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世纪的钟声在召唤

新世纪的钟声在召唤

一、新世纪钟声在召唤(论文文献综述)

罗颖[1](2021)在《叶辉诗歌论》文中研究说明

李小刚[2](2020)在《尤金·奥尼尔戏剧在现当代中国的接受和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尤金·奥尼尔(Eugene O’Neill,1888-1953)是20世纪美国首屈一指的表现主义戏剧巨匠、民族戏剧的奠基人和世界文学史上里程碑式的人物。作为一名多产的剧作家,他在近40年的戏剧创作生涯中,撰写了50余部剧作、大量的戏剧理论和诗歌作品,一生荣获四次普利策戏剧奖,并于1936年荣膺诺贝尔文学奖,成为第一位也是迄今为止唯一获此殊荣的美国剧作家。他与阿瑟·米勒(Arthur Miller,1915-2005)、田纳西·威廉斯(Tennessee Williams,1911-1983)一起被誉为20世纪美国最优秀的三大剧作家;评论界称他们三人“共同将美国戏剧的重要性扩展到本国以外的天地,同时也为世界各地的当代剧作家提供了戏剧成就的标准。”[1]奥尼尔对于中国戏剧的影响也是毋庸置疑的,他直接推动了中国戏剧的现代性转型;20世纪30年代他对中国戏剧的影响集中体现为对洪深和曹禺两位大师戏剧创作的影响,80年代则主要表现为对中国“探索派”剧作家和导演的影响。因此,在当前中西跨文化戏剧交流语境下,对奥尼尔戏剧在中国的接受、影响进行全面系统的研究是极为必要的。本文试图从比较文学接受理论视角出发,在文本细读的基础上,采用比较文学“影响研究”的方法,对奥尼尔戏剧在中国的译介、研究、演出和影响的状况进行系统梳理和概括,重点探讨奥尼尔的《早餐之前》《天边外》《安娜·克里斯蒂》《榆树下的欲望》《进入黑夜的漫长旅程》以及《琼斯皇》《毛猿》《奇异的插曲》《上帝的儿女都有翅膀》等表现主义剧作在中国的接受和影响,以完整勾勒奥尼尔及其戏剧在中国升降起伏的接受轨迹曲线,展现奥尼尔及其戏剧在中国接受、影响的全景式图景。全文分为五章,分别阐述奥尼尔其人其作、奥尼尔戏剧在中国的译介、研究、演出等接受情况,以及奥尼尔戏剧对当代中国戏剧产生的巨大影响。第一章从比较文学流传学的角度研究“放送者”奥尼尔及其戏剧创作历程。奥尼尔作为表现主义文学的代表作家,由于其爱尔兰裔美国人的身份,无法真正融入美国社会文化当中,永远是一个游走于美国社会边缘的“他者”、忧郁的悲剧作家;他的戏剧创作经历了三个不同阶段;在创作中他充分吸收古代先贤哲思的营养,继承前辈的文学遗产和戏剧传统,在戏剧创作实践中充分运用表现主义戏剧手段来挖掘、表现人物心灵深处的思想、情绪和意念,凸显出人物内心世界表现上的巨大张力。第二章从译介学角度出发,对奥尼尔戏剧在中国的译介进行研究。奥尼尔戏剧的中国译介主要划分为四个阶段:20年代译介的序幕、30年代的第一次译介热潮及蓬勃发展阶段、40至70年代译介的低谷期、新时期以来奥剧译介第二次高潮及多元发展阶段。同时,本文对奥尼尔同一源语剧作、风格迥异的中译版本进行比照,以考察译者们所采用的殊异的翻译策略;阐明两次“奥尼尔热”期间,翻译界对于奥剧的翻译是以戏剧文学而非舞台演出为导向,其宗旨是仅将翻译的戏剧文本当作文学作品来赏读,而非当作剧场文本进行舞台演出。第三章主要阐述奥尼尔及其戏剧在中国的研究情况,主要对奥剧研究形式的接受状况进行梳理总结。从历时角度考察,相似的是在30年代和80年代的两次“奥尼尔热”期间,掀起了两次奥尼尔研究热潮;从共时角度考察,1980年代以来,随着“二度西潮”的兴起和国内、国际尤金·奥尼尔学界的交流与融合日趋频仍,奥尼尔戏剧研究逐步趋于精细化、纵深化、专题化和数据化;研究视角更加宽广,研究方法日趋丰富多元,并且呈现出向跨学科、跨文化视角转变的态势。学界从多角度、运用多方法对奥尼尔及其剧作进行深度开掘和现代阐发,标志着中国的奥尼尔戏剧研究进入一个更为宽广的领域。第四章集中阐释奥剧在中国的搬演情况,主要从演出概况、导演构思及舞台呈现三个维度出发,重点考察新时期以来奥剧如《榆树下的欲望》和《安娜·克里斯蒂》的话剧改编演出和戏曲移植性改编演出概况;同时观照奥尼尔其它经典剧作《早餐之前》《天边外》近年来在中国的演出情况,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展现奥尼尔及其剧作在中国的受欢迎程度和舞台接受状况。第五章深入探讨奥尼尔戏剧对当代中国戏剧的影响。奥剧的译介、研究和舞台搬演呈现出的是奥尼尔戏剧在中国的整体接受状况,那么在此接受的基础上,奥尼尔戏剧必然会对中国戏剧尤其是对中国戏剧的现代性转型产生深远的影响。80年代是中国戏剧现代性转型再度勃兴的关键期,这一时期奥尼尔戏剧对当代中国戏剧的影响具体体现为对“探索派”剧作家李龙云和李杰戏剧创作的影响,尤为集中地体现在李龙云的《荒原与人》和李杰的《古塔街》对奥尼尔表现主义戏剧手段的创造性援用和创新性发展之上。

杨安文[3](2020)在《柏桦诗歌在海外的译介与接受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坚定文化自信,推进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大力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中国文化和中国文学“走出去”已成为新时代的迫切要求。诗歌历来是文学的重镇。根植于中国博大精深之传统文化的中国当代诗歌,既折射了中国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变迁,也反映了当代诗人富有时代特色的精神面貌、思想情感和艺术追求。当代诗人不断进行着汉语语言自身的试验,不断尝试语言的自我解放和边界突破,展现出中国当代诗歌在语言、文学和文化等领域独特的风貌和价值。在中国文学“走出去”、中外文学交流、互鉴的历史进程中,中国当代诗歌应该大力展现其独特魅力和价值。然而,长期以来,国内外学界多关注中国古典诗歌,而对中国当代诗歌未给予应有的重视,对中国当代诗歌尤其是“后朦胧”诗歌的海外译介更是关注不够。柏桦被普遍认为是“后朦胧”诗人杰出代表,是国内最优秀的抒情诗人之一,也是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最早被译介到国外并得到关注的当代诗人之一。本研究以诗人柏桦为研究对象,以比较文学译介学研究方法,通过对柏桦及其诗歌在海外的译介、传播与接受的现状及特征作全面深入的考察分析,管窥中国当代诗歌在海外译介与接受的总体现状,探究其在海外的传播途径及接受规律,从而提出了更为切实可行的中国当代诗歌对外译介模式、方法与策略。同时,从翻译研究和比较文学变异学研究视角,采用文本细读和对比研究方法,以柏桦诗歌英译文本为研究对象,开展诗歌翻译对比研究和诗歌翻译变异研究,从语言学层面分析诗歌翻译的策略运用,探究国内外诗歌译者在文本解读和翻译策略选择上的差异,寻求既能保留中国当代诗歌本真和特色、又能为英语世界所接受的翻译策略,并从翻译阐释学的理论视角探析诗歌翻译对于诗歌文本解读与意义建构的重要意义。本研究首先对国内外以各种语言出版、发表的柏桦作品译介和相关研究资料进行穷尽式搜集、整理和爬梳。通过对柏桦生平、创作历程、各时期诗学观和诗歌特点以及国内相关研究的系统梳理,建构国内柏桦形象,并以此作为译介研究背景参照,重点以第一手外文材料为文献基础,全面、系统地梳理柏桦及其诗歌在海外及港台地区的译介、传播和接受状况。研究发现柏桦诗歌海外译介呈现出诸多特点。第一,柏桦是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最早被译介到国外并得到较多关注的当代诗人之一。究其原因,除了柏桦自身80年代末到90年代在国内诗坛的声名与影响因素之外,还与外语专业出身的柏桦所具有的强烈的对外译介和交流意识有关。第二,柏桦早期诗歌在荷兰、德国、法国等欧洲国家译介和发表较早,在英语国家则稍晚。这与当时旅居欧洲国家的知名诗人北岛和张枣的大力引荐密切相关,尤其是北岛及其主导的海外文学杂志《今天》及“今天”基金会,对推动包括柏桦在内的中国当代优秀诗人走向世界起到了重要作用。第三,柏桦诗歌译介涉及的译者人数较多,但专注于柏桦诗歌翻译且与其配合默契的译者很少。柏桦目前在海外发表或出版的译诗反响平平,没有带来犹如原诗给国内读者带来的冲击和感受,这至少应当部分归结为翻译问题。笔者认为,许多译诗没能体现柏桦诗歌中独特的声音和气质,没有彰显出其独特的语言风格。第四,从翻译主体来看,柏桦诗歌翻译大部分是由外国汉学家译者或诗人译者独立完成,中外译者合作翻译很少。然而,外国译者独立翻译完成的译本或多或少反映出译者对原诗的理解存在障碍。就汉语诗歌翻译而言,以译入语为母语的外国译者原本就不多,要想寻得一位中文语言能力强、翻译技艺高超同时还能配合默契的理想译者更是难上加难。所以,即使外国译者值得依靠,中国当代诗歌的对外译介也不能完全指望他们,国内译者必须承担其应有的责任。笔者并不赞同由国内译者单独翻译,但认为基于彼此信任、理解和良性沟通的中外译者合作翻译是理想的翻译模式。第五,柏桦诗歌对外译介在网络媒介的利用方面还远远不够。这也是绝大部分中国当代诗人对外译介存在的问题。在网络信息时代,中国当代诗歌要想更好地为海外读者所了解和接受,就必须努力克服外语障碍,利用好网络媒介与外国读者和诗人加强直接的互动交流。其次,本研究对柏桦及其诗歌在海外的接受状况进行了考察分析。研究发现,就翻译文本的选择来看,外国译者选择翻译的诗歌文本与柏桦推荐翻译的诗歌文本之间存在不小差异,这既反映了外国读者(译者)独立的审美判断,也反映出他们异国的、独特的审美趣味。因此,就对外译介的角度来说,译者(或编者)在做翻译选本的时候,不能完全站在自身的审美角度,还要适度考虑外国读者的审美需求和期待视野。此外,从海外学者对柏桦诗歌的研究现状来看,他们的研究普遍紧密结合中国的社会、政治和文化语境,关注诗歌所反映的历史和社会现实,总体呈现出意识形态解读的倾向,体现出外国读者典型的意识形态偏见和“他者”想象。中国当代诗歌在国际社会接受的过程中,遭遇意识形态偏见不可避免,我们需要以更加优秀的诗歌文本来予以消解。然而,外国读者对“古典”和“异国”的偏好却值得我们重视,这正是宇文所安(Stephen Owen)所说的世界诗歌不能丢失的所谓“民族性”或“本土性”的体现,反映了外国读者的阅读期待。同时值得注意的是,他们在关注社会文化语境的同时,也注重文本细读,强调诗歌研究必须深入诗歌文本,不能重“语境”轻文本,不能忽视诗歌本体(诗歌的语言、内容、形式、音韵等)的研究。再次,本研究以柏桦诗歌英译为例开展了多译本对比研究、翻译变异研究以及中外译者合作翻译研究,并从阐释学理论视角探析了诗歌翻译对于诗歌意义建构的意义。研究发现,不同译者的翻译风格差异明显,对原文的理解各有不同,对原诗的形式、内容、情感、节奏和意境的传递各有高下。中国译者对原诗文本的理解、音乐性的感知与转换表现出明显优势,外国译者在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和结构的有效转换上具有优势。但在笔者看来,真正实现了诗意的有效转换,传递了原诗丰富的艺术内涵和诗人独特而丰满的思想情感的译文则仅来自少数具有“创造性”特质的翻译,如霍布恩的译文。笔者从比较文学变异学理论视角分析了霍布恩译本在中西文学传统和思维方式上体现出的文化过滤以及文化误读、误译,强调要正确认识诗歌翻译中的“变异”现象。笔者认为,恰恰是译本的“变异”——翻译中的“创造性叛逆”,造就了译入语读者能够接受的译文,让原作在异国文学中获得新生。此外,笔者还从阐释学理论的视角探析了诗歌翻译对于诗歌意义构建的重要意义,并指出诗人、译者、评论者和读者都应该以开放的心态看待诗歌翻译,留给译者创造性阐释和语言转换的充足空间。最后,本研究运用皮埃尔·布尔迪厄(Pierre Bourdieu)的文学场域理论分析了柏桦诗歌近期在海外译介和接受状况不如早期的原因。笔者认为,柏桦停止写诗15年以及其复出后大量创作和发表诗歌对其海外象征资本的积累带来了不利影响。从中得到的启示是,诗人们要想在海外诗歌场域获得有利占位、得到较多认可,就必须有效积累象征资本。一方面,诗人的文学生产活动不能以追求经济利益为目的或迎合大众口味,应以“为艺术而艺术”的美学追求为目标,诗歌产品当以高质量为第一要素,少而精的作品发表或出版会更有利于象征资本的积累。另一方面,诗人们应积极、主动且持续地开展对外诗歌交流,包括参与中外诗人互译项目,参加各类国际诗歌节和诗歌探讨会,与海外汉学家、诗人以及诗歌译者建立良好的互动关系。中国政府文化机构、出版机构以及高校院所则应该为当代诗人、诗歌译者和学者的海外交流和翻译实践创造更多有利条件,提供经费资助,推动中国当代诗歌对外译介的良性发展。本研究首次对柏桦诗歌在国内的传播与研究以及在海外的译介、传播与接受进行了系统、全面、完整的梳理和分析。通过本研究,笔者希望将柏桦这位极具代表性也颇具独特个性的中国当代优秀诗人的艺术贡献,诗学探索与创新,及其作品丰富的诗学价值和历史、文化价值较为立体、完整地呈现在中外读者面前。同时,透过柏桦海外译介研究这一个案,笔者力求管中窥豹,力图为中国当代诗歌对外译介提供理论参考和实践方法。本研究寄望于促进中国当代诗歌与世界的交流与对话,增进海外文学界、诗歌界、汉学界对中国当代诗歌发展的了解,提升当代诗歌在海外的地位和影响力,从而增强中华文化软实力,推动新时代中国当代诗歌更好地走向世界,并借以积极参与人类文明建构,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力量。

周李立[4](2019)在《所有与唯一》文中提出李唯一每年都回成都老家过署假。正值叛逆年龄的他从县城离家出走,并设法留在成都。星月巷的拆迁让他看到机会,但由此带来的利益分配冲击了李家的既有格局。他独自在新居等待远方的朋友,盼来的却是来看望他的父亲。在这个雨夜,共处一室的父子终要应对内心的不合,久远的隔膜让他们无法顺畅交流,只将误解层层加深……小说指向独生子女时代的父子关系,呈现了两代人爱与被爱之间的错位,以及由此引起的情感纠结和理解突围。

王琳琳[5](2019)在《小学音乐教材中的德育内容研究 ——以人音版和人教版为例》文中认为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也是音乐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本研究试图探索小学音乐教材中的德育内容编排的规律,检验小学音乐教育的德育任务与内容。本研究选取全国使用范围最广的人音版和人教版小学音乐教材为研究对象,结合《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手册)》及前人对德育内容的论述,将小学音乐教材中的德育内容归纳为爱国主义教育、生态文明教育、个人道德教育、情感教育、其它德育内容等,并逐一对其进行量化数据分析与研究。绪论含选题缘由、文献综述、研究意义、研究方法、研究思路等。第一章,主要阐述了小学音乐教育的德育任务和内容指标。从《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对小学音乐教育德育的要求、音乐教育的学科特点出发,划分小学音乐教材中蕴含的德育内容指标。第二、三、四、五、六章分别对小学音乐教材中的爱国主义教育内容、生态文明教育内容、个人道德教育内容、情感教育内容及其它德育内容进行量化分析。第七章,是对两版小学音乐教材中的德育内容编排特点和规律进行总结。最后,总结两版小学音乐教材德育内容编排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关建议。

王文静[6](2019)在《中国当代新诗经典化问题研究》文中提出文学经典及其经典化问题是学术界始终关注的热点。中国新诗尽管已走过百余年,但是相较历史悠久的古体诗歌,中国新诗面对的价值低估和经典性质疑是无法回避的事实。特别是在中国当代文学发展的波峰浪谷之中,新诗的价值更是受到学理和“非学理”的质疑和否定。就百年中国新诗来说,现代新诗经典的确立及其经典性的合理性在近年来的研究中逐步获得认可,而当代新诗的经典性问题则仍颇具争议。正因如此,当代新诗经典化问题讨论的深入地展开,一方面是对目前新诗研究的一种深化和补充;另一方面,当代新诗“经典性”问题的提出,也是确认当代新诗价值、接续中国诗歌美学传统的一条路径。深入新诗经典化问题的研究既考察我们对诗歌传统和经典传统的认同与借鉴,同时也对新诗未来的发展道路具有指引意义。文学经典意识是推动中国新诗经典化的重要力量,阐释经典新诗及其经典化的价值构成与明确当代新诗经典化的既成性共同,奠定了中国当代新诗经典化问题研究的重要学术前提。中国当代新诗在其所处的时代及文化语境下形成了自身独特的文学特质,其发展轨迹、经典生成机制及经典诗作构成极为明显的体现着这一点。新诗经典的生成无疑是多方面因素合力的结果,诗作本身的艺术价值和可阐释空间、意识形态和文化权利的变动、新诗鉴赏和批评的价值取向以及不同时代读者对诗作的审美和情感认同等等,都是引发和推动新诗经典生成的既有成规。毫无疑问,新诗史着作的汰洗、新诗批评的引荐、新诗选本的遴选以及新诗教育的推介是当代新诗经典生成的基本路径。这也就意味着新诗经典化的过程存有一定的共性,这使得立足整体,将当代经典新诗的生成及其经典化过程放置在当代文学整体发生与发展轨道之中,以凸显当代新诗的整体发展状况,明确当代新诗经典化阶段性历程的共性研究显得尤为必要。当然,针对新诗经典问题的宏观性考察最终还是要回落到具体当代诗人及其诗作的经典性上。除经典生成的共性推动力以外,当代新诗发展过程中既成经典的独特性也是研究中不容忽视的重要部分。艺术评价是在个人审美接受基础上形成的,但是经典的形成需要群体和时代的认同。在涉及新诗经典的研究中,仅凭借定性分析即通过个人阅读和技术分析或历史求证等方式的研究方法,用以指认当代新诗哪些是经典而哪些不是经典,似乎还欠缺充分的说服力。经典是历史形成的,需要在定性分析的基础上佐以定量分析,通过数据分析、背景研究、宏观阐释与个案分析相结合的方式,才能够更为客观和准确的呈现当代新诗接受和经典化过程。明确何为当代经典新诗是实现当代经典新诗人及其经典诗作研究的基础,需要借助新诗经典的定量分析与实证考察,这也为当代新诗经典化问题开拓了新的研究思路。当代新诗经典化历程的宏观阐释必然要与具备代表性的经典新诗人及其诗作的个性特质相结合,二者构成了当代新诗经典化研究的完整脉络。作为中国当代文学史的开端,深入1950-60年代新诗的经典性研究,以文学史对这一时段新诗发展的评述方式作为考察的切入点具备合理性。对1950-60年代诗歌的历史评价客观上占据相对充足的审视时间和阐释空间,不同时代的文艺判断标准和文学史书写标准下,涉及1950-60年代新诗的评价呈现出不同的价值维度,表现出明显的变动性与差异性。文学史叙述的推动使这一时期诸如郭小川、贺敬之、闻捷等新诗人及其诗作的接受过程乃至经典化过程逐步明晰。“朦胧诗”是中国当代新诗经典构成中最重要的版图之一,它在当代新诗近70年发展进程中占据着起承转折的重要地位。“朦胧诗”的文学史化和语文教科书化加速推进着朦胧诗人及其诗作的传播范围和影响力。新诗批评之于“朦胧诗”的命名、崛起、发展及至接受过程的持续参与,使其成为推动以北岛、舒婷为代表的朦胧诗人及其诗歌迅速经典化的核心力量。“朦胧诗”的即时经典化一方面带来针对其命名合理性的怀疑,另一方面也造成这样一个被沿用的文学史概念边界的模糊性及不确定性,诗人食指的新诗史位置的反思正是由此而来。20世纪80年代,“第三代”诗人在对“朦胧诗”的“反叛”中,决绝地张扬着自我的现代新诗主张,在延续朦胧诗人对此前固定的、统一化的诗歌书写方式和审美标准的反拨之外,更以个性鲜明的诗新观念与创作实践推动着中国新诗在新时期的文学进程。“第三代”诗人的新诗观及其透过诗歌文本进行的新诗理念建设,无疑成为促成其文学史化以及经典化的重要推手。以高昂的先锋精神重振新诗活力并实现对“民间”诗歌美学空间的开掘,是“第三代”诗歌走向经典化的因由,也是价值,而其文化“遗症”也造成新世纪以来新诗创作对“民间”这一概念的某种误解。新世纪诗歌以写作主体的大众化为表征,借助新的传播媒介,逐渐开掘和建设着大众诗歌美学。“网络诗歌”在为当代新诗引入新的文化特质的同时,也带来一些诗歌“怪象”乃至“乱象”。正因如此,呼吁“深度化写作”以召回新诗创作、鉴赏及批评的“经典意识”,在当前文化语境下亟待提倡。中国当代新诗经典化问题的深入阐释,除增强对当代新诗的总体发展状态的清晰化认知以外,在对部分既成经典新诗的经典性反思的同时,更为重要的是实现对被遮蔽的优秀新诗的发现与补充。这要求当代新诗经典化问题的研究,既要客观呈现并关照已经成为经典的新诗人及其经典诗作的客观事实,同时更要以发掘的心态努力寻找当代优秀诗人诗作的沧海遗珠。

魏欣怡[7](2019)在《十七年“戏改”与文艺“大众化”理论及实践 ——以《人民日报》为中心的考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20世纪的中国现代社会变革中,传统戏曲因具备社会政治、宗教仪式、民族心理情感建构等诸多功能且最为大众所喜闻乐见,所以与清末民初启蒙革命话语的发轫、战时语境下宣传与鼓动的要求、新政权初构时大众化普及的需求等现实语境相杂糅,呈现出格外复杂的流动过程。至十七年时期,为能够在接受的维度实现与广大工农群众的有效呼应,传统戏曲从生产、传播到接受层面均收到来自国家话语的全面介入与覆盖。在这个“想象的共同体”中,话语生产者、实践者与接受群体不断固定并共同推动着对于戏曲改革认知与阐释系统的“一体化”趋向。但它又并非铁板一块,伴随着特定的形势的变化,它又呈现为动态平衡下潜藏对话与张力的样态。因此,对于十七年“戏曲改革运动”不仅限于本体的研究,更应当作为典型的文本策略,对当前大众文化背景下的戏曲发展提供借鉴。本文主要由绪论、正文四章和结语共同构成主体部分。绪论部分通过对研究概念的界定、研究状况的综述、大众化视域的切入等方面深入爬梳了戏曲改革作为一个现代意义上的讨论对象,经历了一个从单一到交叉学科、从二元到多元视角、从“价值论”到“生成论”转变的研究趋势。这些有效的基础与思路,决定了本文的十七年“戏曲改革运动”研究必须在相似的学术背景下,选择与过往研究不同的“大众化”路径重新进入历史现场,进一步对戏改运动如何走向大众又如何成就自身进行辨析、考释及再解读。第一章,“梨园新声与’大众7浮现—一现代性语境中’十七年’前期的戏剧改良”:从发生学的角度回溯至20世纪前期戏曲改革事件酝酿、发展及深化的进程不难看出,一方面,传统戏曲因对于广大中国民众生活方式、情感图式的建构品格,而被知识分子重新发现并纳入现代性转换的范畴。但是另一方面,作为特定社会文化与历史背景下的产物,这一改革为走向大众,在不同的时代主题中又呈现出不同的面向。以“大众化”视角观之,戏曲经历了从“国民之众”“启蒙之众”到“民族之众”直至“阶级之众”的“大众”所指的位移,亦因此影响了各个时段学人对于其具体的价值认知、改革方向与操作路径。直至延安时期,旧戏改革在民族国家构建的革命语境中被具体确立、固定下来,并由此奠定了十七年传统戏曲的改革范式及基本走向。第二章,“组织意愿与实践裂隙:大众化视域下传统戏改革的机制及运行——以《人民日报》(1948—1952)为中心的考察”:作为十七年文艺大众化实践的最佳载体,对戏曲艺术的青睐是经历了延安时期对各类文艺形式反复实验与淘炼的结果。建国前后,它于新政权初构时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亟需普及推进的现实语境中,以机构单位的方式形成了全面覆盖与不断纵深的组织化网络。这一力量以“改人、改戏、改制”的姿态直接介入戏曲构思创作、传播普及、演出接受的各个环节,与依存于原有旧戏生态中的表演者、接受者们构成了一个既充满张力又动态平衡的发展轨迹。第三章,“从农民模范到革命英雄:大众化视域下现代戏改革的疾变与跃进——以《人民日报》(1964)为中心的考察”:20世纪60年代中期,“两个批示”的骤降暗示了“戏曲改革”向“戏曲革命”加速跃进的可能性。在革命现代戏的大力创作与演出中,一批理想的农民形象开始占据戏曲舞台,并在现实语境下广大农民的接受内化、能动反馈中不断趋于纯粹化与典型化。这一趋势持续发展,更加符合“样板”潜质的“革命英雄”开始代替“理想农民”成为主角,正式亮相于革命京剧现代戏的舞台之上。于这一创作实践经验之上所形成的“文艺革命理论”,最终促就了十七年话语向文革话语雏形的急遽突越。第四章,“’中国特色大众文化’:十七年戏改对当下戏曲发展的启示”:新时期以来,面对全球化浪潮中多元文化资源的涌入,传统戏曲的发展也开始被纳入大众文化语境下繁荣的商品经济市场之中。为获得进一步生存与发展的空间,戏曲艺术的持续革新成为“消费革命”形势下的题中之义。但是坐困于文化遗产的定位与大众化工具的移位,戏曲艺术仍需从十七年戏改运动“大众化”经验的逻辑前提、阐释过程与结果中汲取养分,以实现传统文艺形态的当下转换。

罗奥[8](2017)在《《中国青年报》(1951-2013)社论与中国共青团的政治宣传演进研究》文中认为中国共青团自成立至今已有九十多年历史。它在革命战争时期、社会主义探索建设时期和改革开放时期,始终冲在革命、斗争和建设的前列,成为党的得力助手。在不同历史时期,共青团都充分发挥其政治宣传功能。它团结青年,教育青年,为党培养了一批又一批优秀的革命者和建设人才。共青团的政治宣传演进过程并非一帆风顺,是处于不断调整、改进中。新世纪以来,社会更加开放,人们的价值观更加多元,共青团面临组织弱化的困境。于此,共青团亟须学习新的宣传理念,改进政治宣传工作,推动团的全面改革,提高团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本研究对共青团政治宣传演进过程进行了详实研究,其中:绪论,主要介绍了选题缘起、海内外研究现状、核心概念界定、研究思路与方法、研究重难点及创新点等几方面内容。第一章研究了中国共青团与《中国青年报》的历史与现状。本章主要回顾了政治宣传与共青团的发展、共青团机关报刊的发展和中国青年报社的发展。重点探讨了共青团政治宣传与中国革命、建设之间的关系,并从共青团机关报、刊的创办过程与发展过程中梳理出其政治宣传工作的总体思路和方法。第二章是《中国青年报》所发表的社论总述:笔者梳理、统计并简要分析了《中国青年报》社论的总体情况。其主要包括对《中国青年报》历年社论数量与分布情况,《中国青年报》转载其他报、刊社论数量与分布情况,和《中国青年报》社论话题的数量与分布情况等的分析。第三章分析了《中国青年报》社论的特点。笔者梳理、分析、比较了建国头十七年时期、极“左”时期、1978—2000年、2000—2013年四个历史时期,《中国青年报》社论话题的分布特点、社论的内容特点和社论的语言风格特点等。第四章讨论了《中国青年报》社论与党报社论之间的关系。首先,本研究梳理分析了《中国青年报》直接转载中央党报和地方党报的情况。具体包括转载社论的数量、话题和发表的时间等。其次,笔者对比研究了针对同一事件,《中国青年报》社论和党报社论的异同,具体包括事件的话题、社论语言风格等。第五章对共青团政治宣传工作做出了展望:总结共青团政治宣传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和面临的挑战:政治宣传理论滞后、宣传主题单调、服务意识淡薄、宣传载体单一等。根据对共青团政治宣传发展演进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的分析,本研究提出一些改进建议: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政治宣传理论;推进共青团政治宣传大众化;紧扣服务青年宗旨去推进共青团组织改革;充分依托新媒体技术,广泛开辟宣传渠道。结语部分,对本研究的结论作出概括。

陈亮[9](2017)在《台湾小学音乐教材研究 ——以翰林版和康轩版为例》文中提出由于两岸多年政治对峙、文化和教育交流不畅,导致大陆对台湾小学音乐教育知之甚少。本文概述了台湾“九年一贯课程纲要”、“艺术与人文学习领域课程纲要”的理念和音乐教科书编写的原则,以“多元化”、“本土化”和“生活化”为切入点,研究分析台湾翰林版与康轩版小学音乐教材的特点。宏观方面,分析其内容编排方式和在“统整”课程中的地位。发现了音乐内容编排以“单元”方式呈现,并包含了音乐知识、音感、演唱、演奏、欣赏、创作等六个方面的内容;音乐教材内容在“统整”课程中所占比例最多,音乐在艺术课程中占重要地位。微观方面,分析其曲目主题、单元主题、曲目来源、歌唱语言、音乐体裁、音乐风格、音乐创编、曲目选择、音乐术语、曲目歌词、美术设计和语言表述、乐器选用等等,进而发现:1、在曲目主题、曲子来源、歌唱语言、音乐体裁、音乐创编等方面,具有“多元化”特点;2、曲目选择具有“本土化”的特点,注重选择台湾本土的乡土音乐、台湾籍当代作曲家的创作音乐;3、音乐术语、语言表述、歌词、美术设计等方面,具有“生活化”的特点。文章最后,以多元化、本土化、生活化为视角,分析大陆人音版小学音乐教材,并与台湾小学音乐教材相比较,认为台湾教材开放性、国际化、包容性更强,具体表现为教材中外国曲目多中国曲目少,选取一些新音乐和流行歌曲;大陆教材具有鲜明的“民族化”、“母语化”特点,表现为选取中国境内各地域、各民族丰富多彩的传统音乐、民间音乐,教材中无论是演唱曲、欣赏曲还是演奏曲,都是中国曲目多于外国曲目,且注重选儿童化、艺术化的曲目。总的来说两岸教材各有所长,但台湾小学音乐教材中有意识地忽视大陆地区丰富多彩的传统音乐以及当代创作音乐,则有明显的“去大陆化”倾向,值得关注。

刘亚[10](2016)在《新时期初“社会问题剧”的接受研究》文中认为新时期初,一批反映“文革”问题、揭露与批判由于极左路线的遗毒而滋生的种种现实问题的所谓“社会问题剧”闪亮登场,万众瞩目。观众奔走相告,不吝赞美之词;评论界也给予热烈回应,使其很快成为文化热点事件。但短暂火爆之后却又迅速沉寂,直至沉没多年才被重新记起和打造,其接受过程和现象可谓耐人寻味。本文在详实的史料基础上,从接受美学的视角出发,全面考察和梳理新时期初“社会问题剧”在当代中国的接受过程和接受状况,剖析观众内在的接受心理,阐释接受现象,总结其中的经验与教训,探寻戏剧接受的一般规律。本文由绪论、正文三章、结语共五部分组成。绪论简要介绍选题理由、研究现状和研究目标。第一章梳理新时期初“社会问题剧”的接受轨迹。对新时期初几部代表性的问题剧《于无声处》、《有这样一个小院》、《报春花》、《未来在召唤》、《救救她》和《假如我是真的》进行重点扫描,厘清它们的接受过程和接受状况,在此基础上总结出新时期初“社会问题剧”的整体接受轨迹。第二章探讨新时期初“社会问题剧”的接受心理。主要从宣泄心理、求新心理、受教心理、补偿心理、追星心理、从众及逆反心理等方面,探讨观众将欢呼声献给此类作品的背后究竟隐藏着怎样的心理动机,阐明问题剧火爆的原因,即探究问题剧是如何满足观众的心理需求而受到热烈欢迎的。第三章分析新时期初“社会问题剧”“昙花一现”接受现象。分析造成此接受现象的原因,包括内在、外在两方面因素,关键在于问题剧本身艺术品格上的缺失,主要体现为创作公式化、人物概念化和语言宣教化,从观众审美心理变化的角度来加以探讨尤为必要。结语总结新时期初“社会问题剧”接受的经验与教训,探寻戏剧接受的一些带有规律性的问题,聚焦于戏剧创作、接受与时代政治的关系问题,戏剧接受心理问题,创作的经典性与接受的长期性问题。为方便读者了解新时期初“社会问题剧”上演情况、查阅相关文献,本文在正文之后还附有《新时期初“社会问题剧”上演剧目》和《新时期初主要“社会问题剧”资料汇编》。

二、新世纪钟声在召唤(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新世纪钟声在召唤(论文提纲范文)

(2)尤金·奥尼尔戏剧在现当代中国的接受和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一)国外研究综述
        (二)国内研究综述
    三、选题意义
    四、研究方法
第一章 时空的超越者——尤金·奥尼尔及其戏剧创作
    第一节 奥尼尔其人其作
        一、美国戏剧之父的斑斓人生
        (一)不幸的幸运儿
        (二)严肃剧作家奥尼尔
        二、奥尼尔的戏剧创作历程
        (一)早期具有自然主义色彩的现实主义悲剧(1913-1920)
        (二)中期探索性的表现主义悲剧(1920-1933)
        (三)后期直面人生的现实主义悲剧(1939-1943)
    第二节 奥尼尔的传承与创新
        一、对西方传统与现代精神文化成果的汲取与传承
        (一)对西方非理性哲学的接受
        (二)对西方小说、诗歌等文学样式的学习借鉴
        (三)对西方传统与现代戏剧创作经验的传承与吸收
        二、在戏剧思想、艺术方面的创新与开拓
        (一)对现代人精神与心理的表现
        (二)在戏剧艺术上的实验与探索
第二章 尤金·奥尼尔戏剧的中国译介
    第一节 译介及其文学性与舞台性之争
    第二节 奥尼尔戏剧译介的中国之旅
        一、肇始期及第一次译介高潮
        (一)序幕(20年代):春雷乍现、蓄势待发
        (二)第一次译介热潮(30年代):借势而起、蓬勃发展
        二、低谷期(20世纪40–70年代)
        (一)缺席期(40年代):战争年代、译者缺位
        (二)停滞期(“十七年”间及“文革”时期):译源受批、译介空白
        三、第二次译介高潮及回落阶段(新时期至今)
        (一)第二次译介浪潮(80年代):译介集中、硕果迭出
        (二)奥剧译介的回落阶段(90年代至今):文集问世、译介赓续
    第三节 风格迥异、各有千秋的中译版本
        一、“译”随境变:《天边外》四大译本
        (一)四大译本的不同特色
        (二)不同译本译者之情感倾向
        (三)风格迥异的创造性叛逆
        (四)对文化缺省现象的处理
        二、“译”无止境:《进入黑夜的漫长旅程》七大译本
        (一)七大译本的不同特色
        (二)不同译本译者之情感倾向
        (三)异彩纷呈的创造性叛逆
        (四)对文化缺省现象的处理
        三、“译”彩纷呈:《上帝的儿女都有翅膀》三大译本
        (一)三大译本的不同特色
        (二)不同译本译者之情感倾向
        (三)各有千秋的创造性叛逆
        (四)对文化缺省现象的处理
第三章 尤金·奥尼尔戏剧在中国的研究
    第一节 奥尼尔戏剧在中国的历时研究
        一、发轫期及第一次研究热潮
        (一)发轫期(20年代):蹒跚起步、简要评介
        (二)第一次研究热潮(30年代):翻译助力、争锋激烈
        二、低谷期(20世纪40–70年代)
        (一)沉寂期(40年代):偏离主流、遭受冷遇
        (二)空白期(“十七年”间和“文革”时期):无人问津、研究停滞
        三、第二次研究热潮及多元发展阶段(新时期至今)
        (一)1978—1990年:思想解放、研究复兴
        (二)1991—2020年:视角多元、研究深化
        (三)关于奥尼尔戏剧的博士论文研究
    第二节 奥尼尔戏剧在中国的共时研究
        一、近四十年国内研究整体情况
        二、近四十年国内研究热点
        (一)作家作品研究
        (二)创作特点及美学风格研究
        (三)与其他剧作家的比较研究
        (四)社会思想和宗教主张研究
        (五)跨文化、跨学科视角下的研究
        三、近四十年国内研究流变
        (一)永恒的经典、永远的热点
        (二)永不过时的研究话题
        (三)永远在路上的奥剧研究
第四章 尤金·奥尼尔戏剧在中国的搬演
    第一节 永无止境的《榆树下的欲望》
        一、同株异葩、并蒂绚烂:《榆树下的欲望》话剧改编演出
        (一)写实与写意的融合:沈亮版《榆树下的欲望》
        (二)欲望的激情宣誓:任鸣版《榆树下的欲望》
        二、一剧两戏、“戏”说欲望:《榆树下的欲望》戏曲移植搬演
        (一)川剧移植搬演:徐棻的《欲海狂潮》
        (二)曲剧移植搬演:孟华的《榆树孤宅》
    第二节 一胞“两娣”的《安娜·克里斯蒂》
        一、中西合璧的戏剧盛宴:乔治·怀特版《安娣》
        二、甬剧《安娣》遇见奥尼尔:《安娜·克里斯蒂》之甬剧移植搬演
    第三节 其它经典剧作在中国的演出
        一、斯坦尼模式之奥剧呈现:张彤版《早餐之前》
        二、奥尼尔的中国风景:王斑版《天边外》
第五章 尤金·奥尼尔戏剧对当代中国戏剧的影响
    第一节 奥尼尔戏剧对当代中国戏剧的整体性影响
        一、奥尼尔的影响与中国戏剧的现代性转型
        二、奥尼尔戏剧对当代中国戏剧的影响
    第二节 奥尼尔与李龙云
        一、李龙云的奥尼尔接受之因
        二、奥尼尔对李龙云的影响
        (一)表现主义式氛围
        (二)自然象征的运用
        (三)强烈的内心独白
        (四)梦幻化的效应
        (五)爱欲的悲剧性
        三、李龙云戏剧创作对奥尼尔的超越及独创
        (一)悲剧的历史性深度
        (二)对希望的坚持
        (三)抒情性与诗性
    第三节 奥尼尔与李杰
        一、李杰的奥尼尔接受之因
        二、奥尼尔对李杰的影响
        (一)物象的象征性
        (二)梦幻性段落
        (三)内心独白的介入
        (四)生命的悲剧性
        三、李杰戏剧创作对奥尼尔的超越及独创
        (一)悲剧的历史性深度
        (二)多角色命运
        (三)物象的文化象征性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A 奥尼尔生平年表
附录 B 奥尼尔剧作年表
附录 C 奥尼尔戏剧在中国的演出资料汇编(1929—2019)
附录 D 中国奥尼尔学术研讨会资料汇编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3)柏桦诗歌在海外的译介与接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研究对象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1.4 研究创新点
    1.5 研究意义与价值
第2章 柏桦诗歌创作及国内研究
    2.1 柏桦生平
    2.2 柏桦诗歌创作
        2.2.1 诗歌创作概况
        2.2.2 诗歌创作“表达”期
        2.2.3 诗歌创作“往事”期
        2.2.4 诗歌创作“逸乐”期
    2.3 柏桦诗歌国内研究综述
        2.3.1 柏桦早期作品研究
        2.3.2 柏桦近期作品研究
    2.4 柏桦作品在港台
        2.4.1 香港
        2.4.2 台湾
第3章 柏桦诗歌在海外的译介
    3.1 译介概况
        3.1.1 在英语世界的译介
        3.1.2 在非英语世界的译介
    3.2 译介主体
        3.2.1 译者背景
        3.2.2 译者类型
        3.2.3 翻译模式
    3.3 文本选择
        3.3.1 文本选择概况
        3.3.2 文本选择的缘由探析
    3.4 传播媒介
        3.4.1 出版机构
        3.4.2 网络媒介
    3.5 社会文化语境
        3.5.1 早期:1988-2007
        3.5.2 近期:2008年至今
第4章 柏桦诗歌在海外的接受
    4.1 在英语世界的接受
        4.1.1 接受概况
        4.1.2 以菲奥娜为中心
        4.1.3 以戴迈河为中心
    4.2 在非英语世界的接受
        4.2.1 在法国的接受
        4.2.2 在德国的接受
        4.2.3 在其他国家的接受
    4.3 中外不同视域下的柏桦研究
        4.3.1 访谈对比分析
        4.3.2 研究内容差异
    4.4 不同语境下的柏桦评价
        4.4.1 中国大陆评价
        4.4.2 中国港台评价
        4.4.3 海外评价
第5章 柏桦诗歌翻译研究
    5.1 多译本对比分析:以英译本为例
        5.1.1 文本概述
        5.1.2 文本形式分析
        5.1.3 译本对比分析
        5.1.4 译者风格评析
    5.2 柏桦诗歌翻译中的变异:以霍布恩英译为例
        5.2.1 变异研究理论基础
        5.2.2 译者背景及其翻译实践
        5.2.3 霍布恩英译中的变异
    5.3 中外译者合作翻译案例述评
        5.3.1 《望气的人》译文对比
        5.3.2 《一切黑》译文对比
第6章 柏桦诗歌海外译介的理论阐释与当代意义
    6.1 从文学场域理论看柏桦诗歌译介与接受
        6.1.1 早期与近期接受状况对比分析
        6.1.2 文学场域理论与思维范式变革
    6.2 从阐释学理论视角看诗歌翻译的当代意义
        6.2.1 译者的角色与任务
        6.2.2 现代阐释学的理论启示
        6.2.3 诗歌翻译与诗歌意义建构
    6.3 中国当代诗歌如何更好地走向世界
        6.3.1 海外汉学家看中国当代诗歌:理性的启示
        6.3.2 中国当代诗歌海外译介:策略与路径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1 :柏桦着作及获奖简介
附录2 :柏桦受邀参加国际诗会活动情况
附录3 :柏桦早期与海外汉学家译者的通信情况
附录4 :德国汉学家白嘉琳对柏桦的访谈原稿
附录5 :笔者对部分汉学家译者的访谈稿
附录6 :柏桦译诗发表情况统计表
附录7 :尚未出版的柏桦诗歌英译篇目统计
附录8 :柏桦2016年在巴黎七大诗歌研讨会的演讲稿
附录9 :多译本对比研究诗歌中英文本材料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4)所有与唯一(论文提纲范文)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九
    十
    十一
    十二
    十三
    十四
    十五
    十六
    十七
    十八
    十九
    二十
    二十一
    二十二
    二十三
    二十四
    二十五
    二十六
    二十七
    二十八
    二十九
    三十
    三十一
    三十二
    三十三
    三十四
    三十五

(5)小学音乐教材中的德育内容研究 ——以人音版和人教版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小学音乐教育的德育任务和教材的德育内容指标
    第一节 小学音乐教育的德育任务
    第二节 小学音乐教材的德育内容指标
第二章 凸显爱国主义——两版小学音乐教材中的爱国主义教育内容分析
    第一节 两版小学音乐教材中爱国主义教育各项内容的量化分析
    第二节 爱国爱家传承中华优秀文化使学生建立民族自信——两版小学音乐教材中的爱国主义教育质性分析
第三章 重视生态环保——两版小学音乐教材中的生态文明教育内容分析
    第一节 两版小学音乐教材中的生态文明教育各项内容的量化分析
    第二节 热爱自然树立环保意识——两版小学音乐教材中的生态文明教育内容的质性分析
第四章 关注学生道德品质——两版小学音乐教材中的个人道德教育内容分析
    第一节 两版小学音乐教材中的个人道德教育各项内容量化分析
    第二节 身心健康意志坚强——两版小学音乐教材中的个人道德教育内容质性分析
第五章 强调情感教育——两版小学音乐教材中的情感教育内容分析
    第一节 两版小学音乐教材中的情感教育各项内容量化分析
    第二节 小爱与大爱、感恩与博爱——两版小学音乐教材中的情感教育各项内容质性分析
第六章 两版小学音乐教材中的其它德育内容分析
    第一节 两版小学音乐教材中的集体主义教育内容
    第二节 两版小学音乐教材中的世界观教育内容
    第三节 两版小学音乐教材中的社会公德教育内容
第七章 两版小学音乐教材中德育内容编排特点
    第一节 内容比例:突出生态文明教育、爱国主义教育、个人道德教育
    第二节 内在编排规律:观照小学生生活世界符合小学生德育发展规律
        一、观照小学生的生活世界
        二、符合小学生的德育发展规律
第八章 两版小学音乐教材中的德育内容编排存在问题与建议
    第一节 存在问题
        一、集体主义、社会公德、师生情等方面内容不足
        二、新时代德育内容较为缺失
    第二节 建议
        一、德育内容适当增加集体主义、社会公德、师生情等内容
        二、德育内容应与时俱进增加新作品
结论
附录1
附录2
附录3
附录4
附录5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承担的科研任务
    主要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6)中国当代新诗经典化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问题的缘起与研究背景
    二、研究价值、研究方法及内容界定
第一章 当代新诗经典化问题的学术前提
    第一节 经典意识与新诗经典的价值构成
        一、“经典”与新诗经典的判定标准
        二、意义·传播·需求:经典新诗的价值面向
    第二节 当代新诗经典化的独特性与既成性
        一、经典新诗生成的基本路径
        二、当代新诗经典化的既成性
第二章 当代新诗经典的定量分析与实证考察
    第一节 当代新诗的定量分析
    第二节 当代新诗经典的实证考察
        一、当代新诗人及其诗作收录状况总观
        二、台港澳新诗人及其诗歌的接受与经典化状况
        三、当代新诗人及诗作的发掘
第三章 文学史与1950-60 年代新诗经典性的确立
    第一节 新诗史表述中的1950-60 年代诗歌
        一、编写标准与1950-60 年代诗歌的文学史表述
        二、变动与差异:重写中的1950-60 年代诗歌
    第二节 1950-60 年代新诗的接受与经典化状况
        一、评价波动中的郭小川及其诗歌的经典化
        二、贺敬之的经典性确认及其诗的经典化
        三、闻捷与其《天山牧歌》的经典化过程
第四章 新诗评论与“朦胧诗”的经典化
    第一节 崛起的“朦胧”:新诗评论的引荐机制
        一、刊物推介与“朦胧诗”的出现
        二、新诗批评声音中“朦胧诗”的崛起
    第二节 朦胧诗人及其经典地位的确立
        一、由“异端”到“正统”:朦胧诗的接受状况
        二、北岛的经典性及其诗歌的“二度朦胧”
        三、《致橡树》、《神女峰》的经典性及其“舒婷化”
    第三节 再议“朦胧诗”:由命名谈及其边界
        一、命名的拆解:由“朦胧诗”到“今天诗派”
        二、何处安放“食指”:诗人郭路生的新诗史位置
第五章 新诗观与“第三代”诗歌的经典化
    第一节 “第三代”诗人的新诗理念建设
        一、1986:现代诗群及其新诗“主义”论
        二、反叛与延续:“第三代”诗人的“反沟通”策略
        三、新诗观的“元文本性”阐述
    第二节 “第三代”诗歌的接受与经典化状况
        一、指认与表述:“第三代”及其诗歌的接纳状况
        二、海子诗歌的接受状况及其经典性的反思
    第三节 “第三代”诗歌的经典化价值
        一、“民间”诗歌美学空间的开掘
        二、“第三代”诗歌的先锋性及其“遗症”
第六章 新世纪诗歌的“预经典性”之辨
    第一节 大众化诉求与新世纪诗歌的民间性建构
        一、新世纪诗歌写作主体的大众化
        二、“民间身份”:新世纪诗歌的大众化表征
        三、大众诗歌美学及其价值
    第二节 城乡双栖视角下的新世纪“打工诗歌”
        一、城乡两栖与非虚构的乡土构筑
        二、“异乡”和“原乡”:双重文化空间中的情感审视
        三、城乡转型中边缘性身份的焦虑
    第三节 从现象到文本:寻回新世纪汉语新诗的“经典意识”
        一、“现象”导向下的新世纪“网络诗歌”
        二、“深度化写作”与经典意识的召回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7)十七年“戏改”与文艺“大众化”理论及实践 ——以《人民日报》为中心的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十七年戏曲改革运动的相关问题
        1. 戏曲改革运动与文艺“大众化”问题
        2. 十七年戏曲改革运动的走向问题
        3. 戏曲改革运动的当下意义问题
    第二节 十七年戏曲改革运动研究综述
        1. 十七年时期戏曲改革运动相关研究述评
        2. 文革及新时期以来戏曲改革运动相关研究述评
        3. 十七年戏曲改革运动与文艺“大众化”的理论与实践
第一章 梨园新变与“大众”浮现——现代性语境中十七年前期的戏剧改良
    第一节 现代性焦虑中发现“大众”:晚清民初的戏剧改良与大众话语
        1. 国民之众:梁启超的戏剧改良中的新民话语
        2. 启蒙之众:晚清民初戏曲理论及舞台实践中的个人话语
    第二节 革命化实践中制造“大众”:30—40年代的戏剧改良与大众话语
        1. 民族之众:新国剧运动中戏曲改良的民众话语
        2. 阶级之众:延安戏曲改革中的工农兵话语
第二章 组织意愿与实践裂隙:大众化视域下传统戏改革的机制及运行——以《人民日报》(1948—1952)为中心的考察
    第一节 “有意味的形式”:大众化文艺背景下戏改的发生
        1. 延安文艺空间中的“大众化”实验
        2. 走向全国:“人民新戏曲”的中心置换
    第二节 建国初期的戏改特点与大众化经验
        1. 戏改机制雏形:中国戏曲改进会的发起
        2. 戏改机制统筹:戏曲组织机构的设置与功能
        3. 戏改机制特点:管理范畴与科层体系的完备
    第三节 建国初期的大众化限度与戏改弹性
        1. “大众化”限度:接受者与表演者的身份困惑
        2. 戏改弹性:“合法性”与“合理性”之间
第三章 从农民模范到革命英雄:大众化视域下现代戏改革的疾变与跃进——以《人民日报》(1964)为中心的考察
    第一节 理想农民形象的生成与强化
        1. 农民模范:革命现代戏的主体形象
        2. 从被动到能动:现代戏的革命化加速
    第二节 从“戏曲改革”到“京剧革命”:革命京剧现代戏及逻辑展开
        1. 舞台的统一:革命规训下的大众形象塑造
        2. 舞台的延伸:权力运作下的戏改符号传播
        3. 舞台的覆盖:“大众化”与“样板化”的汇融
第四章 “中国特色大众文化”:十七年戏改对当下戏曲发展的启示
    第一节 大众文化视域下的当下戏曲生态
        1. 改革之续:戏曲生态的当下处境
        2. 定位之困:戏曲生态的当下窘境
        3. 从戏曲到电影:“大众化”工具的更迭
    第二节 十七年戏改“大众化”经验对当下戏曲发展的启示
        1. 逻辑前提:“大众化”的当下意义
        2. 阐释过程:方法置换、方向并进与方式推广
        3. 阐释结果: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与戏曲改革实践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8)《中国青年报》(1951-2013)社论与中国共青团的政治宣传演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起
    二、文献综述
        (一)海外学者的研究现状
        (二)国内研究现状
    三、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和核心概念界定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三)核心概念界定
    四、研究重、难点和创新点
        (一)研究重点
        (二)研究难点
        (三)研究创新点
第一章 共青团与《中国青年报》
    第一节 政治宣传与共青团的发展
        一、政治宣传与革命运动
        二、共青团与中国革命和建设
        三、共青团发展过程中的政治宣传
    第二节 中国共青团机关报刊的发展
        一、出版先进刊物与共青团机关刊物的创办
        二、共青团机关刊的演进与发展
        三、《中国青年报》的创刊与发展
    第三节 中国青年报社的发展简述
        一、中国青年报社的成立与发展
        二、中国青年报社的领导体制简述
第二章 《中国青年报》社论总述
    第一节 《中国青年报》历年社论数量与分布
        一、社论总量统计
        二、社论数量与分布
    第二节《中国青年报》转载社论数量与分布
        一、社论总转载量及其分布
        二、转载《人民日报》社论数量与分布
        三、转载其他报、刊社论数量与分布
    第三节 《中国青年报》社论话题与分布
        一、话题分类依据概述
        二、社论话题与分布
第三章 《中国青年报》社论的特点
    第一节 社论话题分布特点
        一、建国头十七年时期
        二、极“左”时期
        三、1978 年至2000年
        四、2000 年至2013年
    第二节 社论内容特点
        一、建国头十七年时期
        二、极“左”时期
        三、1978 年至2000年
        四、2000 年至2013年
    第三节 社论语言风格特点
        一、建国头十七年时期
        二、极“左”时期
        三、1978 年至2000年
        四、2000 年至2013年
第四章 《中国青年报》社论与党报社论
    第一节 直接转载党报
        一、转载中央党报
        二、转载地方党报
    第二节 同一事件《中国青年报》社论与党报的比较研究
        一、同一事件《中国青年报》社论与党报社论的话题比较
        二、同一事件《中国青年报》社论与党报社论的语言风格比较
第五章 《中国青年报》社论及共青团政治宣传工作的改进
    第一节 政治宣传工作面临的形势和存在的问题
        一、新形势下,共青团政治宣传理论滞后
        二、多元价值观时代,宣传主题单调
        三、服务青年意识淡薄
        四、宣传载体单一,与青年互动缺失
    第二节 政治宣传工作的改进建议
        一、积极开拓思路,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政治宣传理论
        二、贴近青年,推进《中国青年报》社论政治宣传的大众化
        三、紧扣服务青年宗旨,引导共青团自身改革
        四、充分利用新媒体技术,广开政治宣传渠道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一:1952年—1966年《中国青年报》社论标题及发表时间
附录二:1979年—2013年《中国青年报》社论标题及发表时间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9)台湾小学音乐教材研究 ——以翰林版和康轩版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文文摘
绪论
    一、选题缘由
    二、研究意义
    三、文献综述
        (一) 台湾学者对台湾小学音乐教育的研究现状
        (二) 大陆学者对台湾小学音乐教育的研究现状
        (三) 两岸学者对台湾小学音乐教材的研究现状
        (四) 研究趋势
    四、研究内容及研究对象界定
        (一) 研究内容
        (二) 研究对象界定
        (三) 文本描述
    五、研究方法
        (一) 文献法
        (二) 文本分析法
        (三) 数据统计分析法
第一章 台湾小学音乐教材编写指导纲要概述
    第一节 台湾国民中小学九年一贯课程纲要概述
        一、九年一贯课程纲要的修订背景
        二、九年一贯课程纲要的主要内容
        三、九年一贯课程纲要的突破点
    第二节 艺术与人文学习领域课程纲要概述
        一、艺术与人文学习领域的基本理念与课程目标
        二、艺术与人文学习领域的分段指标和实施要点
        三、艺术与人文学习领域的教材内容
    第三节 “指导纲要”下的台湾小学音乐教材
        一、台湾小学音乐教材的内容编排
        二、台湾小学音乐教材在“统整”课程中的地位
第二章 台湾小学音乐教材的特点之一—多元化
    第一节 “多元文化思潮”影响下的台湾音乐教育
    第二节 演唱曲目主题多元化
    第三节 曲目选取多元化
    第四节 演唱歌曲语言多元化
    第五节 歌曲创作多元化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台湾小学音乐教材的特点之二—本土化
    第一节 “本土化思潮”影响下的台湾音乐教育
    第二节 突出台湾乡土音乐
    第三节 突出当代台湾创作音乐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台湾小学音乐教材的特点之三—生活化
    第一节 “生活即教育思潮”影响下的台湾音乐教育
    第二节 音乐术语和教学语言的生活化
    第三节 音乐主题生活化
    第四节 美术设计生活化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比较视域下的两岸小学音乐教材
    第一节 两岸小学音乐教材特点之异同
        一、两岸小学音乐教材均重视“多元化”,但侧重点不同
        二、两岸小学音乐教材均重视“中国曲”,但取域不同
        三、两岸小学音乐教材均重视“生活化”定位,但表达方式不同
        四、其他方面的比较
    第二节 启示
        一、台湾小学音乐教材对大陆的启示
        二、大陆小学音乐教材对台湾的启示
第六章 结论
附录1
附录2
附录3
附录4
附录5
附录6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10)新时期初“社会问题剧”的接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新时期初“社会问题剧”的接受轨迹
    一、《于无声处》
    二、《有送样一个小院》
    三、《报春花》
    四、《未来在召唤》
    五、《救救她》
    六、《假如我是真的》
第二章 新时期初“社会问题剧”接受心理探究
    一、宣泄心理
    二、求新心理
    三、受教心理
    四、补偿心理
    五、追星心理
    六、从众心理和逆反心理
第三章 新时期初“社会问题剧”“昙花一现”接受现象分析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1
附录2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四、新世纪钟声在召唤(论文参考文献)

  • [1]叶辉诗歌论[D]. 罗颖. 江西师范大学, 2021
  • [2]尤金·奥尼尔戏剧在现当代中国的接受和影响[D]. 李小刚. 山西师范大学, 2020(07)
  • [3]柏桦诗歌在海外的译介与接受研究[D]. 杨安文. 西南交通大学, 2020(09)
  • [4]所有与唯一[J]. 周李立. 江南, 2019(04)
  • [5]小学音乐教材中的德育内容研究 ——以人音版和人教版为例[D]. 王琳琳. 福建师范大学, 2019(12)
  • [6]中国当代新诗经典化问题研究[D]. 王文静. 吉林大学, 2019(10)
  • [7]十七年“戏改”与文艺“大众化”理论及实践 ——以《人民日报》为中心的考察[D]. 魏欣怡. 陕西师范大学, 2019(07)
  • [8]《中国青年报》(1951-2013)社论与中国共青团的政治宣传演进研究[D]. 罗奥. 兰州交通大学, 2017(02)
  • [9]台湾小学音乐教材研究 ——以翰林版和康轩版为例[D]. 陈亮. 福建师范大学, 2017(08)
  • [10]新时期初“社会问题剧”的接受研究[D]. 刘亚. 扬州大学, 2016(02)

标签:;  ;  ;  ;  ;  

新世纪的钟声在召唤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