程式 |
4.1.4 比喻的修辞程式 |
4.2 句法程式 |
4.2.1 排比平行 |
4.2.2 递进平行 |
4.3 主题程式 |
4.3.1 “诞生”的主题程式 |
4.3.2 “成长”的主题程式 |
4.4 引导性程式 |
4.4.1 引言性开头程式 |
4.4.2 引导切换的程式 |
4.4.3 引导话语模式的程式 |
第5章 中国民间爱情叙事诗的叙事时空 |
5.1 民间爱情叙事诗的叙事时间 |
5.1.1 时序 |
5.1.2 叙述节奏 |
5.1.3 叙述频率 |
5.1.4 爱情叙事诗的时间意识 |
5.2 民间爱情叙事诗的叙事空间 |
5.2.1 民间爱情叙事诗空间类型 |
5.2.2 民间爱情叙事诗空间类型的特征 |
5.2.3 空间的叙事功能 |
5.2.4 空间的象征意义 |
第6章 中国民间爱情叙事诗的叙事原型 |
6.1 分离阶段-分离的动机及手段 |
6.1.1 与现实世界的分离 |
6.1.2 与陌生世界的分离 |
6.2 阈限阶段-考验 |
6.2.1 阈限时空 |
6.2.2 阈限生活 |
6.3 融合阶段-团圆 |
6.3.1 象征性死亡与再生 |
6.3.2 其他融合手段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A:我国部分民间爱情叙事诗名单 |
附录 B:我国部分民间爱情叙事诗的行动元划分情况 |
附录 C:维吾尔民间叙事诗在十二木卡姆歌词中的分布情况 |
致谢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7)别说我不在乎 ——安静的课堂游离者教育叙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论 |
一、研究意义 |
(一) 丰富游离者的内涵与有关研究领域 |
(二) 为研究对象发声并促其回归课堂 |
二、研究现状与评析 |
(一) “游离者”的研究概述 |
(二) “类似游离者”的研究概述 |
(三) 已有研究简评 |
三、研究方法选择 |
(一) 教育叙事研究 |
(二) 研究思路的构建 |
(三) 亲历教育叙事研究 |
第一章 偶然的相识 |
一、与黎晚的偶然 |
二、慢慢觉知 |
(一) 游离者的样子 |
(二) 安静的课堂游离者的识别 |
(三) 本文的安静的课堂游离者 |
第二章 沉静与桎梏背后的“孤独求解” |
一、情境:黎晚和她的自律班级 |
二、游离之始:没有人懂我 |
(一) 课堂上的“我” |
(二) 桎梏 |
(三) “难打”的招呼 |
三、遭遇:被边缘化 |
四、未来:简单规划 |
五、他者眼中的黎晚 |
六、探寻:黎晚安静游离带来的教育启示 |
(一) 给予独特关心 |
(二) 尊重:及时回应 |
(三) 进行人际交往指导 |
第三章 矛盾与误解中为“存在”而斗争 |
一、情境:陈艳和她的寄宿中学 |
二、游离之路:复杂的生活 |
(一) 无法摆脱的“惯性” |
(二) 怨恨 |
(三) 原生家庭 |
三、遭遇:矛盾 |
四、未来:一直走下去 |
五、他者眼中的陈艳 |
六、探寻:陈艳的安静游离带来的教育启示 |
(一) 加强家校沟通与共育 |
(二) 保护隐私,不伤自尊 |
(三) 激发内部学习动机 |
(四) 抛弃“比较”,让“她”存在 |
(五) 引导集体舆论,优化班级人文环境 |
第四章 在落差与压力下寻求归属与未来 |
一、情境:岳东及其插班 |
二、游离之因:新环境新挑战 |
(一) 心的归属 |
(二) 别处的风景 |
三、遭遇:不平 |
四、未来:不是梦 |
五、他者眼中的岳东 |
六、探寻:岳东安静游离带来的教育启示 |
(一) 适应新环境,增强归属感 |
(二) 注重提升学生的注意品质 |
(三) 公正对待每个学生 |
第五章 安静的课堂游离者背后的审思 |
一、变与不变:对安静游离的思考 |
(一) 为何必须转变学生的安静游离状态 |
(二) 别说我不在乎:安静游离者不变的心理诉求 |
二、面对:对回归课堂的审视 |
(一) 认识你自己:参与者与旁观者双重视角 |
(二) 沉浸课堂:融入式体验 |
(三) 平等爱前提下注重情感倾斜 |
(四) 建构人文关怀型的班集体 |
(五) 重拾“人是目的”的教育本质 |
参考文献 |
附录: 访谈提纲 |
附录一: 安静的课堂游离者访谈提纲 |
附录二: 班主任/教师访谈提纲 |
附录三: 家长访谈提纲 |
攻读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致谢 |
(8)他乡(论文提纲范文)
上篇 |
一 |
二 |
三 |
四 |
彼此 |
五 |
六 |
七 |
八 |
跌宕 |
九 |
十 |
十一 |
十二 |
十三 |
下篇 |
十四 |
十五 |
十六 |
十七 |
十八 |
十九 |
二十 |
二十一 |
二十二 |
二十三 |
二十四 |
谁起了反叛之心 |
二十五 |
二十六 |
二十七 |
二十八 |
二十九 |
三十 |
三十一 |
三十二 |
人生若只如初见 |
三十三 |
断章,或者浮云 |
三十四 |
亲爱的某 |
(9)亚里士多德公民教育思想及其当代启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及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三、研究思路及方法 |
四、论文创新及不足 |
第一章 新时代公民道德教育的现实境遇与亚里士多德智慧 |
第一节 新时代公民道德教育的相关概念 |
一、公民道德 |
二、公民道德教育 |
三、新时代公民道德教育 |
第二节 新时代公民道德教育面临的困境 |
一、公民道德认知模糊 |
二、公民道德行为失范 |
三、公民道德实践知行不一 |
第三节 新时代公民道德教育面临困境的原因 |
一、公民道德资源的理论供给不足 |
二、公民道德资源的制度供给不足 |
三、公民道德资源的实践供给不足 |
四、新时代公民道德教育与亚里士多德公民教育 |
第二章 亚里士多德公民教育的目的 |
第一节 人的本性与目的 |
一、自然目的论 |
二、人本质上是理性的动物 |
三、人在本性上是政治动物 |
四、公民的本质 |
第二节 城邦的本性与目的 |
一、城邦本质论 |
二、城邦有机论 |
三、城邦目的论 |
第三节 幸福及其实现 |
一、幸福的本质 |
二、好人与好公民 |
三、公民教育 |
第三章 亚里士多德公民教育的内容指向 |
第一节 伦理德性 |
一、伦理德性的养成 |
二、伦理德性是一种品质 |
三、伦理德性与中庸 |
第二节 实践智慧 |
一、实践理性与实践智慧 |
二、伦理德性与实践智慧 |
三、实践智慧的构成要素 |
第三节 理论智慧 |
一、沉思与幸福 |
二、沉思的生活与道德 |
第四章 亚里士多德公民教育的自然进路 |
第一节 天赋培育 |
一、婚姻与怀孕期 |
二、婴幼儿期(0-7岁) |
第二节 习惯养成 |
一、少年期(7-14岁) |
二、青年时期(14-21岁) |
第三节 理性教育 |
一、教育课目主要是伦理学与政治学 |
二、教育的主体是政治学家 |
三、教育的目的是闲暇 |
第五章 亚里士多德公民教育的生成路径 |
第一节 正义:城邦原则 |
一、政治正义 |
二、优良城邦 |
三、优良政体 |
第二节 友爱:城邦纽带 |
一、友爱及其类型 |
二、友爱与自爱 |
三、政治友爱与城邦正义 |
第三节 法治:良法善治 |
一、德法合一 |
二、人治还是法治 |
三、法治的本质内涵 |
第六章 亚里士多德公民教育思想的当代启示 |
第一节 亚里士多德自由教育思想的当代启示 |
一、自由教育 |
二、德福一致 |
三、个人幸福与人民幸福 |
第二节 亚里士多德自然教育思想的当代启示 |
一、自然教育 |
二、德育为本 |
三、全员育人 |
第三节 亚里士多德生活教育思想的当代启示 |
一、生活教育 |
二、德行有用 |
三、制度正义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在读期间相关成果发表情况 |
(10)5-6岁儿童眼中的自由(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缘由 |
1.1.1 基于儿童渴望自由 |
1.1.2 成人对儿童的自由和儿童对自由的理解存在冲突 |
1.1.3 基于教育自由的异化现象 |
1.1.4 基于自身对儿童视角的兴趣和思考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核心概念界定 |
1.3.1 儿童的视角 |
1.3.2 自由 |
1.4 研究现状分析 |
1.4.1 关于儿童视角国外研究现状 |
1.4.2 关于儿童视角国内研究现状 |
1.4.3 关于自由的研究 |
1.4.4 相关研究方法 |
1.5 理论基础 |
1.5.1 新童年社会学提供了审视儿童的新视角 |
1.5.2 现象学贯穿研究的过程 |
1.6 研究方案 |
1.6.1 研究目标、内容和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1.6.2 拟采取的研究方法(或技术路线、实验方案) |
1.6.3 资料整理与分析的方法 |
1.6.4 研究对象 |
1.6.5 研究伦理 |
2 5-6岁儿童对“自由”的理解 |
2.1 5-6 岁儿童对“自由”的定义 |
2.1.1 儿童对“自由”的定义 |
2.1.2 儿童对自由的定义形式 |
2.1.3 儿童眼中自由的事物 |
2.2 5-6 岁儿童眼中“自由”的类型 |
2.2.1 消极自由与积极自由 |
2.2.2 身体自由与表达自由 |
2.2.3 绝对自由与相对自由 |
2.3 5-6 岁儿童对自由权利的认识 |
2.3.1 儿童决定的自由 |
2.3.2 儿童选择的自由 |
2.4 5-6 岁儿童对“自由”的价值认识 |
2.4.1 自由能够使人精神愉悦 |
2.4.2 自由代表着重要的人 |
2.4.3 自由能够满足物质上的需求 |
2.5 5-6 岁儿童对“自由”的感受和体验 |
2.5.1 儿童自由时的心理感受 |
2.5.2 老师给予自由时儿童的心理感受 |
2.5.3 爸妈给予自由时儿童的心理感受 |
2.5.4 当自由与规则冲突时的感受 |
2.6 5-6 岁儿童对“自由”的场所的认识 |
2.6.1 幼儿园 |
2.6.2 家里 |
3 5-6 岁儿童对“自由”的理解特点及影响因素 |
3.1 5-6 岁儿童对自由的理解特点 |
3.1.1 对自由理解的共同点 |
3.1.2 对自由理解的差异性 |
3.2 影响5-6 岁儿童对自由理解的因素 |
3.2.1 儿童自身 |
3.2.2 家庭 |
3.2.3 幼儿园 |
3.2.4 社会 |
4 讨论 |
4.1 成人掌控下的自由——“自由”不再是自由 |
4.1.1 自由的缺失 |
4.1.2 自由的泛滥 |
4.2 保障儿童自由的决定因素——自由与权力、规则的平衡 |
4.2.1 教育的权力与儿童的自由保持平衡 |
4.2.2 教师需要平衡规则与自由的关系 |
4.3 基于哲学视野中儿童的自由 |
4.3.1 儿童认为自由是有规则的 |
4.3.2 儿童眼中的自由与情感紧密联系 |
4.3.3 儿童认为“有价值的东西是自由的” |
4.3.4 儿童眼中的自由是消极自由与积极自由的结合 |
4.3.5 儿童眼中的自由与大自然密不可分 |
4.3.6 儿童认为自由是自己拥有一定的选择权与决定权 |
5 我”希望的自由——儿童眼中的自由对当今幼儿教育的启示 |
5.1 “我”希望的自由——基于幼儿园场域 |
5.1.1 教师应给予儿童真正的自由 |
5.1.2 教师需要转变观念 |
5.1.3 教师需创设自由宽松的环境 |
5.1.4 教师需正确处理自由与规则的关系,把握适度自由的原则 |
5.2 “我”希望的自由——基于家庭场域 |
5.2.1 给予儿童真正的陪伴 |
5.2.2 给予儿童更多的自由的时间、空间 |
5.2.3 给予儿童宽松的环境 |
6 研究反思 |
6.1 研究方法的反思 |
6.1.1 资料收集方面 |
6.1.2 资料分析方面 |
6.2 研究写作的反思 |
6.2.1 写作方面 |
6.2.2 未来研究的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
附录二 |
附录三 |
附录四 |
致谢 |
四、享有丰富的内心安静(论文参考文献)
- [1]边境民族地区外来教师文化适应的个案研究[D]. 唐婉琳. 广西师范大学, 2021(12)
- [2]魏晋至隋唐琵琶文学研究[D]. 吴梦雅.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2021(10)
- [3]飞马般的灵魂(长篇小说)[J]. 夏榆. 作品, 2021(02)
- [4]“人并非生而为人,教而为人” ——伊拉斯谟儿童教育观研究[D]. 尹璐. 东北师范大学, 2020(06)
- [5]日记画中的幼儿园生活 ——基于儿童视角的研究[D]. 刘迪迪. 湖南师范大学, 2020(01)
- [6]中国民间爱情叙事诗的叙事研究 ——以12个民族的爱情叙事诗为中心[D]. 哈司依提·艾迪艾木. 新疆大学, 2020(06)
- [7]别说我不在乎 ——安静的课堂游离者教育叙事研究[D]. 李丽. 华中师范大学, 2020(02)
- [8]他乡[J]. 付秀莹. 当代(长篇小说选刊), 2020(02)
- [9]亚里士多德公民教育思想及其当代启示研究[D]. 孙玉红. 南京师范大学, 2020(05)
- [10]5-6岁儿童眼中的自由[D]. 张成扬. 四川师范大学, 20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